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分鐘歷史故事

    曹操愛才一點不假,但是隻愛能為自己所用之才。曹操比較務實,有才能的將領千方百計招致麾下,不能招致麾下的將領曹操是不會愛惜的。關羽義薄雲天,武功蓋世,曹操十分欣賞,招降關羽後封漢壽亭侯,賜赤兔馬,每日錦衣玉食,比劉備過猶不及。然而關羽不能為曹操所用,後來關羽敗走麥城,孫權將關羽首級送給曹操時,曹操為蜀國失掉一元大將而高興,對著關公首級竟然開起了玩笑:“雲長公,別來無恙。”前後行為反差之大讓人咋舌,但是符合曹操唯才是圖的性格。

    再說呂布,三國第一猛將,武力比關羽有過之而無不及,可惜人品實在太差。先後拜丁原、董卓為義父,但是卻分別因赤兔馬和貂蟬將他們一一刺殺,為天下英雄所不齒,被張飛等稱作“三姓家奴”。呂布是一個沒有原則沒有底線的人,當有人能夠給予他更大的利益時,他會毫不猶豫地拋棄舊主。用呂布無異於在身邊放置了一顆定時炸彈,當他叛變時,由於他武功蓋世,鎮壓都是一件特別麻煩的事。

    在看當時的場景,呂布兵敗被縛,曹操本在猶豫不決,問劉備該怎麼處理呂布。劉備也怕曹呂真的聯手,故意重提丁原、董卓的遭遇。這句話成為迫使曹操殺呂布的最後一根稻草。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張遼作為呂布的部將,跟呂布一起被縛,但是視死如歸剛正不阿被曹操所欣賞,招降張遼。後來張遼成為曹操陣營中一個主力戰將。

  • 2 # 噓就當我沒來過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才"的衡量標準就不說了(不是這個問題點評的主題)古代主子用人主要看德和才兩種、其總結如下:

    有德有才的人叫"聖賢"

    有德無才的人叫"君子"

    無德有才的人叫"小人"

    無德無才的人叫"廢人"

    "聖賢"的人在社會上太稀缺了、"廢人"當主子的人肯定不會用、問題就是有德的人不一定有才、有才的人不一定有德、所以主子用人基本上是用君子和小人兩種、但在選擇用小人上、主子特別重視德中八個字的"忠"、這個忠並非愚忠、什麼是愚忠?明知主子殘暴而盲從、明知主子將亡而死守、在這兩種情況下、你可以棄暗投明、但絕不能誅殺主子、既使主子十惡不赦、你棄主子時千萬不能動殺心、一旦有了殺主子的行動、以後除非自已當主子、若是在投奔其它主子就是一條絕路…

    呂布顯然在"德"八個字中嚴重違反"忠"

    (誅殺兩個主子且為義父)、所以曹操不會用這種性質嚴重的"小人"來影響他的霸業、惟有誅殺呂布、並且吊屍示眾、才給天下為臣不""忠的臣子敲響一個警鐘!讓更多不忠的人只有盡力盡忠主子才是唯一的選擇、否則就跟呂布一樣的下場…

    好多人看了《三國演義》還真相信曹操聽了劉備那句"公不見丁原董卓之乎"才殺呂布的、那老夫只有好笑、笑一群只會看書不會明白事理的書呆子!

  • 3 # 上善若水36526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曹操愛才,廣納天下英雄豪傑,為什麼單單就容不下呂布呢?

    呂布,以其精湛的武藝稱雄,然而其人品卻是很差。在曹操眼裡,呂布就是反覆無常的小人,算不上英雄豪傑。

    古人之重德行,比現代人有過之而無不及。東漢末年,漢室江山搖搖欲墜。天下豪傑四起,各方軍閥割據,大家都以各種各樣的正義名聲而立足,當然,起初是基本上統一的口號:扶漢!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各地能人異士望風而歸。為什麼?為的是於亂世之中搏取一番功名!劉備、孫權,他們給得了嗎?他們要上奏天子才可以給人封官進爵。曹操咳嗽兩聲,天子肯定就不同意了!相反,曹操要表彰哪位功臣,一奏一個準!

    曹操愛才的表現其部下都看在眼裡。戲志才去世,曹操比死了親爹還難過;郭嘉死了,曹操幾次三番痛哭;官渡之戰,許攸來投,曹操從榻上跳下來,鞋都顧不上穿,赤腳相迎;白門樓得張遼時其表情幾近失態。如此周公吐哺之態,天下怎不歸心!

    呂布,先侍於丁原,為一匹赤兔馬而歸於董卓,後又因貂蟬而投王允。可謂意志不堅,品格不純。弒殺自己的上司、義父 ,是謂不忠不孝;偷賺兗州、徐州,是謂不仁不義。

    白門樓求情於劉備時只記得“轅門射戟”之恩,卻忘了奪徐州之恥。

    曹操部下忠勇之人眾多,雖然說不及呂布神勇,但曹操令指之處,無不奮勇向前!用人,須得其忠!呂布朝三暮四,反覆無常,放過即為縱,縱虎歸山後患無窮!

    曹操再愛才,也不會愛無節無操之呂布!

  • 4 # 棍哥觀史

    呂布(?-199年2月7日),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人(今內蒙古包頭九原區),東漢末年名將,漢末群雄之一。先後為丁原、董卓的部將,後與司徒王允合力誅殺董卓,旋即被董卓舊部李傕等擊敗,依附袁紹。與曹操爭奪兗州失敗後,呂布襲取徐州,割據一方。建安三年十二月(199年2月)呂布於下邳被曹操擊敗並處死。

    小說《三國演義》中關於呂布的回目有:“破關兵三英戰呂布”、“曹孟德大戰呂布”、“呂奉先射戟轅門”等等,無不體現呂布作為一代武將割據一方,稱雄一時的輝煌。雖說小說中給以呂布三姓家奴的蔑稱,但是後世對於呂布為“三國第一猛將”的稱號卻是沒有什麼爭議的。

    曹操非漢朝劉氏正統,他給後世留下的形象基本出自《三國演義》,主要體現曹操的奸詐、虛偽來貶低這個人物,可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羅貫中依舊在小說中不可避免的多處體現愛才惜才的的特點。目前曹操的歷史定位是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不管是一代奸雄也好,還是一代奸雄也罷,就其歷史現實而言,實乃一代人傑。 當時天下紛亂,所有的人都在蒐羅人才,呂布雖然沒有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謀略,但是就其勇武在當時確實是無人能敵,那如此愛才的曹操為什麼就殺掉了呂布,而沒有留下他作為自己軍隊的先鋒官呢?

    三姓家奴

    呂布先為丁原部將,丁原念其勇武非常,對呂布甚是親密,作為自己的左膀右臂。可是待董卓進京,三言兩語就把呂布說動,呂布滅丁原併吞其舊部歸於董卓旗下。後又刺殺董卓。走投無路時又投靠袁術,袁紹等人,中間皆因自恃功高,得罪各處,四處流走。呂布此前的種種經歷無不在向世人說明他不是一個忠誠的人,他的眼裡沒有忠誠、恩義可言。有奶就是娘,只要有更好的利益,背叛誰都是可以的。

    《三國演義》中,呂布在白門樓被縛的時候就對曹操表示:願意歸降,輔佐曹操。當時曹操是猶豫了,面對如此一個人才,焉能不心動。此時劉備一句話點到了曹操,也點到了呂布的死穴:“公不見丁建陽、董卓之事乎?”這句話讓曹操毫不顧慮的殺了呂布,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呂布的生平讓曹操沒辦法對其放心,沒準什麼時候也會反叛自己,那時候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能力與忠誠相較,還是選擇忠誠,更何況呂布也沒有安天下之才,有的不過是匹夫之勇罷了。

    曹操的原則性

    曹操雖然對人才是十分愛惜的,但是如果不能為我所用,那很有可能就是我的敵人。部下首先是得忠誠,不能吃裡扒外。曹操現在留給世人的印象中多疑是必不可少的。荀彧跟隨曹操北戰南征,居中持重達數十年,處理軍國事務,後因反對曹操稱魏公而為其所忌,調離中樞,在壽春憂鬱成病而亡(一說服毒自盡)。跟誰曹操一生的功臣、能臣,在從未做過背叛的事,哪怕有背叛跡象的荀彧,只是提了點反對的意見就被曹操猜忌,何況屢次叛變的呂布呢?所以曹操是絕不會要呂布這個“劣跡斑斑”的人的。

    殺雞儆猴

    殺一個人很容易,但是如何體現殺這個人的價值了,做壞事最後總得給大家留點什麼吧,總不能一死了之,那樣怎麼對得起他傷害的無辜的人呢?古時在行極刑之前都來拉著犯人遊街示眾,讓大家看看做壞事的下場,不僅讓廣大百姓感到欣慰,更多的是告誡廣大的臣民要安分守己,不要做壞事。

    曹操不留呂布而殺之很有可能就是要做給自己的部下看的:你們都老老實實的,忠誠於我就行了,不要想太多。呂布如此人才,就是因為為人不忠厚這一點就要了自己的命,我的部下不要仗著自己的功勞或者才華就有不臣之心。 綜上,得到一個只是有匹夫之勇的人,而讓自己處處不放心,睡不著覺的人,那不如殺了,更何況殺了還能給自己帶來諸多好處(展示自己對於忠義的看重、以實際行動教育自己的部下忠誠比能力更重要等等),何樂而不為呢!

  • 5 # 記錄怪咖

    老爹認為:

    “曹操雖然愛才,但呂布卻不是他所愛之才。所以,與其放虎歸山,不如斬草除根。”

    1.呂布是一員猛將,勇猛過人,號稱三國第一猛將。

    關於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世人都說:“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三英戰呂布中,呂布以一人之力,對抗關羽、張飛兩人的進攻,卻可以不落於下風,足見呂布的勇猛。

    2.呂布雖然勇猛,但卻是個背信棄義的小人。

    呂布原為丁原義子,卻為了董卓送給他的一匹赤兔馬,殺了丁原,做了董卓的義子。

    後來,又為了貂蟬,在王允的唆使下,殺了董卓。

    被張飛罵道:“三姓家奴。”

    由此可見,呂布是個唯利是圖、背信棄義的小人。

    3.曹操雖然愛才,但呂布卻不是他所愛之才。

    古代對於被俘虜的將領,有三種處置辦法:

    殺了

    招降

    放了

    那呂布呢,你不能放了他吧,他可是非常勇猛的。如果你放了他,他投靠別人,豈不是放虎歸山?

    招降也不行,呂布這人背信棄義,唯利是圖,這要是以後在關鍵時刻,在背後捅自己一刀,那不是要命嘛。自己用著,也不放心啊。

    不能招降,也不能放了,那沒辦法了,只能殺了。

  • 6 # 夜讀史聽雨眠

    曹操對人才的渴望是毋庸置疑的,其多次釋出求才令,甚至可以接受“有才無德”的人才加入,由此才在曹操的麾下聚集了諸多的人才。對於呂布這樣三國時代的沙場利器,曹操想招攬的心思必定頗為急切,但是最終還是將呂布斬殺,其原因大致可從三方面來分析。

    其一、呂布品行不堪

    雖然《三國演義》對當時人物的塑造是“以一換十”的劣幣,極易混淆是非並驅逐良幣,但是呂布確實並非良幣,所以即便是參考演義對呂布的認識應該不會有太大出入。基本上後世對呂布的評價“輕於去就”“多反覆”“重利忘義”都有體現,即便依據正史具體來講也無非是性格粗魯、品行不堪:《三國志》中的呂布殺丁原、殺呂布、攻劉備,與袁術結約又毀約,最後還把幻想寄託在劉備身上,希望對方給自己說清而保全性命,都體現了呂布行動快于思想的特點;軍事能力超群:《三國志》、《後漢書》都記載呂布武功高強,騎射功夫了得,其出身的幷州軍隊更是可以和董卓的西涼軍抗衡的勁旅,在其記載中少有的呂布說“不”的情景,就是出現在其對戰場形勢的判斷上,否定了不救援劉備的策略,他認為如果劉備被消滅那麼自己軍隊就有暴露給袁術的風險,由此才有了“轅門射戟”的傳奇故事。如果僅僅有上述兩點中的一點都不足以對曹操構成威脅,但是既有威脅的能力又有威脅的潛力,任何人都需要提高警惕。

    二、曹操疑心很重

    關於曹操的疑心許多事例都可以證明,如“殺呂伯奢”:曹操當時不受董卓官職逃離洛陽,暫避於老友呂伯奢處,呂伯奢家倉促未及準備就派兒子去購辦酒菜,而曹操卻疑心呂家通風報信要捉拿自己,於是將呂家人全部殺死;又如《世說新語.第二十七》記載,曹操擔心自己睡覺時被人謀害,就謊稱有夢中殺人的毛病,一旦有人靠近就會殺人而且自己也不知道,一天他假裝睡覺然後把給他蓋被子的人殺掉了,從此曹操睡覺時無人再敢靠近。有如此疑心和狠心的人怎麼會留下有如此威脅的人物在身邊。即便不知以上事例,“寧可我負天下人”的態度也足以讓呂布不能久活於世。

    三、劉備的刻意誘導

    《三國志.呂布傳》記載,曹操問計於劉備,如何處置剛被活捉的呂布,其實在此之前呂布是請劉備為自己求過情的,但是劉備對曹操的詢問回答是“你沒有看見丁原和董卓的下場嗎?”一句話讓曹操作出了選擇,打消了呂布的幻想。呂布剛為曹操所擒,為了保命就曾說“你(曹操)以前所顧慮的是我呂布,現在何不饒恕我,有我替你征戰天下,不是更好?”,同樣的意思,韓信說過而且救活了自己;李靖說過也就活了自己,呂布也說了,但是他遇到了多疑的曹操和厚黑的劉備…..

  • 7 # 史海撲通

    曹操的確愛才,有很多例子,比如聽說許攸來了,來不及穿鞋就去迎接。但曹操愛的是對自己有用的,忠心不二的,但曹操是多疑的,一旦曹操感覺到威脅,殺起人來也絕不拖沓手軟,還是許攸的例子,他幫助曹操消滅了袁紹之後,逢人就誇耀自己的功勞,還當眾稱呼曹操的小名,這都是上位者所不能容的,所以許褚把許攸殺了,曹操一點也不心疼,也沒怎麼責怪許褚。

    三姓家奴

    那麼呂布其實不一樣,呂布雖然勇冠三軍,少有敵手,人稱“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但呂布這個人反覆無常,不忠不義,貪生怕死,毫無原則。早先追隨丁原,認丁原為義父,殺了丁原後投降了董卓,又拜了董卓為義父,受王允挑唆,又親手殺了董卓。所以《三國演義》中,張飛罵他是“三姓家奴”,一個生父,兩個義父。這樣的人是典型的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徒,這是古代社會所不恥的人。搞不好就是前車之鑑的下場,而且呂布武力值這麼高,把他放在身邊,哪天有點異心,普通人根本治不住他,就是養虎為患。

    劉備從旁刻意提醒

    劉備和呂布有過節,劉備之前在呂布被曹操擊敗時曾收留過他,借他在小沛屯駐,呂布這個小人,在劉備與袁術作戰時,接受袁術的收買,由小沛襲擊劉備的下邳,還擄了劉備的老婆孩子,劉備打不過呂布,沒辦法向呂布投降,呂布就把劉備打發到了小沛,後來又擔心劉備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又把劉備趕走了,逼得劉備投奔了曹操,所以當曹操把呂布生擒活捉時,劉備對呂布是帶著恨的。

    呂布被捆到曹操面前,對曹操說:”從此以後,天下就太平了!“

    曹操問:“這話怎麼說。”

    呂布說:“您所顧慮的就我一個人,從今以後,咱倆並肩作戰,大殺四方,天下還能不太平麼!”

    呂布看到劉備坐在旁邊,轉過來對劉備說:“如今你是座上賓,我是階下囚,你也不說句好話,替我求求情,這繩子捆得太緊了。”

    曹操聽了大笑道:“捆老虎的繩子能不緊一點麼!”說罷,就想吩咐人把繩子放鬆。

    劉備一看,心想:這廝太不要臉了!趕緊說:“繩子不能松啊,曹公,您難道忘了,他是一個殺了義父丁原,又殺了義父董卓的人啊!”

    呂布立刻對劉備破口大罵:“你這個大耳朵的小子,太不可信。”

    於是,曹操下令殺了呂布。

  • 8 # 呀諾達1231

    曹操字號孟德,是東漢末年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曹操因為能成功,是有著博大的胸懷,做人坦蕩能和部下打成一片,敢於發現自己錯的地方,曹操的愛才是出了名的,不管是文人賢士,還是馬上武將,曹操都是對他們招賢若渴

    曹操對於呂布也是愛惜有加,只是呂布這個人吧,怎麼說那,就是典型的牆頭草,沒有一點做人的原則,見利忘義太過於明顯,誰勢力大就想認誰做乾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人,呂布一生之中三個乾爹,第一個乾爹是丁原,丁原和當時朝中大臣董卓爭奪漢朝的權利,發生了衝突,董卓為了順利的殺掉丁原,收買呂布給予高官厚祿赤兔馬,結果呂布殺了乾爹丁原。

    殺了丁原後,直接拜董卓做了乾爹,後來朝中大臣王允設計讓呂布和貂蟬認識,呂布又拜了王允做了乾爹,合謀又殺了乾爹董卓,這是一個什麼性質,乾爹隨便就認了,說殺就殺了,都說女人變臉比翻書都快,如果和呂布比起來,呂布變臉應該是女人的大哥了

    其實曹操捉住呂布以後,也是想自己收復留著,沒成想一向以仁義著稱的劉備,當著呂布的面,把呂布的缺點添油加醋的說了一大堆,弄得曹操不殺都不行了,呂布這種說翻臉就翻臉的小人,說白了就是定時炸彈啊,說不定那一天就造反了,曹操最後還是把呂布忍痛殺了

    曹操最喜歡劉備手下兩員大將,大家都知道是關羽,其實還有趙雲,長坂坡如果不是曹操下令不讓放箭,趙雲不知道死了幾個來回了,在萬軍裡面衝殺,就是累也能把你累死了,趙雲大戰長坂坡,是曹操因為愛才,想活捉趙雲收入麾下,才讓趙雲這樣殺出來,每個成功的名人背後,都有高人做鋪墊啊,曹操的愛才成就了趙雲大戰長坂坡

    關羽歸降曹操後,不為利益高官厚祿所打動,曹操送給關羽的金銀財寶和美女,關羽看都不看,有一天曹操心血來潮,把俘獲的赤兔馬贈予關羽,沒想到關羽為了一匹馬,竟然給曹操跪了,就和現在的人一樣,你不喜歡錢,說錢髒有銅鏽,我送給你古玩字畫,你收了是一個道理

    關羽得到赤兔馬以後,與曹操不辭而別,一路上闖五關斬六將,殺了曹操那麼多將軍,曹操明明知道關羽這次出走,是去尋找劉備,還兩次派快騎帶路條,讓沿途關卡放行,對關羽不加追究,都說是關羽仗義,你對得起劉備同時,曹操這樣待你,你對得起曹操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0≤x²<2,怎麼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