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刃行走
-
2 # 閒話經濟
毫無疑問,可以收回。如果不能收回,也就不存在“貨幣政策”“調節貨幣吞吐量”“回收貨幣”等說法了。
怎麼收呢?很簡單,就是透過各種方法,比如,提高準備金率,讓各商業銀行再央行存錢。商業銀行在央行的存款多了,可以增加的貸款就少了,那麼透過存貸款機制創造的流動性就少了,流動性就這麼回收了。
不知道解釋清楚沒?請指教。
毫無疑問,可以收回。如果不能收回,也就不存在“貨幣政策”“調節貨幣吞吐量”“回收貨幣”等說法了。
怎麼收呢?很簡單,就是透過各種方法,比如,提高準備金率,讓各商業銀行再央行存錢。商業銀行在央行的存款多了,可以增加的貸款就少了,那麼透過存貸款機制創造的流動性就少了,流動性就這麼回收了。
不知道解釋清楚沒?請指教。
當然可以回收;
貨幣乘數是指當央行放出或者是減少基礎貨幣供應,這些貨幣會透過銀行系統放大或者縮小實際流通的貨幣。這種放大和縮小的倍數稱為貨幣乘數;
那麼為什麼會呈現放大和縮小呢?
比方說,央行給銀行A多了100塊, 然後銀行把100塊帶給了B,B又把錢存進了銀行(不管是消費還是存款,最終都會回到銀行),扣除10%的準備金率,銀行又把剩餘的90塊錢貸出去了,然後這90塊錢又回到了銀行,然後扣除掉10%的準備金,銀行又把錢貸出去,這樣迴圈往復,真實流通的貨幣將會超過100元好幾倍,這種效應就是貨幣乘數;
如果央行想要回收釋放的貨幣,應該怎麼做呢?
一般來說有三種方法:
1)提高貼現率:提高貼現率會降低基礎貨幣的供應量;
2)提高銀行準備金率:提高準備金率將會降低貨幣乘數的效應;
3)在1級市場上賣出國債:回收貨幣;
但是,為什麼我們沒有感覺到央行有回收流動性呢?
因為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水平在不斷上漲,社會總體的交易量是在不斷增加的,也就是說貨幣需求總量是在不斷增加的;所以,央行本來就是要不斷釋放基礎貨幣的,現在只需要控制放的速度快慢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大規模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