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160410383855

    唐·白居易《義猴》白話釋義: 某山腳下住著一個老人,配偶很早就逝世了,只有一個女兒遠嫁他鄉。村裡打獵的人很可憐老人的孤獨,於是就送了只猴子給老人作伴。老人非常的喜歡這隻猴子,對待猴子就好像對親生兒子一樣照顧有加。 每次出門猴子都會跟著老人,即使鏈子繩子都不用,猴子一樣很聽話一點也不會離開老人總是跟著老人,老人語和猴子一直愉快的生活,老人與猴子相依為伴的度過了五年。 一天,老人突然去世了,猴子悲痛萬分於是關上門後,奔跑到了老人在遠方的女兒家裡,雙眼淚如下雨。老人的女兒見狀問猴子:父親死了?猴子點點頭。 每隔五天就為老人大哭一場非常悲痛,好像是在紀念老人餵養了它五年的恩情,樣子十分哀傷。這樣不到三個月猴子就死在老人的墳前。鄉里的鄉親見狀,覺得猴子很可憐,於是眾人把猴子葬在老人的墳的旁邊,併為它立了一塊墓碑,在上面寫著:”義猴之墓“。 《義猴》原文: 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遠適他鄉。獵者憐其孤,贈以猴。老這愛如赤子,每出必從,不鏈不掣,而不離不逸。如是這五年。 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門,奔其姐,淚如雨。曰:“父死乎?”頷之,乃俱歸。老者家徒壁立,無以為養,猴遍哭於鄉,鄉人乃資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謝之,仍牢守故宅,擷果自食。 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養之五年,哀傷殊甚。未三月而偃臥墳間。鄉人憐之,乃葬於老者之側,勒石其上,曰:“義猴之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那些自己過得很困難的人還要幫助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