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省港澳糖水美食研發者
-
2 # 廣東啊威
油條豆漿是絕配,下面就說說油條怎麼製作。
食材清單:中筋麵粉(250克),水(120克),雞蛋(一顆),酵母粉(3克),鹽(4克),《想吃甜的就下糖超好吃》植物油適量。 步驟一:酵母水提前調勻 步驟二:雞蛋打散,倒入酵母水,鹽用打蛋器打勻。 步驟三:加入麵粉,先用筷子攪拌。 步驟四:手上抹油把麵糰柔勻,油防止粘手。表面在拍抹一層油,蓋上溼布或保鮮膜發酵。 步驟五:麵糰發到兩倍大,扒開面團有蜂窩眼就可以了。 步驟六:發好的麵糰不要柔,移到案板上拉成長條。 步驟七:切成小塊。 步驟八:兩條疊一起,中間用筷子壓下。 步驟九:兩隻手,一手拉一頭抻開,放入燒製七成熱的油鍋裡。 步驟十:小火炸至金黃撈出。 步驟十一:開吃,曬朋友圈啦
-
3 # 如果沒有如果y思慕
油條,是一種古老的中式麵食,長條形中空的油炸食品,口感鬆脆有韌勁,中國傳統的早點之一。《宋史》記載,宋朝時,秦檜迫害岳飛,民間透過炸制一種類似油條的面制食品(油炸檜)來表達憤怒。類似的油炸麵食,其起源遠遠早於宋朝,可追溯到唐以前,具體時期不得考證。
早在南北朝時期,北魏農學家賈思勰。在其所著的《齊民要術》中就記錄了油炸食品的製作方法。《齊民要術》曰:“細環餅,一名寒具,翠美”。唐朝時期,詩人劉禹錫在《佳話》中也提及寒具。《苕溪漁隱叢話》中提到:東坡於飲食,作詩賦以寫之,往往皆臻其妙,如《老饕賦》、《豆粥詩》是也。又《寒具詩》雲:‘纖手搓來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壓褊佳人纏臂金。’寒具乃捻頭也,出劉禹錫《佳話》。”然而這種叫“寒具”的食物應該形似女子佩戴的纏臂金,類似撒子,並非油條。油條應是南宋以後對油炸麵食的又一創新。
油條的常用做法:
1、將麵粉倒入大碗中,加入糖、鹽、雞蛋、小蘇打、油條蓬鬆劑、油。
2、往麵粉中慢慢加水,用筷子攪拌均勻。
3、揉成麵糰,蓋上保鮮膜靜置20分鐘再揉成光滑的麵糰,然後再蓋上保鮮膜餳發3-6小時,冬天時間長,夏天時間短。
4、將餳發好的麵糰放在撒了乾麵粉的案板上。
5、擀成長方形。
6、切成50px左右寬的條狀。
7、用手將長條拉長,兩條疊在一起。
8、用筷子在中間按壓出凹槽。
9、鍋燒熱,倒多一點的油,油溫燒至八九成熱時,下入油條炸至浮起、顏色金黃即可食用。
炸油條需要注意的地方:
油條是否能炸得又松、又脆、又黃、又香,製作要領是:每兩條上下疊好,用竹筷在中間壓一下;不能壓得太緊,以免兩條粘連在一起,兩條面塊的邊緣絕對不能粘連;也不能壓得太輕,要保證油條在炸得時候兩條不分離;旋轉就是為了保證上述要求,同時在炸得過程中,容易翻動。雙手輕捏兩頭時,應將兩頭的中間輕輕捏緊,在炸的時候兩頭也不能分離。
辨別潲水油、洗衣粉油條
不良商販在炸油條用潲水油,並在麵粉里加入少量的洗衣粉,所以就算用潲水油炸出來後的油條一樣金黃酥脆,體大飽滿,還能看見亮晶晶的顆粒物。外觀賣相非常誘人。洗衣粉油條過量食用會導致中毒,對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吃早餐的朋友可要注意了,該判別潲水油和洗衣粉油條的方法如下:
潲水油,可以用肉眼看出,油特別黑,炸東西的時候還會發出一股惡臭的油味。現如今路邊攤小食檔有相當大的一部份用的就是潲水油。
洗衣粉油條有如下特點:
一、表面光滑,順光時可見亮晶晶的顆粒,油條的斷面會出現大孔洞。而正常的油條,斷面呈海綿狀,氣孔細密均勻。
二、吃起來口感平淡,沒有油炸的香味。
三、聞起來會有少許刺鼻的氣味,不過需要仔細辨別,因為麵粉發酵時要密封,洗衣粉在裡面不容易被揮發,在下鍋前一小時左右不良商家把密封的麵粉開啟,然後用力反覆地搓揉幾分鐘,再透過切條、下鍋、煎炸等程式,這樣炸出的油條自然誘人,食客也很難聞到裡面的洗衣粉的味道了。
回覆列表
製作食材。:
中筋麵粉 300克,
低筋粉200可
雞蛋 一個,
色拉油 40克,
小蘇打 2克,
無鋁泡打粉 6克,
水 250克,
鹽 10克。
製作步驟:
第一,將上述所有的材料放入攪拌缸攪拌至拉出薄又光滑的大片。
第二,將麵糰取出放在案板上,用拳頭來回按壓,並且再摺疊三次。
第三,將麵糰包上保鮮膜,放磨具裡,入冰箱冷藏12個小時以上。
第四,取出冷藏麵糰,用手整理成1CM的片,再分割成兩條長片。
第五,用刀片將面片分割成2CM左右寬度的條。
第六,每兩條分成一組,用筷子在中間壓一下。
第七,稍微拉長在擰下。
第八,架鍋,往裡放油,等油溫升到160度左右下鍋炸,用不斷的筷子翻動。一直到金黃色撈出控油,然後就可以開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