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卷卷人
-
2 # 大肚鄒老師
如今家長已成孩子“作弊利器”!獨立才能真的學習,別再瞎操心了
對於低年級的學生家長而言,陪孩子寫作業是令人最頭疼的事兒。
一、獨立完成作業
由於數學知識點多、難、活,很多學生就會產生畏難情緒,在寫作業的過程中往往會時不時詢問家長,這時家長應該杜絕這個現象的出現,要求孩子全部完成再請教。
獨立完成作業是前提,只有獨立完成,學生才能專注的思考,潛心的研究,經歷完整的解答過程;也只有養成獨立完成的習慣,到中高年級家長們才有可能讓自己逐漸脫離看孩子寫作業的“苦海”!
二、獨立思考問題
俗話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如果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的習慣,學生只是老師和家長命令的執行者,今日只是不會做題,明日就成為沒有主見、沒有想法的人。
所以孩子請教問題時,不是直接給出解題過程,而應當用“你對這道題有什麼想法?”“你試試能不能用上列豎式的方法。”等引導的方式,幫助孩子自己算出答案。這樣不僅能給他們成就感,更能幫助他們牢牢記住解題過程。
三、獨立檢查習題
即使學生完成作業再認真仔細,也難免會有一些錯題出現,培養學生獨立檢查作業的好習慣不僅能顯著提高的正確率,還能使學生逐漸形成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對今後做事發展有著重要的幫助。提醒學生關注容易出錯的幾個點:
1.數字看(抄)錯。檢查時,多關注數字的抄寫;
2.計算出錯。算加、減出錯,要加強分與合的鞏固;想口訣出錯,要加強口訣記憶。
3.題目理解錯,這是最難檢查出來的,但方法也有,鼓勵學生一題多解,用不同的解法來檢驗即可。
三個“獨立”不代表讓家長完全放手不管,而是退居“幕後”,關注孩子們是否專注、做題習慣是否良好等問題。在孩子獨立完成之後進行引導,輔助解決今天作業中困擾的地方。
總之,低年級學生正處於數學思維能力及學習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家長能否快速脫手的關鍵時期。如果在這期間家長能關注“三個獨立”,幫孩子養成好的作業習慣,未來才有可能早日脫離陪寫作業的苦海,你們還能母慈子孝。
回覆列表
身為男孩的父親
小男孩做作業
你懂得
一路上鬥智鬥勇
本著
“爸媽好好學習
孩子天天向上”
的心
總結了些許經驗
分享出來,共勉
今天分享“遊戲卡”的作業法
打印出來給孩子一組“神奇的卡片”
孩子天性喜歡卡片
卡片也給孩子“賦能”
既能培養獨立,又能合適的時候得到幫助
第一張卡:求助卡
孩子不願做作業,
常常是因為遇到了卡點。
給孩子求助卡,
孩子有三次的求助機會。
透過實體卡打勾☑️
孩子會珍惜三次求助的機會。
父母可以成為協作者,
幫助孩子度過困難。
第二張卡:讀題卡
孩子作業不會做,
常常不是不會,
而是題目不懂或者字不懂。
幫助孩子讀題,解釋題目。
能夠幫助孩子“清障”。
同時也幫助孩子識字。
現在一些卷子的題目也很“變態”,
大人視角的出題,孩子不容易懂。
不要因為這些題目,摧毀孩子的學習興趣。
孩子遇到題目不懂,可以使用讀題卡。
孩子主動使用卡片,
給予自主權,不會帶來題目都不懂的無力感。
第三張:零食卡
做題是很好費腦力、體力的。
孩子常常已經學習了一天了,回家還要做作業。
就
相當於你工作了一天了,還要回家加班。
不容易呀!
給孩子準備一些健康的零食,溫水!
孩子們使用零食卡時,
給他們好吃的和溫水
大腦思考時,需要大量的水
就像我們參加培訓會
總是有茶歇一樣
吃點東西
換換腦經
再繼續作業
第四張卡:休息卡
注意
這些卡片不是全部一次給出。
而是
根據孩子的情況幾天給出。
比如第一次給求助卡或者讀題卡
等孩子用得很順,
新鮮感消失了,再變成一張新的卡片。
對孩子很難一招鮮吃遍天。
而是常變常新。
有時可以扮演,有時可以遊戲。
甚至可以請孩子扮演機器人
來幫助自己做作業
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
設計自己的卡片。
第五張卡:寫字卡
這是一張特別的卡。
許多低段的孩子寫字有困難。
常常是手部肌肉還沒發育好。
想想
你用左手寫字或者有腳寫字。
如果孩子寫字實在困難,
可以用這張卡。
用鉛筆✏️為孩子輕輕寫,
孩子在你的筆跡上面描。
幫助孩子在“卡住”的地方,邁過去。
“遊戲化”是陪娃的法門之一。
能有用好的關鍵之一是“保持好心情”
也看得更開一點。
小學的知識長大了都會的,沒什麼大不了的。
珍惜和娃在一起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