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門飛碟

    決定部隊戰鬥力的要素

    深入骨髓的榮譽感、對敵人的蔑視、嚴明的紀律、快速的反應、合理的編制、夠用的武器,嚴格的訓練,有力的保障,完善的戰備,正確的戰略

  • 2 # 北疆同心聊歷史

    一支軍隊的戰鬥力高低,應該是由幾大要素組成的:1,士氣與紀律!2,裝備與訓練!3,戰朮與指揮!4,偵察與後勤!等等…

    其中首要的是士氣,這是一切戰無不勝的軍隊的法寶!一支裝備好,保障好,卻無士氣的軍隊是打不了勝仗的!比如伊拉克戰爭中的伊拉克軍隊!而一支有士氣的軍隊卻可以在其它因素的保障下擊敗(至少擊退)強敵!舉例講,在抗美援朝的戰爭中,志願軍裝備不如美軍(及其糾集的聯合國軍),訓練不比美軍,戰術上面臨美軍海空火力壓制,後勤保障更差…

    儘管如此,志願軍卻士氣高漲,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最終將美軍趕回了三八線以南!這不就是毛主席所講的:志願軍鋼少氣多,而美軍鋼多氣少嗎?!所以說士氣是打勝仗的法寶!

  • 3 # 秦右史

    無論是古代冷兵器戰爭還是現代立體化戰爭,軍隊的戰鬥力都是多方面因素的綜合體。總體來說,既有物質上的技術和待遇因素,也有非物質的指揮和管理因素。

    戰鬥力可以看作是一種作戰狀態,構成的要素很多,也影響了戰爭的勝負和榮譽感。在世界歷史上,進入近代化戰爭之後,在非全面戰爭狀態下,對於武器裝備,科學訓練和兵員素質大大超過了士兵的數量,質量大於數量。

    軍隊戰鬥力的提高是在實戰中磨練出來的,也是透過不斷總結經驗,完善軍事理論乃至合理化建構軍隊編制模式的過程中,摸索出戰鬥方式最最佳化的一個結果。對於現代戰爭來說,戰鬥力的培養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性問題。一支訓練有素,裝置先進,士氣高漲和紀律嚴明的軍隊,總是具有一定的戰鬥力,遠遠強於散兵遊勇和烏合之眾。除此之外,配合軍隊戰鬥力的還有戰朮與指揮、偵察與後勤等層面的要求。另外,不僅要善於協作配合,士兵的單兵作戰素質和能動性,也是戰鬥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能忽略,這就需要一定強度的訓練。

    在世界歷史上,立足於戰爭的目標,存在著很多種,有的屬於征服戰爭,有的屬於防禦戰爭,有的屬於突襲戰,有的是隨著情況而變的多元化戰爭。立足於士兵的來源,有的是職業軍人,有的是被裹挾作戰,有的屬於耕戰一體,有的是遊牧戰鬥一體,諸如此類,情況很多種。也就是說,戰爭的目標是否正義,動員力如何,訓練如何,士兵素質來源如何,戰爭的利益驅動力,還有處於戰爭的哪個階段,都會影響到戰鬥力的發揮。

    不僅如此,類似於天氣,災害,地形乃至管理指揮等問題,也會作為戰鬥力影響因子而存在。二戰期間德國無法適應蘇聯冬季的寒冷,就是一個例子。

  • 4 # 盛世危言

    我認為決定軍隊戰鬥力的因素有兩個,一個是人,另一個是武器(有人認為武器也是人造的,這裡可以視為戰前的準備)。

    華人一直強調,人在戰爭中的重要性。我承認這一點,也有許多的戰例可以證明,比如抗美援朝,我們的裝備是那樣的差,我們的後勤供應是那麼的差,可是最後卻戰勝了世界頭號強國。這就是人的重要性的最好例子。

    有的時候因果關係,需要嚴格控制變數才能得出結論。比如,我和漂亮的美女都喜歡和可樂,我可以說是因為我們愛好相同。我和一個醜女都喜歡和可樂,這個時候我可以解釋為可樂好喝。我的意思是永遠不要低估人的主觀能動性。

    決定戰鬥力因素有很多,人員、武器、情報、訓練、人心……。有的時候他可以像水桶理論一樣,最弱項決定了盛水的高度。有的時候有不一樣,有可能只是靠人和武器就可以決定勝負。

    最後我想說,戰鬥力不是選擇題,也不一定有一個模型能夠概括它。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和熱兵器時代戰爭不一樣,機械化時期的戰爭和資訊化的戰爭又不一樣。

    我相信當今的資訊化戰爭,武器是第一位的,然後是人。

  • 5 # 戰漢古玉

    對這個問題,在各類書籍中因為強調重點不同,分類方法也有所不同,但一般離不開人、武器裝備、體制編制等方面因素。其實,這些主要是從軍隊內部來考量的,從更廣闊的空間看,軍隊戰鬥力在很大程度取決於國家綜合治理水平。

    (一)國家政權和政略決定戰爭的正義性。一是國家政權的合法性。腐朽透了的政權不可能擁有能征善戰的軍隊,因為它已經失去了合法性、失去了“天道”,再兵多將能也不可能有很強戰鬥力。歷史上許多的改朝換代,朝廷那麼多正規軍都被農民打敗,就是因為這個時候軍隊鎮壓農民起義已經沒有正義可言。二是國家政略的正義性。戰爭不應成為解決問題的首選方式或者唯一選擇,如果不得已發動戰爭則必須搶佔法律、道義制高點,這個方面可以看看現代,即使強大如美國,戰前也總是會製造各種輿論,以獲得盟國和國內各派政治勢力支援,取得軍隊的理解,至少在盟國、國內民眾、自己的軍隊面前把所發動的戰爭打扮成正義之戰。

    (二)國家治理和社會風氣決定軍人素質。一方面,社會人才流動具有趨利性,能不能在名、利兩個方面對社會優秀人才有吸引力,軍隊自己可以做一些工作,但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需要從國家治理、法律政策等方面營造出崇軍尚武的價值導向,建立保障軍人和軍屬榮譽、待遇、生活等制度安排。另一方面,社會風氣對軍隊的影響具有基礎性、長期性。如果整個社會唯財是舉、任人唯親,生存於其中的軍隊也難免受到不良風氣的影響,而這種傷害對軍隊來說可能更要命,因為軍隊打仗是要定勝負、見輸贏的,如果人才總是被混子PK掉,最後居於高位的全是庸才就麻煩了。

    (三)國家科技和經濟實力決定軍隊物力。如果說冷兵器時代軍隊在改進武器裝備上還可大有作為的話,那麼在高科技年代軍隊在武器裝備發明、生產方面則能有作為的空間就比較小了。需要國家、企業通盤謀劃,將科技創新、發明創造與軍事科技進步、軍隊裝備發展統籌起來,確保軍隊作戰有發達而雄厚的裝備、後勤等支撐。

  • 6 # 茗鈺心

    誠謝兵哥哥邀請,這個專業的問題得請專業的軍事專家回答,小女子不敢妄言。從電視上看的,一要紀律嚴明,二要聽從指揮,三要科技興軍,四要與時俱進,最重要的是愛國愛黨,保國護民……這些是我看新聞聯播總結的隻言片語,不當之處,歡迎拍磚,下手輕點兒啊……

  • 7 # 熊style

    信念!保家衛國的信念!它可以讓一支軍隊在劣勢中敢於有死無生的前進、在優勢中取得勢如破竹的勝利!

    這種信念的培養不是靠金錢、裝備優勢產生的,它是依靠穩定的民族傳統、公平的社會管理、清廉開放的統治階層、優勝劣汰的軍隊領導階層競爭機制而產生的!

    沒有這種信念的軍隊,包括擁有軍隊的國家與擁有國家的軍隊都不能長期堅持這種理念,他們或許可以取得短期的勝利,但是在長期的對抗中必定會失敗!二戰期間的德軍就是最好的例子!

    當代國家中,擁有這種優勢最明顯的是美軍,網路上有許多美軍指揮階層墮落、美軍士氣低落的新聞,誠然,長期的全球爭霸作戰肯定會有許多問題產生,不過,美軍依然是藍星上最強大的軍隊!它雖然腐敗卻不妨礙它全球制霸、它雖然殘忍卻保證了戰略利益的延伸、它雖然戰法無恥卻為美國取得了最大的地域優勢勝利!如果沒有良好的軍隊晉升制度制度、沒有尚武的民族競爭精神、相對公平的商業體制、互相制約的統治階層,它就不會擁有一支如此貪婪無恥卻英勇善戰的軍隊!它的成功應該為以後爭霸藍星控制權的國家提供了經驗和教訓!

  • 8 # SYWER

    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要求,總的來說戰鬥力由下列幾種因素構成:指揮員的勇氣、意志、才能;士兵計程車氣、訓練水平;武器裝備水平;情報的收集、分析水平;後勤保障水平;編制體制、協同作戰能力。在現代戰爭條件下作戰還必須增加資訊實時透明程度!使戰場上的每個士兵依託資訊化作戰平臺實時瞭解戰場態勢!這個戰場態勢說起來就是:我在哪?我的戰友在哪?敵人在哪?

  • 9 # 戰略論

    決定一個軍隊戰鬥力的要素太多了,個人認為有三個方面,即武器裝備、訓練水平、作戰意志(士氣)。

    之所以首推武器裝備為第一位,是因為只有軍隊的武器裝備同他們的對手沒有太大的差距才能擁有發揮作戰能力的基本前提,否則其他一切都無從談起。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二戰莫斯科會戰期間,蘇軍大量T-34坦克投入前線,德軍士兵發現在10米的距離他們的37毫米反坦克炮也無法擊毀T-34坦克,即使是這些身經百戰的德軍步兵也產生了恐慌,武器裝備的過大差距使德軍的訓練程度和士氣優勢無法發揮。

    第二個是訓練水平,一直新組建的部隊要能實行戰場環境需要相當長時間的訓練,不僅僅是對於武器裝備的熟練使用,還要對練習基本戰術,尤其是下屬各部隊的協同作戰和其他兵種的配合。

    最後一個就是作戰意志,無數的經驗表明,無論一支軍隊的訓練程度有多高,始終都無法同那些身經百戰的實戰軍隊相比,他們必須要經過血和火的歷練才能真正適應戰爭,成為一支有戰鬥力的部隊。如二戰德軍那些新組建的剛剛投入前線的師,儘管經過了嚴格的訓練,傷亡仍舊大大高於其他原有老的師,而且很容易發生崩潰,尤其在蘇軍不顧傷亡的持續進攻中,新組建的部隊難以承受如此大的心理壓力。原因就是士氣不足,新組建的部隊還沒有形成老部隊那種優良的傳統,這也就是李雲龍所說的“亮劍精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曲氏物理是一個多大的計劃佈局了多少年了?誰是這個計劃的指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