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書:
離家一年,這次又到了過年回家的時候。算起來,我離開家去寧波工作已經倆年多了。當然,我也成長了很多,在這裡把我的所思所想寫出來,方便我們更好得了解彼此。
首先,請以成長的眼光來看待我。特別是這次回家過年,我感覺自己成長了好多。
之前回到家裡,我做家務一方面是家人的感情,一方面享受得倒讚許的滋味。這就表現出動力不足。
現在我想的是,這是我的家裡,雖然我只待短短10多天,我也要多分擔一些家務,首先我知道媽媽一直以來肩負著太多包袱,我是時候多分擔一些了。
我很愧疚,我沒有能力去給家裡買新款的,質量好,健康的廚具,我只能把這些破舊的,容易沾滿油膩的,廉價的廚具,清洗乾淨,給家人多帶來一分健康。
我只能去儘量買一些實用的小物件,讓我們家過上精緻,美好的生活。
家裡做飯我也儘量去做,我覺得作為一個走向大城市的95後,洗碗做飯下廚房是一件光榮的事情,特別是想象著我親自做的飯菜,帶給家人的美味,健康,這簡直是一種享受。反倒是給自己做飯沒有這樣的動力。我要讓家人日後永遠思念我做的飯菜。
家裡的家務我也儘量做,因為我覺得這是我應該做的,我心裡有用自己的錢買房子的想法,所以我看到這一件件傢俱,雖然他不是多麼昂貴,但是每一件我都要去熟悉,每一件都承載了家人的不易,我在這裡是沒出過什麼力的。不過放心,我以後會努力建設好自己的小家庭的。
這次回到家裡,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母親兒子關係1:
爸爸與奶奶的相處,
這幾天回到家裡,看到爸爸與奶奶的相處,爸爸的說話聲音還是那麼大,性子還是那麼直,有什麼說什麼,一點都不知道迂迴,不知道考慮下這句話說出去的後果。記得就在前天早上。對奶奶大呼小叫,而且還說了一句特被傷人心的話,你自己知道。
在這裡我想說說我的想法,只是想法:
第一,雖然你做到了贍養老人,但是孝敬父母不僅僅是,給他衣食住行,滿足他身體健康的需要。還要讓老人得到心靈的愉悅,人生在世短短數十載,這樣孝敬父母的機會真的不多,如果是我的話會切實體會父母所思所需,不只讓爸爸媽媽過上精緻的物質生活,以後到我自己買的家裡生活,還要過得愉快,開心,有權威,在家裡,長者為尊。我會不斷學習聖人如何孝順父母,結合自己,真正去做到。
第二,我們要明白,最好的教育是身體力行,首先自己做到。如果我做到全心全意孝敬父母,那我的孩子,對我將來也一定會這樣做。
第三,在這裡要說一下孝敬與孝順的區別,
孝順是對父母一味的順從。對父母的話是要一味順從的。
孝敬是對父母的孝加,尊敬,敬重,敬愛;在這裡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我是不鼓勵一味順從的,畢竟觀點不可能完全一樣,這樣是一種盲目,是傻孝。按照這樣的想法,如果是實在不認可奶奶說的話,你大可一笑了之,不就是幾句嗎,然後繼續自己的觀點。
第四,不管父母對自己說的是什麼,是對是錯,一定是善意的,為自己好的,如果是別人對自己善意的教導,提醒,受到了這樣的回覆,對方一定不會在對你說什麼教導,提醒了。
只有父母才會一心一意為你好,即使受到委屈,即使你不明白父母苦心。父母依然不改初心。
我們不該為之感動嗎,不該珍惜嗎?在這樣的年紀還能聽到母親的教導,這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第五,和諧,不管是人際交往還是,與家人相處。最重要的是和諧,不能因為不同的觀點影響了感情,要求同存異,時刻保持一顆包容的心,承載萬物。
第六,對自己身體不好,中醫講,怒傷肝,不管是遇到什麼樣的事情,何必要讓自己生氣呢,損傷了自己的肝臟,自己不開心,別人也不開心,真是虧大啦。
當然在孝這方面我自己是做得不好的,我一定會努力做好的。
母親兒子關係2:
媽媽與我:
我麼們之間的交談一直很多,媽媽不僅為家庭付出許多,對我的影響也是深遠的。
當然也讓我很擔心,健康狀況一直是我最擔心的,因為我希望媽媽可以健康長壽,享受到精緻生活,美好生活。不僅長壽,每一天都開心,快樂。不必瑣事纏身,事事操心。
是我不夠好,沒能多幫家裡承擔一份責任,緩和家裡的矛盾。我不夠優秀,沒能儘早讓父母不再為我的人生大事擔憂。是我堅持己見,一定要在大城市發展,不能在父母身邊盡孝。一年來沒有為家裡做什麼事情,幾乎沒有。
感謝爸爸媽媽妹妹對家裡的付出,對我的包容。
我想,我與媽媽就不多說了,因為:一切盡在不言中。
在這裡我要說明:
我對奶奶孝敬,對奶奶好,不是為了做給誰看,是做給自己的。
首先,不管奶奶待我如何,血緣關係來說應該的;
其次,沒有奶奶哪來的爸爸,沒有爸爸哪來的我;
再者,幫助父母孝敬父母的父母我認為這也是一種孝順;
第四,可能是不夠好,但奶奶對我的照顧我是銘記在心的,尤其是我這個家裡的長子。對普通人都應當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何況我的奶奶;
第六,即使之前有不開心,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人的一生就是一個過程,人從出生就註定了要走向死亡,這條路只能自己走完,自己享受,自己選擇,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其他一切遇到的人和事物都是過客,為什麼不對這些過客有好些呢,留下一些美好的回憶。
過去的已經過去,把握現在,重要的是以後的人生精彩紛呈,不再有不開心。
我們之間的想法可能有些出入。真的建議爸爸,媽媽,妹妹,包括奶奶都可以學習一下道德經。我的很多改變都源自道德經,老子老先生的思想真正得說服了我。
2019-1-30
家書:
離家一年,這次又到了過年回家的時候。算起來,我離開家去寧波工作已經倆年多了。當然,我也成長了很多,在這裡把我的所思所想寫出來,方便我們更好得了解彼此。
首先,請以成長的眼光來看待我。特別是這次回家過年,我感覺自己成長了好多。
之前回到家裡,我做家務一方面是家人的感情,一方面享受得倒讚許的滋味。這就表現出動力不足。
現在我想的是,這是我的家裡,雖然我只待短短10多天,我也要多分擔一些家務,首先我知道媽媽一直以來肩負著太多包袱,我是時候多分擔一些了。
我很愧疚,我沒有能力去給家裡買新款的,質量好,健康的廚具,我只能把這些破舊的,容易沾滿油膩的,廉價的廚具,清洗乾淨,給家人多帶來一分健康。
我只能去儘量買一些實用的小物件,讓我們家過上精緻,美好的生活。
家裡做飯我也儘量去做,我覺得作為一個走向大城市的95後,洗碗做飯下廚房是一件光榮的事情,特別是想象著我親自做的飯菜,帶給家人的美味,健康,這簡直是一種享受。反倒是給自己做飯沒有這樣的動力。我要讓家人日後永遠思念我做的飯菜。
家裡的家務我也儘量做,因為我覺得這是我應該做的,我心裡有用自己的錢買房子的想法,所以我看到這一件件傢俱,雖然他不是多麼昂貴,但是每一件我都要去熟悉,每一件都承載了家人的不易,我在這裡是沒出過什麼力的。不過放心,我以後會努力建設好自己的小家庭的。
這次回到家裡,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母親兒子關係1:
爸爸與奶奶的相處,
這幾天回到家裡,看到爸爸與奶奶的相處,爸爸的說話聲音還是那麼大,性子還是那麼直,有什麼說什麼,一點都不知道迂迴,不知道考慮下這句話說出去的後果。記得就在前天早上。對奶奶大呼小叫,而且還說了一句特被傷人心的話,你自己知道。
在這裡我想說說我的想法,只是想法:
第一,雖然你做到了贍養老人,但是孝敬父母不僅僅是,給他衣食住行,滿足他身體健康的需要。還要讓老人得到心靈的愉悅,人生在世短短數十載,這樣孝敬父母的機會真的不多,如果是我的話會切實體會父母所思所需,不只讓爸爸媽媽過上精緻的物質生活,以後到我自己買的家裡生活,還要過得愉快,開心,有權威,在家裡,長者為尊。我會不斷學習聖人如何孝順父母,結合自己,真正去做到。
第二,我們要明白,最好的教育是身體力行,首先自己做到。如果我做到全心全意孝敬父母,那我的孩子,對我將來也一定會這樣做。
第三,在這裡要說一下孝敬與孝順的區別,
孝順是對父母一味的順從。對父母的話是要一味順從的。
孝敬是對父母的孝加,尊敬,敬重,敬愛;在這裡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我是不鼓勵一味順從的,畢竟觀點不可能完全一樣,這樣是一種盲目,是傻孝。按照這樣的想法,如果是實在不認可奶奶說的話,你大可一笑了之,不就是幾句嗎,然後繼續自己的觀點。
第四,不管父母對自己說的是什麼,是對是錯,一定是善意的,為自己好的,如果是別人對自己善意的教導,提醒,受到了這樣的回覆,對方一定不會在對你說什麼教導,提醒了。
只有父母才會一心一意為你好,即使受到委屈,即使你不明白父母苦心。父母依然不改初心。
我們不該為之感動嗎,不該珍惜嗎?在這樣的年紀還能聽到母親的教導,這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第五,和諧,不管是人際交往還是,與家人相處。最重要的是和諧,不能因為不同的觀點影響了感情,要求同存異,時刻保持一顆包容的心,承載萬物。
第六,對自己身體不好,中醫講,怒傷肝,不管是遇到什麼樣的事情,何必要讓自己生氣呢,損傷了自己的肝臟,自己不開心,別人也不開心,真是虧大啦。
當然在孝這方面我自己是做得不好的,我一定會努力做好的。
母親兒子關係2:
媽媽與我:
我麼們之間的交談一直很多,媽媽不僅為家庭付出許多,對我的影響也是深遠的。
當然也讓我很擔心,健康狀況一直是我最擔心的,因為我希望媽媽可以健康長壽,享受到精緻生活,美好生活。不僅長壽,每一天都開心,快樂。不必瑣事纏身,事事操心。
是我不夠好,沒能多幫家裡承擔一份責任,緩和家裡的矛盾。我不夠優秀,沒能儘早讓父母不再為我的人生大事擔憂。是我堅持己見,一定要在大城市發展,不能在父母身邊盡孝。一年來沒有為家裡做什麼事情,幾乎沒有。
感謝爸爸媽媽妹妹對家裡的付出,對我的包容。
我想,我與媽媽就不多說了,因為:一切盡在不言中。
在這裡我要說明:
我對奶奶孝敬,對奶奶好,不是為了做給誰看,是做給自己的。
首先,不管奶奶待我如何,血緣關係來說應該的;
其次,沒有奶奶哪來的爸爸,沒有爸爸哪來的我;
再者,幫助父母孝敬父母的父母我認為這也是一種孝順;
第四,可能是不夠好,但奶奶對我的照顧我是銘記在心的,尤其是我這個家裡的長子。對普通人都應當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何況我的奶奶;
第六,即使之前有不開心,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人的一生就是一個過程,人從出生就註定了要走向死亡,這條路只能自己走完,自己享受,自己選擇,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其他一切遇到的人和事物都是過客,為什麼不對這些過客有好些呢,留下一些美好的回憶。
過去的已經過去,把握現在,重要的是以後的人生精彩紛呈,不再有不開心。
我們之間的想法可能有些出入。真的建議爸爸,媽媽,妹妹,包括奶奶都可以學習一下道德經。我的很多改變都源自道德經,老子老先生的思想真正得說服了我。
201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