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176--222), 字孟起,祖籍扶風茂陵人(今陝西興平), 別稱錦馬超、西涼之錦,出生於東漢西涼(今河西走廊武威涼州區)豪門望族 ,西涼人,其祖母為羌族。西涼公子,錦繡馬超,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眼似流星,虎體猿臂,彪腹狼腰,黑(白)馬銀槍,銀甲白袍,與關羽、張飛、趙雲、黃忠並稱為五虎上將,封諡威侯。
西涼,古稱涼州,在中國的西部,主要位於甘肅省,故稱西涼、西州。意為“地處西方,常寒涼也”。馬超包括祖上,都是西涼(今甘肅)一帶的,治所姑臧(今天的武威市涼州區),所以習慣稱他西涼馬超。
蜀漢章武二年(222年),馬超患了重病,上疏給劉備:“臣宗族門下二百口人,被曹操誅殺殆盡,只剩下從弟馬岱,當以我卑微的宗族讓他繼承,深深地託付給陛下您,其他的也沒什麼話了。”同年十二月馬超病逝,年僅47歲。
中國現有兩個馬超墓,一個在四川成都市新都區,另一個在陝西勉縣。
位於新都的馬超墓,歷代均受到重視,據說明代四川按察使楊贍、成都知府王九德、新都知縣邵年齊等官員,均曾於馬超墓前立碑,又於道旁立華表。清代雍正、道光年間,當地知縣亦保持修繕墓地的習慣。四川提督馬維祺就曾親自拜謁馬超墓,寫下“英風常振”匾額,更撰《馬公墓誌》命人刻石放存墓旁,以示敬慕之情。
位於勉縣的馬超墓,20世紀90年代之前,墓地被周圍的莊稼地蠶食,一土堆而已。如今的馬超墓、祠佔地20餘畝,被漢惠渠隔為兩院,墓北祠南,有橋連結。墓為仿漢制覆鬥型,周長90米,冢高8米。有墓碑二通,一在墓前,一在祠前108國道旁,內容皆同,上刻隸書“漢徵西將軍馬公超墓”,為清乾隆(1776)年兵部侍郎兼副都御史、陝西巡撫畢沉所書。
馬超(176--222), 字孟起,祖籍扶風茂陵人(今陝西興平), 別稱錦馬超、西涼之錦,出生於東漢西涼(今河西走廊武威涼州區)豪門望族 ,西涼人,其祖母為羌族。西涼公子,錦繡馬超,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眼似流星,虎體猿臂,彪腹狼腰,黑(白)馬銀槍,銀甲白袍,與關羽、張飛、趙雲、黃忠並稱為五虎上將,封諡威侯。
西涼,古稱涼州,在中國的西部,主要位於甘肅省,故稱西涼、西州。意為“地處西方,常寒涼也”。馬超包括祖上,都是西涼(今甘肅)一帶的,治所姑臧(今天的武威市涼州區),所以習慣稱他西涼馬超。
蜀漢章武二年(222年),馬超患了重病,上疏給劉備:“臣宗族門下二百口人,被曹操誅殺殆盡,只剩下從弟馬岱,當以我卑微的宗族讓他繼承,深深地託付給陛下您,其他的也沒什麼話了。”同年十二月馬超病逝,年僅47歲。
中國現有兩個馬超墓,一個在四川成都市新都區,另一個在陝西勉縣。
位於新都的馬超墓,歷代均受到重視,據說明代四川按察使楊贍、成都知府王九德、新都知縣邵年齊等官員,均曾於馬超墓前立碑,又於道旁立華表。清代雍正、道光年間,當地知縣亦保持修繕墓地的習慣。四川提督馬維祺就曾親自拜謁馬超墓,寫下“英風常振”匾額,更撰《馬公墓誌》命人刻石放存墓旁,以示敬慕之情。
位於勉縣的馬超墓,20世紀90年代之前,墓地被周圍的莊稼地蠶食,一土堆而已。如今的馬超墓、祠佔地20餘畝,被漢惠渠隔為兩院,墓北祠南,有橋連結。墓為仿漢制覆鬥型,周長90米,冢高8米。有墓碑二通,一在墓前,一在祠前108國道旁,內容皆同,上刻隸書“漢徵西將軍馬公超墓”,為清乾隆(1776)年兵部侍郎兼副都御史、陝西巡撫畢沉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