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千江水不汙時
-
2 # 南山來客34780
我認為精華和糟泊是對立的,但也是共存的,沒有糟泊,就顯不出精華,紅花還得綠葉襯嗎。很多時候,糟泊還是有用的。
-
3 # 炎戌先生
精華與糟粕是一對相輔相成的兩大類,沒有糟粕的就體現不出來精華的部分,當然沒有精華的部分,也不會形成糟粕的事物。
這就跟道家所講的陰陽學說類似,有陰必有陽,陰陽共存,平衡發展才是最理想的狀態。
但凡一個事物沒有對立面,只有自己,這個事物離滅亡也就很快了。如果只有精華的部分,沒有糟粕的部分,人們每天接受的都是精華,時間久了這個精華也就不被人看重了,鮮花總需要綠葉來襯托他的美。
一個階段時期的精華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成為糟粕,人們的需求改變了,評判精華和糟粕的標準也會隨之而變,沒有絕對的唯一。
所以精華與糟粕,必定會同時發展互相制約前進,這樣才可以把文化發揚光大。本來這兩件事物就是不可分離的,就屬於一併被髮展和認可。
-
4 # 我的小悟
精華是老師,糟粕是同學。
先跟老師走,走出一條路,再去尋同學,不是嗎?
上學時,跟老師學知識,很重要。明白自己缺啥。
進入社會,跟同學,很必要,明白糟粕是啥意思。
不曾習社會同學,不會明白老師精華。
老師是經驗,是保護傘。同學是歷練,是社會膽。兩者不可廢。
孰輕孰重,孰是孰非,看你造化,是好歹,先“自宮”。方知疼痛,功夫得來不易。
-
5 # 五穀雜糧最養人
在這裡,精華是足以傳承後世的語句,觀點,民俗,文化等;
糟粕呢,原指造酒剩下的渣滓。也指廢棄無用的事物;食物經消化吸收後所餘的廢物。常用以比喻粗惡食物或事物的粗劣無用者。這裡的糟粕我們要客觀看待,事物往往具有兩面性,時代感。我們在當代所說的糟粕,在當時的歷史條件和社會背景下,對於社會發展而言,或許是適合的,適應的,契合的。隨著時代進步與文明的發展,有一些事物或許就不再適應當代社會的需要,就成了“糟粕”。
所以說,我們在閱讀歷史經典文獻或書籍的時候,還要充分考慮作者所處的歷史背景。
這也或許是我們在初高中的時候,閱讀魯迅先生的文章有晦澀難懂之感,但往往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反而越發覺得魯迅先生的文章中闡述的觀點,以及遣詞造句更加經典罷。
-
6 # 香山先生
糟粕與精華本來就血肉相連,同生共存,本來就一物。比如,我們知道玉貴,不知是玉生與石,藏以深山,沒有山石,不會玉出。是糟粕養育了精華,如蚌取珠一樣,受傷害都是糟粕。該如何共存發展,我認為是母子關係,那種親密無間的魚水之情,才能夠共生共榮。現在有一種思維,寵愛精華,排斥糟粕。精華以為是人中龍鳳,高高在上,脫離了低階趣味,感到尊貴顯赫,成了陽春白雪。
這個世界上,靈芝草居少,百草茂盛。自然造物,萬紫千紅,都在相互依賴著,同生共死,缺一不可,才造就了天人合一,美好人間。每一棵花草樹木都應該相互尊重,不分高低貴賤,紅花配綠葉,才能夠欣欣向榮。
-
7 # 禪行天下
探討應該怎樣發展好,總給人一種主觀干預的感覺,實際上萬事萬物還是順其自然的好。
所謂精華,就是好的,而且是好的之中最好的。糟粕,就是不好的。從人的思維習慣來講,好的東西越多越好,不好的東西應該舎棄。
但問題是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有時候很難判斷,會隨著時間,或者領域的不同而發生變化。比如,文革的時候,孔子學說是不好的,當下確是要發展的。再如,手工織布的技藝,在經濟領域就是落後的生產力,而在文化領域就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是精華?還是糟粕呢?
既然分不清哪個是精華,哪個是糟粕,所以也就不用主觀的干預怎樣共同發展問題了。或者說,分不清哪個是精華,哪個是糟粕,本身就已經解決了兩者共同發展的問題了。
回覆列表
如果回答兩者共生,估計提問者會覺得是套話,精華和糟粕,分不開的。
螳螂說一年有三個季節。人生活在海南,不會買羽絨服。吃慣海鮮者,初到中原,也會覺得中原廣大地區飲食略有滋味而已,長時間不見得會喜歡和習慣。
糟粕最耀眼的也是糟粕,精華最噁心的也是精華。但是一旦人認準了後,糟粕也會成為精華,精華也會成為糟粕。
自古以來,人人都說精華,提起糟粕都嗤之以鼻,殊不知,精華為表,糟粕為內。也有糟粕為內,精華為表的兩種大致說法。這或許是一種籠統回答。
但是迴歸個人身上後,會發現,現實中人做的現實事總是精華和糟粕並駕齊驅,有時,糟粕會凌駕精華之上。
如果給兩者帶入真實場景去賦予含義,恐怕人人嘴上說的糟粕在真實內心看來是個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