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滴逃逃

    詩句“千樹萬樹梨花開”的上一句是“忽如一夜春風來”,該詩句出自唐代岑參的作品《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朝代:唐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譯文:

    北風席捲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氣八月就紛揚落雪。

    忽然間宛如一夜春風吹來,好像是千樹萬樹梨花盛開。

    雪花散入珠簾打溼了羅幕,狐裘穿不暖錦被也嫌單薄。

    將軍都護手凍得拉不開弓,鐵甲冰冷得讓人難以穿著。

    沙漠結冰百丈縱橫有裂紋,萬里長空凝聚著慘淡愁雲。

    主帥帳中擺酒為歸客餞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來助興。

    傍晚轅門前大雪落個不停,紅旗凍僵了風也無法牽引。

    輪臺東門外歡送你回京去,你去時大雪蓋滿了天山路。

    山路迂迴曲折已看不見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馬蹄印跡。

    擴充套件資料

    送別詩,唐人膾炙人口的佳作可謂多矣,而像這首把雪景與別情,——而且是塞外如此奇偉壯麗的雪景與別情融為一體之作,似屬絕無僅有。

    開篇兩句,以“北風”引出“飛雪”;“八月即飛雪”寫了塞外早雪的特點。下兩句,曰“忽如”,見得風起雪至,來得又是這樣的迅疾,極言氣候變化之大,暗寫塞外特點;“千樹萬樹”,雪壓枝條,宛如春風送暖,梨花盛開,描繪了塞外的奇麗風光。不但寫景真切,又顯示出詩人驚歎讚賞的心情與豪爽豁達的襟懷。

    這兩句歷來被人稱道,絕非偶然。以上四句,緊扣“雪”字寫塞外特點,無處不奇,下文則從“寒”字落筆繼續寫“雪”。“散入”句,忽以細緻的描摹寫飛雪入幕,從而也把讀者帶進中軍帳內。

    下面三句著眼於帳內“將軍”、“都護”諸人的感覺,以誇飾手法多層次地描寫了大雪帶來的嚴寒:狐裘不暖,錦衾嫌薄,角弓難控,鐵衣難著。帳內如此,帳外又當如何,讀者自不難得之言外。以上四句是從感受寫寒。“瀚海”兩句,再將鏡頭從帳內拉出,一下一上,一地一天,天空仍是陰雲凝聚,而地面卻已被堅冰覆蓋了。

    這兩句是從自然景物寫寒。由雪壓枝條而堅冰復地,寫景中已暗寓時間的推移過程於其間,意味著別時已近。所以在寫滿天陰雲時卻說“愁雲”,已微逗別情,接著便自然轉入送武歸京。在這樣的時刻與環境中送別友人,不也有點不尋常的奇味麼?

    “中軍”兩句,寫設宴餞行,席間鼓樂齊奏,帳中寒意頓消,可見宴間情緒之熱烈,送者之殷切。

    “紛紛”兩句,寫轅門外的雪景,意味著武氏將行,送者心裡別是一番滋味。這時寫景,設色巧麗,白中有紅,冷中有熱,巧妙地表現了惜別與祝願相共的心理。

    末四句寫武判官終於在一望無際的雪海中別去。“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凝望友人,以至於身影消失,唯見雪上馬蹄的遺蹟,此中不但可以看到一個佇立不歸的形象,其依依惜別的誠摯情誼也溢於言外。滿目皆雪,一股涼意混和著別緒不禁浸潤心田。

    全詩以雪起,以雪終,中間寫寒,實則也是寫雪,塞外奇麗的雪景貫串終始,並以深摯的別情鑲嵌其中,既情意含蓄,又奇恣酣暢,境界雄闊,這也是岑參對邊塞詩有創新的表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婚後的你還相信愛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