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微博愚公2017115
-
2 # 鄒新堂
結紅包,是父母長輩人給孩子小的時候,一種疼愛,孩子大了有工作後,父母還是逢年過節給孩子發紅包,說的好聽些,父母支援,不好聽是弱愛,發紅包不發是父母的事情,與旁邊人無關係!如果按照道理,孩子長大參加工作後,應該是發紅包給父母長輩分人,合理,父母有能力的支援孩子的工作,不是逢年過節發紅包的事,有能力父母,孩子參考有工作後了,也是不要支援了,父母自己到照顧好自己,就是行了,好比老了,樹根也不長了,父母的恩,不往下報了,該是落葉歸根保護大樹了,說明點就是該孩子,該開始發紅包給父母了,才是合理的事情啊?
-
3 # 小鑫愛體育
工作以後還給紅包?我不知道這是哪裡的風俗,反正我沒有聽說過,不要說孩子工作以後了,就是成年之後,都沒有再給紅包的了。
長輩在過年的時候給晚輩們發紅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壓歲錢。這是中國的傳統習俗。壓歲錢在我們的民俗文化中有壓住邪祟、能保平安的寓意,所以起初也叫做壓祟錢。
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種叫做“祟”的小妖,喜歡在除夕的夜晚出來危害小孩子。於是,父母們就在除夕之夜,點燈不睡覺,守護著孩子,稱為“守祟”——這也是除夕夜“守歲”的來歷。
當時在浙江嘉興地區有一戶人家,守歲時用紅紙,包了八枚銅錢放在孩子的枕邊,小妖來後,正準備靠近時,紅紙中的銅錢突然閃出道道金光,小妖受傷而逃。此事迅速傳開了,並在此後為人們所爭相模仿,大家都用紅紙包銅錢,來給孩子護身。這種錢就被稱為“壓祟錢”,因為諧音,以後就逐漸被稱為了“壓歲錢”了。
雖然是來自於古老的傳說,但是,由於有著這樣的寓意,現在仍然被傳承了下來。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壓歲錢主要是針對小孩子而言的,既然都已經參加工作了,自然也就沒有道理再拿壓歲錢了,反而應該反哺父母的養育之恩了。
-
4 # 瑪麗小酥肉
憑自己心意。
反正我孩子我會包的,不多,也就二百五百的。就是個儀式感。孩子進入社會,接受社會毒打就夠了,過年回家在父母面前永遠是孩子。孩子要孝敬父母什麼時候都可以,過年的壓歲錢只有長輩給。
回覆列表
對於這個問題我有不同看法,雖然給不給紅包是家長們的自由!但給紅包的行為本身,是培養啃老族的基礎,兒女參加了工作,就意味著自食其力的開始,能不能遊刃有餘的走入社會,是考驗一個人生活能否適應並有計劃地掌控生活,紅包不斷,規律地出現額外收入,就會減輕年青人的抗壓性,將來一有困難,就會向父母伸手,因為,這樣比創造生活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