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羊咩咩YYYY
-
2 # 小小寂軒
我心中的忠臣首先有
1.典韋,東漢末年陳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寧陵縣己吾城村)人。人稱“古之惡來”(惡來是商紂王部下猛將)。曹操部下重要將領,同許褚共領虎衛軍。魏國名將。使一雙鐵戟,勇猛過人。曹操與張繡交戰時,典韋駐守曹操大寨,奮力迎敵,終因鐵戟被盜,受圍斷而死。在這一戰中,曹操的長子和侄子也都戰死了。事後,曹操親自祭奠,痛哭失聲。他對眾將領說:“吾折長子、愛侄,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也!”
2.諸葛亮。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特追封他為武興王。諸葛亮為匡扶蜀漢政權,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於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諸葛亮在後世受到極大尊崇,成為後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
3.狄仁傑。狄仁傑的一生,可以說是宦海浮沉,狄仁傑每任一職,都心繫民生,政績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後,輔國安邦,可謂推動唐朝走向繁榮的重要功臣之一,也是在武則天在自己兒子個侄子之中誰在太子之位競爭中保住李唐的大忠臣。
4.岳飛。岳飛(1103~1142)字鵬舉,相州湯陰人(河南),為宋朝名將。事母至孝,家貧力學。其母親在他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字,岳飛以此為一生處世的準則。北宋宣和中,以敢戰士應募,隸留守宗澤部下,屢破金兵,宋高宗手書「精忠岳飛」四字,制旗賜之。又破李成,平劉豫,斬楊麼,累官至太尉,授少保兼河南北諸路招討使。公元1129年,金兀朮渡江南進,攻陷建康,岳飛堅持抵抗,於次年收復建康大破金兵「柺子兵」於郾城,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兩河(淮河、黃河)義軍紛起響應,復欲進軍朱仙鎮,惜宰相秦檜力主和,乃一日降十二金字牌,召還。 1141年(紹興十一年),他遭誣告“謀反”,被關進了臨安大理寺。監察御史萬候*(音末期屑)親自刑審、拷打,逼供岳飛。與此同時,宋金政府之間,正加緊策劃第二次和議,雙方都視抗戰派為眼中釘,金兀朮甚至兇相畢露地寫信給秦檜:“必殺岳飛而後可和。”在內外兩股惡勢力夾擊下,岳飛正氣凜然,光明正大,忠心報國。從他身上,秦檜一夥找不到任何反叛朝廷的證據,但岳飛卻仍於紹興十一年農曆除夕夜,被趙構“特賜死”,殺害於臨安大理寺內,年僅三十九歲。岳飛部將張憲、兒子岳雲亦被腰斬於市門。岳飛父子及張憲死於奸臣昏君之手,激起了抗金軍隊和老百姓的強烈憤怒,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秦檜支吾其詞“其事體莫須有。”韓世忠當場駁斥:“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民族英雄岳飛,就在“莫須有”的罪名下,含冤而死。臨死前,他在供狀上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這是悲憤的呼喊! 岳飛馳騁沙場的英雄形象和含冤屈死的結局我想我們每個人都能耳熟能詳,由於當時狹隘的民族意識,把金朝當作外族看待,致使岳飛的形象進一步的得到昇華。但其忠貞不屈慘死於“莫須有”的罪名之下,足以讓其名垂青史,萬世受後人敬仰。
-
3 # 人生若只如初見11749
華夏5000年曆史,從古至今無數忠肝義膽忠臣為國拋頭顱灑熱血,他們的故事可歌可泣,萬古流芳! 第一位.東漢末年的名將,關羽,他與劉備,張飛結拜稱“桃園三結義”,追隨劉備在益州,被封襄陽太守,被曹操生擒後殺龐德而逃,被曹操,呂蒙夾擊腹背受敵被害身亡。後有關公廟教育後人堅持信義和忠誠的道德原則為人敬仰!
第二位.韓信 西漢著名軍事家,西漢的開國功臣,是一位難得的將才,他帶率兵打勝仗後被人告發謀反,自己寫下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而被呂后騙至宮中殺頭,他死於自己的才能,不可否認他是個奇才!後有韓信廟供人紀念!第三位.楊業,北宋良將,卻生在宋朝那個無能皇帝的朝代,率兵作戰絕食而死!令人惋惜!第四位.大家都熟悉的岳飛,南宋抗金名將,都學過岳飛精忠報國課文,這樣的義膽忠臣卻被秦檜夫婦“莫須有”的罪名殺害,“東窗事發”就出自這裡.(不一一列舉圖片啦!) 第五位. 文天祥,一生征戰遭人出賣被元軍捉住,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還有包拯,狄仁傑斷案能手… 是不是忠臣義膽的臣子都是枉死的?你心中的忠臣義士是誰?他有怎樣的故事?歡迎互動! -
4 # 峰w行天下
我來說說史上較沒有爭議的忠誠,每一位都是歷代朝廷褒獎,更是百姓心中的完人。
1.關羽
第一位當然是關二爺了。忠義無雙不二臣,威震華夏第一人!關二爺不但受到每一代朝廷不斷的加封,由人變成了神,更是受到千百年來各行各業尊崇。
2.諸葛亮
諸葛武侯,本躬耕於南陽,未出茅廬便知三分天下。後追隨劉備,將匡扶漢室視為己任,六出祁山伐魏,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卒於五丈原。
3.岳飛
嶽武穆是一位悲情式的英雄。他忠於朝廷,忠於民族,但為當朝皇帝所不容。因為他要做的事如果做成了,會從根本上動搖皇帝的執政合法性,命隕風波亭便成為了他最終的宿命。在他死後,被封嶽王,與關帝一同成為忠義的代名詞,成為漢民族的精神脊樑。
4.文天祥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他被稱作宋朝最後一位義士,被俘後押解致元大都,忽必烈親自勸降,許以宰相之職仍不為所動。因為他知道,這並不是簡單的亡國之恥,而是亡天下!在獄中寫下了著名“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詩句後,慷慨赴死!
-
5 # 公子皇羽
中國歷史上從來不缺忠臣的!
從古至今從來不缺忠貞不渝之士,他們被萬世敬仰,有的甚至被神話!說幾個有代表性的:
關龍逄,歷史上第一位名相,誓死進諫,最終被暴君“夏桀”所殺。比干,商紂王王叔,忠君愛國,為民請命,敢於直言勸諫,被紂王挖心而死,被稱為“亙古忠臣”。申包胥,春秋時期楚國大夫。公元前506年,吳國攻打楚國,攻入郢都後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屍。申包胥來到秦國請求幫助,在秦城牆外哭了七天七夜,滴水不進,終於感動了秦國君臣。秦哀公發兵救楚,最終助楚昭王復國。蘇武,西漢大臣。 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人多次威脅利誘,要他投降;後把他遷到北海邊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才放他回國。蘇武歷盡艱辛,在漠北牧羊十九年持節不屈。 至公元前81年才獲釋回漢。魏徵,唐朝政治家、文學家和史學家,為官清正耿直,直言進諫,多次觸怒唐太宗李世民,甚至在死後還被李世民推到墓碑,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文天祥,宋朝末年政治家、文學家,矢志抗元報國,忠貞不二,被俘虜後元世祖忽必烈親自勸降,許以中書宰相高位,然而文天祥不為所動,慷慨就義,他的詩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廣為傳誦。于謙,明朝名臣,著名民族英雄,“土木堡之變”後瓦剌挾英宗逼和,他以“社稷為重,君為輕”拒絕。他憂國忘身,口不言功,平素儉約,居所僅能遮蔽風雨。但因個性剛直,英宗復辟後被誣陷含冤被害,明憲宗時,于謙被平反。這些都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其他還有很多,諸如屈原、諸葛亮、關羽、寇準、陸秀夫、張巡、介子推、岳飛、史可法和楊業等人,太多太多!
-
6 # mao茂mao
感謝邀請。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曆史長河中出現了無數忠肝義膽,充滿民族精神和民族氣節的歷史名人,下面我就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些古代的忠臣。 一、關羽
首當第一的當然肯定是關二爺,他現在就是忠義的化身,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蜀國“五虎上將”之首,後世被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
二、岳飛
第二位當屬岳飛,南宋抗金名將,今河南湯陰人,南宋“中興四將”之首,收復襄陽六郡,北伐中原,所向披靡,但是卻在宋高宗、秦檜一意求和下,被迫班師,更是在求和過程中以“莫須有”的罪名慘遭殺害,造成千古奇冤,後世被追贈諡號“武穆”。岳飛除了是著名軍事家,更是著名詩人,代表作《滿江紅》,是千古傳頌的愛國名作。
三、文天祥
第三位,南宋末年政治家、愛國詩人、抗元名將文天祥,江西人,史稱“宋末三傑”。被元世祖忽必烈戰敗被俘後,大義凜然,寧死不屈,慘遭殺害。後世諡號“忠烈”。代表作《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後世之前千古傳誦。
四、史可法
第四位,明末抗清名將,名族英雄,河南開封人,崇禎元年進士,官至督師,兵部尚書。弘光元年,清軍攻破揚州城,拒降被害,清軍下令屠殺揚州百姓,八十萬餘人慘遭殺害,史稱“揚州十日”,史可法死後被南明追贈為“忠靖”。
五、譚嗣同
第五位,譚嗣同,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湖南瀏陽人,“戊戌六君子”之一,光緒二十四年因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後拒絕逃跑,慘遭殺害,代表作《仁學》,是維新派第一部哲學著作。更是留下了“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名句。
以上六位只是五千人歷史長河中選出的部分代表,他們在各自的時代裡表現出自己的名族氣節,忠肝義膽,讓後世之人尊敬敬仰。
-
7 # 北涼李義山
要說中國5000的歷史,到底有多少忠肝義膽的忠臣,那麼數不勝數,今天我要說說這八位。
1、亙古第一忠臣——比干
比干是殷商貴族商王之子,其自幼聰慧,在他20歲的時候就以太師的高位輔佐帝乙,後來又接受帝乙臨終託孤,輔佐帝辛,也就是我們說的商紂王,最終死於紂王的猜忌,被挖心而死。幹從政40多年,主張減輕賦稅徭役,鼓勵發展農牧業生產,提倡冶煉鑄造,富國強兵。被稱為亙古第一忠臣。
2、周公吐哺——周公旦
周公是周朝時期的爵位,有此爵位就是代表輔佐周王治理天下。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武王死前託孤於周公旦,自此他兢兢業業輔佐周成王。將年幼的周成王一步步輔佐成一代明君,在成王登基七年後,周公旦覺得周成王漸漸長大,徹底放權,大週一片繁榮。
3、西漢智囊——晁錯
晁錯是西漢文帝的時候的智囊,輔佐文帝治理天下,提出很多行之有效的建議。後來提出削諸侯,集皇權。但是這一建議,明顯觸犯了當時諸侯們的利益,導致後來的七國之亂。當兵臨城下之時,當局者為了平息他們的的怒火,只得推出晁錯,當時這也是晁錯一生中最後一個建議,但是這個導致了皇帝腰斬他,一代忠臣就這樣死在當權者手裡。這樣的忠君愛國之士,古今罕見。
4、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
諸葛亮,原是隆中一耕田農夫,但是他好學多想,關注國家大勢。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從此,劉備的江山就慢慢的打下了。劉備死前,白帝城託孤,讓他光復漢室,他答應了,這一答應付出的就是一輩子。之後六出祁山,次次北伐,而且事無鉅細,事必躬親,導致他心力交瘁,最後客死五丈原。諸葛亮一生,為了劉備的恩情,報了一輩子的恩,這樣的忠臣,是國家的福氣。
5、再造唐氏之功——狄仁傑
唐--武周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武則天當政時期宰相。舉明經。歷官幷州都督府法曹、大理丞、侍御史、寧州、豫州刺史,武則天即位,任地官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後為來俊臣誣害下獄,貶彭澤令,轉魏州刺史,神功初復相,後入為內史,後又封為梁國公。武則天晚年其死諫武則天,迎回李顯,恢復李唐江山。在武則天當政時,以不畏權貴著稱。死後埋葬於神都-洛陽東郊白馬寺。
6、精忠報國——岳飛
岳飛(1103~1142)字鵬舉,相州湯陰人(河南),為宋朝名將。事母至孝,家貧力學。其母親在他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字,岳飛以此為一生處世的準則。北宋宣和中,以敢戰士應募,隸留守宗澤部下,屢破金兵,宋高宗手書「精忠岳飛」四字,制旗賜之。又破李成,平劉豫,斬楊麼,累官至太尉,授少保兼河南北諸路招討使。公元1129年,金兀朮渡江南進,攻陷建康,岳飛堅持抵抗,於次年收復建康大破金兵「柺子兵」於郾城,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兩河(淮河、黃河)義軍紛起響應,復欲進軍朱仙鎮,惜宰相秦檜力主和,乃一日降十二金字牌,召還。其一生都在為了恢復大宋江山努力征戰,但是無奈當局者太過昏庸。
7、禍滅十族——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蜀獻王替他改為“正學”,因此世稱“正學先生”。福王時追諡文正。浙江寧海人(寧海古古稱緱城,故時人稱其為“緱城先生”),明代大臣、著名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師從“開國文臣之首”的翰林學士宋濂,歷任陝西漢中府學教授,翰林侍講,侍講學士,直至按照《周禮》更定官制,將侍講學士和侍讀學士合併為文學博士,並升任文學博士(正五品,1400-1402)。建文年間(1399-1402)擔任建文帝的老師,主持京試,推行新政。在“靖難之役”期間,拒絕為篡位的燕王朱棣(即成祖)草擬即位詔書,剛直不屈,孤忠赴難,被株10族,可悲可嘆!
8、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千古完人曾國藩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諡文正,漢族,出生於湖南長沙府湘鄉縣楊樹坪(現屬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晚清重臣,湘軍之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者。清朝戰略家、理學家、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曰文正。毛澤東曾說:“予於近人,獨服曾文正。”表達出對這位已故鄉人的推崇之情。
-
8 # 笑談文史
中國從不缺仁人志士,魯迅先生說,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伯夷叔齊,二人是殷商孤竹國公子,因二人在王位問題上的禮讓,先後奔逃到了周國,周武王伐殷時,曾扣馬勸諫:“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但武王不聽。商亡後,二人抱節守志,不食周粟,采薇而食,最終餓死首陽山,其節操為後世所推崇。蘇武,作為漢使出使匈奴,卻無端捲入匈奴內部的叛亂中,在自殺失敗、拒絕匈奴單于的招降後,被流放到荒涼的漠北之地,遭受了非人的迫害長達十九年,卻沒有絲毫的變節的行為,最終被營救回到了漢朝。諸葛亮,諸葛亮的事蹟大多人是很熟悉的,劉備死後,立扶幼主,為蜀漢的發展殫精竭慮,終生銘記著先主之遺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最後操勞過度,病逝在北伐前線。張巡,本是唐代一個普通的縣令,但安史之亂時,卻以不滿7000人的弱軍在雎陽硬抗安史十多萬叛軍長達十個月之久,有效地遏制了叛軍對江淮地區的擴張,這一戰極為慘烈,最後張巡也在城破後拒絕投敵而被殺。岳飛,南宋初抗金名將,麾下的岳家軍軍紀嚴明,戰鬥力極強,多次在與金軍作戰中取得勝利,但最終被奸臣與昏君所害,令人嘆惋,其精忠報國英名流傳於後世,成為忠君報國的典範。文天祥、陸秀夫,二人都是宋末時著名的抗元的人物。文天祥兵敗被俘後拒絕降元,留下了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便慷慨就義;陸秀夫在崖山之戰失敗後,揹著年幼的宋懷趙昺跳海自殺,以死殉國。其實還有很多,如明末的史可法、清末的戊戌六君子、革命烈士林覺民,這裡就不詳細敘述了。這些仁人志士,是在捍衛他們的理想與信仰,是在用他們的生命向世人展示著,儒家長期以來宣揚的忠君愛國、仗義死節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 -
9 # 行善積德有天知
比干:屈原,
李廣:關羽:諸葛亮:趙雲,
楊業,楊家將:岳飛:文天祥:于謙:方孝儒,
袁崇煥:
譚嗣同:鄧世昌:吳佩孚:馬占山:楊靖宇:馬本齋母子:王銘章:趙一曼,劉胡蘭
-
10 # 荒野歷史
拋去民族情懷,我說兩位:民國時期的辮子將軍張勳、日本武神楠木正成。
張勳是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有人說他頑固不化,愚忠虛偽。然而真實的張勳卻是忠肝義膽,知恩圖報的人。在二戰時期,由於袁世凱的去世,民國政府就是否對德宣戰產生了分歧,這時辮子將軍張勳看準了時機,以調停的名義帶領上萬辮子軍佔領北京城,並以最快的速度集結清廷遺老力勸溥儀登基,復辟清朝。在康有為的幫助下清朝成功復辟,這僅歷時十二天的復辟鬧劇也成為了張勳一生的汙點。
我們拋開一切情懷不說,單就張勳的忠誠度而言絕對可以讓大部分將領汗顏,雖然他所效忠的是一個日薄西山腐朽迂腐的王朝,然而他做到了鞠躬盡瘁,即便是在整個天下都改變的情況下他還是記住了清朝對他的恩情,甚至要求他所有計程車兵都留著長辮子,晚年有人勸他把長辮子剪了,他說道:剪辮子不可能,除非我的人頭掉了辮子才能掉,可見他的忠肝義膽。
第二位是被譽為日本武神的楠木正成,楠木正成在日本具有極高的評價,他是日本武士學習的榜樣也是君主夢寐以求的得力干將。在鎌倉幕府末期便跟隨醍醐天皇南征北戰屢立戰功,然而動盪的日本隨即又進入南北爭霸的局面,楠木正成始終堅定不移地跟隨醍醐天皇。
為了報答天皇的知遇之恩,即便是到了醍醐天皇兵敗,眾人倒戈他依舊守護在天皇左右,直至戰死。楠木正成出身平凡,一生卻為天皇征戰無數,推翻幕府,對抗叛軍……死後天皇悲慟萬分,忠誠的楠木正成也受到了日本後人極高的評價。
回覆列表
首先肯定是被後世不斷神話的關公咯。千年來一直是做為忠義的化身。伯夷叔齊不食周慄餓死首陽山,即便遠在日本也是備受推崇。在蒙古鐵騎下威武不屈的文天祥更是民族的風骨。南宋數十萬投海殉國的官員百姓更是中華民族的血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