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之子10
-
2 # 大莫僧人
沒有橫向對比之時。只能縱向對比。只有寄希望於遇到個仁厚明君丨因為這就是唯一的選擇。
宋朝亡國。據說自殺了數十萬民眾!!而大清滅亡僅有兩千來人自殺!!.所以此類的對天押寶只是自求多福吧?
什麼都沒有萬能的!只有達到一定的制約、平衡才可以使制度與法律的公平公正發揮最大的作用丨
中國憲法精神還沒有徹底落實!!憲法與法律的普及還可以進一步發展。華人還沒有習慣於依法辦事。凡事總是尋找部門的權利處理。而不是尋找法律幫助!(不論權利或人,不確定性都很大。而法律法規卻沒有高興或不高興)
媒體總是誤導社會關注娛樂。而不是守責去引導大家學習一下憲法與法律l!如果一日遇事。幫助你的一定是法律。支援你的一定是憲法。只有這個可以維護你的個人利益丨娛樂圈不會助任何人渡過難關。
當大家都習慣使用法律維權之時。許多的瘋狂都會自然的安靜下來。因為社會的很多進步都是歷經了碰撞之後的結果。
-
3 # 半窗秋色
制度相適應原則很重要。封建社會,皇權如果認為是邪惡的,那什麼是合適的?難道奴隸主制度合適嗎?我為你出這樣的題目臉紅。和皇權配套的是父權。你在家裡,都是你爸喊你爹地嗎?你可以罵她,他必須俯首帖耳聽從你的使喚嗎?你這個家庭也太爛了,爛透了……
-
4 # 彩虹雨29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一種制度,乃至一個朝代,不要指望有明君,開明的制度要比明君好上一百倍,因為,明君不常有。
-
5 # 白玉飛豬671
這個話題是皇權。那就是帝制時代的事情了。真正皇權的確立在公元前223年。距今約2200餘年,自辛亥革命(1911年)結束,皇權時代也有2134年,中國真正取締皇權的時間其實不足200年。
在如此漫長的時間裡,什麼是皇權?它有哪些影響?普通民眾、知識分子對待皇權的態度,都是非常複雜的。
皇權狹義的理解可以說是:皇帝的權利。廣義的理解可以說是皇族的權利。若從得人心的角度來說,凡是能夠照顧到普通民眾感受,著眼到普通民眾利益的皇權,還基本上能夠得到人心,反之,就不能得人心。得不得人心與是否是皇權無關,而是與執政集團的執政方式有關。
先說個早些年的國外趣聞。多年以前封閉、落後的亞洲效果不丹,祖祖輩輩都是皇權至上的統治,卻出來一個太子,跑到歐洲唸了大學,於是回到不丹進行民主改革,要立憲、要設立議會,要成立政黨......還為此弄了一次全民公投,不過公投的結果卻令人大跌眼鏡呀,竟然有超過絕對多數的人,表表示,我們不要民主,我們就要皇權政治!
這個結果當然令人啼笑皆非了。不過也說明了本文的觀點:得民心與政治制度無關,而與其執政的思想和理念相關,那就是有沒有照顧到民眾的利益。
由此,我們看中國歷史上的皇權。負責人的說,極少數的皇權是得人心的,極少數的皇權是不得人心的,還有更多的是介於得人心與失人心之間。這很像今天的學校教育,前十名,後十名,中間還有二、三十名。
這就是皇權社會得不得人心的大概表現。
那麼得人心的皇權有哪些呢?試舉一下(可能會有遺漏,才疏學淺,難免掛一漏萬,請見諒):西漢文、景、武、宣,東漢光武、明、章,後趙石勒時期,前燕慕容恪主政時期,前秦苻堅主政時期;北魏太武、孝文、劉宋元嘉之治,梁武帝前半生,北周宇文泰、宇文邕、隋文帝、唐太宗、高宗、武后、玄宗開元時期,後周世宗時期,十國後蜀政權、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神宗(這朝有點勉強)、契丹太祖、太宗、景宗、金世宗朝、元太祖朝,明太祖、成祖朝、清康、雍、乾(這三朝也有點勉強,最好是在雍正時期)
不得人心的皇權有哪些呢?(也有可能掛一漏萬):秦始皇、二世、新莽、東漢、桓、靈二朝西晉武帝、惠帝、梁武帝後半生、前趙劉粲、後趙石虎、北魏靈太后時期、北齊終起一朝、隋煬帝時期、唐玄宗天寶(從民心來論也有些勉強)、北宋徽宗朝、聊道宗、天祚帝時、金衛紹王、元(忽必烈以後各朝)、明朝太祖、成祖之後皆有這個方面的表現。清道光、咸豐、宣統(這個清不好評價,反正嘉慶之後,都難說民心很好)
綜合來看,皇權凡是得民行的時期都有些共同特徵:
其一,與民休息,就是國家沒有勞民傷財的大舉措,消耗國力。
其二,輕徭薄賦:老百姓賦稅不高,負擔不承重,能夠獲得相對較好的生活質量,比如漢的稅賦先十五稅一,到後來三十稅一,可以說稅率是很低的了。義務為國家的勞動比較少,國家大型工程較少。
其三,弘揚正氣,道德底線較高,從皇帝本人,到民間,道德水平比較高,不著調,不靠譜的言行相對較少,腐敗、溜鬚拍馬等不良行為也不多(不是沒有,而是較少)。
其四,賢人能臣輩出,執政風氣好:這裡可以看看貞觀一朝,那是最具代表意義的。
其五,崇尚教育,國民素質較高,歷朝歷代,凡崇尚教育,重視教育的經濟民生都搞得比較好,順便說一下,中國曆來沒有把教育搞成產業的傳統,皇權時代的國家教育都是國家投資,沒有商業回報的,而民間教育的收費也不高,私塾先生大多不是有錢人,使老百姓有條件接受教育。
其六,對外政策得當,與外族的戰爭有度(不是不打,而是有度),且基本取得良好的成果。
其七,思想相對開明,對於不同信仰、思想有所接納,而不是一棍子打死。
其八,律令寬鬆,法律不暴虐。
其九,國民經濟總體呈上升趨勢,老百姓的日子,漸漸有所好轉。
其十,天災人禍相對較少,運氣也有一定成份。
這樣的皇權,一般情況下,民心沒有大的波動。
而不得人心的皇權,則又具備如下特徵
其一,橫徵暴斂,貪得無厭:比如元,及至元末一個農耕社會的稅種居然達到了三十多種,名目繁多,老百姓不堪重負。
其二,大興徭役,國家大型工程一個賽似一個,掏空了國力,最明顯的就是秦、隋。
其三,社會尤其是官場風氣敗壞,從民間到政府,無底線的事情一個接著一個,這裡比如東漢桓帝、靈帝朝、西晉武帝、惠帝朝都是典型代表。清代學者洪亮吉先生的幾句話,非常形象:“以模稜為曉事,以軟弱為良圖,以鑽營為進取之階,以苟且為服官之計。有這樣情況一般不得民心。
其四,惡人當道,賢能歸隱,或不受重用反而受到打擊,比如齊後主時期的和士開、明朝的劉瑾、魏忠賢、北宋末年的蔡京、玄宗朝的楊國忠、李林甫。
其五、社會逐利,貪圖享受,社會風氣寡廉鮮恥,桓、靈二朝賣官鬻爵,晉武帝一朝石崇王愷鬥富,何曾日食萬錢。
其六、連年兵禍,對外戰爭失利,對外政策舉措失當,比如梁武帝後期的“侯景之亂”,五代十國、五胡亂華的戰亂、宋末的外族入侵,滿清1840年以後等等。
其七,禁錮思想,打壓不同意見,比如明清二朝,那才是宋儒大興,聽不得個別思想的冒頭,實為中國思想史當中,真正黑暗的時期。
其八、律令嚴酷,民不堪其苦,隋煬帝時期,一次簡單的偷竊,居然可以殺掉2000多人,血流成河,還有明、清二朝,酷法酷刑層出不窮,剝皮植草、凌遲等等,駭人聽聞。
其九,國民經濟崩潰,民生凋敝,這個不用舉例,亡國之君的時候,絕大多數都是這個樣子,極少數例外的。
其十,天災頻發,農業歉收,老百姓食不果腹,流離失所。
所以,所謂皇權是不是得民心,這個問題,可以改為,帝制政權的施政措施是否得民心。否則即便如雅各賓派的左翼恐怖,消除了王權貴族,也只有最終讓自己走上斷頭臺。
-
6 # Hanson
皇權或獨裁或英雄主義是精英統治的表現形式。討論皇權就是討論精英統治。人民週而復始地推翻各種皇權或獨裁,然後再由各種新的皇權或獨裁或英雄來接替前者,間接說明社會是需要精英統治的。議會或共和其實都是精英掌握社會生活。千百年來,這種體系從未改變,變的只是形式。政治體制是由生產力水平決定的。人類在原始社會,需要團結一致對抗自然界的各種風雨災難。團結的核心是少數人決定所有的事情。皇權是這種初期階段的延續,並且是父系社會的延續。事物往往具有兩面性。皇權對於社會發展而言是阻力,但對社會穩定,尤其是遇到災難或戰爭時,是社會的中堅。任何社會都是精英社會,烏合之眾只會把事情弄糟。可以參考英國脫歐公投。民主不是必需品,是一種選擇之一,一定不是最好的。皇權榮譽感是有所歸屬的,大體是不會太出格。科技進步,人類自以為可以為所欲為了。然而更大的自然法則出現了,人類的視野突破了地球,太陽系,銀河系。相比遠古,我們的未知和恐懼擴大了。在這一重宇宙中,人類永遠是原始社會。人類將始終生活在恐懼和未知中,普通的心智難以承受,在大的變故面前,民主是災難,而英雄才是永恆,一直安慰民眾直到末日。
回覆列表
肯定不得人心,要不就不會有那麼些流民暴亂,土匪猖獗和農民起義了。殊不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口號足以說明問題。封建王朝一直以來透過強大的專政手段和孔孟思想企圖愚弄百姓,讓百姓屈服於封建皇權專治。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就是老百姓的血淚史。所以不言而喻,封建王朝不得人心,人民群眾與皇權統治階級是對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