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程俊傑70559097
-
2 # 長眉
你的提問有一定想象力,準確的說,任何物質個體,都運動在流體物質裡。水是流體,魚生活在水裡,水就是魚活動的空間。人站在固體的地球上,活動在空氣這種流體裡。包括地球在內的所有星球天體,運轉在物質宇宙的“空間"裡,說句老實話,科學家都不知道星球、星系所運轉的空間裡,到底是何種物質存在,目前僅知道那些外太空裡,有宇宙射線、粒子物質和光在通行,其它的諸如"暗物質"、“暗能量”等,都只是科學家的猜測,一直也沒有真正檢測到其存在。古代人把這種人肉眼看不到星系、星球的“空間"叫做“無",西方部分科學家也認為這個"無"可以生有,“無中生有"就是狄拉克提出來的。我認為這些肉眼看似空無一物的空間,也是物質的,空氣分子所在的空間也被我們叫做“空",分子是物質,僅僅因為肉眼看不見分子,我們就當它是空,魚若稍有智力,也會同樣認為水是它的活動空間,它不會知道水是一種物質存在,我們對外太空空間的認識,打概比魚對水的認識,也高明不到哪裡去,那些“空"真的是“無"嗎?可以肯定的說,不是無!在有物質存在的宇宙裡,絕對的無是不可能存在的!“空”只是我們的科學尚未認識到的物質存在形式,這種存在形式,比我們科學已知的物質微粒分子、原子、粒子等等,還要小,是這些比空氣分子水分子更小的物質,組成了更廣袤的宇宙空間,正是這些無形的肉眼不可見物質,與可見物質相互演化,才有了豐富多彩的宇宙。宇宙是物質的,“空"只是物質的隱形存在形式,宇宙是物質個體大和小兩個不同的存在形式的集合體,物質個體太小了,我們看不見,便說哪是“空”,其實,宇宙裡任何大小的物質個體,都是“物"和“空"成比例放大和縮小的存在體,原子很小,電子和原子核之間的"空間"卻很大,而任何物質個體,都是由原子構成的,沒有什麼物體不是物質和空間的複合體,這也符合物質運動變化的規律,物質總是運動變化於有物質的空間裡,沒有物質空間,物質個體就無法運動變化,不論多麼小的物質個體,都必有“空間"供其運動變化,這是最簡道理。總之,宇宙是物質的,這點毋庸置疑。最後,有一點要強調說一下,對無窮宇宙來說,一切物質都是她的流體,星球雖大,也不過是宇宙裡的一粒“流沙",隨龐大的星系流動,流體螺旋旋渦是物質運動變化的重點,不可忽視!
-
3 # 影子都督
首先暗物質目前世界上還沒確認是否存在,目前只是存在理論階段。那麼其他的有什麼好談的?其本身都不存在,去討論一個不存在的物質的特性,和去討論屁是怎麼樣的,有意義嗎? 如果你這麼感興趣,建議先去研究屁哈。屁這東西的秘密也很多,夠逆研究一輩子了哈。
回覆列表
能量沒有形態啊,物質才有形態,所謂暗物質其實就是愛因斯坦認為沒有質量的介質場,場肯定是流體的,流體什麼形態呢?說液態有點牽強吧,應該是比等離子態更“細”,更穩定均一的“氣態”吧。
比如磁場,場物質應該是磁感線方向流動的。
至於暗能量,場物質的流動或者波動,肯定伴隨能量轉換,什麼態?只能說是“波”
純思想模式,探討一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