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粒力作《如也》,風格怪異,本質卻是愁苦的
陳粒的首張專輯《如也》可以說是很難歸類的。獨立發行,15首歌,其密集的詞語,繁複的意象,怪異的風格,以及具有高度識別性的嗓音(歌喉中似乎自帶金屬簧片,如銀珠彈跳,她的聲音就是一種獨有的樂器),讓陳粒本人及這張《如也》顯得如此與眾不同。
很多人說陳粒的歌是帶有江湖氣的,這江湖氣不止是自歌中盪漾開來的內在詩意,這些詩意浸染了諸多古典詩詞的意境,如《不滅》,如《歷歷萬鄉》,如《正趣果上果》,不滯於物象,直指內心,乾脆利落,如古龍小說中的人物,不屑於一招一式的笨拙比試。這江湖氣還在於一種遠離廟堂,遠離主流之外的,難得野性。沒有規矩,自由隨性,爽直快意,怎麼舒坦怎麼來。
但是,但是,《如也》雖說才氣凌厲,妙趣橫生,但反覆聽來,本質上卻是愁苦的。這愁苦從深處看,逃不開貪、嗔、痴三個字。愛恨情仇如烈酒在胸腔中激盪,慾望之火如烈焰般在口舌之上跳動,沒有遮擋,也不忌憚,就任這火肆意燃燒。
所以你聽《貪得》、《易燃易爆炸》、《絕對佔有 相對自由》、《七樓》、《如也》、《光》莫不是在說貪愛、嗔怨、痴狂,”你總能餵飽我世界變得寬闊“、”盼我瘋魔還盼我孑孓不獨活,想我冷豔還想我輕佻又下賤。“、”讓我佔有你在你最好的年紀。“、”想把你收集,泡你在福爾馬林盯著你意淫。“、讓我舔一滴叫做妄想的毒酒,讓我貪婪醉生夢死的七樓。”、“空洞的複雜的新的舊的,無法分割吞噬我懲罰貪得。”
佛陀在《火喻經》中說:”一切都在燃燒。眼睛和所有感官都在燃燒,燃著愛恨情仇與虛妄之火;點燃著火的是生、老和死亡,是悲苦和悲嘆,是哀傷,苦難和絕望。整個世界都陷入了烈焰中,整個世界都籠罩在煙霧裡,整個世界都被火光所吞噬,整個世界都在抖動。
“比丘們,究竟是什麼在燃燒呢?它們被貪火燃燒,被嗔火燃燒,被痴火燃燒。“萬物紛亂流變,世界紛擾喧囂,我們芸芸眾生總是要經歷生老病死種種痛苦,悲愁憂惱是苦,求不得是苦,愛別離是苦,怨憎會是苦。貪嗔痴難以息滅,執著、貪愛是本源,我們往往求而不得,得非所求,快樂往往又轉瞬即逝。人心本就難以安分,所以悲苦就成了人生的常態。
佛陀教會我們,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但人生世上,總要有所貪愛有所執的,這愛恨情慾既然無法止息,那麼且不如坦然直面,水裡水裡去,火裡火裡去。白衣年少,策馬縱橫,如此才不枉青春一場,真到了那一天,去修戒定慧也不遲。不然沒有這貪嗔痴,也不知戒定慧些什麼。
我觀陳粒的《如也》即是如此,她何嘗不知這貪嗔痴之苦,難以逃避,不如就勇敢的去面對,去揭示,去唱出,哪怕使出一招不要臉,向著悲苦嚴肅的人世斜刺一劍,以嬉皮笑臉化解這無限的沉重,以逗逼的心態胡亂快活一世,哪怕,一時也好。
世界顫抖就任其顫抖,至少這貪嗔痴是真實的,胸膛中這一腔血是熱的,這口舌之上的烈焰,這歌聲,是跳動滾燙的。孤獨之人可以拿去慰藉,情傷之人可以拿去溫酒,江湖中人可以呼嘯相聚,拿去一澆心中塊壘。
陳粒力作《如也》,風格怪異,本質卻是愁苦的
陳粒的首張專輯《如也》可以說是很難歸類的。獨立發行,15首歌,其密集的詞語,繁複的意象,怪異的風格,以及具有高度識別性的嗓音(歌喉中似乎自帶金屬簧片,如銀珠彈跳,她的聲音就是一種獨有的樂器),讓陳粒本人及這張《如也》顯得如此與眾不同。
很多人說陳粒的歌是帶有江湖氣的,這江湖氣不止是自歌中盪漾開來的內在詩意,這些詩意浸染了諸多古典詩詞的意境,如《不滅》,如《歷歷萬鄉》,如《正趣果上果》,不滯於物象,直指內心,乾脆利落,如古龍小說中的人物,不屑於一招一式的笨拙比試。這江湖氣還在於一種遠離廟堂,遠離主流之外的,難得野性。沒有規矩,自由隨性,爽直快意,怎麼舒坦怎麼來。
但是,但是,《如也》雖說才氣凌厲,妙趣橫生,但反覆聽來,本質上卻是愁苦的。這愁苦從深處看,逃不開貪、嗔、痴三個字。愛恨情仇如烈酒在胸腔中激盪,慾望之火如烈焰般在口舌之上跳動,沒有遮擋,也不忌憚,就任這火肆意燃燒。
所以你聽《貪得》、《易燃易爆炸》、《絕對佔有 相對自由》、《七樓》、《如也》、《光》莫不是在說貪愛、嗔怨、痴狂,”你總能餵飽我世界變得寬闊“、”盼我瘋魔還盼我孑孓不獨活,想我冷豔還想我輕佻又下賤。“、”讓我佔有你在你最好的年紀。“、”想把你收集,泡你在福爾馬林盯著你意淫。“、讓我舔一滴叫做妄想的毒酒,讓我貪婪醉生夢死的七樓。”、“空洞的複雜的新的舊的,無法分割吞噬我懲罰貪得。”
佛陀在《火喻經》中說:”一切都在燃燒。眼睛和所有感官都在燃燒,燃著愛恨情仇與虛妄之火;點燃著火的是生、老和死亡,是悲苦和悲嘆,是哀傷,苦難和絕望。整個世界都陷入了烈焰中,整個世界都籠罩在煙霧裡,整個世界都被火光所吞噬,整個世界都在抖動。
“比丘們,究竟是什麼在燃燒呢?它們被貪火燃燒,被嗔火燃燒,被痴火燃燒。“萬物紛亂流變,世界紛擾喧囂,我們芸芸眾生總是要經歷生老病死種種痛苦,悲愁憂惱是苦,求不得是苦,愛別離是苦,怨憎會是苦。貪嗔痴難以息滅,執著、貪愛是本源,我們往往求而不得,得非所求,快樂往往又轉瞬即逝。人心本就難以安分,所以悲苦就成了人生的常態。
佛陀教會我們,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但人生世上,總要有所貪愛有所執的,這愛恨情慾既然無法止息,那麼且不如坦然直面,水裡水裡去,火裡火裡去。白衣年少,策馬縱橫,如此才不枉青春一場,真到了那一天,去修戒定慧也不遲。不然沒有這貪嗔痴,也不知戒定慧些什麼。
我觀陳粒的《如也》即是如此,她何嘗不知這貪嗔痴之苦,難以逃避,不如就勇敢的去面對,去揭示,去唱出,哪怕使出一招不要臉,向著悲苦嚴肅的人世斜刺一劍,以嬉皮笑臉化解這無限的沉重,以逗逼的心態胡亂快活一世,哪怕,一時也好。
世界顫抖就任其顫抖,至少這貪嗔痴是真實的,胸膛中這一腔血是熱的,這口舌之上的烈焰,這歌聲,是跳動滾燙的。孤獨之人可以拿去慰藉,情傷之人可以拿去溫酒,江湖中人可以呼嘯相聚,拿去一澆心中塊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