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永動機一
-
2 # 邯鄲明月
華人歷史上一直將耕讀傳家奉為至上家風。
百無一用是書生——只是一個17歲少年撒嬌、賣萌的話而已,不可當真。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其出處是元朝鄭廷玉的雜劇《金鳳釵》第二折:“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所說的並不僅僅是要做官才去讀書,任何人讀書都有好處,所謂“開卷有益”就是這個道理。
這句“百無一用是書生”出自一位17歲少年的習作《雜感》: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用是書生。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作者黃仲是清代乾隆年間詩人,他幼時喪父,少年喪兄,詩負盛名卻屢試不第,為謀生計,一生顛沛流離,懷才不遇,35歲就客死他鄉。
滿腹才華卻考不上功名,情緒低落,獨自飄零。17歲的Sunny少年對未來充滿夢想,但現實中內心充滿悲苦,於是寫詩抒發胸中不平之氣。發完一通牢騷之後開始說“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這是恃才傲物的少年郎自嘲自諷的話,也就是一時氣話。
乾嘉時期考據學盛行,以學問、典故、古辭為能的“學人之詩”成為詩壇主流。黃仲則的詩是當時翹楚。“讀書無用”只是這位詩壇大家不得志的時候的一句感嘆而已,不能當真。
-
3 # 王誠道
首先你要了解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文化。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那麼這句話對應的時期對應的人不一樣。比如說平民,貧窮的老百姓那麼就要讀書考取功名、或者是做一個教書先生。那麼在古代才能衣食無憂,或者在仕途上有所發展。你去從軍,從一個小小的小兵開始,當你爬上去的話那是多難,沒有聰明的腦袋你永遠是小兵。
百無一用是書生。那麼這句話講述的是怎麼回事呢?比如說書生手無縛雞之力打仗,他也沒辦法拿兵器,他也沒辦法,從莊稼他也沒辦法,所以說他也無用。就看對印在什麼時期。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如果兩個放在一起的話,就覺得很尷尬。
-
4 # 傳統文化小家園
古代人讀書的比例還是很少的,第一是因為古代還是以農業為主,農業需要勞動力,讀書時間長,容易吃不飽,所以很多男人都靠女人資助才能參加科舉考試,但是古代人讀書有很多好處,首先就是能當官,可以有權利;第二讀書的人學習四書五經,一般都很自律,仁義禮智孝,都比不讀書的人做的要好,容易受人尊敬;第三讀書人一般都會有家國情懷,自然在格局上高人一等,所以古人會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但是又說百無一用是書生,一般是在國家屬於危難之時或者連吃飯都成問題的時候,書生因為長期讀書,沒有體力上的優勢的時候在價值上就顯得有點低了。
所以我覺得,這兩句話是書生在精神和物質上的辯證關係,有時書生優勢明顯,有時就會顯得無用。
-
5 # 陽請
回答:我理解是,一個文肓成不大器。封建社會的帝制,不管太子有無文才照樣接位封皇帝。但最終還是曇花一現,被別人推翻。作為平民百姓多讀點書有百益無一害。考上重本就能衝出農門,就有希望過上層生活,就有希望光宗耀祖。沒有博學功底成不了氣候。有了知識,德才兼備,是金子放在哪裡都能閃光。
當然死讀書,讀書死。也是大有人在。理論不聯糸實際,在生活中處處受挫,累見不鮮。再就是讀書不用等於零,大凡世界不是沒有例子。有些人由於種種原因懷才不遇;有的專業不對口,把所學知識迴歸原位。專業知識用不上,就要轉彎子,死守麥城,無動於終,悔之晚矣。就是“百無一用是書生”言在其中。
-
6 # 福榮
1.隋朝的隋文帝揚堅,是一代明君。為選拔優秀人才,他開創了科舉制度,為讀書人讀書出仕、為官、從政,成為現實。這個制度採取公開、公平、公正的手段和辦法,應該講是很科學、合理的,後來歷朝、歷代都仿效,在中國影響了千百年。實際上今天,中國(也包括其他許多國家)在選拔人才,在對人才真才實學考察、考核方面,還都沿用這一制度和辦法。
科舉制度推行後,社會上出現"學而優則仕。"、"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等的說法也很正常。這也不排除父母為鼓勵孩子好好讀書的教言。讓自己的孩子好好讀書,將來成為有用之才報效國家有什麼錯呢?
2."百無一用是書生" 出自清.黃景仁的詩句;另初唐四傑的揚炯也發過類似"讀書無用"的牢騷:"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說實話,這些都是個人仕途不順,懷才不遇後發的牢騷,不能作為真理。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一個國家不提倡國民好好讀書、不提倡國民努力學習、不掌握方方面面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技能,怎麼能強大?怎麼能昂首矗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呢?
-
7 # 棲山館王老師書法課堂
其實很簡單,能講出這兩句話的一定都是讀書人,前者是讀書人自傲,後者則是讀書人自嘲。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出自宋代汪洙的《神童詩》。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這首神童詩的創作背景,是科舉制度已經穩定下來的宋朝。士大夫階層在整個社會中佔據主導地位,讀書人雖不是作為一種職業存在,但是因為作為士大夫文官的後備人選,是在整個社會中受人尊敬的群體。
我們不論怎麼看,這首詩都透露著讀書人的自傲。皇帝以文章取士,讀書才是大丈夫上上之選。君不見朝中袞袞諸公,這些國家棟梁,全部都是讀書人。
在中國古代,“士、農、工、商”四級職業,有高低貴賤之分。士指讀書人,是最高貴的群體,拋開我們對沒有發達的讀書人窮酸印象,實際上整個社會資源的分配,實際上就是掌握在讀書人的手中。
農這一階層,因“耕讀傳家”的緣故,部分地主子弟上進讀書,進階為“士”,故而同樣有著比較高的社會地位。比較慘的是“工、商”,子弟被禁止科舉,幾乎時代不得階級晉升。所以應當明白,在歷史上的特定時期,做一名讀書人是比較驕傲的事,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要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樣的話了。
百無一用是書生百無一用是書生常被人拿來傷害讀書人,好像讀書人什麼用都沒有一般。實際上,對於這句話的理解應當來說是一些曲解。
這句話同樣出自一首詩,詩人名為黃仲則,是清代乾隆年間的一位詩人,他在十七歲時作了一篇《雜感》: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用是書生。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我們讀詩可以知道,這首詩實際上是黃仲則自覺滿腹才華,卻科舉不第,發洩的牢騷而已。“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這是一名自覺有經緯之才的十七歲少年在科舉落榜後的自嘲,如果覺得他是針對“讀書人”,那就太冤枉他了。
還是那句話,華人自古以來信奉一個耕讀傳家。對讀書的執念是滲透骨髓的。歷代看重“耕讀傳家”四字,一個讀書人說:“反正我讀書考不上,不讀了,讀書沒用”,如果你信了,那是真被忽悠了。
倆作者實際上身份一致,都是讀書人。前者講讀書高的那位是進士及第,後者講讀書沒用那位,壓根沒考上。
-
8 # 秦一農夫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是一句自古流傳下來的古語,在《增廣賢文》中,緊接著下面還有兩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這兩句也是兩句古詩,是北宋年間著名學者汪洙的《神童詩》中的第三句和第四句:
天子重英豪,
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
惟有讀書高……
自古以來,在科舉制度盛行的中國,人們只有透過十年寒窗,苦讀詩書才能出將入相坐官。正如該詩中的第七句和第八句所描述的:
滿朝朱紫貴,
盡是讀書人。
但任何話都不能說得太絕對,這兩句古語如果放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儘管學習文化知識同樣重要,但就不是那麼絕對了。只要有一雙勤勞的雙手,一顆充滿智慧的頭腦同樣可以發家致富,同樣可以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也可以這麼理解:有知識的人是一點用處也沒有地。這句話不是錯在絕對,而絕對是一句大錯而特錯的錯話。這句話無論放在古代或今天都是謬論,如果放在古代,滿腹詩書的書生可以坐官自不必說,要放在今天就更是胡說八道了。
試問,沒有高精尖的科學知識,飛船能上天不?
沒有淵博的文化知識,能取得高科技的發展,攀上科學高峰不?
所以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說得正確也不正確,百無一用是書生而絕對是錯誤地。
-
9 # 散落君
這兩句話與時代有關,更與科舉制有關。
在科舉制正規化全面化的宋代以前,普通人的讀書之路並不順暢,世家大族壟斷了晉升之路。所以漢代班超“投筆從戎”,唐代楊炯寫詩說“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杜甫也說“紈絝不餓死,儒冠多誤身”,李賀說“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這裡表示的都是寒門貴子的無奈與憤恨,讀書並沒有成為社會的共識和國家的理念。
等到了宋代,科舉成為仕宦的唯一路途,所以讀書人的地位全面提升。宋真宗以皇帝之尊承諾道: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屋不用架高梁,書中自有黃金屋。娶親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很多普通人家的孩子“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讀書成為了一種高尚的理念,開始有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思想。
當兵從此備受歧視,如范仲淹說:“儒者自有名教可樂,何事於兵。”所謂“白馬掛金鞍,騎出萬人看。借問誰家子,讀書人做官”,所謂“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
-
10 # 誠實的真像
這兩句話就是要告訴我們讀書不能讀死書,死讀書!要學會變通!學問是一個人的才華!能把自己的才華賣出去才叫本事
回覆列表
萬般皆下品 惟有讀書高!百無一用是書生!此是人類精神食糧的第一良藥的預備劑而已(百無一用是書生)為讀書而讀書!沒理解的!沒消化!更不要說應用、使用啦!此類人不但無用!更有甚者害人害己不少!更嚴重者因此而亡國!(歷史趙括大括是一例子吧!)當然啦萬般皆下品 惟有讀書高!就讀書、理解、消化、使用了(學而致用就是個寶貝了)這樣才好樣的!值得驕傲與自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