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28200203735

    3.1 填充與拾色器

    分為區域填充與畫布填充;

    (1)利用形成選區的方式來進行區域填充

    (2)透過新建圖層的方式進行畫布填充(圖層)

    (3)其中區分了前景色/背景色/顏色,其中顏色模式為開啟拾色器選擇顏色進行純色填充;

    快捷鍵:前景色(Alt+del)、背景色(Ctrl+del)

    3.2 選框工具

    選框工具是最簡單的建立選區的方式;

    (1)以拖動的方式選擇矩形/橢圓選框工具建立選區

    (2)透過shift/Alt分別控制了正方形或正圓/以當前滑鼠停留為起點

    (3)單行/單列所創建出的選區高度/寬度僅為1個畫素(基本單位)

    3.3 套索工具

    以滑鼠停留位置為起點繪製不規則的選區(最終滑鼠回到起點單擊結束以創建出選區)

    3.4 多邊形套索與磁性套索工具

    (1)多邊形套索工具:以滑鼠單擊的每一個點來建立線段,以每條線段創建出一個多邊形(結束時需回到起點位置單擊)

    3.5 羽化

    羽化有兩種方式,分別在選擇工具時在選項欄控制羽化是否開啟及半徑;或者在已形成選區後透過右鍵方式單擊羽化輸入半徑數值對選區進行羽化;羽化定義是以選區線條(螞蟻線)為中心,向內淡入X個畫素(X取決於設定羽化數值)向外淡出X個畫素

    3.6 選區

    選區分為兩類;一類是有形的選區,其利用到選區生成工具所產生的選區;第二類是無形的選區,例如通道、蒙版等;選區的目的在於幫助我們對影象進行區域性改變的效果;同時可以右鍵可以儲存選區

    3.7 選區

    布林運算指選區的增加、減少、交叉等;布林運算產生的原因是在影象中的區域性區域並不能透過一次選擇的方式直接完全選擇到;所以需要利用布林運算的方式更加精準的選擇到需要選擇的區域

    (1)Shift:選區增加

    (2)Alt:選區減少

    (3)Shift+Alt:交叉區域保留

    3.8 快速選擇工具

    以識別輪廓的方式形成選區(以一定範圍的方式);其中筆觸大小控制了選擇時的精準度與匹配度;[鍵控制減小筆觸;]鍵控制增大筆觸

    3.9 魔棒工具

    在影象中識別每一個單獨的色塊(畫素塊);以滑鼠單擊的起點畫素塊為參考;容差控制了顏色的接近程度(容差越小,則選擇到的區域顏色需與滑鼠單擊起點位置顏色越接近,反之則相反);連續控制了所形成的選區是否為相連的

    3.9 圖框工具

    分別提供的矩形圖框與橢圓圖框兩種方式,其用法是一致的;拖動圖案/圖層至繪製出的圖框上方,另其達到以所繪製圖的圖框來控制圖案/圖層顯示的區域與大小;可搭配輔助線與變換命令(Ctrl+T)使用

    4.1 顏色模式-RGB

    RGB模式是所有發光物體的顯色原理;透過R、G、B(分別為紅綠藍)三色相加的方式顯示顏色,其中三個顏色定位為256個等級(0-255,0代表了最低,255則代表最高最飽和);當三個顏色數值為0時影象呈現黑色(沒有光);三個顏色數值為255時影象呈現最純淨的白色(三色光給至最大值)

    (1)Adobe RGB色彩空間是一種由Adobe Systems於1998年開發的色彩空間。開發的目的是為了儘可能在CMYK彩色印刷中利用計算機顯示器等裝置的RGB顏色模式上囊括更多的顏色。

    (2)sRGB(standard Red Green Blue)是由Microsoft影像巨擘共同開發的一種彩色語言協議,微軟聯合愛普生、HP惠普等提供一種標準方法來定義色彩,讓顯示、列印和掃描等各種計算機外部裝置與應用軟體對於色彩有一個共通的語言。

    4.2 顏色模式-CMYK

    印刷四色模式是彩色印刷時採用的一種套色模式,利用色料的三原色混色原理,加上黑色油墨,共計四種顏色混合疊加,形成所謂“全綵印刷”。四種標準顏色是:

    C:Cyan = 青色,又稱為‘天藍色’或是‘湛藍’M:Magenta = 品紅色,又稱為‘洋紅色’;Y:Yellow = 黃色;K:blacK=黑色

    (1)CMYK模型針對印刷媒介,即基於油墨的光吸收/反射特性,眼睛看到顏色實際上是物體吸收白光中特定頻率的光而反射其餘的光的顏色。

    (2)每種 CMYK 四色油墨可使用從 0 至 100% 的值。 為最亮顏色指定的印刷色油墨顏色百分比較低,而為較暗顏色指定的百分比較高。 例如,亮紅色可能包含 2% 青色、93% 洋紅、90% 黃色和 0% 黑色。PS中拾色器-RGB(加色)與CMY(減色)是互補色。

    (3)在PS中,在準備用印刷顏色列印影象時,應使用CMYK模式。如果由RGB影象開始,最好先編輯,然後再轉換為CMYK模式。如以RGB模式輸出圖片直接列印,印刷品實際顏色將與RGB預覽顏色有較大差異。

    4.3 顏色模式-HSB

    HSB又稱HSV,表示一種顏色模式:在HSB模式中,H(hues)表示色相,S(saturation)表示飽和度,B(brightness)表示亮度HSB模式對應的媒介是人眼。

    色相(H,hue):在0~360°的標準色輪上,色相是按位置度量的。在通常的使用中,色相是由顏色名稱標識的,比如紅、綠或橙色。黑色和白色無色相。

    飽和度(S,saturation):表示色彩的純度,為0時為灰色。白、黑和其他灰色色彩都沒有飽和度的。在最大飽和度時,每一色相具有最純的色光。取值範圍0~100%。

    亮度(B,brightness或V,value):是色彩的明亮度。為0時即為黑色。最大亮度是色彩最鮮明的狀態。取值範圍0~100%。

    4.4 顏色模式-LAB

    顏色模型 (Lab) 基於人對顏色的感覺。Lab 中的數值描述正常視力的人能夠看到的所有顏色。因為 Lab 描述的是顏色的顯示方式,而不是裝置(如顯示器、桌面印表機或數碼相機)生成顏色所需的特定色料的數量,所以 Lab 被視為與裝置無關的顏色模型。顏色 色彩管理系統使用 Lab 作為色標,以將顏色從一個色彩空間轉換到另一個色彩空間。Lab 顏色模式的亮度分量 (L) 範圍是 0 到 100。

    L表示明度(Luminosity),a表示從洋紅色至綠色的範圍,b表示從黃色至藍色的範圍。L的值域由0到100,L=50時,就相當於50%的黑;a和b的值域都是由+127至-128

    4.5 顏色模式-灰度

    由黑—灰—白的無色彩方式來表達影象(從黑至白分別對應著0-255,共256個等級表達影象每個畫素塊的黑至白)從而形成一張黑白影象;灰度模式是有損的顏色模式

    4.6 顏色模式-索引

    4.7 吸管與取樣工具

    吸管工具:將當前顏色塊內資訊儲存至前景色;取樣工具更多為影象一個或多個點顏色色值對比觀察

    4.8 標尺與註釋工具

    工具用於測量影象的距離(長度)。透過單擊需要位置並拖動,可以建立兩個座標,並且可以在度量工具選項欄中檢視兩點間的距離,還可以檢視座標的位置、大小、角度等資訊。註釋工具則在PSD格式的檔案中添加註釋資訊

    (1)X,Y:顯示起始點的位置。

    (2)W,H:顯示以X,Y軸為基準的兩點間的水平、垂直距離。

    (3)A:顯示與水平線或其他直線的夾角。

    (3)L1,L2:顯示兩點間的絕對距離。

    5.1 畫素

    畫素是指由影象的小方格組成的,這些小方塊都有一個明確的位置和被分配的色彩數值,小方格顏色和位置就決定該影象所呈現出來的樣子;

    5.2 解析度

    相機所說的畫素,其實是最大畫素的意思,畫素是解析度的單位,這個畫素值僅僅是相機所支援的有效最大解析度,例如:1100萬 4080×2720 20”(16×20英寸) 12”(10×12英寸)、

    1400萬 4536×3024 24”(18×24英寸) 14”(11×14英寸);

    當圖片尺寸以畫素為單位時,我們需要指定其固定的解析度,才能將圖片尺寸與現實中的實際尺寸相互轉換。例如大多數網頁製作常用圖片解析度為72,即每英寸畫素為72

    DPI: 點每英寸(印刷解析度)

    LPI :線每英寸(網頁解析度)

    PPI :畫素每英寸(網頁解析度)

    5.3 影象大小

    網頁影象:以畫素為單位規定寬*高(如720X360畫素);印刷影象:以英寸或釐米為單位規定影象大小(例如:29.7X21釐米)

    5.4 畫布大小

    畫布也被稱之為文件大小,其由寬與高、解析度所共同決定;畫布大小與影象大小區別在於畫布大小強調一共的畫素數量,也就是寬與高的畫素乘積

    5.5 影象旋轉

    透過影象-編輯選單可以對影象進行旋轉;或透過變換命令(Ctrl+T)進行旋轉,按住Shift鍵可控制旋轉角度

    5.6 裁剪工具

    快捷鍵C;可以按照比例或者數值以及自定義裁剪;數值代表著畫素值(輸入寬度與高度),在裁剪的同時可搭配輔助線

    5.7 切片工具

    可以將影象裁剪為多個部分,常用於網頁影象或UI設計PNG格式匯出;在利用切片工具繪製出多個裁剪框之後使用Shift+Ctrl+Alt+S來儲存所裁剪的多個區域(匯出時注意選擇切片與所有切片)

    5.8 物件對齊

    (1)物件對齊需選擇到圖層,且僅以圖層為物件進行對齊調整

    (2)等距方式調整分為間隔等距與物件中心點等距

    5.9 物件的縮放與旋轉

    使用Ctrl+T(變換命令)的方式可對圖層/組進行縮放與旋轉(在縮放時需考慮到畫素資訊丟失以及是否先轉換為智慧物件)

    5.10 物件的斜切與扭曲

    (1)斜切命令僅按照物件變換中的邊線方向進行拖動

    (2)扭曲命令可以調整物件的水平透視面

    5.11 物件的透視與變形

    (1)透視命令可以改變物件的透視角度

    (2)變形命令將影象分為9個方格分,透過調整每個方格或方格末端控制桿對物件區域性膨脹或凹凸效果

    6.1 漸變填充

    (1)對已經形成的選區進行漸變填充

    (2)可以載入漸變樣式

    (3)可以調整漸變方式(線性/對稱/角度/徑向...),透過滑鼠拉出線條的方式填充

    6.2 油漆桶工具

    與魔棒工具類似的用法,區別在於多了一個步驟(將前景色填充至魔棒所選擇的選區得到結果)

    6.3 畫筆工具

    工具欄中畫筆工具提供了繪畫的方式,將前景色搭配畫筆設定繪畫在影象中(設定包含了畫筆基本屬性以及不透明度、流量、模式等)

    6.4 畫筆預設

    (1)筆觸形狀決定了繪製時新的圖案的形狀,也可以透過[]兩個鍵分別調整縮小與放大

    (2)形狀動態可以調整筆觸的方向與密度間距

    (3)散佈可以控制繪製的範圍大小等抖動(間距較小時)

    6.5 鉛筆工具

    與畫筆工具唯一不同的是,鉛筆工具不可以設定硬度(不能繪製出邊緣柔化)

    6.6 橡皮擦工具

    擦除掉當前圖層內指定區域的畫素資訊,可以搭配不透明度與流量使用(擦除畫素資訊僅歷史記錄可以恢復)

    6.7 歷史記錄畫筆工具

    需配合歷史記錄功能使用,選擇歷史記錄畫筆工具,將歷史記錄內游標停留至需恢復的一級,即可產生效果

    7.1 圖層分類

    7.2 圖層概念

    (1)普通圖層:也被稱之為畫素圖層,以畫素的方式來記錄資訊

    (2)調整圖層:屬於PS功能加蒙版之後的圖層,對下方圖層的顏色或敏感資訊進行改版

    (3)智慧/形狀圖層:鎖定畫素資訊,放大與縮小後不會有畫素資訊的丟失

    (4)文字圖層:儲存可修改的文字的圖層

    快捷鍵:新建圖層(Ctrl+Shift+N)

    7.3 圖層與編組

    將相同類別的圖層打包分組,便於在調整窗位置對圖層資訊視覺化

    快捷鍵:Ctrl+G

    8.1 汙點修復畫筆工具

    透過取樣點周圍的畫素資訊自動計算以修復筆觸所單擊區域

    8.2 修復畫筆工具

    透過取樣點周圍的畫素資訊計算以修復筆觸所單擊區域;其操作方式需按Alt鍵來定義取樣源

    8.3 修補工具

    以套索工具的方式來繪製出需修補的區域,繪製完畢後拖動至其他區域,以其他區域為參考來對繪製區域進行修復

    8.4 紅眼工具

    常見於夜晚拍攝時瞳孔所反射回的紅光,利用改工具可修復

    8.5 仿製圖章工具

    同樣利用ALt鍵定義取樣源;以塗抹的方式來修復某區域

    8.6 圖案仿製工具

    將預設的圖案,透過塗抹的方式繪製在影象上

    8.7 模糊工具

    輕微的削弱影象的色彩飽和度與對比度

    8.8 塗抹工具

    配合畫筆工具使用,選項欄中設定參考當前圖層或所有圖層;以塗抹的方式將畫素資訊往周圍擴散或往內收

    8.9 銳化工具

    輕微的增強影象的對比度與色彩飽和度

    8.10 減淡工具

    選項欄中範圍可選擇陰影/中間調/高光;以削弱對比度的方式來對影象進行改變(改變力度由選項欄曝光度決定)

    8.11 加深工具

    選項欄中範圍可選擇陰影/中間調/高光;以增加對比度的方式來對影象進行改變(改變力度由選項欄曝光度決定)

    8.12 海綿工具

    選項欄中模式選擇去色與加色;分別對應減小與增加色彩飽和度

    9.1 文字工具

    在影象內單擊的方式自動生成文字圖層,可輸入文字;再透過選項欄與字元(Ctrl+T)的方式來調整字型、字號、顏色等屬性

    9.2 段落文字

    選擇到文字工具的同時,在影象內繪製出矩形即可形成文字框,輸入的文字總是限制在文字框內,可以使用字元與段落(Ctrl+T)的方式來調整段落文字

    9.3 文字蒙版工具

    以文字的方式形成選區

    9.4 鋼筆工具

    鋼筆工具是在繪圖軟體中,用來創造路徑的工具,創造路徑後,還可再編輯。鋼筆工具屬於向量繪圖工具,其優點是可以勾畫平滑的曲線,在縮放或者變形之後仍能保持平滑效果。

    快捷鍵:P

    9.5 路徑選擇工具

    鋼筆工具畫出來的向量圖形稱為路徑,路徑是向量的路徑允許是不封閉的開放狀,如果把起點與終點重合繪製就可以得到封閉的路徑。

    可以透過如下方式建立曲線:在曲線改變方向的位置新增一個錨點,然後拖動構成曲線形狀的方向線。方向線的長度和斜度決定了曲線的形狀。

    9.6 向量工具

    向量工具是產生路徑的方法之一,由向量工具直接繪製出已填充與已描邊的圖形,其放大與縮小不會改變改圖形的清晰度;可以單獨雙擊圖層濃縮圖與開啟屬性面板方式調整向量工具所繪製出的形狀

    9.7 路徑的儲存與轉化

    (1)繪製出的路徑被儲存在路徑調整窗中,當一段路徑繪製完畢時透過新建路徑方式儲存

    (2)選區轉化路徑:右鍵儲存;路徑轉化選區:Ctrl+Enter

    9.8 路徑文字

    在繪製出路徑後選擇至文字工具在路徑邊緣單擊開始輸入文字,此時文字會圍繞路徑排列(路徑文字);再透過路徑選擇工具與字元來調整文字的方向、大小、排列方式等

    10.1 影象直方圖

    從photoshop CS開始,Adobe增加了一個直方圖調板,在此之前,使用者如果想觀察一下影象的直方圖,需要開啟“影象”選單下的“直方圖”命令,或者在“色階”命令的對話方塊中才能看到影象直方圖。對於影象來說,幾乎沒有完全相同的直方圖,每一幅影象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每一幅影象的直方圖也是獨一無二的。

    直方圖用圖形表示影象的每個亮度級別的畫素數量,展示畫素在影象中的分佈情況。直方圖顯示陰影中的細節(在直方圖的左側部分顯示)、中間調(在中部顯示)以及高光(在右側部分顯示)。直方圖可以幫助使用者確定某個影象是否有足夠的細節來進行良好的校正。

    10.2 色階

    色階是表示影象亮度強弱的指數標準;色階圖只是一個直方圖,用橫座標標註質量特性值,縱座標標註頻數或頻率值,各組的頻數或頻率的大小用直方柱的高度表示。在數字影象中,色階圖是說明照片中畫素色調分佈的圖表。、

    快捷鍵:Ctrl+L(自動色階:Ctrl+Shift+L)

    10.3 曲線

    透過撥動曲線來對影象進行改變

    (1)往上方撥動時影象變亮

    (2)往下方撥動時影象變暗

    (3)S形可以使得影象提升明暗對比(亮部更亮,暗部更暗)

    (4)也可以單獨的對每個通道內的色彩曲線進行調整

    10.4 色相/飽和度

    色相,即各類色彩的相貌稱謂,如大紅、普藍、檸檬黃等。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徵,是區別各種不同色彩的最準確的標準。事實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顏色都有色相的屬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間色和複色來構成的。飽和度是指色彩的鮮豔程度,也稱色彩的純度。

    10.5 色彩平衡

    包含陰影、中間調、高光三個部分;其中每個部分均透過互補色(青 品 黃 對應著 紅 綠 藍)的方式來調整;可以調整影象的冷暖與整體色彩傾向

    10.6 通道混合器

    該命令可以調整某一個通道中的顏色成分。執行"圖象->調整->通道混合器"命令,彈出"通道混合器"對話方塊。輸出通道::可以選取要在其中混合一個或多個源通道的通道。源通道:拖動劃塊可以減少或增加源通道在輸出通道中所佔的百分比

    10.7 通道混合器

    基於三原色(紅綠藍的數值)的調整命令;該命令可以調整某一個通道中的顏色成分。執行"圖象->調整->通道混合器"命令,彈出"通道混合器"對話方塊。輸出通道::可以選取要在其中混合一個或多個源通道的通道。源通道:拖動劃塊可以減少或增加源通道在輸出通道中所佔的百分比

    10.8 可選顏色

    對影象中某一個顏色單獨的調整;開啟可選顏色的方式可以讓影象中某一個顏色邊得更加純淨或更改某一個顏色在通道中的所佔比例;該命令可以針對影象中的區域顏色進行調整(搭配選區使用)

    10.9 可選顏色

    常用於影象合成中處理不同的素材顏色資訊不匹配的情況,先需選擇源,之後調整明暗與色彩強度方式令兩個素材顏色更加匹配;漸影控制著在匹配顏色過程中的匹配度

    10.10 漸變對映

    保留原圖層中的明暗資訊,以新的對映圖層色彩覆蓋在下方圖層的明暗之上(為下方圖層的重新賦予色彩且保留明暗資訊)

    11.1 蒙版定義

    Photoshop蒙版是將不同灰度色值轉化為不同的透明度,並作用到它所在的圖層,使圖層不同部位透明度產生相應的變化。黑色為完全透明,白色為完全不透明。控制著影象區域的可見與不可見

    Photoshop蒙版的優點:

    (2)可運用不同濾鏡,以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特效;

    (3)任何一張灰度圖都可用來用為蒙板。

    11.2 蒙版分類

    (1)圖層蒙版:以黑白灰的方式來控制著影象的可見度(黑白灰分別對應著不可見、半透明、完全可見)

    (2)剪貼蒙版:以下方圖層的形狀來顯示上方圖層的內容

    (3)向量蒙版:以路徑的方式來控制圖層的可見於不可見,特點在於可以透過改變路徑以達到改變可見區域的縮放而不會影響到下方影象

    11.3 通道定義

    通道是以記錄顏色資訊的地方(分別以顏色模式如RGB三個通道來記錄了顏色的儲存);透過濾色(加色原理)的方式將影象顯示出來

    11.4 通道分類

    (1)四色通道(總通道):記錄了所有的顏色資訊

    (2)顏色通道:記錄某個顏色在影象中的位置、分佈等屬性

    (3)Alpha通道:也被稱之為臨時通道,用於儲存選區

    (4)專色通道:在印刷裡面會有特殊的工藝,記錄了區域以及透明度資訊,方便實施工藝,與顏色無關

    12.1 斜面與浮雕

    (1)外斜面:沿物件、文字或形狀的外邊緣建立三維斜面。

    (2)內斜面:沿物件、文字或形狀的內邊緣建立三維斜面。

    (3)浮雕效果:建立外斜面和內斜面的組合效果。

    (4)枕狀浮雕:建立內斜面的反相效果,其中物件、文字或形狀看起來下沉。

    (5)描邊浮雕:只適用於描邊物件,即在應用描邊浮雕效果時才打開描邊效果。

    12.2 描邊

    使用顏色、漸變顏色或圖案描繪當前圖層上的物件、文字或形狀的輪廓,對於邊緣清晰的形狀(如文字),這種效果尤其有用。

    12.3 陰影

    (1)投影:將為圖層上的物件、文字或形狀後面新增陰影效果。投影引數由“混合模式”、“不透明度”、“角度”、“距離”、“擴充套件”和“大小”等各種選項組成,透過對這些選項的設定可以得到需要的效果。

    (2)內陰影:將在物件、文字或形狀的內邊緣新增陰影,讓圖層產生一種凹陷外觀,內陰影效果對文字物件效果更佳。

    12.4 發光

    (1)外發光:將從圖層物件、文字或形狀的邊緣向外添加發光效果。設施引數可以讓物件、文字或形狀更精美。

    (2)內發光:將從圖層物件、文字或形狀的邊緣向內添加發光效果。

    13 圖層混合模式

    基本概念,上方圖層稱之為混合層、下方圖層稱之為基色層;兩圖層透過一定計算的方式混合產生新的效果,這個效果被稱之為圖層混合效果

    (1)變暗:保留基色層或混合層中較暗的部分

    (2)正片疊底:符合印刷原理,基色層與混合色重合印刷產生新的效果

    (3)顏色加深:符合印刷原理,另外再提升影象整體對比度

    (4)線性加深:符合印刷原理降低影象整體亮度

    (5)變亮:保留基層色或混合層中較亮的部分

    (6)濾色:對應著光的加色原理

    (7)顏色減淡:符合加深原理,提升影象整體對比度

    (8)線性減淡:符合加深原理,提升影象整體亮度

    (9)柔光:基於中性灰,高於或低於中性灰的混合層中部分將被削弱

    (10)強光:混合層中最亮或最暗地方完全覆蓋掉基色層,往中性灰走,覆蓋效果降低

    (11)亮光:混合層高於或低於中性灰會直接覆蓋基色層,透過又分別提升對比度與降低對比度

    (12)線性光:透過減小或增加亮度來加深或減淡顏色,具體取決於混合色。如果混合色(光源)比 50% 灰色亮,則透過增加亮度使影象變亮。如果混合色比 50% 灰色暗,則透過減小亮度使影象變暗。

    (13)實色混合:將混合顏色的紅色、綠色和藍色通道值新增到基色的 RGB 值。如果通道的結果總和大於或等於 255,則值為 255;如果小於 255,則值為 0。因此,所有混合畫素的紅色、綠色和藍色通道值要麼是 0,要麼是 255。此模式會將所有畫素更改為主要的加色(紅色、綠色或藍色)、白色或黑色。

    (14)差值:檢視每個通道中的顏色資訊,並從基色中減去混合色,或從混合色中減去基色,具體取決於哪一個顏色的亮度值更大。與白色混合將反轉基色值;與黑色混合則不產生變化。

    (15)排除:建立一種與“差值”模式相似但對比度更低的效果。與白色混合將反轉基色值。與黑色混合則不發生變化。

    (16)著色組:符合HSB的原理,分別以混合層中的三屬性中的一個與基色層中兩個屬性組成新的影象;其中顏色命令是指保留了混合層中的色相與飽和度的屬性,僅保留基色層中的明亮度

    完整版本教學影片:南城學府網校

    15.1 商業人像的處理

    對於人像的處理基本可以參照以下的流程;

    (1)正確的影象資訊明暗分佈和曝光矯正

    (2)正確的色彩還原

    (3)細節與重點區域的質感

    (4)調色

    (5)明暗交替的層次感

    (6)較好的對比度與飽和度

    15.2 Banner的製作

    重點知識的歸納;

    (1)尺寸與解析度的確定(畫素尺寸與一般72網頁最低要求解析度)

    (2)產品的分類與產品突出層面(哪類產品怎樣提供服務)

    (3)產品圖片的處理(色彩飽和度、明暗資訊、是否包含光澤立體感等)

    (4)文案的內容的確立(標題、副標、內容區分)

    (5)banner的頁面大致構成與頁面色彩傾向

    (6)適合的排版與標題文字風格

    15.3 轉手繪效果製作

    photoshop的手繪風格可大致分為兩類;一類為塗抹方式手繪(類似油畫風格);另一類偏向線條的手繪(素描手繪);對於轉手繪的定義來講,雖然並非是透過繪畫的方式將原創的影象展示出來,但其在原有素材的基礎上深度改造,利用繪畫與修飾工具對片子進行重塑的方式更考驗作者的審美與影象處理能力綜合能力。

    (1)影象的噪點與瑕疵的修復

    (2)影象區域性調整(液化處理)

    (3)利用表面模糊降低真實紋理與質感

    (4)以塗抹為方式搭配畫筆工具進行繪製(圖層模式柔光、且設定合理的不透明度)

    (5)加強影象的明暗對比與輪廓線

    (6)調色(非必要)

    15.4 印刷海報的合成

    顏色模式CMYK對應著印刷,影象的利用方式之一的印刷也是重點;其有著與網頁影象尺寸單位、解析度要求、顏色定義等區別;進而不同的印刷也會有著各自特色的要求,在從事設計用於印刷的影象或圖案時須關注幾個重要知識點

    (1)印刷尺寸與解析度(畫素/英寸或畫素/釐米)

    (2)海報主題風格定義

    (3)有限的色彩範圍(CMYK色彩模式色域有限)

    (4)合理的構成與色彩、字型控制(避免多種字型與色彩雜亂的影象)

    (5)對影象內各元素的統一風格

    (6)輸出影象的質量要求

    課程連結如下:

    PS入門到精通 - 網易雲課堂

  • 2 # 使用者928200203735

    3.1 填充與拾色器

    分為區域填充與畫布填充;

    (1)利用形成選區的方式來進行區域填充

    (2)透過新建圖層的方式進行畫布填充(圖層)

    (3)其中區分了前景色/背景色/顏色,其中顏色模式為開啟拾色器選擇顏色進行純色填充;

    快捷鍵:前景色(Alt+del)、背景色(Ctrl+del)

    3.2 選框工具

    選框工具是最簡單的建立選區的方式;

    (1)以拖動的方式選擇矩形/橢圓選框工具建立選區

    (2)透過shift/Alt分別控制了正方形或正圓/以當前滑鼠停留為起點

    (3)單行/單列所創建出的選區高度/寬度僅為1個畫素(基本單位)

    3.3 套索工具

    以滑鼠停留位置為起點繪製不規則的選區(最終滑鼠回到起點單擊結束以創建出選區)

    3.4 多邊形套索與磁性套索工具

    (1)多邊形套索工具:以滑鼠單擊的每一個點來建立線段,以每條線段創建出一個多邊形(結束時需回到起點位置單擊)

    3.5 羽化

    羽化有兩種方式,分別在選擇工具時在選項欄控制羽化是否開啟及半徑;或者在已形成選區後透過右鍵方式單擊羽化輸入半徑數值對選區進行羽化;羽化定義是以選區線條(螞蟻線)為中心,向內淡入X個畫素(X取決於設定羽化數值)向外淡出X個畫素

    3.6 選區

    選區分為兩類;一類是有形的選區,其利用到選區生成工具所產生的選區;第二類是無形的選區,例如通道、蒙版等;選區的目的在於幫助我們對影象進行區域性改變的效果;同時可以右鍵可以儲存選區

    3.7 選區

    布林運算指選區的增加、減少、交叉等;布林運算產生的原因是在影象中的區域性區域並不能透過一次選擇的方式直接完全選擇到;所以需要利用布林運算的方式更加精準的選擇到需要選擇的區域

    (1)Shift:選區增加

    (2)Alt:選區減少

    (3)Shift+Alt:交叉區域保留

    3.8 快速選擇工具

    以識別輪廓的方式形成選區(以一定範圍的方式);其中筆觸大小控制了選擇時的精準度與匹配度;[鍵控制減小筆觸;]鍵控制增大筆觸

    3.9 魔棒工具

    在影象中識別每一個單獨的色塊(畫素塊);以滑鼠單擊的起點畫素塊為參考;容差控制了顏色的接近程度(容差越小,則選擇到的區域顏色需與滑鼠單擊起點位置顏色越接近,反之則相反);連續控制了所形成的選區是否為相連的

    3.9 圖框工具

    分別提供的矩形圖框與橢圓圖框兩種方式,其用法是一致的;拖動圖案/圖層至繪製出的圖框上方,另其達到以所繪製圖的圖框來控制圖案/圖層顯示的區域與大小;可搭配輔助線與變換命令(Ctrl+T)使用

    4.1 顏色模式-RGB

    RGB模式是所有發光物體的顯色原理;透過R、G、B(分別為紅綠藍)三色相加的方式顯示顏色,其中三個顏色定位為256個等級(0-255,0代表了最低,255則代表最高最飽和);當三個顏色數值為0時影象呈現黑色(沒有光);三個顏色數值為255時影象呈現最純淨的白色(三色光給至最大值)

    (1)Adobe RGB色彩空間是一種由Adobe Systems於1998年開發的色彩空間。開發的目的是為了儘可能在CMYK彩色印刷中利用計算機顯示器等裝置的RGB顏色模式上囊括更多的顏色。

    (2)sRGB(standard Red Green Blue)是由Microsoft影像巨擘共同開發的一種彩色語言協議,微軟聯合愛普生、HP惠普等提供一種標準方法來定義色彩,讓顯示、列印和掃描等各種計算機外部裝置與應用軟體對於色彩有一個共通的語言。

    4.2 顏色模式-CMYK

    印刷四色模式是彩色印刷時採用的一種套色模式,利用色料的三原色混色原理,加上黑色油墨,共計四種顏色混合疊加,形成所謂“全綵印刷”。四種標準顏色是:

    C:Cyan = 青色,又稱為‘天藍色’或是‘湛藍’M:Magenta = 品紅色,又稱為‘洋紅色’;Y:Yellow = 黃色;K:blacK=黑色

    (1)CMYK模型針對印刷媒介,即基於油墨的光吸收/反射特性,眼睛看到顏色實際上是物體吸收白光中特定頻率的光而反射其餘的光的顏色。

    (2)每種 CMYK 四色油墨可使用從 0 至 100% 的值。 為最亮顏色指定的印刷色油墨顏色百分比較低,而為較暗顏色指定的百分比較高。 例如,亮紅色可能包含 2% 青色、93% 洋紅、90% 黃色和 0% 黑色。PS中拾色器-RGB(加色)與CMY(減色)是互補色。

    (3)在PS中,在準備用印刷顏色列印影象時,應使用CMYK模式。如果由RGB影象開始,最好先編輯,然後再轉換為CMYK模式。如以RGB模式輸出圖片直接列印,印刷品實際顏色將與RGB預覽顏色有較大差異。

    4.3 顏色模式-HSB

    HSB又稱HSV,表示一種顏色模式:在HSB模式中,H(hues)表示色相,S(saturation)表示飽和度,B(brightness)表示亮度HSB模式對應的媒介是人眼。

    色相(H,hue):在0~360°的標準色輪上,色相是按位置度量的。在通常的使用中,色相是由顏色名稱標識的,比如紅、綠或橙色。黑色和白色無色相。

    飽和度(S,saturation):表示色彩的純度,為0時為灰色。白、黑和其他灰色色彩都沒有飽和度的。在最大飽和度時,每一色相具有最純的色光。取值範圍0~100%。

    亮度(B,brightness或V,value):是色彩的明亮度。為0時即為黑色。最大亮度是色彩最鮮明的狀態。取值範圍0~100%。

    4.4 顏色模式-LAB

    顏色模型 (Lab) 基於人對顏色的感覺。Lab 中的數值描述正常視力的人能夠看到的所有顏色。因為 Lab 描述的是顏色的顯示方式,而不是裝置(如顯示器、桌面印表機或數碼相機)生成顏色所需的特定色料的數量,所以 Lab 被視為與裝置無關的顏色模型。顏色 色彩管理系統使用 Lab 作為色標,以將顏色從一個色彩空間轉換到另一個色彩空間。Lab 顏色模式的亮度分量 (L) 範圍是 0 到 100。

    L表示明度(Luminosity),a表示從洋紅色至綠色的範圍,b表示從黃色至藍色的範圍。L的值域由0到100,L=50時,就相當於50%的黑;a和b的值域都是由+127至-128

    4.5 顏色模式-灰度

    由黑—灰—白的無色彩方式來表達影象(從黑至白分別對應著0-255,共256個等級表達影象每個畫素塊的黑至白)從而形成一張黑白影象;灰度模式是有損的顏色模式

    4.6 顏色模式-索引

    4.7 吸管與取樣工具

    吸管工具:將當前顏色塊內資訊儲存至前景色;取樣工具更多為影象一個或多個點顏色色值對比觀察

    4.8 標尺與註釋工具

    工具用於測量影象的距離(長度)。透過單擊需要位置並拖動,可以建立兩個座標,並且可以在度量工具選項欄中檢視兩點間的距離,還可以檢視座標的位置、大小、角度等資訊。註釋工具則在PSD格式的檔案中添加註釋資訊

    (1)X,Y:顯示起始點的位置。

    (2)W,H:顯示以X,Y軸為基準的兩點間的水平、垂直距離。

    (3)A:顯示與水平線或其他直線的夾角。

    (3)L1,L2:顯示兩點間的絕對距離。

    5.1 畫素

    畫素是指由影象的小方格組成的,這些小方塊都有一個明確的位置和被分配的色彩數值,小方格顏色和位置就決定該影象所呈現出來的樣子;

    5.2 解析度

    相機所說的畫素,其實是最大畫素的意思,畫素是解析度的單位,這個畫素值僅僅是相機所支援的有效最大解析度,例如:1100萬 4080×2720 20”(16×20英寸) 12”(10×12英寸)、

    1400萬 4536×3024 24”(18×24英寸) 14”(11×14英寸);

    當圖片尺寸以畫素為單位時,我們需要指定其固定的解析度,才能將圖片尺寸與現實中的實際尺寸相互轉換。例如大多數網頁製作常用圖片解析度為72,即每英寸畫素為72

    DPI: 點每英寸(印刷解析度)

    LPI :線每英寸(網頁解析度)

    PPI :畫素每英寸(網頁解析度)

    5.3 影象大小

    網頁影象:以畫素為單位規定寬*高(如720X360畫素);印刷影象:以英寸或釐米為單位規定影象大小(例如:29.7X21釐米)

    5.4 畫布大小

    畫布也被稱之為文件大小,其由寬與高、解析度所共同決定;畫布大小與影象大小區別在於畫布大小強調一共的畫素數量,也就是寬與高的畫素乘積

    5.5 影象旋轉

    透過影象-編輯選單可以對影象進行旋轉;或透過變換命令(Ctrl+T)進行旋轉,按住Shift鍵可控制旋轉角度

    5.6 裁剪工具

    快捷鍵C;可以按照比例或者數值以及自定義裁剪;數值代表著畫素值(輸入寬度與高度),在裁剪的同時可搭配輔助線

    5.7 切片工具

    可以將影象裁剪為多個部分,常用於網頁影象或UI設計PNG格式匯出;在利用切片工具繪製出多個裁剪框之後使用Shift+Ctrl+Alt+S來儲存所裁剪的多個區域(匯出時注意選擇切片與所有切片)

    5.8 物件對齊

    (1)物件對齊需選擇到圖層,且僅以圖層為物件進行對齊調整

    (2)等距方式調整分為間隔等距與物件中心點等距

    5.9 物件的縮放與旋轉

    使用Ctrl+T(變換命令)的方式可對圖層/組進行縮放與旋轉(在縮放時需考慮到畫素資訊丟失以及是否先轉換為智慧物件)

    5.10 物件的斜切與扭曲

    (1)斜切命令僅按照物件變換中的邊線方向進行拖動

    (2)扭曲命令可以調整物件的水平透視面

    5.11 物件的透視與變形

    (1)透視命令可以改變物件的透視角度

    (2)變形命令將影象分為9個方格分,透過調整每個方格或方格末端控制桿對物件區域性膨脹或凹凸效果

    6.1 漸變填充

    (1)對已經形成的選區進行漸變填充

    (2)可以載入漸變樣式

    (3)可以調整漸變方式(線性/對稱/角度/徑向...),透過滑鼠拉出線條的方式填充

    6.2 油漆桶工具

    與魔棒工具類似的用法,區別在於多了一個步驟(將前景色填充至魔棒所選擇的選區得到結果)

    6.3 畫筆工具

    工具欄中畫筆工具提供了繪畫的方式,將前景色搭配畫筆設定繪畫在影象中(設定包含了畫筆基本屬性以及不透明度、流量、模式等)

    6.4 畫筆預設

    (1)筆觸形狀決定了繪製時新的圖案的形狀,也可以透過[]兩個鍵分別調整縮小與放大

    (2)形狀動態可以調整筆觸的方向與密度間距

    (3)散佈可以控制繪製的範圍大小等抖動(間距較小時)

    6.5 鉛筆工具

    與畫筆工具唯一不同的是,鉛筆工具不可以設定硬度(不能繪製出邊緣柔化)

    6.6 橡皮擦工具

    擦除掉當前圖層內指定區域的畫素資訊,可以搭配不透明度與流量使用(擦除畫素資訊僅歷史記錄可以恢復)

    6.7 歷史記錄畫筆工具

    需配合歷史記錄功能使用,選擇歷史記錄畫筆工具,將歷史記錄內游標停留至需恢復的一級,即可產生效果

    7.1 圖層分類

    7.2 圖層概念

    (1)普通圖層:也被稱之為畫素圖層,以畫素的方式來記錄資訊

    (2)調整圖層:屬於PS功能加蒙版之後的圖層,對下方圖層的顏色或敏感資訊進行改版

    (3)智慧/形狀圖層:鎖定畫素資訊,放大與縮小後不會有畫素資訊的丟失

    (4)文字圖層:儲存可修改的文字的圖層

    快捷鍵:新建圖層(Ctrl+Shift+N)

    7.3 圖層與編組

    將相同類別的圖層打包分組,便於在調整窗位置對圖層資訊視覺化

    快捷鍵:Ctrl+G

    8.1 汙點修復畫筆工具

    透過取樣點周圍的畫素資訊自動計算以修復筆觸所單擊區域

    8.2 修復畫筆工具

    透過取樣點周圍的畫素資訊計算以修復筆觸所單擊區域;其操作方式需按Alt鍵來定義取樣源

    8.3 修補工具

    以套索工具的方式來繪製出需修補的區域,繪製完畢後拖動至其他區域,以其他區域為參考來對繪製區域進行修復

    8.4 紅眼工具

    常見於夜晚拍攝時瞳孔所反射回的紅光,利用改工具可修復

    8.5 仿製圖章工具

    同樣利用ALt鍵定義取樣源;以塗抹的方式來修復某區域

    8.6 圖案仿製工具

    將預設的圖案,透過塗抹的方式繪製在影象上

    8.7 模糊工具

    輕微的削弱影象的色彩飽和度與對比度

    8.8 塗抹工具

    配合畫筆工具使用,選項欄中設定參考當前圖層或所有圖層;以塗抹的方式將畫素資訊往周圍擴散或往內收

    8.9 銳化工具

    輕微的增強影象的對比度與色彩飽和度

    8.10 減淡工具

    選項欄中範圍可選擇陰影/中間調/高光;以削弱對比度的方式來對影象進行改變(改變力度由選項欄曝光度決定)

    8.11 加深工具

    選項欄中範圍可選擇陰影/中間調/高光;以增加對比度的方式來對影象進行改變(改變力度由選項欄曝光度決定)

    8.12 海綿工具

    選項欄中模式選擇去色與加色;分別對應減小與增加色彩飽和度

    9.1 文字工具

    在影象內單擊的方式自動生成文字圖層,可輸入文字;再透過選項欄與字元(Ctrl+T)的方式來調整字型、字號、顏色等屬性

    9.2 段落文字

    選擇到文字工具的同時,在影象內繪製出矩形即可形成文字框,輸入的文字總是限制在文字框內,可以使用字元與段落(Ctrl+T)的方式來調整段落文字

    9.3 文字蒙版工具

    以文字的方式形成選區

    9.4 鋼筆工具

    鋼筆工具是在繪圖軟體中,用來創造路徑的工具,創造路徑後,還可再編輯。鋼筆工具屬於向量繪圖工具,其優點是可以勾畫平滑的曲線,在縮放或者變形之後仍能保持平滑效果。

    快捷鍵:P

    9.5 路徑選擇工具

    鋼筆工具畫出來的向量圖形稱為路徑,路徑是向量的路徑允許是不封閉的開放狀,如果把起點與終點重合繪製就可以得到封閉的路徑。

    可以透過如下方式建立曲線:在曲線改變方向的位置新增一個錨點,然後拖動構成曲線形狀的方向線。方向線的長度和斜度決定了曲線的形狀。

    9.6 向量工具

    向量工具是產生路徑的方法之一,由向量工具直接繪製出已填充與已描邊的圖形,其放大與縮小不會改變改圖形的清晰度;可以單獨雙擊圖層濃縮圖與開啟屬性面板方式調整向量工具所繪製出的形狀

    9.7 路徑的儲存與轉化

    (1)繪製出的路徑被儲存在路徑調整窗中,當一段路徑繪製完畢時透過新建路徑方式儲存

    (2)選區轉化路徑:右鍵儲存;路徑轉化選區:Ctrl+Enter

    9.8 路徑文字

    在繪製出路徑後選擇至文字工具在路徑邊緣單擊開始輸入文字,此時文字會圍繞路徑排列(路徑文字);再透過路徑選擇工具與字元來調整文字的方向、大小、排列方式等

    10.1 影象直方圖

    從photoshop CS開始,Adobe增加了一個直方圖調板,在此之前,使用者如果想觀察一下影象的直方圖,需要開啟“影象”選單下的“直方圖”命令,或者在“色階”命令的對話方塊中才能看到影象直方圖。對於影象來說,幾乎沒有完全相同的直方圖,每一幅影象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每一幅影象的直方圖也是獨一無二的。

    直方圖用圖形表示影象的每個亮度級別的畫素數量,展示畫素在影象中的分佈情況。直方圖顯示陰影中的細節(在直方圖的左側部分顯示)、中間調(在中部顯示)以及高光(在右側部分顯示)。直方圖可以幫助使用者確定某個影象是否有足夠的細節來進行良好的校正。

    10.2 色階

    色階是表示影象亮度強弱的指數標準;色階圖只是一個直方圖,用橫座標標註質量特性值,縱座標標註頻數或頻率值,各組的頻數或頻率的大小用直方柱的高度表示。在數字影象中,色階圖是說明照片中畫素色調分佈的圖表。、

    快捷鍵:Ctrl+L(自動色階:Ctrl+Shift+L)

    10.3 曲線

    透過撥動曲線來對影象進行改變

    (1)往上方撥動時影象變亮

    (2)往下方撥動時影象變暗

    (3)S形可以使得影象提升明暗對比(亮部更亮,暗部更暗)

    (4)也可以單獨的對每個通道內的色彩曲線進行調整

    10.4 色相/飽和度

    色相,即各類色彩的相貌稱謂,如大紅、普藍、檸檬黃等。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徵,是區別各種不同色彩的最準確的標準。事實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顏色都有色相的屬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間色和複色來構成的。飽和度是指色彩的鮮豔程度,也稱色彩的純度。

    10.5 色彩平衡

    包含陰影、中間調、高光三個部分;其中每個部分均透過互補色(青 品 黃 對應著 紅 綠 藍)的方式來調整;可以調整影象的冷暖與整體色彩傾向

    10.6 通道混合器

    該命令可以調整某一個通道中的顏色成分。執行"圖象->調整->通道混合器"命令,彈出"通道混合器"對話方塊。輸出通道::可以選取要在其中混合一個或多個源通道的通道。源通道:拖動劃塊可以減少或增加源通道在輸出通道中所佔的百分比

    10.7 通道混合器

    基於三原色(紅綠藍的數值)的調整命令;該命令可以調整某一個通道中的顏色成分。執行"圖象->調整->通道混合器"命令,彈出"通道混合器"對話方塊。輸出通道::可以選取要在其中混合一個或多個源通道的通道。源通道:拖動劃塊可以減少或增加源通道在輸出通道中所佔的百分比

    10.8 可選顏色

    對影象中某一個顏色單獨的調整;開啟可選顏色的方式可以讓影象中某一個顏色邊得更加純淨或更改某一個顏色在通道中的所佔比例;該命令可以針對影象中的區域顏色進行調整(搭配選區使用)

    10.9 可選顏色

    常用於影象合成中處理不同的素材顏色資訊不匹配的情況,先需選擇源,之後調整明暗與色彩強度方式令兩個素材顏色更加匹配;漸影控制著在匹配顏色過程中的匹配度

    10.10 漸變對映

    保留原圖層中的明暗資訊,以新的對映圖層色彩覆蓋在下方圖層的明暗之上(為下方圖層的重新賦予色彩且保留明暗資訊)

    11.1 蒙版定義

    Photoshop蒙版是將不同灰度色值轉化為不同的透明度,並作用到它所在的圖層,使圖層不同部位透明度產生相應的變化。黑色為完全透明,白色為完全不透明。控制著影象區域的可見與不可見

    Photoshop蒙版的優點:

    (2)可運用不同濾鏡,以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特效;

    (3)任何一張灰度圖都可用來用為蒙板。

    11.2 蒙版分類

    (1)圖層蒙版:以黑白灰的方式來控制著影象的可見度(黑白灰分別對應著不可見、半透明、完全可見)

    (2)剪貼蒙版:以下方圖層的形狀來顯示上方圖層的內容

    (3)向量蒙版:以路徑的方式來控制圖層的可見於不可見,特點在於可以透過改變路徑以達到改變可見區域的縮放而不會影響到下方影象

    11.3 通道定義

    通道是以記錄顏色資訊的地方(分別以顏色模式如RGB三個通道來記錄了顏色的儲存);透過濾色(加色原理)的方式將影象顯示出來

    11.4 通道分類

    (1)四色通道(總通道):記錄了所有的顏色資訊

    (2)顏色通道:記錄某個顏色在影象中的位置、分佈等屬性

    (3)Alpha通道:也被稱之為臨時通道,用於儲存選區

    (4)專色通道:在印刷裡面會有特殊的工藝,記錄了區域以及透明度資訊,方便實施工藝,與顏色無關

    12.1 斜面與浮雕

    (1)外斜面:沿物件、文字或形狀的外邊緣建立三維斜面。

    (2)內斜面:沿物件、文字或形狀的內邊緣建立三維斜面。

    (3)浮雕效果:建立外斜面和內斜面的組合效果。

    (4)枕狀浮雕:建立內斜面的反相效果,其中物件、文字或形狀看起來下沉。

    (5)描邊浮雕:只適用於描邊物件,即在應用描邊浮雕效果時才打開描邊效果。

    12.2 描邊

    使用顏色、漸變顏色或圖案描繪當前圖層上的物件、文字或形狀的輪廓,對於邊緣清晰的形狀(如文字),這種效果尤其有用。

    12.3 陰影

    (1)投影:將為圖層上的物件、文字或形狀後面新增陰影效果。投影引數由“混合模式”、“不透明度”、“角度”、“距離”、“擴充套件”和“大小”等各種選項組成,透過對這些選項的設定可以得到需要的效果。

    (2)內陰影:將在物件、文字或形狀的內邊緣新增陰影,讓圖層產生一種凹陷外觀,內陰影效果對文字物件效果更佳。

    12.4 發光

    (1)外發光:將從圖層物件、文字或形狀的邊緣向外添加發光效果。設施引數可以讓物件、文字或形狀更精美。

    (2)內發光:將從圖層物件、文字或形狀的邊緣向內添加發光效果。

    13 圖層混合模式

    基本概念,上方圖層稱之為混合層、下方圖層稱之為基色層;兩圖層透過一定計算的方式混合產生新的效果,這個效果被稱之為圖層混合效果

    (1)變暗:保留基色層或混合層中較暗的部分

    (2)正片疊底:符合印刷原理,基色層與混合色重合印刷產生新的效果

    (3)顏色加深:符合印刷原理,另外再提升影象整體對比度

    (4)線性加深:符合印刷原理降低影象整體亮度

    (5)變亮:保留基層色或混合層中較亮的部分

    (6)濾色:對應著光的加色原理

    (7)顏色減淡:符合加深原理,提升影象整體對比度

    (8)線性減淡:符合加深原理,提升影象整體亮度

    (9)柔光:基於中性灰,高於或低於中性灰的混合層中部分將被削弱

    (10)強光:混合層中最亮或最暗地方完全覆蓋掉基色層,往中性灰走,覆蓋效果降低

    (11)亮光:混合層高於或低於中性灰會直接覆蓋基色層,透過又分別提升對比度與降低對比度

    (12)線性光:透過減小或增加亮度來加深或減淡顏色,具體取決於混合色。如果混合色(光源)比 50% 灰色亮,則透過增加亮度使影象變亮。如果混合色比 50% 灰色暗,則透過減小亮度使影象變暗。

    (13)實色混合:將混合顏色的紅色、綠色和藍色通道值新增到基色的 RGB 值。如果通道的結果總和大於或等於 255,則值為 255;如果小於 255,則值為 0。因此,所有混合畫素的紅色、綠色和藍色通道值要麼是 0,要麼是 255。此模式會將所有畫素更改為主要的加色(紅色、綠色或藍色)、白色或黑色。

    (14)差值:檢視每個通道中的顏色資訊,並從基色中減去混合色,或從混合色中減去基色,具體取決於哪一個顏色的亮度值更大。與白色混合將反轉基色值;與黑色混合則不產生變化。

    (15)排除:建立一種與“差值”模式相似但對比度更低的效果。與白色混合將反轉基色值。與黑色混合則不發生變化。

    (16)著色組:符合HSB的原理,分別以混合層中的三屬性中的一個與基色層中兩個屬性組成新的影象;其中顏色命令是指保留了混合層中的色相與飽和度的屬性,僅保留基色層中的明亮度

    完整版本教學影片:南城學府網校

    15.1 商業人像的處理

    對於人像的處理基本可以參照以下的流程;

    (1)正確的影象資訊明暗分佈和曝光矯正

    (2)正確的色彩還原

    (3)細節與重點區域的質感

    (4)調色

    (5)明暗交替的層次感

    (6)較好的對比度與飽和度

    15.2 Banner的製作

    重點知識的歸納;

    (1)尺寸與解析度的確定(畫素尺寸與一般72網頁最低要求解析度)

    (2)產品的分類與產品突出層面(哪類產品怎樣提供服務)

    (3)產品圖片的處理(色彩飽和度、明暗資訊、是否包含光澤立體感等)

    (4)文案的內容的確立(標題、副標、內容區分)

    (5)banner的頁面大致構成與頁面色彩傾向

    (6)適合的排版與標題文字風格

    15.3 轉手繪效果製作

    photoshop的手繪風格可大致分為兩類;一類為塗抹方式手繪(類似油畫風格);另一類偏向線條的手繪(素描手繪);對於轉手繪的定義來講,雖然並非是透過繪畫的方式將原創的影象展示出來,但其在原有素材的基礎上深度改造,利用繪畫與修飾工具對片子進行重塑的方式更考驗作者的審美與影象處理能力綜合能力。

    (1)影象的噪點與瑕疵的修復

    (2)影象區域性調整(液化處理)

    (3)利用表面模糊降低真實紋理與質感

    (4)以塗抹為方式搭配畫筆工具進行繪製(圖層模式柔光、且設定合理的不透明度)

    (5)加強影象的明暗對比與輪廓線

    (6)調色(非必要)

    15.4 印刷海報的合成

    顏色模式CMYK對應著印刷,影象的利用方式之一的印刷也是重點;其有著與網頁影象尺寸單位、解析度要求、顏色定義等區別;進而不同的印刷也會有著各自特色的要求,在從事設計用於印刷的影象或圖案時須關注幾個重要知識點

    (1)印刷尺寸與解析度(畫素/英寸或畫素/釐米)

    (2)海報主題風格定義

    (3)有限的色彩範圍(CMYK色彩模式色域有限)

    (4)合理的構成與色彩、字型控制(避免多種字型與色彩雜亂的影象)

    (5)對影象內各元素的統一風格

    (6)輸出影象的質量要求

    課程連結如下:

    PS入門到精通 - 網易雲課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油石到底用什麼油來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