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上弦月A

    或許沒什麼推薦,也或許沒幾個人讀,但我還是會寫的很長,很認真,只為我喜歡的那位"最具中國味道的英國詩人"☞華滋華斯

    英國浪漫主義,指19世紀初,英國文學興起一個全新流派。1798年,一部《抒情歌謠集》出世,把古典主義"轟出舞臺",同時宣告了浪漫主義時代的到來。浪漫主義開啟者☞三位著名的"湖畔詩人"(Lake Poets)。

    另外,我們更熟悉的三大浪漫主義詩人☞ 拜倫、雪萊、濟慈,緊隨"湖畔派"之後。這三位因激烈反對"湖畔派",曾被稱"撒旦派"。

    "湖畔派"三位詩人屬18世紀70後,風格上為消極浪漫主義。"撒旦派"三位詩人屬18世紀80/90後,主張激進的積極浪漫主義。

    英國"湖畔詩人"和浪漫主義

    三位"湖畔詩人",被稱為英國最早的浪漫主義詩人。因厭惡資本社會的冷酷文明,他們離開城市,隱居在英格蘭西北的格拉斯米爾湖區和昆布蘭湖區,因而得名"湖畔派"。

    湖畔派詩人傾向於"回到大自然中去",多寫田園風光,農村生活,人間百事。就在美麗恬淡的湖區,英國浪漫主義誕生了……

    1798年《抒情歌謠集》問世,標誌著英國早期浪漫主義開始了。"湖畔派"屬消極浪漫主義,在反抗古典主義的同時,也和以拜倫為首的積極浪漫主義產生激烈思想衝突。

    現在,三位"湖畔詩人"開始登場……

    柯勒律治丨年輕時很帥有木有?

    湖畔詩人之☞ 柯勒律治(Coleridge)

    此人是一位"隱君子"詩人和評論家。起初,其實柯勒律治是為了緩解風溼疼痛,但後來吸的止不住了。柯勒律治劍橋讀書期間就一波三折,生活更是多折騰,婚姻也不順,一生貧困,頹廢但努力著的那種。

    詩風和作品丨

    柯勒律治作品有著極其鮮明特點,想象力超級豐富,那種違悖社會理性的超自然想象風格。

    作品常以發掘人物,或人與自然界矛盾關係,藉助超自然事件來揭示人物最深處的心理和情感。頗有神秘幻彩的敘事詩,常激起讀者的探索慾望,另外詩歌音樂性很強,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古舟子詠》和《忽必烈汗》。

    ①名作《古舟子詠》

    1798年,柯勒律治的《古舟子詠》發表在《抒情歌謠集》,它代表了柯勒律治詩歌最高成就,也是早期浪漫主義詩歌的典範。

    相信很多人聽過"水手和信天翁的故事",沒錯,說的就是柯勒律治的這首詩。

    一首浪漫敘事詩,蘊含超自然、哲理、音樂(語調和節奏)、宗教等元素,簡潔樸素的風格,激昂慷慨的語調。是不是想到了戲劇?柯勒律治極推崇並教授過莎士比亞理論。

    ②名作《忽必烈汗》

    "一位少女撫豎琴,我曾相見在夢中。那是阿比西尼亞少女,她邊彈奏樂曲……"

    浪漫夢幻的異域風情,還有音符的律動美。詩歌加入了"穿越"橋段,題目忽必烈汗只是搭了個臺,你看非洲姑娘都來了……

    柯勒律治身體不好,讀書讀到"忽必烈汗下令處建宮殿和御花園……因服用鎮靜藥物睡著了。柯勒律治醒來趕緊記錄夢境,遺憾的是被忽然來訪的客人打斷了,後面大概4/5的夢境一點都想不起來了。這該死的訪問……因此,詩的副標題是"夢中幻景。 一個片斷。 "

    騷塞非常重要的長篇敘事詩之一。情節生動的冒險故事,講述阿拉伯青年撒拉巴歷盡艱險為父報仇,並最後戰勝險惡巫師。

    柯勒律治涉足頗多,詩歌、哲學、宗教、理論、莎士比亞、教學等,還致力於研究和普及德國哲學理論。不過,因健康和貧困原因,導致作品較少。後面連老婆都養不起了。

    英國古詩歌和我們古詩歌一樣,也講究押韻。比如大詩人濟慈的名作《夜鶯頌》:

    …that hath been,the country green。兩個尾詞"-een",就是我們所謂韻部。押韻指音而非形,又如That girl gone, my love lasts long。"-one"和" -ong"同音押韻。

    騷塞就是嘗試使用無韻、不規則詩句的詩人,也曾推動民謠體詩的復興。騷塞被認為是19和20世紀自由詩體運動之先行者。

    騷塞名詩有《布倫海姆之戰》、《不再與死人為伍》和《因尺角之石》等短詩。他也寫過幾首東方風情的長詩,但談不上多出彩。

    騷塞有三件事為人所樂道

    ①"桂冠詩人"榮譽丨騷塞後來有點現實,討好英國貴族,桂冠榮譽也與此有關。後來英王幾世(忘了)過世,騷塞曾專門寫詩歌頌。

    ②"詩戰拜倫和雪萊"丨三位"撒旦派"小弟中,尤以拜倫和雪萊激進,非常看不起騷塞保守思想和攀附行為,寫詩大加諷刺騷塞。騷兄也不是省油的燈,一懟二。這事其實本質是積極派和消極派的矛盾,拜倫和雪萊總是打頭陣的兩位"槓神",不止槓騷塞。

    湖畔派領袖☞ 華茲華斯(Wordsworth)

    這位就厲害了。湖畔詩人領袖,英國最早期浪漫主義最傑出代表人物,英國桂冠詩人。

    不像騷塞好奉承,華茲華斯可是憑真本事獲得桂冠榮譽,其成就和貢獻也是湖畔派裡最高的,在整個英國文學史上也是排上號的重量級人物。英國浪漫主義發源地格拉斯米爾湖區,就在華茲華斯的家鄉。

    文藝復興是歐洲文藝最璀璨時期,後歐洲文學星光燦爛中,華茲華斯一定是非常閃亮的一顆。代表浪漫主義宣言的《抒情歌謠集》,主編就是華茲華斯,柯勒律治只是配角。

    牛津大學某院格言"Plain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樸素生活,高尚思考),就來自華茲華斯的詩《In London,September 1802》。楊絳先生也很喜歡這句詩。

    1.華茲華斯詩歌理論丨

    ①重新定義詩歌

    華茲華斯認為,詩歌源於強烈真摯的情感,樸素真實的語言才更能更忠實、真實的服務於情感。即,日常代表真實,樸素代表生動,去功利化,去矯情化。少了華麗詞藻干擾,情感流露更自然真實。這才叫詩歌。

    是不是覺得很熟悉?觀點類似建安文學主張☞表達詩人真實情感,而不是功德文。手法則和南唐李後主白描手法頗有相似之處。

    建安文學打破了千篇一律的功利文學,華茲華斯則打破了歐洲古典文學。功利文學和古典文學都有服務於封建統治階級的標籤。建安文學開始,真正表達文人思想的詩歌時代到來了;華茲華斯開始,浪漫主義文學來了。

    ②詩的作用

    華茲華斯認為,詩歌是人性的最強捍衛者,詩歌應當如人心一樣至堅而不朽,播種的是愛和情誼。詩歌應當讓讀者獲取敏銳的判斷力,以辨別或避免詩歌中的極端思想傾向。

    看出來沒有,華茲華斯提到詩歌作用都基於人性,偏於唯心,而沒提及社會功能和價值。這就是短板,面臨可能被主流文化打壓的命運,也是影響湖畔派享譽世界的主因。

    2.華茲華斯藝術成就和代表作丨

    華茲華斯詩風,如湖畔吹過的清風,自然、樸素,卻清新、入心,情景和諧,無痕融合。

    相比古典詩歌的刻板套路和高雅腔調,華茲華斯則浪漫的多了,詩歌頗有靈性、自然和鮮活之風。長詩緩緩,深刻而更不拖沓,這點要比後期的騷塞強的多。

    ①開創自傳體新風丨1805年,華茲華斯首創用韻文寫自傳長詩☞《序曲,一個詩人的心靈成長》。文體和內容上都有開拓之功。

    《序曲》是華茲華斯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看,一個孤獨的高原姑娘,在遠遠的田野間收割,一邊割一邊獨自歌唱——請你站住,或悄悄走過!……她唱什麼,誰能告訴我……"

    "我好似一朵孤獨的流雲,高高地飄遊在山谷之上……多少次安慰過我的寂寞,我的心又隨水仙跳起舞來……"

    詩歌表現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並強調回憶對人的的重要性。美好的回憶可助人度過困苦(華茲華斯早期熱衷法國革M,後受到打擊,差點沒熬過那段創傷)。

    ④無韻白描手法丨華茲華斯用的爐火純青,如長詩《丁登寺》,安適恬靜,如沐天恩。

    "這個日子又來到,我再一次站在這裡,傍著這棵蒼翠的槭樹……各處村舍的園地,種滿果樹的山坡,一片沉寂的樹林裡升起了裊裊炊煙……或許是林中無家的流浪者在走動,或許有隱士住在山洞,現在正獨坐火旁……

    有種溫情默默流淌,有種純真好像童年,難以言狀的心境和溫良。這幽靜的鄉野,這親切的田舍,這熟悉的小路,這高大的槭樹……"像孩子一樣純真的生活好不好?"

    喜歡田園風的朋友,強烈推薦《丁登寺》

    ……給我們良風,美德,力量,自由!你的靈魂是獨立的明星,你的聲音如大海的波濤,你純潔如天空,奔放,崇高……

    拜倫和雪萊激烈批判"湖畔派",就是因為湖畔派後期消極的田園主義和去社會化的唯心主義。社會層面來看,畢竟積極才更有價值。"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麼?"雪萊這種振奮人心的激情更有積極意義。這也是華人對"湖畔詩人"不太熟的原因之一。

    另外,湖畔派樸素和哲理性詩風,不同於普通敘事詩,很難翻譯出精彩,懂英語的文學愛好者應比較熟悉。"英美文學"也是英語系科目之一,浪漫主義階段是其中重要章節。

    華茲華斯的詩歌理論,今天看沒多少新鮮。你一定要弄明白,歐洲文化就是貴族文化和宗教文化。古典主義就是其文化代言。

    華茲華斯詩歌理論反對古典主義,就是反對這兩種文化,且是浪漫主義踐行者之領袖。可想象這在200年前的環境下多麼難能可貴!

    可惜的是,後來華茲華斯過於偏離了,導致詩歌的社會價值打了折扣。拜倫、雪萊和濟慈"進步派"緊隨其後,奉行積極浪漫主義,最終站到了歐洲詩歌之巔……

    以後請叫我,上弦月☞ "溝邊詩人"。

    "我好似一朵孤獨的流雲,高高地飄遊在山谷之上……多少次安慰過我的寂寞,我的心又隨水仙跳起舞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下齊觀是指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