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哲學家是“哲學學問家””還是“哲學家學家”?
6
回覆列表
  • 1 # 悠言悠語

    哲學包含了“哲學體系”和“哲學家”兩部分,不能單純的說學習那一部分,兩者都需要探究。

    為了更形象的說明,我們首先建立一個模型:

    首先,在腦海構建一棵通天巨樹的主幹,它的主幹外表極為圓潤光滑,而“哲學體系”就是這個主幹,“高處”代表著哲學的更高境界。

    然後,在主幹四周衍生一根根分支,作為樹枝,樹枝盡頭是繁茂的綠葉和豐碩的果實,而“哲學家”就代表樹枝與樹葉的集合體。

    咳咳,素材有限,請大家結合文字與圖片自行腦補,場面氣勢再宏大一萬倍就對了。

    模型建立完畢,接下來進行分項分析:

    哲學體系:一切點綴的根基

    正如模型,哲學的存在必須有其體系的支撐,這根巨樹的主幹直接影響哲學這一學說的潛力與重要性。

    就猶如“品種”,你永遠不能要求一棵灌木生長得比一株松樹還要高大,當然童話裡的“豌豆藤”例外;也不能要求一株盆栽石榴樹結滿一顆顆拳頭大的果實。品種先天決定日後的發展。

    迴歸模型,巨樹的主幹就是哲學體系,哲學體系的發展就是巨木的生長。

    我們學習哲學體系也正是對這可巨樹的攀登,但是巨木主幹是光滑的,我們想用四肢緊抱,然後像蝸牛般向上滿滿蠕動,對於人類平均只有約一百年的壽命,這是極為可笑的。

    那麼,就要藉助於另一部分——哲學家

    哲學家:“巨人的肩膀”

    學習哲學不能依靠自己從起源一點點發展,我們必須依靠前人的經驗,人類任何領域的發展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攀高峰,然後化身“巨人”,成為後繼者追尋更高境界的階梯。

    哲學家就是主幹上的樹枝,他們研究學習的成果便是綠葉與碩果。而我們學習他們,就是踩在一根跟樹枝上,昂首挺胸地走上去,而不是將時間浪費在學蝸牛爬行的道路上。

  • 2 # 古之善

    人類哲學的誕生,無論是東西方哲學,其研究的主題與目的,就是針對宇宙萬物的本原與生化,及其客觀存在的普遍性及普遍行為原則或規律,以及人類在認識、改造世界過程中“人類的目的”與“自然的目的”的關係,這些看不見“形而上”的哲學終極性問題,在其哲學範疇給出概念、定義,以及客觀真理性地揭示與回答。進而,人類哲學才能真理性的告誡人類的行為及終極價值取向,必須遵循服從於最為普世的自然價值取向客觀的行為規律,這一人類立身之命的哲學命題。

    人類哲學體系,或哲學家的學說,就看是否是針對上述哲學研究的主題與目的,以及能否給出客觀真理性的解答,否則就稱不上是“形而上”的、具有終極性結論的哲學。也就是說,只要哲學家的理論學說捨去了“上帝”與“上帝的行為原則”的追問與反思,那麼該哲學家的理論觀點是不具有終極性,其結論只具有相對性。

  • 3 # 達荃

    其實指導我們生活道路的更多是來自迭名的先賢,來自他們的經驗與教訓,再加上自己對天時地利人和的分析判斷決斷。博學才能才思如湧,才能貨比三家後得出獨立自主的思想果實,卻又不專橫。智者千慮亦有失,愚者也會偶有得。

  • 4 # 老堪69294438688

    這個句題問的真好。為什麼呢?因為,一開始就沒看明白他問的是什麼,後來一直也沒明的他問的是什麼。

    哲學體系都跟哲學家有一定的關係。有些哲寫體系甚至是直接以哲學家的名字命名的。在這種情形下,你說哲學家與哲學體系有什麼在別呢?

    另外,哲學家都死了,有什麼好研究的呢?再研究他們和研究歷史又有什麼區別呢?

    哲學體系倒是可以研究,可是,哲學體系研究來研究去又有什麼意義呢?這是分類學的事兒,哲學專業難道就是要給哲重新建檔嗎?

    於是,我理解所謂“哲學體系”應該是指哲學理論的完善和體系的健全。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倒是想要問:哲學專業的,你們僅僅是為透過介紹幾個哲學家的方式來表達你們對哲學體系的熟悉成度為傲呢?還是應該以創哲學新理論,開拓哲學新領馭,發現哲學的新奧秘為己任呢?

  • 5 # 布衣閒人10

    筆者以為,哲學研究即要研究哲學體系,也要研究哲學家。因為哲學體系是由哲學家構建起來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包括主觀唯心主義體系和客觀唯心主義體系的確立,都離不開唯心主義哲學家。19世紀到20世紀出現的先驗主義、實證主義、存在主義以及精神現象學等等,都屬於唯心主義哲學範疇,都離不開創立這些哲學學說的哲學家。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哲學體系的創立,也是如此,也離不開唯物主義哲學家。所以研究哲學不但要研究哲學體系,而且必須研究哲學家。只有充分、正確地瞭解了哲學家的出身背景,哲學學說的淵源,才能更準確地掌握哲學體系及其內容。

    有人說,在現代,哲學已被科學所代替,哲學已經死亡。筆者不同意這種觀點。科學無論怎樣發展,也無論發展到什麼程度,都代替不了哲學。科學的不斷髮展,只是不斷的為哲學研究提出新的課題。如量子力學、微電子學、生命科學、宇宙探索,還有所謂新的世界觀——熵,等等,這些新的科學發現,極待人們作出全新的哲學概括,建立新的哲學體系。現代哲學滯後於科學,這是不能否認的事實。原因是重視科學的程度遠遠大於重視哲學的程度。但我相信,哲學家兼科學家的偉大學者一定會出現,他一定會使哲學在新的科學發現的基礎上煥發出本身所固有的光輝燦爛。

    僅供參考。

  • 6 # 思悟心蕾

    這個問題,讀懂哲學其實並不難,甚至掌握哲學或者締造哲學也不是難事。首先要正確的認識哲學是什麼?哲學是一種幫自己認識世界的一種思維方法,更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論與路徑。之後再進行一系列額外的研究和探討。

    哲學也不是無所不能的存在,它同樣有著昨天,今天和明天。由此就要學習和研究哲學的發展史。每個哲學時期都有自己的主要撰筆人和締造者。 對於這個時候,我們應該研究的不單單是他們的成就,更要研究撰筆人和締造者的生平經歷與生活環境。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同樣在不同的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下也會有著類似的效果。

    哲學家給我們所展現出來的成就,只是哲學家意識之海的一小部分,我們不應該因為這一小部分而一葉障目(一眼不見泰山)。哲學家的生平與環境更值得我們去逐本溯源,去研究該哲學的最初始狀態。

    哲學精神不但要有客觀的務實精神,更應該富有夢幻般的推理和設想。因此才有大智若愚,大愚而智的道理。同樣哲學家生活環境中出現的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哲學家啟發靈感的根源。(本人就是隨時都會靈感爆棚,路邊的陌生人或者花花草草等等,或者隨意聽到的一段音樂也極有可能帶來無盡的靈感和幻想。)哲學家的創造藝術,來源於感性的幻想,踐行於理性的推理。哲學家之所以能成為哲學家,他們做到了感性與理性,主觀與客觀的相容幷蓄。這一點就不是我們一般人所能達到的,要麼外強中乾,亦或者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等等。每一個哲學家都是有著一種無盡的執著和毅力,再苦再累也不會進行退縮的那種無上精神。人上人就要從哲學家學起,這才是真正的人上人。

    總之,學習一門學問,就要先細細品味該學問締造者的生平經歷,爭取做到還原真實的締造者的生存環境,那些玄幻的儘早避除,否則不但不能幫自己認識締造者,甚至把自己帶入一個錯誤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 7 # 愚翁良知

    哲學的本質就是研究認識論的,是研究自然和社會的一般規律。科學是研究具體事物的本質 和規律的。

    學習哲學和研究哲學如果不研究哲學史,就無法說明白什麼是哲學。哲學的派別太多了,各自都有自己對哲學的定義。哲學家是某一時段的代表人物,不管他們自己如何的評價自己,他們都只能是哲學史上的一個鏈條。沒有哪一位哲學家,憑空創造出了自己的哲學觀點。馬克思繼承了費爾巴哈的唯物論和黑格爾的辯證法,創造了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家只是根據人類認識的深化,對客觀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和解釋。

    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不過萬年。西方哲學是從神學中解放出來的,唯物和唯心是他們永遠的話題。哲學思考的問題在有文字以前,東西方人類都有探索。中國的伏羲八卦就在用陰陽的概念探索哲學問題,古希臘也有類似的說法。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從淺入深從來沒有停止過。

    現在,在很多情況下是把哲學神秘化了,成為某些利益集團和階級的辯護士,違背了哲學追求客觀真理的本性。任何認識都無法擺脫認識主體,任何認識主體都是有侷限性的。所以中國古代人早已認識到形而上謂之道。對形而上的道,人類的認識,總是不能夠完全徹底的把握,要不斷的探索前行。也就是說人類無法終結真理。

    把哲學和科學神秘化的傾向要不得的。只有思想的徹底解放才有益於人類的前行。對於學習和研究哲學也大有好處。

  • 8 # 景清柏園

    現階段中,華人都在向錢看……是難以認同思辨哲學的!在裝點門面……傳統與現代科技文化!實則只是空架子!甚至連空架子也有欠缺不存在感……對於一定傳統文化與科技!允許發展,但有時連自已都不敢承認……東西方文化科技兼融時期,是否會西化?是否會積聚東西方的知識與智慧?只能讓實戰中的成長與沉澱來說明歷史……哲學的淵源與不同時間段的事物認知終究是隨著自然與社會結構關係的變化而易遷……層次高低,角度、位置的不同決定了感知結果!統一性的多辨邏輯思維,產生了結構體系中的多從複雜關係;哲學家是一定時代受自然、社會條件束縛的靈物,認識、感知、相對有著一定侷限性!不同時間段有著相對各異的需求與目標!時間是隨著天宇星際而變化,社會是由歷史的矛盾性、需求性、協調性、選擇性,適應相對地發展!研究哲學,注重體系結構中的變易,更應關注哲學家所處的歷史條件與環境……

  • 9 # 圓拙

    《對這個時代提供智慧的方法,而不是空洞抽象的研究》

    西方有哲學,中國古人有慧學,中國的現代人學西方的哲學,也有了現代中國的哲學,不管怎樣,他們首先要解決我們現存的問題。我們要觀察我們的身心,也要觀察現實的社會,要提供這個時代於智慧的方法。

    比如!我們現代華人應該提倡:用智慧的方法來觀察西方的文化,讓人成為科學的主人,讓科學的研究清靜安全,這樣或許能夠解決西方的末日危機

    西方人,從遠古一直到現代,他們追求本體,但是他們終究無法完成,到了後來,他們也就忘記了這種追求。他們更無法在本源與表象之間建立不二的觀照。西方人更加不能,在大道的理體,與人與萬物宇宙的表象之間,建立和諧的天地人一體的文化大系統,而這些研究,在中華古老的文明中早就存在,早就完成。信他的科學,他們忘記了人本身的存在,這樣的研究,讓人在研究客觀事物的時候,外化了異化了,西方人早就認識到,他們這種研究方法,會造成人類的快速消亡。中華文明為什麼能夠恆久光明?正是他的智慧,以及他的智慧系統的存在。那麼我們可以用中華的究竟智慧來指導西方的科學實驗嗎?如果能夠這樣,那麼科學就具備了智慧之眼。這可能嗎?完全有可能,華人還沒有自覺的這麼做,但是西方人,幾百年中,他們早就不停的從中華文化中尋找靈感的啟迪,這樣就在不知不覺中,科學在應用中華的智慧。但這是偶然的,還沒有到達必然的境界。這個工作要華人來完成。我們應該用中華的智慧來觀察現代的西方文明,提倡常人是科學的主人,讓科學具備智慧之眼,讓科學變的清淨安全。

    再舉例子:華人如何研究人生?

    中國的文化中,瞭解人,是為了瞭解宇宙天地萬物。要了解天地,宇宙萬物,首先必須瞭解人自身。這與西方的文化不同,西方的文化把人與客觀對立起來研究。所以現在的科學,能夠不斷髮展現實的客觀世界,但是他沒法淨化進化人本身心。中國的文化,可以開啟了無窮無盡的妙德潛能,在解決心理問題人生困惑的時候,能夠成就大智慧,然後去觀察探究宇宙萬物。在觀察宇宙萬物的時候,能把一切事物歸源,所以中國的文化中有萬法歸一的說法。

    萬法歸一,就是觀察一切法能統一和諧,這種古老的智慧方法,在這個時代特別需要,我們既能把西方的哲學各種體系整合,也能把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進行整合。西方的文化研究人與萬物宇宙,沒法達到這種境界,是二元對立的,所以他們研究的結果往往都是以不同的悖論方式存在。就是到了量子科學的時代,他們發現量子與意識非常相關,他們還是沒法把人與量子能量場放在一起來觀察。

    我們看一下中國的文化,中國的文化研究大腦,能夠獲得微妙的超級能量,所以能夠開啟大腦百神元神。神,妙德也,這與西方一神教的神概念不一樣。現代的西方人,他們至今還沒法開啟人的大腦的妙德,究竟的研究還僅侷限於科幻電影。

    中國的文化研究醫學,能夠建立人的各種靈知系統,這樣就把天地人宇宙萬物的能量放在一起來運化,所以中國的醫學,基本上就是一種能量的能量醫學,這是一種超級微妙的醫學模式,中國的醫學,是建立在對人本質的究竟瞭解之上的,所以才微妙甚深,西方人沒法達到這種層次,西方的科學還沒法認識中國醫學的這種奧妙。西方的醫學已經能夠引用能量進行醫學活動,但這些能量都非常粗糙,而且都是外部的,西方人還沒有真正運用人本身的能量來進行醫療活動,這些能量與人本身沒有親和性,所以帶有巨大的弊端副作用。

    僅舉幾個例子,就可以看到,華人研究人生,不僅僅侷限於人本身,會把人放到天地宇宙萬物背景中去觀察,能夠建立天地人宇宙萬物為一體的文化大系統。

    很多年以來,我們一直在學習西方的哲學,但是往往都是陷入西方哲學的漩渦,對於西方的哲學思想糾結不清,我們應該跳出這個無明之殼,把西方哲學與中國的智慧學結合起來,創造性地觀察我們現實的問題,對這個時代提供智慧的方法。

  • 10 # 心的菩提8

    我們回望歷史,哲學是距今2500年前,古希臘人創造的術語,原意為愛智慧。哲學介於神學與科學之間,它沒有屈服於神學的權威,也足以證明人類對智慧的喜愛。

    哲學的功能不在於直接回答某一個具體的問題,而在於提供思想,給人以啟發。

    我們暫且不管哲學家認識世界的方式是否正確,但他們的思想有別於迷信,是以一種理性的思維方式歸納總結著自然界的道理。

    翻開哲學史,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共同關心的問題。哲學家的最大貢獻的就在於他們善於提出他們那個時代最重要的哲學問題,並對提出的問題給出相應的答案。

    大凡有一點哲學常識的人都知道,任何一個命題都存在一個生命週期的問題。任何一個人都會受自己認知所限,客觀中總攜帶著自己的主觀去看問題。

    不管是研究哲學家還是研究哲學體系,我們都應該先認識到:現代任何科學的理論體系,在其發展過程中都會被新的理論體系超越和替代,這種超越和替代一方面體現了科技的進步速度,同時也體現了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在不斷的深化。

    也有人說,我們不用再研究哲學體系和哲學家。但我們要知道:現代目前出現的每一種思想體系都是古老哲學體系的變種。如在現代科學方法論中提出的外圍假設就是形而上學的變種,還有最受科學家喜愛的核心假設,也是由認識論演變而來。

    突然想起法國政治家德-托克維爾的一段話:有多少道德體系和政治體系經歷了被發現被忘卻,被重新發現,被再次忘卻,過不了多久又被發現這一連續過程,而每一次發現都是給世界帶來魄力和驚奇。好像它們是全新的,充滿了智慧,之所以如此,並不是人類精神的多產,而是由於人類的無知。。。

    您說,哲學是該研究哲學家還是哲學體系本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車子在開動的時候,從側面看有時候輪子是向後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