回覆列表
-
1 # 霹靂火的媽媽
-
2 # 大頭翔翔
朱自清的《背影》寫於1925年10月。這一時期中國社會的狀況是:軍閥割據,帝國主義勢力明爭暗鬥、,知識分子朝不保夕,廣大勞動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作者當時雖未站到革命立場,投入反帝反封的鬥爭中,但做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識分子必然要感到社會的壓抑,產生一種落寞淒涼的情緒。
朱自清的《背影》寫於1925年10月。這一時期中國社會的狀況是:軍閥割據,帝國主義勢力明爭暗鬥、,知識分子朝不保夕,廣大勞動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作者當時雖未站到革命立場,投入反帝反封的鬥爭中,但做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識分子必然要感到社會的壓抑,產生一種落寞淒涼的情緒。
文章寫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讀書時經歷的事,是在25年寫的。這一時期中國社會的狀況是:軍閥割據,帝國主義勢力明爭暗鬥,知識分子朝不保夕,廣大勞動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作者當時雖未站到革命立場,投入反帝反封的鬥爭中,但做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識分子,必然要感到社會的壓抑,產生一種落寞淒涼的情緒。不是嗎,作者的家庭,因著社會的黑暗而日趨窘迫,“光景很是慘淡”“一日不如一日”。作者的父親,先是“賦閒”,後為了找差事而“東奔西走”,乃至老境“頹唐”。這些都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知識分子奔波勞碌,前途渺茫,謀事艱難,境遇悽慘的現實。在他們心頭籠罩一層不散的愁雲,如同文章所表現的灰暗的基調。在這一背景上,作者寫出的真摯、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愛,不僅是符合我們民族倫理道德的一種傳統的純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體貼,特別是父親在融匯了辛酸與悲涼情緒的父子之愛中,含有在厄運面前的掙扎和對人情淡薄的舊世道的抗爭。雖然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會引起人們的同情、嘆惋乃至強烈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