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gaoxing001

      西臚鎮是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的一個鎮,地處榕江下游西岸,依山傍海,土地肥沃,向來是潮汕平原的“魚米之鄉”。區域面積有109多平方公里,2008年有人口15.5萬人。  潮揭公路、谷關公路過境。轄西一、西二、竹林、波美、海田、後埔、烏石、東鳳、西鳳、南鳳、泉塘、陂頭、東潮、竹嶺、洋文、店後、興平、青山、埔尾、龍寮、西寮、內輋、龍溪、裡溪、尖山、外輋、巖前、烏巖28個村委會。  該鎮有潮陽市建築中等專業學校。名勝古蹟有烏巖梅峰寺、無水橋、波美古雪巖、竹嶺蓮花院。1969年7月28日遇歷史罕見強颱風襲擊。  潮陽區西臚鎮素有“建築之鄉”的稱譽,2008年全鎮15多萬人口擁有遍佈全國各地的建築工程隊近1500多支,民資民力十分雄厚。  西臚-建築之鄉  潮陽區西臚鎮素有“建築之鄉”的稱譽,全鎮10多萬人口擁有遍佈全國各地的建築工程隊近1000支,民資民力十分雄厚。所以就算現在有人提起"西臚"這個名字,印象最深的就是"建築隊伍"了!!!  西臚-故事之鄉  據史料記載,西臚始創寨於南宋建炎年間(公元1127至1130年),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漫長的歷史,孕育出燦爛多彩的區域文化,這裡滋生出《鐵面按察》、《虎山烽火》、《蘇六娘》、《碧血錢坑》、《楊健生》等許多激動人心的故事,並被編成潮劇、話劇在潮汕地區及東南亞一帶廣泛流傳,西臚古鎮也被譽為“故事之鄉”。  西臚-遺留的古建築  動人的故事使西臚這個古代的邊陲小鎮聞名遐邇,一批與故事有關的古建築、古詩文、古墓葬也給西臚古鎮增輝添色。其中儲存較完好的有始建於唐代的梅峰寺和無水橋,建於宋代的長美巖寺,建於元代的古雪巖寺,建於明代的黃氏宗祠,這些古建築,集石刻、木雕、嵌瓷、泥塑等民間工藝,反映了不同朝代的獨特建築風貌。各處古建築還留下了一批歷代名人學者的古詩文,其中元代詩人陳牧隱有《題鳳山古寨》一詩,詩曰:“保障當年建義旗,鳳山磐石繞陽溪。英雄戰壘今何在?萬古鴉聲對落暉。”明代御史、學者陳大器有《烏巖洞》題詠:“拄杖梯雲烏道斜,石巖深處有僧家。靈根不秘千年跡,留取夭桃一樹花。”有一片古樹林,百年以上的古樹逾千株,其中有植於宋建炎年間的槐蔭樹,植於元代的梅樹,植於清道光年間的鐵樹,千姿百態。有儲存完好的宋代名儒、潮州知府黃儋墓,明代御史、學者陳大器墓。這些古建築、古詩文、古樹木、古墓葬給西臚古鎮的傳奇故事披上了神奇的色彩,表現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景觀.  西臚-土特產  西臚的土特產也是聞名全世界的,最為出名的要算西臚的烏酥楊梅。楊梅是楊梅科楊梅屬的常綠喬木果樹。其優稀品種烏酥核已有六十多年的歷史,相傳清朝末年內斜(潮汕譯音,原字為上中下結構,由“山大車”組成)村農民鄭董株野生楊梅單株選育嫁接繁殖的。烏酥核楊梅屬遲熟種,高產、優質,較運,適應出口,果粒圈套,每公斤60多粒,果實深紫紅色,核小酥化、肉厚質脆、汁多味甜。可食部分佔90%以上,可溶性因形物13%左右,每100克果肉含糖12-15克、有機酸0.5-1.8克,還含有鐵、維生素C、鞣酸等,果仁含油40%,適應鮮食。烏酥核楊梅適應性廣,驚蟄後開花,芒種後採收,熟期一致,成熟期耐溼性強,在多雨的情況下不致大量落果,但花期怕嚴寒雨霧,需肥是較多,產量不穩定,壽命短。西臚山區果農在長期生產實踐中,根據楊梅的生長髮育特性和對環境條件的要求,透過培植;植後三年,選在驚蟄前後的晴朗天氣無東北風日子進行嫁接;加強嫁接後栽培管理,做好水土保持,增施鉀肥等科學用肥法、精細的土壤管理,及時防治病蟲害等技術措施取得豐收。西臚果農掌握了栽培楊梅的可行技術,積累了豐富的栽培經驗。農科人員也已研究出用“多效唑”促花、“5號疏花劑”疏花及生物保鮮劑保鮮的方法,攻克楊梅生產上大小年結果、花多果小和不耐貯藏運輸的難關,為大力發展名城特產烏酥核楊梅的出口創匯提供有利條件。曾有人想把這種大又黑的烏酥楊梅移到其他地方耕種,但是全都沒有成功,因為只有西臚的山才能種出這麼好吃的楊梅!  西臚的番薯也是非常出名的,據統計那裡盛產著十多種不同品種不同口味的番薯,有甜的,香的,既甜又香的,既香又甜的,讓你一看就流口水!品種最為出名的有:“龍巖”,“普九”,“潮七”等等。  西臚人民還十分的熱情好客,如果你有幸來到了西臚,那麼你一定會受到潮陽西臚人民的熱情款待,其他的不用說最起碼有香噴噴的番薯任你品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尋找一首歌詞內容中有“我的心也不會再改變”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