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泰來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鬼節”。七月十五又叫做中元節,七月半,是傳統的祭祖大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佛教裡把這一天成為盂蘭盆節,《西遊記》裡萬壽山五莊觀的地仙之祖鎮元大仙稱唐僧是他的故人,就是因為500年前的“盂蘭盆會”上,轉世之前的金蟬子給他敬過茶,所以要送唐僧兩顆珍貴的人參果。

    中國有好幾個農曆十五的節日: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元宵節。七月十五是中元節,要祭祀先人。八月十五最著名,是我們喜聞樂見的吃月餅的中秋節。十月十五比較低調,稱為下元節,是要紀念賢人的——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寒食節”,因為晉文公重耳燒死了介子推而成節日。

    為什麼中元節這天要祭祖呢?因為到了農曆七月十五,農作物已經部分成熟,要拿新米去向組向報告收成,讓他們老人家放心,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所以每年到這個時候,家家都要去祖墳上向祖先祭祀,把最好的貢品奉給祖先。

    既然是祭祀祖先,所以有說法稱,另一個世界的陰曹地府,就會把鬼魂們都放出來,接受子孫後代們的祭祀,這也是民間把這一天稱為“鬼節”的由來。

  • 2 # 皓月Lh2088

     中元節俗稱“七月半”、“鬼節”,時間為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也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中元節又稱“鬼節”或“盂蘭盆會”。根據五雜俎的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修行記說:“七月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佛教也在這一天,舉行超渡法會,稱為“屋蘭瑪納”(印度話ULLAMBANA)也就是“盂蘭盆”。盂蘭盆的意義是倒懸,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掛在樹頭上的蝙蝠,懸掛著、苦不堪言。為了使眾生免於倒懸之苦,便需要誦經,布絕食物給孤魂野鬼。此舉正好和中國的鬼月祭拜不謀而合,因而中元節和盂蘭會便同時流傳下來。漢民族自古就有迎四時之氣的風俗,先秦時就有“迎秋於西郊”的記載。”鄭玄解為,“迎秋者,祭白帝白招拒於西郊之兆也”。所謂白帝即是秋神,主殺伐,為死神。漢族又有四時薦享祖先、秋嘗之祭的風俗,此俗一直傳至近代。先秦楚文化中,春秋二祭是鬼神之祭的最重要時間,迎秋、秋嘗與秋祭之俗逐漸在民間形成了七月為神鬼之月的俗信。

    在漢民族傳統的陰陽五行觀念中,春夏秋冬分別是少陽、太陽、少陰、太陰。寒季是陰,暑季是陽。南是陽,北是陰。純陰之鬼與冬、寒、北之陰相對應。五行之水氣開始顯現的時間正是申,即七月。水氣,於七月開始活躍,十一月達極盛,第二年三月消亡。相應地,純陰之鬼正是在七月開始活躍,十一月達極盛,次年三月沉寂。反應在民俗上即是三大鬼節的出現:七月鬼節,十一月寒衣節,次年三月清明節。故俗語云,“三月七月鬼旺月”。

    道教認為產生天地萬物的三個基本元素是天、地、水,即“三元”,三者稱“官”,即時空流動過程中的節段。天官紫微大帝賜福,誕於正月十五,稱上元節。地官清虛大帝赦罪,誕於七月十五,稱中元節。水官洞陰大帝解厄,誕於十月十五,稱下元節。熟悉的元宵節即上元節,或稱上元燈節。三元節時,三官下界巡遊,履行職務。它們法力無邊,中元地官清虛大帝於七月十五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有罪的人也可向其祈求赦罪。《修行記》雲,“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

    中元節時,道教宮觀舉行“中元齋醮”,俗稱“道場”,為民眾祈福。是日殿上設“太上中元七氣赦罪洞靈清虛大帝平等應善天尊”的神位,廣陳供養。卯刻,道眾聞鼓上殿,經師們加披五彩雲鶴班衣,位列前排左右。高功頭戴五老冠,金蓮蓋頂,身披天仙法衣,手執朝簡,在鐘鼓齊鳴中拈香、宣表,稱“慶賀朝科”,便拉開了法會序幕。法會的一般安排是,除上下午唪誦 《玄門功課經》外,主要是拜《玉皇宥罪錫福寶懺》。晚間唪誦《鐵罐焰口施食》,超度前羽後化的祖師,並普渡十方孤魂。

      中元節的習俗

      1.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燈,尤數黃河裡放燈壯觀。

      2.祭祖

      祭祖節在陰曆七月十五日,所以簡稱為“七月半”祭祖。民間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時分舉行,並不侷限於特定的一天。

      3.祭祀土地和莊稼

      七月十五,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以後,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后土廟進行祭祀。定襄縣民俗將麻、谷懸掛門首。

      4.鬼節這天放天燈也有兩個說法,其一是把自己家的小鬼用天燈放出去,把黴運帶走,帶的越遠越好,讓這些小鬼永遠也回不來。這時候就很忌諱別人家的天燈落在屬於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來,就要重新放飛出去。其二是說,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進入極樂世界,鬼節這天放天燈,是為在陰間準備飛昇極樂世界的先人們照亮昇天的路。

  • 3 # 飛鴻鳴春

    “元”代指農曆十五。在中國的傳統時令節日裡有“三元”節,分別是上元節正月十五,中元節七月十五,下元節十月十五,據說它的誕生跟道教有關。正月十五元宵節是過年不可缺少的一天,人們賞月吃湯圓,寓意著團團圓圓。在南方的許多地方,這一天是用來祭天的。七月十五也叫“鬼節”,南方許多地方在這一天祭祀地神和祖先。在東北這一天是祭祖的日子,一般會用上墳燒紙的形式表達對故去的先人的懷念。十月十五是水節,靠近海邊的人會在這一天祭祀水神,東北離海較遠,沒有過水節的習慣。

    “三元”一詞始見於北周末年成書的道教類書《無上秘要》中,南北朝時期開始將"三官"和"三元"聯絡在一起。隋唐以後,三元被確定為天地水,即正月十五日為上元,天官檢勾;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地官檢勾;十月十五日為下元,水官檢勾。一切眾生皆是天地水三官之所統攝。

    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上墳掃墓,祭拜先人。

    在東北,清明節和七月十五都是鬼節,用來祭祀過世的親人。離中元節尚有多日,家家戶戶便開始準備祭祀用品,隨著時代的變遷,犧牲也脫離了傳統要求,被注入了新的內容,最環保的祭祀用品就是鮮花,目前很多城市還沒有擺脫傳統習慣的約束,依然以燒紙錢為主,同時也少不了燒香祭拜。酒、肉、糕點是一定不可以少的,同時還憑著自己為已故親人的瞭解,加上了煙、糖、茶水、鮮花等超越傳統犧牲的新元素。

    有墓地的,當然要提前去墓地掃墓,沒有墓地的,多半在天黑以後在離家不遠的十字路口進行祭祀,在點燃的燒紙前,有聲或無聲地跟祭典的親人進行冥冥中的交流和溝通。

    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元節的祭典形式會發生實質性的變化,從保護人類生存空間著想,採取綠色環保的祭祀方法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時代進步的必然。

  • 4 # 詩詞與美文欣賞

    中元節,即七月半祭祖節,又稱施孤、鬼節、齋孤、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等。中元節由上古時代“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演變而來。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道教認為七月半是地官誕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將七月半秋嘗祭祖節稱為“中元節”;佛教中稱為“盂蘭盆節”。在統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節開始興盛,並且逐漸將“中元”固定為節名相沿迄今。中元節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

    七月十四/十五日祭祖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均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祭祖大節。2010年5月,文化部將香港特區申報的“中元節(潮人盂蘭勝會)”入選,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元節源於早期的“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七月半”的產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靈崇拜與農事豐收時祭。古時人們對於農事的豐收,常寄託於神靈的庇佑。如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四祭》中雲:“古者歲四祭。四祭者,因四時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嘗,冬曰蒸。”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秋嘗”在其中十分重要。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人們舉行向祖先亡靈獻祭的儀式,把時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後自己品嚐這些勞動的果實,並祈祝來年的好收成。從歷史文獻記載來看,秋嘗祭祖的活動,先秦時代已有之;起初,“秋嘗”的日期並不確定,後來逐漸固定在七月中旬,一般是立秋後第一個月圓的望日,秋氣新來之時。

    七月十四祭祖習俗古已有之,原本是民間的祭祖節,而非“鬼節”。而“七月半”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之後道教的說法。道教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大帝”,他們是天帝派駐人間的代表,分別在“三元日”為天帝檢校人間功罪以定賞罰:“天官為正月十五上元賜福,地官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則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地官所管為地府,所檢的重點自然是諸路鬼眾了。據說中元之日,地宮開啟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眾鬼都要離開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沒主的就遊蕩人間,徘徊在各處找東西吃,因此又稱鬼節,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點荷燈為亡魂照回家之路。道觀舉行盛大法會祈福吉祥道場,道士建醮祈禱,內容是為亡魂的靈魂超度。

    古人自古以來就很重視祭祀,“七月半”源於民間世俗、道教、佛教三種文化,其祭祀文化流傳已久,影響地域廣泛。佛教與道教對這個節日的意義各有不同的解釋,道教強調孝道;佛教則著重於為那些從陰間放出來的無主孤魂做“普渡”。後期的“七月半”習俗,可以說是世俗、道教與佛教的融合。在統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節開始興盛,並且逐漸將“中元”固定為節名。

    一般認為,中元節,又名“盂蘭盆節”、“鬼節”;其實這種認識存在很大的誤解。正確來講,七月十四祭祖節、中元節與盂蘭盆節,是分屬於民間俗信、道教與佛教的說法,三者呈並列關係,而非一個節日的三個不同名稱。自道教興起後,“三元說”的“中元”二字,在唐中後期正式被固定為節名,並將節期設在七月十五日。這個節日是三俗合一的節日。

    “中元節”形成之前,七月十五早已被佛教徵用。佛教中的七月,原為一個佛的歡喜月,而非“鬼節”。但為何七月的盂蘭盆節成為“鬼節”呢?盂蘭盆,是梵文Ulambana的音譯,原意為“救倒懸”,即解救在地獄受苦的鬼魂。佛經《盂蘭盆經》在西晉時期翻譯傳入中國,經中有“目連救母”的故事,與當時仍然存有的孝道觀念暗合,後被推崇“三教同源說”的南朝的梁武帝蕭衍提倡,將其定為一個民俗節日,當時其主要功能是供奉佛祖。只是到了宋代才發生了變化,發展為薦亡度鬼。不知是巧合,還是道教附會佛教的盂蘭盆節,中元節與盂蘭盆節都設定在七月十五這一天。以至於後世以為,這兩個是一個節日的兩個名稱。同時也由於其意義和習俗早已難以分清,兩個節日的習俗開始混用。

    七月半祭祖習俗是本土文化的產物,包容的節俗比較複雜,既是民間的秋嘗祭祖節,又是道家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盆節,俗道僧三流合一。民間有慎終追遠的傳統,故需祭祖,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中旬舉行。如清乾隆《普寧縣誌》言:“俗謂祖考魂歸,鹹具神衣、酒饌以薦,雖貧無敢缺。”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因七月暑盡,須更衣防寒,與人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在舊時,中元節不僅具有信仰維度上的重要意義,在世俗層面,也是一個群眾參與度很高、具有鮮明娛樂功能的節日。

    在20世紀20-40年代,七月十四祭祖遠比“七夕”、“清明”熱鬧。人們傳承著以家為單位的祭祖習俗,祭祖先、薦時食的古老習俗直至民國時期仍然是鄉村七月十四節俗的首要內容。抗戰勝利後,各寺廟還增加祈請佛力普渡“抗戰陣亡將士”英靈。

    20世紀50年代,七月半祭祖依然熱鬧。但後被認為是宣揚封建迷信,逐漸邊緣化。傳統七月半祭祖都是商辦官助,可到20世紀50年代末,大部分的商已被改造,無力承辦,又無官助,自然銷聲匿跡。

    60年代中期,北海公園還辦了最後一次七月半祭祖,瓊海中到處都是茄子做成的河燈,非常壯觀。“文革”時期,除了清明節,所有的傳統節日都被取締,七月半祭祖節也沒能倖免。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傳統節日逐步迴歸,但七月半祭祖節卻被冷落了。

    到了當代,雖又重提傳統文化的復興,但“七月半”祭祖追遠的文化意蘊很大程度上與清明節共有。加上由後期演變成的“中元節”所賦予與鬼魅“迷信”的密切關聯,所以在現有的節日體系中並沒有得到突出。如今原始內涵的“七月半”祭祀活動,多是民眾自發地、零星地在家庭內舉行,不再具有傳統意義上的公共性。

    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佈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專案名單(新入選專案)。香港特別行政區申報的“中元節(潮人盂蘭勝會)”入選,列入民俗專案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5 # 迷茫的大學生

    中元節作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又有著一個為人熟知的別稱“七月半祭祖節”。顧名思義這首先是一個祭祖的節日,這也是中元節最早的內涵與作用。上古時期,七月中旬正值作物成熟、物產豐盈的時間,上古先民為慶賀豐收同時為祈禱來年風調雨順,便為祖先獻上貢品驚醒祭祀,以酬謝天地同時向之報告收成從而追憶先祖。這時的節日內涵便是“敬祖盡孝”。在這一點上,中元節與早期的春節、清明節等節日較為相似。

    東漢之後,道教認為七月十五這一天是地官誕辰,釋放百鬼回家之日。因此多了鬼節之意,所以又稱鬼節、地官節等。唐代以後,“中元”一詞便逐漸固定為七月十五節日的名稱,並與上元、下元合稱三元。這一點與西方的萬聖節有點相像。

    此外佛教中本身在七月十五這一天設有“盂蘭盆會”這一節日,目的是供奉佛祖、超度亡鬼——這一節日至今在日本有著廣泛影響力,成為日本僅次於正月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可能由於其與中國孝道觀念有著一定的聯絡,隨著佛教本土化以及三教合一的發展,盂蘭盆會和中元節逐漸混淆,不再被視為兩個不同的節日。

    中元節不僅在中國有著廣泛的影響力,同時流行於北韓等漢字文化圈,後來併成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在現如今,隨著西方文化的影響和傳統文化式微,中元節也不免沉寂,很少被人所提及。

    個人認為,流行於中國數千年的中元節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特質,故應該被重新認知與推廣,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 6 # 佐佑君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道教認為七月半是地官誕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將七月半秋嘗祭祖節稱為“中元節”;佛教中稱為“盂蘭盆節”。

    中元節與清明節、寒衣節都被稱為“鬼節”,稱為中國的“三大鬼節”。從夏朝建立奴隸制度國家開始,生產力的大力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開始改變,善惡的概念開始形成。為人們做了好事的成了神,大奸大惡的人成了鬼。到了商朝,人們又把鬼與先人、宗廟、祭祀等等懷念祖先連線到了一起。連國家大事、土地收成都要向先祖的鬼魂請示,每逢有事不論大小,先要祭祖。大大小小的鬼神開始有分化,各成體系。但是“鬼神”之說,也要看歷史形式。比如,在秦漢時期,神仙思想繁榮,鬼魂思想衰弱。漢武帝晚年信神仙、怕鬼魂,更是因為“巫蠱之禍”害死了許多人。

    到了唐朝,國家強盛,“鬼”變得更加人性化,文學作品、民間傳說開始出現“人鬼相戀”的故事。明清時期,“鬼”更是體現了人間真善美、假惡醜,讓“鬼魂”之說更加完善。

    到了現代,人們開始缺少對鬼神的信奉,中元節只是傳統節日,民間有些地方燒紙錢,送荷燈,祭祖的習俗!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沉澱。

    中國的中元節跟外國的萬聖節有類似之處!

    順便說下今年的中元節時間是2019年08月15日 星期四 農曆七月十五!

  • 7 # 二公子傳說

    中元節的來歷,應與中國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關。道教盛行以後,附會傳統,創立了天、滴、水三宮神袛。據說天宮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賜福。地宮生日為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赦罪。水宮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稱萬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解厄。

    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俗稱七月半。傳說中元節這一天地宮開啟地獄之門,也是地域開門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所以民間要設道場,放饅頭黑孤魂野鬼吃。這一天要祭祖、上墳、點燈為亡者照亮回家之路。

  • 8 # 菩濟鉑犁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盂蘭盆會”,也稱“中元節”(一定意義上講,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佛教),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 印度佛教儀式中佛教徒為了追薦祖先舉行“盂蘭盆會”,佛經中《盂蘭盆經》以修孝順勵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國慎終追遠的俗信,於是益加普及。中國從梁代開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節。不過後來除設齋供僧外,還增加了拜懺、放焰口等活動。

  • 9 # 忙裡偷閒花甲人

    中元節怎麼來的?每年農曆的七月十五,是道教的中元節,也是佛教的鬼節。中元鬼節始興於唐時,但關於它的來歷,道、佛兩家各有一說。道教認為:世間有天地水三神,即上元天官,中元地官和下元水官。而從西部傳來的佛教中,一年有兩個大節日:一為農曆的四月初八的佛誕節,一為七月十五的自恣日。佛誕節就是釋迦牟尼的生日。自恣日又叫佛歡喜日,本與中元鬼節無關,但因一個神話傳奇故事,從此便與中元鬼節結了緣。據說古時候有個大善人叫傅相,他廣濟孤貧,齋僧佈道,最後被佛度化西天極樂世界。而傅相之妻劉青堤卻受人慫恿不敬神明,殺生害命,違誓開葷,還無辜撕毀經卷,以致觸怒上蒼,被閻王派鬼使將其拘來陰曹地府並摔入十八層地獄受盡折磨。劉青堤在地獄內親眼目睹了陽間的作孽者們死後所受的種種酷刑,實在害怕,便託夢給兒子傅羅卜,要他無論如何都要設法超度自己。傅羅卜夙具孝心,於是捨命前往西天向佛祖求助。釋迦牟尼佛嘉其孝義,允許他皈依佛門,改名目蓮。目蓮為尋母親,毅然前往地獄,尋遍十殿,百折不回。由於他的孝心感動了神明,終於讓劉青堤母子重逢,同升天界。據說釋迦牟尼佛曾於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來奇果救過劉青堤的命,所以,中國古代漢族人民就把每年農曆的七月十五日定為盂蘭盆節。當時,國內的大小佛寺都設有盂蘭會,各地城鄉街巷都搭起鬼王棚座上演《目蓮救母》戲。而僧人這一天替喪家念焰口經,拜水懺,這被稱為濟孤魂。

  • 10 # 趙本信

     中元節源自道教,中國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所以會在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後來佛教改為現現在俗稱的鬼節。盂蘭節在印度語中意指“倒懸”,“倒懸”指的的是釋迦十大弟子目連的母親死後受餓鬼之苦,不能吃東西。後後來得到釋迦幫助。用百味五果供養十方神佛並藉功德救母親。所以現在為了祭祀孤魂都在鬼月農曆7月舉行普渡會,現在叫鬼節。

  • 11 # 吃喝玩樂在廣佛

    農曆七月初一是一年一度「鬼門開」的日子,從這一天開始就進入「鬼月」了。農曆七月對於中國來說,是帶點神秘與鬼神色彩的月份,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中國農曆七月的傳說故事吧!

      鬼門開的傳說

      根據中國傳統民間傳說,每年到了農曆七月一日的凌晨,「地府」就會將鬼門開啟,讓在陰間受苦受難的鬼魂們,回到陽間探訪自己的家人。而有些鬼魂則是因為無家可歸,到處在陽間到處遊蕩。在陽間民眾為了避免這些孤魂野鬼影響平靜的生活,便會準備豐盛的牲禮祭品,讓他們「飽餐」一頓。

      中元節的由來

      在「鬼月」裡,最盛大的祭祀活動就是十五日的中元節,家家戶戶都會在這一天擺上最豐富的祭品,在每一道祭品插上香,並且燒紙錢給這些「好兄弟」。古時候,農曆七月時節是農民們慶祝豐收的日子,天子都會先以新收穫的穀物來祭祀祖廟,以表達對祖先的敬意,感謝祖先的庇佑讓大家能年年豐收,這項儀式稱為「薦新」,因為敬畏、緬懷祖先德澤,是華人飲水思源的優良傳統,所以古人們便在七月中舉行擴大的祭祀活動。在一些古時候的文獻裡記載著:「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最初道教訂七月十五為中元節,是為了誦經做法事以三牲五果普渡鬼魂;而佛教也會在這天舉行「超渡法會」,由和尚誦經,並準備各式供品來供養僧眾。古時候的人相信這樣的傳言:農曆七月時,掌管陰間的閻羅王會釋放陰間鬼魂,讓它們來到陽間「透透氣」,所以這個月也被稱為「鬼月」。人們為了安撫飄泊的鬼魂,會準備豐盛祭品來祭拜,讓鬼魂在這個月能和人民和平相處,於是就稱呼他們為「好兄弟」。綜合以上種種的典故,而有了「中元節」。

      小結語

      農曆七月初一鬼門開,一直要到二十九日,閻王才會將所有的鬼魂召回地府。雖然,民間有「鬼月諸事不宜」的說法,不見得符合科學精神,但是藉由這樣的警惕要提醒大家,夏天容易令人心煩氣燥,而且大家有了頻繁接觸水上活動的機會,凡事一定要小心,切莫貪一時之快,忽略了安全上的問題。所以,不論鬼神是否存在,炎炎夏日裡,諸事小心為上策!

  • 12 # 味哎兒

    中國古人把冬天認定為春天來臨的徵兆,把秋天認定為是夏天消失的徵兆。

    因此迎春在冬天進行,送夏在秋天進行。

    特別是對生物來說,中國古人只准許秋漁獵,春天夏天冬天不准許漁獵。並且漁獵的時候打老殘及雄性,不准許打幼健雌性。

    所以發展到後來就成了秋狩,再後來就成了秋天是殺生之天。因此後來犯人問斬也是秋後問斬。

    這就是春天是生,秋天是殺,概念的由來。

    這就形成了古華人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概念。

    中國古人把農曆的正月十五定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定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定為下元節。

    這三個節日,本來都是吃寒食的時候,就是不開火造飯吃前一段儲存的食品。這就是寒食節。

    實際上清明節也是寒食節,九月九秋天登高節也是寒食節。只不過這兩個節日都是到郊外去,踏青和登高望遠,吃所帶去的食品。

    寒食節的設立,就是長期使用熱的食品要停一下,用涼的食品調節一下。

    中國的鬼本來是歸到西方冥府之處的,冥府處前邊有個桃樹,鬼魂見到這顆桃樹就魂飛魄散。因此桃樹桃木又殺鬼。這就是鎮壓鬼的桃木劍的原因。

    再後來就成了麻桿打鬼。

    再後來就是秋天,鬼被收到冥府,漸漸的就把7月15定為鬼節。

    再後來佛教也摻和進來了。把本來佛祖喜樂之日,改成了鬼魂的聚會之日,形成了鬼節佛教上的於蘭節。

    這就是佛教名山大川佔的多,而原先名山大川是道教場所。這就是佛學漢化過程中的代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喝啤酒後會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