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規定“中等及中等以下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這是黨中央和國務院為加強和發展中小學教育而採取的具有戰略意義的舉措。實行校長負責制,如何充分發揮黨組織的作用?如何真正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範作用?這是廣大黨務工作者必須面對的課題。學校黨組織的管理不同於行政管理,主要靠凝聚、引導、支援、激勵等方式,用參與、推進、保證監督等手段,發動群眾、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從而服務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因此,學校黨組織應該正確把握自身職責,根據黨章要求和學校工作特點,在教書育人和學校管理工作中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戰鬥堡壘作用和監督職能作用。 一、發揮政治核心作用,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學校能否始終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取決於學校重大問題的決策是否正確、有效、可行。學校黨組織只有參與重大問題的決策,才能保證決策的正確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才能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使黨對學校的領導落到實處。學校重大問題包括學校發展規劃、學校工作計劃、學校改革方案、師資隊伍建設、內部管理制度等,學校黨組織必須按照規定的程式和形式主動參與決策,認真做好決策前、決策中、決策後三個時段的工作。決策前,要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廣泛聽取群眾意見;決策時,要暢所欲言,積極建議,保證決策的科學性和可行性;決策後,要發揮黨組織的優勢,發動黨員和群眾努力工作,保證決策的最終落實。具體體現在: 1、抓好教育方針的貫徹執行。堅持什麼樣的辦學方向,培養什麼樣的人的問題,歷來是無產階級政黨區別於其他任何政黨的一個顯著標志之一。學校黨組織應把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和接班人,作為自身工作的第一要務。學校黨組織應不斷強化自身的“糾偏”意識、“把舵”意識。注重學習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加深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認識;加深對科教興國,大力開發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認識。要經常思考並自查:學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是否落實到位了?體育、美育等工作是否擺上了應有位置?學生是否得到全面發展?要經常開展專題調研並及時向學校行政領導反饋資訊,從而實現宏觀上的有效調控。 2、抓好依法治校工作。一要加強對國家有關教育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普及法律知識,強化師生的法制意識,為依法治校奠定思想基礎。二要將實施依法治校的切入點放在建立健全規範而科學的管理制度上。根據黨和國家有關教育方面的政策法律,結合學校具體情況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儘可能地使學校方方面面的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做到凡事讓規矩說話,讓制度定奪,而不是以哪一個領導人的意思而左右,真正擺脫“人治”的桎梏。三要將依法治校與加強民主政治建設結合起來,堅決貫徹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推進民主管理學校。建立健全黨政工領導聯席會制度,實行校長負責制下的集體領導;建立健全黨員民主議事和教職工民主議事制度,廣泛傾聽基層群眾意見。透過這兩個層面上的民主,增強決策的透明度和正確性,努力營造一種法制健全、政治清明、人際關係和諧的工作環境。 二、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加強改進思想政治工作。 1、抓好黨組織自身建設工作。重點抓黨員素質的提高,除了堅持三會一課制度,進行常規的政治思想教育外,主要任務是使每一名黨員,在學校的各項工作中都要起先鋒模範作用和骨幹作用。要求群眾做到的,黨員首先要做到;要求黨員做到的,黨員幹部首先必須垂範。嚴格黨的紀律,注意提高黨員素質,要求主動處理好個人與工作、與改革、與集體、與同事等方方面面的關係,在本職工作中挑重擔,講奉獻,以自身的行動體現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黨員的風範,提高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2、加強學校教師隊伍的建設。首先是要抓好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學校黨組織應充分發揮歷來所具有的思想政治工作優勢,把穩定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目標,把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穩定思想、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作為一項常規性工作抓好。要協同學校行政,做好教職工的師德師風教育和敬業精神教育,切實加強學校教師隊伍共同理想及人生觀、價值觀的培育。透過專題學教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引導正面輿論,營造積極氛圍。讓教書育人、愛崗敬業、樂於奉獻始終成為全校教職工的思想基調。 其次是要抓好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大力鼓勵支援教師參加學歷進修、技能培訓、參加教科研活動,積極撰寫論文,踴躍投稿,參加各級各類論文評比活動。配合行政做好青年教師說課比賽,教壇新秀評比,優質課、雙高課、聽課評課活動,學科帶頭人推薦活動等等。 3、圍繞中心工作增強服務意識。學校黨組織應按照“總攬全域性,協調各方”,“發揮領導核心作用”的要求,緊緊圍繞教學工作這個中心,協調好各方面力量為這個中心工作提供儘可能的服務。全力協助學校行政,在充分發揮教學管理部門的職能作用的同時,協調學校內部各種關係,維護學校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積極協調各部門力量的積極配合,為打造教學品牌,提升教學質量保駕護航,要做好改革中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的疏導工作;要敢於扶正祛邪,消除可能出現的阻力。以凝聚人心、聚合力量。 三、發揮監督職能作用,加強監督制約機制建設 1、堅持警示教育,從思想上築牢防線。要經常組織校領導班子成員和全體教職工學習有關師德師風建設、教育行風建設、學校財務管理等方面的有關規定,經常通報外地外校對違紀領導和教師的處理情況。做到警鐘長鳴,常警不懈。 2、堅持校務、財務公開,從源頭上堵住缺口。對教職工工作考核、年度評優、職稱晉升等問題堅持公開指標、公開標準、公開過程、公開結果等接受全校教職工監督的“四公開”、“一監督”制度。對學校基本建設專案和校園商店等服務設施的經營,要求學校行政一律實行公開招投標,督促學校行政定期公佈學校財務帳目。 3、堅持訪、查、議相結合,及時發現、處理問題,實現有效監督。對亂推銷、有償家教、體罰歧視差生等熱點問題,要經常組織人員進行走訪,聽取師生及社會反映,或者組織問卷調查。同時,應建立健全黨員議事和群眾議事制度,引導黨員及全體教職工主動參與民主監督管理。 4、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原則,學校黨組織應主動接受群眾監督,率先垂範做好樣子。除按黨章規定必須保持秘密的以外,其他諸如支部的長期工作規劃、近期工作安排以及發展新黨員、培養積極分子等能夠公開而且公開以後更顯公正、效果更佳的工作一律公開化,實行開門搞黨建,廣泛接受全校教職工的公開監督。 總之,學校黨組織應當進一步處理好政治與業務的關係,依照黨的基本路線,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規律,協調好黨、政、工三者之間的關係,不斷探索新時期學校黨組織政治思想工作的規律,發揮優勢,找準位置,充分起到政治核心作用,在推進教育創新,深入教育教學改革中開創新局面,作出新貢獻。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規定“中等及中等以下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這是黨中央和國務院為加強和發展中小學教育而採取的具有戰略意義的舉措。實行校長負責制,如何充分發揮黨組織的作用?如何真正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範作用?這是廣大黨務工作者必須面對的課題。學校黨組織的管理不同於行政管理,主要靠凝聚、引導、支援、激勵等方式,用參與、推進、保證監督等手段,發動群眾、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從而服務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因此,學校黨組織應該正確把握自身職責,根據黨章要求和學校工作特點,在教書育人和學校管理工作中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戰鬥堡壘作用和監督職能作用。 一、發揮政治核心作用,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學校能否始終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取決於學校重大問題的決策是否正確、有效、可行。學校黨組織只有參與重大問題的決策,才能保證決策的正確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才能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使黨對學校的領導落到實處。學校重大問題包括學校發展規劃、學校工作計劃、學校改革方案、師資隊伍建設、內部管理制度等,學校黨組織必須按照規定的程式和形式主動參與決策,認真做好決策前、決策中、決策後三個時段的工作。決策前,要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廣泛聽取群眾意見;決策時,要暢所欲言,積極建議,保證決策的科學性和可行性;決策後,要發揮黨組織的優勢,發動黨員和群眾努力工作,保證決策的最終落實。具體體現在: 1、抓好教育方針的貫徹執行。堅持什麼樣的辦學方向,培養什麼樣的人的問題,歷來是無產階級政黨區別於其他任何政黨的一個顯著標志之一。學校黨組織應把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和接班人,作為自身工作的第一要務。學校黨組織應不斷強化自身的“糾偏”意識、“把舵”意識。注重學習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加深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認識;加深對科教興國,大力開發人力資源,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認識。要經常思考並自查:學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位置是否落實到位了?體育、美育等工作是否擺上了應有位置?學生是否得到全面發展?要經常開展專題調研並及時向學校行政領導反饋資訊,從而實現宏觀上的有效調控。 2、抓好依法治校工作。一要加強對國家有關教育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普及法律知識,強化師生的法制意識,為依法治校奠定思想基礎。二要將實施依法治校的切入點放在建立健全規範而科學的管理制度上。根據黨和國家有關教育方面的政策法律,結合學校具體情況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儘可能地使學校方方面面的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做到凡事讓規矩說話,讓制度定奪,而不是以哪一個領導人的意思而左右,真正擺脫“人治”的桎梏。三要將依法治校與加強民主政治建設結合起來,堅決貫徹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推進民主管理學校。建立健全黨政工領導聯席會制度,實行校長負責制下的集體領導;建立健全黨員民主議事和教職工民主議事制度,廣泛傾聽基層群眾意見。透過這兩個層面上的民主,增強決策的透明度和正確性,努力營造一種法制健全、政治清明、人際關係和諧的工作環境。 二、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加強改進思想政治工作。 1、抓好黨組織自身建設工作。重點抓黨員素質的提高,除了堅持三會一課制度,進行常規的政治思想教育外,主要任務是使每一名黨員,在學校的各項工作中都要起先鋒模範作用和骨幹作用。要求群眾做到的,黨員首先要做到;要求黨員做到的,黨員幹部首先必須垂範。嚴格黨的紀律,注意提高黨員素質,要求主動處理好個人與工作、與改革、與集體、與同事等方方面面的關係,在本職工作中挑重擔,講奉獻,以自身的行動體現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黨員的風範,提高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2、加強學校教師隊伍的建設。首先是要抓好教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學校黨組織應充分發揮歷來所具有的思想政治工作優勢,把穩定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目標,把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穩定思想、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作為一項常規性工作抓好。要協同學校行政,做好教職工的師德師風教育和敬業精神教育,切實加強學校教師隊伍共同理想及人生觀、價值觀的培育。透過專題學教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引導正面輿論,營造積極氛圍。讓教書育人、愛崗敬業、樂於奉獻始終成為全校教職工的思想基調。 其次是要抓好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大力鼓勵支援教師參加學歷進修、技能培訓、參加教科研活動,積極撰寫論文,踴躍投稿,參加各級各類論文評比活動。配合行政做好青年教師說課比賽,教壇新秀評比,優質課、雙高課、聽課評課活動,學科帶頭人推薦活動等等。 3、圍繞中心工作增強服務意識。學校黨組織應按照“總攬全域性,協調各方”,“發揮領導核心作用”的要求,緊緊圍繞教學工作這個中心,協調好各方面力量為這個中心工作提供儘可能的服務。全力協助學校行政,在充分發揮教學管理部門的職能作用的同時,協調學校內部各種關係,維護學校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積極協調各部門力量的積極配合,為打造教學品牌,提升教學質量保駕護航,要做好改革中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的疏導工作;要敢於扶正祛邪,消除可能出現的阻力。以凝聚人心、聚合力量。 三、發揮監督職能作用,加強監督制約機制建設 1、堅持警示教育,從思想上築牢防線。要經常組織校領導班子成員和全體教職工學習有關師德師風建設、教育行風建設、學校財務管理等方面的有關規定,經常通報外地外校對違紀領導和教師的處理情況。做到警鐘長鳴,常警不懈。 2、堅持校務、財務公開,從源頭上堵住缺口。對教職工工作考核、年度評優、職稱晉升等問題堅持公開指標、公開標準、公開過程、公開結果等接受全校教職工監督的“四公開”、“一監督”制度。對學校基本建設專案和校園商店等服務設施的經營,要求學校行政一律實行公開招投標,督促學校行政定期公佈學校財務帳目。 3、堅持訪、查、議相結合,及時發現、處理問題,實現有效監督。對亂推銷、有償家教、體罰歧視差生等熱點問題,要經常組織人員進行走訪,聽取師生及社會反映,或者組織問卷調查。同時,應建立健全黨員議事和群眾議事制度,引導黨員及全體教職工主動參與民主監督管理。 4、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原則,學校黨組織應主動接受群眾監督,率先垂範做好樣子。除按黨章規定必須保持秘密的以外,其他諸如支部的長期工作規劃、近期工作安排以及發展新黨員、培養積極分子等能夠公開而且公開以後更顯公正、效果更佳的工作一律公開化,實行開門搞黨建,廣泛接受全校教職工的公開監督。 總之,學校黨組織應當進一步處理好政治與業務的關係,依照黨的基本路線,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規律,協調好黨、政、工三者之間的關係,不斷探索新時期學校黨組織政治思想工作的規律,發揮優勢,找準位置,充分起到政治核心作用,在推進教育創新,深入教育教學改革中開創新局面,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