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123037290864

    按照現行教科書上的說法,這個問題很簡單,如王力先生說: 總之,“也”字是肯定或否定的語氣。有的語法家以為“也”字也表示疑問,那是誤解。……“矣”字的問題比較簡單。“矣”字的詞彙意義大致等於現代漢語的“了”字。如果說“也”字是靜態的描寫的 話,那麼,“矣”就是動態的敘述,它告訴人們一種新的情況。 至於其他語言研究者對“也”與“矣”的區別,可以說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大體而言,“也”是表判斷,“矣”表已然之事實,是佔主流的看法。但對照先秦經典原文,有很多例子並非如此。比如: 《詩經·卷阿》: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 《禮記·樂記》:散軍而郊射,左射狸首,右射騶虞,而貫革之射息也。 《禮記·聘義》:刑罰行於國,所誅者亂人也。如此,則民順治而國安也。 《論語·先進》: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 《國語·晉語》:且夫欒氏之誣晉國久也。 這幾個例子都非判斷而是陳述語氣,但都用了“也”字而非“矣”字。也有當用“也”而用“矣”的例子,如: 《禮記·樂記》:大章,章之也;咸池,備矣。 《呂氏春秋· 蕩兵》:人曰:“蚩尤作兵。”蚩尤非作兵也,利其械矣。 二例最後一個“矣”字顯然應該作“也”。《史記·樂書》引用此句時正改作“備也”。所以清人王引之《經傳釋詞》謂“‘備矣’與‘備也’同。”也就是“也”與“矣”沒有什麼區別,並無靜態、動態的區分。至於王力先生說“也”字不能表疑問,那就更不可信了,因為相反的例子太多了。比如《左傳》主要用“乎”表疑問,但也用了62次“也”表疑問,而《穀梁傳》的疑問句總數才444句,卻用了318次“也”作語氣詞。先秦經典甚至出現了大量例子,在一句話中,“也”既作疑問語氣詞,又作肯定語氣詞。如左傳: 此其如專行之辭,何也? 曰:非專行也。(隱公二年) 外夫人不書葬,此其言葬,何也? 吾女也。(襄公三十年) 再如論語: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論語·為政》) 子曰:“何為其然也?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論語·雍也》) 所以,關於文言語氣詞的運用,先秦經典相當混亂,沒有什麼規律。教科書總結出的“規律”,都避開了相反的例證,所以並不能真實反映歷史的真相,不可相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四,五,人,校園小品劇本,五六分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