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上港村民哥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長大後有所成就,獲得社會及周圍人的肯定。

    而如何培養出一個成功的孩子,至今沒有一套標準且適用於所有人的教養方式,但不否認的是,孩子日後的成就其實受父母的言傳身教影響至深。

    國外心理學專家透過一系列的研究發現,一些父母的特質和養育方式能夠預見孩子未來的成功,我們整理了以下幾點這些父母的共同點,也許對身為父母的會有所啟發。

    1. 他們會讓孩子做家務

    在斯坦度大學新生教務主任長達十年、著有《怎樣讓孩子真正成人》一書的朱莉·利思科特-海姆斯(Julie Lythcott-Haims ),曾多次呼籲父母要注意為孩子培養真正的生活能力,而不是僅僅關注孩子的優秀成績。

    “如果孩子不去洗碗,就意味著有人在替他們洗。”

    父母經常會處於對孩子的關愛而代勞一切家務活,這樣不僅推脫了他們有能力獨立完成的事情,也會培養出一個蔥蒜不分、缺乏基本生活技能的孩子。

    朱莉曾在書中透露過一個典型案例。

    一名出生在富裕猶太家庭的女孩,父母對她的期望極高,她的學業成績也很優異。

    但一切在她上大學後發生了改變。

    究其原因,在她成長過程中父母為她包辦了一切,家務活中最簡單的比如鋪床洗衣服也從不讓她沾手,甚至和朋友發生衝突、學校溝通事宜父母都會插手。

    過度養育的後遺症讓她上大學之後沒有一點生活技能,儘管成績優異,但她交不到朋友。

    她感覺“我的人生沒意義“,於是開始暴飲暴食、酗酒,後來發展為嗑藥。

    19歲的她嘗試自殺,之後她被迫休學,被父母送進了心理治療中心。

    朱莉認為,從小學會主動做家務的孩子,比如倒垃圾、洗碗、洗自己的衣服等,他們更富有同理心、懂得以己推人,在成人工作後會和同事相處融洽,因為他們知道紀律和團隊合作精神的可貴。

    2. 他們教孩子如何人際相處

    一份刊載在《美國公共衛生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上的研究——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和杜克大學研究人員從美國各地抽取了700名孩子進行長達20年的追蹤調查,從他們的幼兒園時期一路觀察至25歲。

    結果發現,這些孩子在幼兒園時期表現出來的社交技能與初期成年的成就息息相關。

    比如擅於和他人分工合作、樂於助人、會理解對方的感受、社交能力良好的孩子,在25歲時有較大可能獲得大學學位,並展開不錯的職業生涯。

    而在分享、合作、傾聽和處理衝突等能力上有問題的孩子,20年後完成高中或大學學業的可能性較低,而且較可能陷入犯罪被捕、酗酒、申請公共福利房的困境。

    “這項研究表明,幫助孩子學習如何與他人互動和合作,能夠讓他們迎接更美好的未來”,研究的資助方羅伯特·伍德·約翰遜基金會”的研究主管舒伯特(Kristin Schubert)表示,“該研究結果含意義深遠,它實際上給了所有人一條訊息:社交與情感的學習與認知技能同等重要。”

    3. 他們夫妻關係和睦

    根據伊利諾伊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成長在一個充滿爭吵、父母經常失和的家庭環境中,對孩子的童年以及成年後的生活會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

    因為他們無法從家庭中感受到愛,也習慣悲觀去對待生活。

    主持該研究的羅伯特‧休斯(Robert Hughes Jr.)教授提到,在各種家庭衝突中,父母面對面的衝突對孩子傷害最大;相比經常爭吵的雙親家庭,在和睦的單親家庭里長大的孩子的心智反而更加健康。

    換句話說,單親狀況本身沒有問題,真正影響孩子的是父母之間的關係。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就出生在一個單親家庭。

    雖然父親沒有時常陪伴左右,但母親卻從說過他的一句壞話,並告訴兒子,放棄婚姻並不是他父親一個人的錯,而是各種環境條件所造成。

    因此父親從小的形象都很正面且美好,在奧巴馬當上總統後,他還出了一本書名叫《奧巴馬回憶錄:我父親的夢想》。

    4. 他們會花時間陪伴孩子

    一項2014年的研究調查了243名出生貧困家庭孩子,他們發現在在三歲之前得到父母悉心陪伴的孩子不僅童年時期學業優秀,而且在30多歲時也擁有健康的人際關係,學業水平也更高。

    明尼蘇達大學心理學家李‧雷比(Lee Raby)總結說:“在早期親子關係方面的投入,能為父母帶來一生的長期回報。”

    但值得注意的是,陪伴孩子成長,不等於當個時時刻刻盯緊孩子一切的嚴格父母,而是注重高質量的互動,並不給孩子過多壓力。

    5.他們更重視努力的過程,不怕失敗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德維克(Carol Dweck)博士在其著作《心態致勝》中,提及到了瑪麗亞‧波波娃(Maria Popova)所描述的“兩種基本思維心態塑造我們的人生觀”。

    第一種是“固化思維”,即假設我們的創意能力、心理素質和人格特質都是天生的,那麼成功就是根據標準所評估出來的才能,人們會不惜一切代價來逃避失敗去獲得成功。

    第二種則是“成長思維”,即不把失敗認為是不夠聰明的體現,而是將其視為成長的極力起點、強化自身的潛能。

    孩子們對待成功的不同思維,也可預見他們日後的性格發展。

    比如孩子成績優異,父母告訴他們是因為天生聰明,這就屬於“固定思維”;如果父母看到的是孩子從中付出的努力,孩子學到的就是“成長思維”,在體驗失敗中逐漸培養其完整的人格。

    教育方式是作為父母這一角色一生中都要面對的問題,這個問題也會隨著孩子在不同時期的成長蛻變而產生不同理解。

    如何教養孩子沒有一步到位的絕世秘笈,但根據研究成果和專家分析得到的一些建議,也值得父母們去嘗試和遵循,畢竟孩子身上的優秀特質,很多都受惠於家庭教育的成功。

  • 2 # 優優楷銳的媽媽

    今天看【閱讀閱美】欄目,聽到了一位帶著4歲女兒騎行環遊中國的爸爸,齊海峰寫的一篇騎行日記。將近一年的時間,帶女兒騎行1.6萬公里。欄目組也將這對父女請到了現場。

    這個節目,對我觸動很大。

    這讓我想到了另外一位爸爸,主持人樂嘉。17年8月,樂嘉帶4歲女兒徒步76公里穿越沙漠。

    不管是騎行環遊中國,還是徒步穿越沙漠,父女同行,對4歲的孩子和父親都是極大的挑戰。這是我們大多數人想都不敢想的事。

    可能有人會想:放著舒適的日子不過,帶著孩子跑去受苦,這兩個爸爸是不是有病?

    我想,我們是不是應該從這兩個事件中想想,作為父母,我們最應該給孩子什麼?

    前幾天,侄子來我這,說起他們學校開運動會,班裡一個家庭條件很好的同學,拿無人機來拍攝,羨煞一片同學。這位同學真是拉風。

    我在想:這位同學和上面的兩位小姑娘,在長大成人後,誰的成就會大一些呢?

    記得還看過一個故事:一箇中國青年,和一個外國青年一起參加戶外活動,被困在山裡,中國的青年只知道等,而外國的青年不停的在尋找自救的方法。雖然都脫險了,但是這件事對中國青年觸動很大,他明白,遇到困難只等著被救是不行的,人要學會自救。

    作為父母,往往愛子心切恨不能為孩子掃平一切困難,可是人生是孩子自己的,父母總有愛莫能助的時候。既然人的一生,免不了經歷苦難,讓孩子早點體驗苦難,在苦難中練就堅強的性格,對他今後的人生是有很大幫助的。

    有一句話叫: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真的愛孩子,就教會孩子生存所需的本領吧,這比給他好的物質條件更重要。

  • 3 # 綜合視野

    我們作為父母,最想讓孩子得到什麼?多年的教育經驗告訴我:孩子在幼兒園時,家長最想得到老師的照顧,讓自己的孩子每天吃好、玩好、不被別的小朋友欺負;孩子上小學時,家長最想讓孩子受到老師的關注,當個班幹部,學習好,各方面都好。家長這種想法無可非議,出發點是好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但是,最主要的是家長在疼愛孩子的同時,忽略了培養孩子的自強自律的學習和生活能力。孩子的好多種能力基本都是小學階段培養的,一些好的習慣也都是小學階段養成的。比如:坐姿、寫字、讀書等習慣,都是小學階段養成的,這些習慣養成了,孩子受益終身。所以,我們作為父母,最想孩子得到的應該是:各種能力的培養,各種好習慣的養成,不要擔心孩子吃點苦,受點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手上路,該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