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走在路上亦是風景
-
2 # 小山東vlog
不是錢難掙了,是方式變了。以後每個行業TOP20以下的小散小戶會更難,感覺難那是沒找到正確的路子。一個小小的網紅帶貨能力超過多少經銷商貿易商批發商?我們小縣城現在都是這樣玩的,實體店,直播帶貨,粉絲下單,一部分上門自取或者跑腿送到家,另一部分發往全國。一個個混的風生水起,但是個別不懂變通的實體店,都貼著轉讓清倉在門口
-
3 # 嫦娥姐姐61
感覺今年的錢難掙,有同感嗎?
有同感!非常有同感,我們餐飲行業今年的錢難掙,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菜價居高不下,菜品單價不能隨意上調。
二,大小型工廠搬遷叫多,人員流失,很多老顧客也流走。
三,城市形象,消防安全抓得嚴格,不準亂擺亂放,原來可以擺放幾桌的位置,現在是有客人也不讓你擺,生意做不成,那來錢賺。
四,房租、水電、物管費用有增無減,掙點小錢得分他們一半。
五,其他支出高於掙錢的速度,所以掙的錢根本沒有餘留,一年到頭累死累活,一分不剩,那能感覺到掙錢容易。
哎!難啊!掙錢特別的難啊!
-
4 # 英子25687
確實今年錢太難掙了,房價下跌房子租不出去要麼很砍價收入那點可憐的錢除了繳物業費,水電網路家裡的各種維修費用,就剩下陪本鑽咬喝了
-
5 # 小姜閒話
時代在改變,人的需求當然也會跟著改變。
第一階段是計劃經濟時代,我們老百姓有錢,但是沒有能力生產好的商品,於是就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第二階段就是市場經濟類了。新中國1978年改革開放,國外的資金資源大量湧入中國,這個時候就出現我們看見的大量公務員下海大潮,於是就有了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這種說法了,只要你有雄心,就是擺地攤也能做老闆
第三階段是網際網路經濟了。1998年這個時候就是中國網際網路元年,看懂計劃的人就早早佈局了,於是就誕生了JBAT這些行業巨頭,至今為止還壟斷者國內絕大部分流量,於是誕生這一片網際網路的富豪。
第四階段就會是現在處於分口上的社交電商了。它利用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作為交易的一種購物方式,它極大的降低了交易成本,它也更加註重參與感,體驗感,成就感,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做到與消費者共同享受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紅利,這也就符合我們李克強總理不斷強調的分享經濟,也會給普通人帶來各種向上通道的機會。
所以最後總結。 並不是錢越來越難賺了,只是專業的人越來越多了,消費者變得專業,於是像90後,00後不會去追求價格這個東西,他們是真正意義上有追求,自己的價值觀的一代,值得慶幸的是,中國年輕人的價值觀,人生觀的迴歸到人的本性,這也是中國時代最偉大的進步吧!
-
6 # 領永
房子建在多房價如何 藥材被壟斷便宜買不到了 商品交易被壟斷門市關了失業創造了 假貨多了 這樣物美價廉的超市不會存在多久 就得被壟斷者想法弄死 因為他告訴大家貨物真實價格了 有人說不去costco錢讓美華人賺去了 香港老百姓被掏空 現在錢去了哪裡 天咪不也是在給日本人賺錢嗎 海底撈新加坡了 vivo美國……我們要貨真價實 我真要開啟門店創造就業 這樣的企業家不多了 不是為外華人賺錢就是移民liao 更何況那個壟斷創造失業不說還在給日本人賺錢
-
7 # 超人睡著了
現在才感覺到,太遲了。我在2015年已經感覺到生意難做,生意人可能要流血,流淚了,所以我在15年就開始不做生意了。
回覆列表
“錢難掙”並不僅僅體現在今年。近幾年來,掙錢難的現象就尤為明顯了。
一、國有企業人工職能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剩餘勞動力相對增加,崗位減下來的人要自謀生路。
二、民營企業近年來,被金融擔保圈所困,虧損企業倒下了,好一些的企業也由於借貸擔保而被牽扯進去,導致資金鍊斷裂。有的一個縣的企業不良貸款高達60億元之多。破產、停工的企業工人只能另想辦法。
三、小微企業經營舉步維艱,生產經營資金緊張,制約著它們的發展,生產規模小,崗位就業人員有限。
四、電商經濟的發展對實體經濟的衝擊,使得經濟實體銳減,實體經濟經營人員大量休置。
眾多因素的岀現,造成閒置人員就業困難,錢難掙的問題也就應運而生了。
個人分析不當,權做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