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淡淡紅塵夢
-
2 # 笑談人社
做了股權激勵,一定能激勵到員工嗎?員工一定領情嗎?
不一定。
很多創業公司由於受資金的限制 ,不能給一些大牛以更高的薪資,也為了更好的激勵員工齊心協力,所以很多創業公司都用股權來吸引、穩定人才,都制定了公司的股權激勵機制。
但是為什麼不久公司還是倒閉了呢?
任何一家公司的成敗,可能會受到戰略、產品、資金、市場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但是我們從中能看出,肯定也與股權激勵制度未發揮激勵作用有關,沒有起到正向激勵的效果。
在一個成熟企業為例,這是朋友所在的公司。幾年前,這位朋友所在的是一家即將在香港主機板ipo的企業,上市前,為了激勵公司核心團隊和感激公司老員工的辛苦付出,公司決定對他們進行股權激勵。
可是當這個訊息公佈後,公司的一些基層員工就在議論,原來公司上市與我們沒有一毛錢關係!甚至那些被授予股權或期權的老員工、高管們也在為股權數量的多少、有無不停的吵架。適得其反了。
一個公司,要想真正的讓股權激勵制度,起到實實在在的作用,使員工具有主人翁意識,甚至是和企業形成利益共同體,幫助企業實現穩定發展的長期目標,是需要著時費一番心思的。
-
3 # 風雨黃鶴村
首先:作為優秀公司,特別是上市公司,為了激勵員工上下合力,挖足潛力,形成公司盈利進入良性迴圈,會逐漸推出相關機制,在為公司創造利潤同時,員工也水漲船高,收入豐厚。比如:股權激勵、持股、融資等等,實踐證明的確為明智之好舉措。
其次:上市公司也並非“一肥遮百醜”,所有運作以及人、財、物、營銷和綜合素質都須形成良好的份圍和有效管理機制,而非單一的股權激勵;良好的公司可圈可點,而不良公司不從根本上解決頑症,靠所謂激勵機制同樣無法挽救公司,恰恰相反,這些無良舉措都將會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第三:事實證明,良好的激勵機制會讓公司更上一層樓;而不良的公司甚至是已經進入惡性迴圈的企業,誠信與業績一旦出現透支,那引發連鎖轟然倒踏之效應是必然的,藉此推動所謂股權激勵有何用?員工怎能會領情?
(注:圖片選用網友作品,致謝。)
-
4 # 熟知職場
我個人的理解是:
如果你是一個初創型的公司,最好先不要設定股權激勵,這個時間公司看不到前景,能夠生存下去就很不容易了,設定再完善的股權激勵,對於員工來說,都是空談。不如做好薪酬機制,初創型公司能夠讓員工看到實實在在的錢,才會打消他們對公司能不能夠活下去的顧慮,才能讓員工踏實的跟你繼續奮鬥下去。記住,不是每個公司都和阿里巴巴一樣,500的工資就可以留住一批人才,因為不是人人都是馬雲。
如果你是一個各方面都已經很成熟的公司,當然可以做股權激勵。因為員工已經看到公司未來的發展,對公司充滿信心,在完善的薪酬機制下,做出好的股權激勵制度,無疑是錦上添花,只會讓員工死心塌地的在公司一直做下去。會“算賬”的員工會受到激勵的。
-
5 # 巨蟹數字創意
關於股權激勵,暫且不談能否激勵到員工,還是要看你的公司有沒有發展潛力,現在適不適合做股權激勵?
如果你的企業處於一個上升期,而且專案發展很有前景,企業規劃相當明確,那你可以適當的針對企業的人才做股權激勵。因為員工看到了企業的發展,而且專案在發展中有很好的盈利模式,這樣的情況下,企業內比較優秀的人才可以分給股權,比漲一點工資,發一些福利更有吸引力,以達到留住人才,激勵員工的效果。
而如果你的專案一直處於虧損狀態,而且沒有轉型的打算或者讓員工看不到企業轉型發展的可能,這時候即便你做了股權激勵,又能怎樣呢?員工不領情,也很正常啊。因為員工沒有看到企業專案的價值。這時候可以考慮從企業內部做一個改變,在盈利模式上做轉型等等。
個人建議,若有不足之處,請一起談論!
-
6 # 紅塵一醉
很多股權激勵在前期只是一張紙,他上面有一定的條款,當這些所有滿足條件,並且還是發股權的CEO還能說了算的時候,才會給你兌現,並且CEO或者老闆要兌現承諾哦,如果不守信用,你這個跟白紙有啥區別?
所以站在員工的角度上看,你要讓員工對你的承諾表現相信。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1.老闆是一個言必行,行必果,信守承諾的人嗎?
2.老闆有沒有感知企業的人心是否在一齊,靠得比較緊?還是人散散漫?如果人心散漫會影響你承諾的份量。
除了資金獎勵外,沒有更好的辦法讓員工留下來努力工作了嗎?不可否認,獎金在相對公平、並且有嚴格的檢驗標準,員工可以達到目標的時候,更有吸引性。但到了一定程度後,獎金的激勵並沒有發生很大的激勵作用,反而在下降。我們還可以考慮用以下的方式來激勵員工:
1.不要用大鍋飯的形式來分配工作;
2.對於年輕人來講,職業崗位的晉升、培訓學習的機會和鍛鍊的機會重於獎金;
3.在內部實行競爭,排名PK,做得好的名譽貼上來並給激勵獎金;
4.在正式場合與非正式場合對員工的肯定、認可、表揚與讚美,也不亞於是一種激勵員工奮發向上的手段;
以上手段可以一起用,並不是非黑即白,共同發揮的作用會更大。
-
7 # 法妞問答
導讀:
來年,企業能不能馬上迅速發展,靠的就是今年的年底的新出臺機制如何落地了。年底是非常考驗企業留人的能力,不過即使把人留下來,為此付出了高昂的成本若不能激勵到人的價值,這種投入只會讓企業失去競爭力和贏利能力。很多老闆會考慮採用股權激勵,可是股權具有一定的長效激勵效用,且本身的激勵力度並不高。
股權、股份、分紅有什麼重要的區別?
股權:實股,具有所有權
股份:溼股,具有持續的收益權
分紅:虛股,具有約定的分紅權
舉例說明:某企業老闆想留住核心人才,他初步想了三個方案:
方案1、給每個高管半買半贈0.5%-2%不等的股權,並且約定為實股,到工商局登記註冊。
方案2、按公司估資,將資產定為1000萬股,每股1元,名為原始股,讓員工出資認購,代持在大股東名下,若離職則原值退回。
方案3、劃定主管級以上的幹部,共同分享公司年度15%的利潤,在職有離職無。
分析:這三個方案,分別對應股權、股份、分紅。哪種模式更能符合老闆的需要和預期?
1、針對不同的人群應有不同的模式,不可一刀切,不要用一種模式解決所有人的需求。
1)股權適合高層次、高價值的人才。
2)股份適合中高層次、中價值的人才。
3)分紅適合研發、業務、創造型的人才。
而且,三種方式可以組合運用,形成更強的激勵合力。
股權佈局要先行!
2、三種方案的利弊分析:
1)方案1:可以留人但激勵價值不高,退回非常不方便。而且股東多了,非常影響決策效力,甚至危及創辦人的控制權。
2)方案2:員工出錢只是投資人但不是合夥人,出錢的人未必一定會出力或出大力。
3)方案3:員工不出錢,得到獎賞或福利,看起來很合理,但是分配規則不好定,容易主觀了事,員工對分配不公有意見。而且,分的多時員工在意,分不到時員工怨氣。看上去更偏向福利性獎賞,激勵力度不穩定。但是退出比較方便,有的老闆一句話就可以停止或改變。
3、股權激勵的系統核心價值在於佈局,一定要有佈局,才能更好地激勵員工、保護企業、發展共贏。
股權激勵都有哪些方法與模式?
1、從大局來看,有以下多種模式:
股權激勵的基本模式!
股權激勵的衍生模式!
2、作為中小企業(非上市公司),可選擇的模式更豐富、更靈活,更加追求實效。
說明:以下列舉了股權36計中常用的6計!
股權36計之業績入股式!
股權36計之事業部式!
股權36計之期股式!
股權36計之期股式!
股權36計之專案入股式!
股權36計之崗位分紅式!
哪些股權或股份激勵模式才是高價值的?
下圖告訴我們一個基本原理:凡是出錢出力,有彈性,要參照貢獻價值,面向未來,可以不斷延擴充套件的,就是最富價值的股權激勵模式!
凡是高激勵的模式就是高價值的!
哪些方法更適合中小企業,而且激勵性更強?
有兩種模式值得學習和參考:OP+PSP
OP(內部合夥人模式)是一種什麼模式?
員工要出錢
不佔公司股份
對經營成果負責
不增加激勵成本
持續做大產值和利潤
分享公司增量價值帶來的收益
OP模式實現員工與老闆的共贏!
當然,以上部分屬於企業的長效激勵模式,有的老闆會想,我的企業現在還沒有到這個階段。那麼可以考慮先完善做好月度的激勵機制開始。
薪酬全績效模式KSF是首選,因為它是當代以人本的增值、創造價值為核心的加薪激勵方案。一切以人性做出發點,充分的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實現創造即所得。
激勵方式的設計思路
1、以平衡點為導向的激勵
例如:銷售額(產值工資5000元)。2016年全年月均銷售500萬,以500萬為平衡點,高於500萬的,每高出10萬獎勵100元,如低於500萬,每低於10萬,少發80元。
2、以提成點為導向的激勵
上述案例:也可這樣設計:銷售額1萬=10元,或銷售額提成率為0.1%。
3、以要求標準為導向的激勵
上述案例
4、設定幅度的彈性激勵
例如:工資費用率指標。2016年平均工資費率為26%,最高時達到38%,最低時為22%,資料的波動性很大。經過測算,選取25-27%作為不獎不罰的中間地帶,高於27%的,每高0.1%少發10元,低於25%的,沒低0.1%,獎勵15元。
5、正激勵與負激勵
在設計考核激勵是,一定要衡量正負激勵的水平。從整體來看,正激勵要大於負激勵。從個體來看,被考核人不能完全控制的指標、經營性的指標,正激勵要相對大於負激勵;被考核人可以完全控制的指標,正激勵與負激勵可以相當;而對於管理性指標,尤其是責任性、要求性的指標,負激勵可以大於正激勵。
-
8 # 股加加
做了股權激勵不一定能激勵到員工,但做好股權激勵一定能起到激勵效果。
迄今為止,全球工業企業500強中,90%都實施了股票期權制度,美國7000家上市公司中90%以上都做了股權激勵。
股權激勵就要從名和利上去設計,名就是身份認同,參與感,股東身份,合夥人身份;利最重要的就是股權分紅權,把自己的收入跟公司的經營掛鉤。只有認真面對員工對名利的追求才能實施有效的股權激勵。
做了股權激勵為什麼沒有起到激勵作用?一、團隊沒有參與感
創始人宣傳的夢想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根本不瞭解員工的內心想法。團隊認可激勵股權的價值,很多是基於對公司所從事事業與公司老大能力與魅力的認可。公司創始人要成為賣夢師,把夢想賣給團隊。
二、員工被動選擇而不是主動選擇
很多公司做員工激勵,讓員工感覺是被迫選擇。但從人性上來講,任何一個人都會對自己的主動選擇負責任,對被動選擇很難承擔責任。因此,可以把激勵股權做成薪酬包的部分,讓員工主動選擇。比如,假設員工的年薪是15萬,公司可以給員工三個選擇:(1)100%年薪加一點股票;(2)80%年薪,少領的20%年薪以股票支付;(3)50%年薪,少領的50%年薪以股票支付。
三、公司封閉資訊,而不是公開資訊
關於股權資訊是否需要公開,是很多創業公司經常會遇到的尷尬問題。公開吧,擔心出現問題。不公開吧,員工互相猜測也會出現問題。很多做員工股權激勵的公司,都有資本市場的計劃。對於員工激勵股權的資訊,不存在是否公開的事情,只存在早公開晚公開的事情。因此,公司股權的發放,要相對公平合理。對於股權發放的標準,要公開,且要相對公平合理。
四、混亂的股權激勵的管理
很多中小企業,在做股權激勵時,沒有完善的章程,比如授予時,沒有籤授予協議書,轉讓時沒有股權轉讓協議或是財產份額轉讓協議。該行權時,沒有及時的通知激勵物件,在退出時,也沒有合適的退出機制。
五、對公司未來沒有信心
行權價格過高,或者回購價格過低,員工對公司未來沒有信心,不看好公司的發展前景......都會影響員工購買。
-
9 # 合一股權設計
做股權激勵,能不能激勵到員工,你首先要考慮這幾個問題。
不是你想給,員工就一定得要,股權激勵是以員工為中心,而不是以老闆為中心最佳的激勵時機是在企業處於上升期、或者有上市計劃、或者有一筆投資、或者要啟動一個新專案等等利好的情況,這個時候股權的價值預期比較好一些。而企業如果處於低谷期,肯定就不是做股權激勵的最佳時機。
身為老闆,你願意放權嗎股權激勵之所以能夠在一些企業發揮作用,一方面是因為員工能拿到更多的錢,另一方面是因為透過股權激勵,員工有更多的參與感、能體驗到主人翁的快感。而如果你作為老闆,如果在員工心中是個不願意放權的人,員工根本不指望能深入參與到企業經營的深處,怎麼可能會有積極性參與激勵計劃。
你說的很好,但你的員工信嗎親力親為、充滿行動力是商人的優點,但是放在股權激勵這件事上,就錯了。股權激勵是個專業的活兒,不是學習幾天課程就能幹成的。
我們做股權激勵專案的時候,要調查企業的財務狀況、瞭解參與意願,這些活兒只能外部人來做才相對客觀。
老闆拿出股權激勵方案的時候,激勵物件從角色上就想當然的認為只會站在老闆角度來設計條款,協議肯定對他們不公平,這就很大程度上造成股權激勵方案的流產。
-
10 # 東嶺財經
股權激勵這個事情,比較複雜,如果做,至少讓被股權激勵者得到客觀上的實惠。否則,可能適得其反。
如果遇到股權激勵,個人建議(也不一定正確或適當)從以下幾個方面看:
一、看股權激勵目的
(一)股權激勵目的為留住核心員工並希冀員工長期在司工作,員工幾乎不掏錢或掏的銀子遠低於因股權激勵獲得的收益,而且這個收益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是很有可能到手的。
這種情況下,我覺得是可以參與的。
(二)股權激勵目的實質為公司融資,捎帶激勵員工
員工投的錢,可能隱名,也可能顯名。這種情況下,員工要做好判斷。是否判斷為融資:
看股權激勵的物件是面向全部或大多數員工,還是核心少數員工。如果是前者,則實際融資的可能性大。其他的判斷,是否付息、金額大小等等,當然不只一個現象,綜合判斷為準。
二、看公司發展情況
看股權激勵公司處於哪個階段,天使輪,ABCD+輪,Pre-IPO等等,判斷的建議是越往後,越靠譜。
對於初創階段的公司,因其風險大,股權激勵個人覺得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三、老闆(包括董事會、股東會等)
對老闆等是否有信心。若有信心,這個股權激勵的作用會大。隨著公司的發展,會不斷增加或減少這個信心。股權激勵的作用也會隨著這個信心起伏。
股權激勵是個比較複雜的情況,因每個公司及其管理層不同其股權方案也不同。如果對老闆有信心,看好公司發展,而且股權激勵的利益能夠得著,建議還是參與一下吧。任何一個股權方案(股東會/股東大會透過),只要被激勵物件大多數人滿意,少部分人感覺更滿意,少部分人感覺不滿意,那麼這個方案就算一個不算差的方案。至於員工是否領情,看員工自己了。
股權激勵是一個複雜的東西,以上了了數語不能周全,且是一家之淺言,看後若感覺有用則更好。若覺無用,就當過眼煙雲,晃了一下眼。
回覆列表
未必也要看平時的工資待遇,要是平時低最後給點也很難讓員工領情。有些企業發展的並不好,前途未知,這種情況下員工不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