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有14個兒子。其中3個被殺,3個自殺,3個早夭。1個被“幽閉”,兩個被廢為“庶人”——這等於被開除出李家戶籍——爾後又被流放。
第13子李福雖得善終,卻平庸無能;第9子李治,就是後來的高宗,雖貴為天子,卻把大權拱手交給武則天。
----------
皇太子李承乾(母長孫皇后)
楚王李寬(母不詳,早薨)
吳王李恪(母隋煬帝女楊妃,文武兼備,唐太宗一度考慮立李恪為太子,但遭長孫無忌反對。唐高宗即位後,長孫無忌為專權,對李恪和其同母弟李愔展開迫害,兩人被控謀逆,雙雙被害)
魏王李泰(母長孫皇后)
齊王李佑(母陰妃,後廢為庶人)
蜀王李愔(母隋煬帝女楊妃)
蔣王李惲(母王氏)
越王李貞(母燕妃)
高宗李治(原為晉王,母長孫皇后)
紀王李慎(母韋妃)
江殤王李囂(母燕妃,早薨)
代王李簡(母不詳,早薨)
趙王李福(母楊妃)
曹王李明(母李元吉妻巢剌王妃楊氏)
經過幾千年的滄海桑田 李世民的後人和我們的先輩一樣流散 我想他們應該已經廣佈全國各地了吧,偶爾能找到其中幾隻
據《珠堂李氏族譜》記載,唐朝有十四位皇帝,都是李氏老祖宗。從李氏受姓一世祖李利貞開始算起,唐朝第一位皇帝唐高祖李淵、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及至高宗李治、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肅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適、順宗李誦、憲宗李純、宣宗李忱、懿宗李漼、昭宗李曄、哀帝李拀,分別是李氏第五十七至七十世祖,而懷集冷坑開基始祖李什八則是第九十世祖。
冷坑人祖先出了14位唐朝皇帝
冷坑鎮譚福村委會譚拱村民小組的李初愛老伯,是該鎮李氏理事會推選出來的官傘保管人,記者來到他家,他先拿出一本《珠堂李氏族譜》,“祖先有誰,上面全有記載”,李初愛說,唐朝有14位皇帝,都是李氏老祖宗。“如果從冷坑開基始祖李什八算起來,我是第25世,如從李氏受姓一世祖李利貞算起來,則是第115世了”,李初愛說,如從唐太宗李世民算下來,他是李世民的第57代嫡孫。
李氏後人隱瞞顯赫身份千餘年
談起懷集冷坑李氏的來龍去脈,李什八23代裔孫、譚福村87歲的李朝綱告訴記者,冷坑開基始祖李什八出生在南京與蘇州之間的筋竹巷,乃元朝末年名將,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李什八多次與明軍作殊死戰鬥,轉戰浙江、江西、湖南、廣東、廣西等地,1372年敗退至懷集冷坑,偶遇一姓郭放鴨村民,危急中他在橋底先拴好馬,然後卸甲換裝,化裝成當地放鴨村民得以避過追兵,後遂在此解甲歸田,立戶開籍,繁衍後代。
冷坑鎮是懷集縣人口最多的一個鎮,而李氏後人有4萬多,成為冷坑鎮人口最多的姓氏。對於自己大唐皇帝后裔的身份,1000多年來,當地的李氏後人從沒提起過,他們唐皇后裔的身份雖然值得驕傲,但如今更需要的是腳踏實地去做事。
祖先遺物·明帝賜官傘儲存500年
採訪中,李初愛老伯常常提起祖先留傳下來的官傘,原來,這官傘是冷坑李氏一族的“傳家寶”。“平時人們或許在戲劇或電影中見過官傘,但真正的古代官傘現在已非常罕見。”李初愛說。李初愛小心翼翼地從房間裡的一口木箱中取出摺疊好的兩頂官傘,我們見到,木箱底中墊放有鞭炮。“這鞭炮含有硫黃,可以驅蟲防潮。”李初愛解釋說。隨後,他用兩支竹架將兩頂官傘撐開,舉了起來,“村中遇有大喜事,才啟用這兩頂官傘,以緬懷祖先。”
記者從李氏族譜中發現官傘的記載,說李什八第七代裔孫李永通是明朝將領,從小聰穎,深諳孫子兵法,練就十八般武藝。明朝天順六年(1462年)有邊民叛亂,朝廷透過比武招將平叛,永通奪冠,因此朝廷降旨敕封永通為徵叛主帥,並賜帥旗一面、大小涼傘(即官傘)、戰袍、戰馬一批,這涼傘(即官傘)便是這次平叛戰鬥中由明朝皇帝賜給的。當年,李永通率眾出征,他騎著高頭駿馬,大小涼傘左、右編排,眾將士健步緊隨,隊伍旗鼓喧天,好不威風。
在平叛戰鬥中,李永通身先士卒率領精兵三千如猛虎下山般衝向敵陣,殺得天昏地暗,飛沙走石,後來由於中了叛敵奸計被圍困後戰死沙場。從此,李永通後人便將涼傘儲存起來,至今已500多年。
祖先遺蹟·古碉樓盡顯祖輩文韜武略
古碉樓是譚拱村李氏一族的先祖遺蹟,古時候村人居住較集中,村裡建了兩座碉樓,但現僅存一座。現存的古碉樓始建於明代成化年間,佔地面積約100多平方米,磚木結構,青磚青瓦。
記者見到殘存的圍牆高2米,寬40釐米,是用黃泥和石灰混合築成的。據當地老人說,圍牆上還設有很多槍眼,四周設有東西南北出入口,晚上派人巡守。近幾年因修村道和村民建屋,毀掉了大部分古圍牆,只剩下100米左右。從該村當年佈局看,整個村建築物呈“回”字形格局,外人要攻打該村的,的確有一定難度。看得出,李氏前人的防衛措施很嚴密,這與他們的祖輩文韜武略、久戰沙場的攻防意識分不開。
李世民有14個兒子。其中3個被殺,3個自殺,3個早夭。1個被“幽閉”,兩個被廢為“庶人”——這等於被開除出李家戶籍——爾後又被流放。
第13子李福雖得善終,卻平庸無能;第9子李治,就是後來的高宗,雖貴為天子,卻把大權拱手交給武則天。
----------
皇太子李承乾(母長孫皇后)
楚王李寬(母不詳,早薨)
吳王李恪(母隋煬帝女楊妃,文武兼備,唐太宗一度考慮立李恪為太子,但遭長孫無忌反對。唐高宗即位後,長孫無忌為專權,對李恪和其同母弟李愔展開迫害,兩人被控謀逆,雙雙被害)
魏王李泰(母長孫皇后)
齊王李佑(母陰妃,後廢為庶人)
蜀王李愔(母隋煬帝女楊妃)
蔣王李惲(母王氏)
越王李貞(母燕妃)
高宗李治(原為晉王,母長孫皇后)
紀王李慎(母韋妃)
江殤王李囂(母燕妃,早薨)
代王李簡(母不詳,早薨)
趙王李福(母楊妃)
曹王李明(母李元吉妻巢剌王妃楊氏)
經過幾千年的滄海桑田 李世民的後人和我們的先輩一樣流散 我想他們應該已經廣佈全國各地了吧,偶爾能找到其中幾隻
據《珠堂李氏族譜》記載,唐朝有十四位皇帝,都是李氏老祖宗。從李氏受姓一世祖李利貞開始算起,唐朝第一位皇帝唐高祖李淵、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及至高宗李治、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肅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適、順宗李誦、憲宗李純、宣宗李忱、懿宗李漼、昭宗李曄、哀帝李拀,分別是李氏第五十七至七十世祖,而懷集冷坑開基始祖李什八則是第九十世祖。
冷坑人祖先出了14位唐朝皇帝
冷坑鎮譚福村委會譚拱村民小組的李初愛老伯,是該鎮李氏理事會推選出來的官傘保管人,記者來到他家,他先拿出一本《珠堂李氏族譜》,“祖先有誰,上面全有記載”,李初愛說,唐朝有14位皇帝,都是李氏老祖宗。“如果從冷坑開基始祖李什八算起來,我是第25世,如從李氏受姓一世祖李利貞算起來,則是第115世了”,李初愛說,如從唐太宗李世民算下來,他是李世民的第57代嫡孫。
李氏後人隱瞞顯赫身份千餘年
談起懷集冷坑李氏的來龍去脈,李什八23代裔孫、譚福村87歲的李朝綱告訴記者,冷坑開基始祖李什八出生在南京與蘇州之間的筋竹巷,乃元朝末年名將,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李什八多次與明軍作殊死戰鬥,轉戰浙江、江西、湖南、廣東、廣西等地,1372年敗退至懷集冷坑,偶遇一姓郭放鴨村民,危急中他在橋底先拴好馬,然後卸甲換裝,化裝成當地放鴨村民得以避過追兵,後遂在此解甲歸田,立戶開籍,繁衍後代。
冷坑鎮是懷集縣人口最多的一個鎮,而李氏後人有4萬多,成為冷坑鎮人口最多的姓氏。對於自己大唐皇帝后裔的身份,1000多年來,當地的李氏後人從沒提起過,他們唐皇后裔的身份雖然值得驕傲,但如今更需要的是腳踏實地去做事。
祖先遺物·明帝賜官傘儲存500年
採訪中,李初愛老伯常常提起祖先留傳下來的官傘,原來,這官傘是冷坑李氏一族的“傳家寶”。“平時人們或許在戲劇或電影中見過官傘,但真正的古代官傘現在已非常罕見。”李初愛說。李初愛小心翼翼地從房間裡的一口木箱中取出摺疊好的兩頂官傘,我們見到,木箱底中墊放有鞭炮。“這鞭炮含有硫黃,可以驅蟲防潮。”李初愛解釋說。隨後,他用兩支竹架將兩頂官傘撐開,舉了起來,“村中遇有大喜事,才啟用這兩頂官傘,以緬懷祖先。”
記者從李氏族譜中發現官傘的記載,說李什八第七代裔孫李永通是明朝將領,從小聰穎,深諳孫子兵法,練就十八般武藝。明朝天順六年(1462年)有邊民叛亂,朝廷透過比武招將平叛,永通奪冠,因此朝廷降旨敕封永通為徵叛主帥,並賜帥旗一面、大小涼傘(即官傘)、戰袍、戰馬一批,這涼傘(即官傘)便是這次平叛戰鬥中由明朝皇帝賜給的。當年,李永通率眾出征,他騎著高頭駿馬,大小涼傘左、右編排,眾將士健步緊隨,隊伍旗鼓喧天,好不威風。
在平叛戰鬥中,李永通身先士卒率領精兵三千如猛虎下山般衝向敵陣,殺得天昏地暗,飛沙走石,後來由於中了叛敵奸計被圍困後戰死沙場。從此,李永通後人便將涼傘儲存起來,至今已500多年。
祖先遺蹟·古碉樓盡顯祖輩文韜武略
古碉樓是譚拱村李氏一族的先祖遺蹟,古時候村人居住較集中,村裡建了兩座碉樓,但現僅存一座。現存的古碉樓始建於明代成化年間,佔地面積約100多平方米,磚木結構,青磚青瓦。
記者見到殘存的圍牆高2米,寬40釐米,是用黃泥和石灰混合築成的。據當地老人說,圍牆上還設有很多槍眼,四周設有東西南北出入口,晚上派人巡守。近幾年因修村道和村民建屋,毀掉了大部分古圍牆,只剩下100米左右。從該村當年佈局看,整個村建築物呈“回”字形格局,外人要攻打該村的,的確有一定難度。看得出,李氏前人的防衛措施很嚴密,這與他們的祖輩文韜武略、久戰沙場的攻防意識分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