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村老冒晚6—8
-
2 # 一點浩然氣180
選擇正直。正直的人行為規範有條基於公義的做事標線。他的行動不一定會完全符合(誰也做不到完美符合)此標線,但他會選擇讓自己的行為儘量符合此標線。如果發現自己的行偏離了標線,他也做出相應調整進行糾正。
-
3 # 原點設計獎
道德怎麼能只留下一個呢?這不是缺德嗎?
不能缺德!
所以我認為個人修養中最主要的道德,一個也不能少!
大家看看:中國傳統道德中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勇恭廉,能少了哪一個?
平時所說的五常,是指"仁、義、禮、智、信"的五常之道,"五常"是做人的起碼道德準則,此為倫理原則,用以處理與諧和作為個體存在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組建社會。
依五常之倫理原則處之,則能直接溝通;通則去其間隔,相互感應和和洽。
所以五常之道實是一切社會成員間理性的溝通原則、感通原則、和諧原則。
仁義禮智信的意思是仁愛、忠義、禮和、睿智、誠信
溫良恭儉讓的意思是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忍讓
忠孝勇恭廉的意思是忠心、孝悌、勇敢、謙恭、廉潔
【仁義禮智信】釋義
仁:仁者,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乃推己及人意也。所以仁字,從二人相處,因為人不能離群而獨存,別人之觀念立,人之人格顯,方能雍容和諧,以立己立人,發揮老吾老幼吾幼之懷抱,以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事物為人,而不為己,發為惻隱之心,寬裕溫柔,仁也。
義:義者,宜也,則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所當做就做,不該做就不做。見得思義,不因果濫取不義之財物。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所以人發為羞惡之心,發為剛義之氣,義也。
禮:禮者,說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釋名:禮,體也,得其事證也,人事之儀則也。進退周旋得其體,乃是正人身之法也。尊卑長幼有序,處事有規,淫亂不犯,不敗人倫,以正為本,發為恭敬之心,齋莊中正之態,禮也。
智:智者,知也,無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發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為智也。
信:信者,不疑也,不差爽也,誠實也。就是「言出由衷,始終不渝」。信字從人言,人言不爽,方為有信也。誠心之意也,以誠居心,必然誠實。處世端正,不誑妄,不欺詐者,是為信也。
【溫良恭儉讓】釋義
是傳統美德的重要內容:即處處與人為善。溫者貌和,良者心善,恭者內肅,儉乃節約,讓即謙遜。
仁義禮智信的意思是仁愛、忠義、禮和、睿智、誠信
溫良恭儉讓意思是溫和、善良、恭敬、節儉、忍讓這五種美德。
【忠孝廉恥勇】釋義
過去,人們往往以“缺德”來作為對人最貶惡的評價。伴隨著社會、意識和觀念的日異更新,富裕的日益親近和貧窮的漸行漸遠,評價體系也早已作了根本意義上的改弦更張,並達到了空前的一致和統一。
忠,忠誠、忠良、忠恕、忠真。誠然,目的者往往把忠放在一個十分重要的地位來推崇,其結果和過程更是一目瞭然。
文化的薰陶更把其推上一個個的驕人高度,並人為地展現和刻畫出一片片的耀眼光彩。
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精忠報國捨生取義”等等壯舉,無不構成一幅幅扣人心絃的壯麗畫面。
這忠,無論其針對的物件為誰,所起的作用都是十分巨大和不可估量的。
孝,孝敬、孝道、孝心、孝行。一提這孝,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孝敬父母。
這一點,無論就其動物的自然屬性還是人們的社會屬性,本人認為其分歧度相對最小。
至於那些“忠孝不能兩全”、“孝乃德之本”、“百善孝為先”之類的說辭,還是贊成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具體對待。
只是在利益面前,許許多多的行為與孝本的矛盾甚至背道而馳都在既成事實也是在所難免的。
廉,廉潔、清廉、廉正、廉明。不說也知道,這廉具有特重要的總結意義、現實意義和極深遠的歷史意義。
潔身自好、不苟且不貪腐,早已成為人們嚮往的理想。廉生威、威生明、明生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威武不屈,貧賤不移,富貴不淫,汝廉乎?
恥,恥辱、羞恥、慚愧、恥汙。知恥者慎行,知違者不羈。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知恥,繼而改之,焉能為君子矣。恭近於禮遠恥辱,無以利害義,則恥辱亦無至矣。故知廉恥,完其生。
勇,勇敢、堅強、剛毅、勇猛。在詞義中,勇雖於智相對,但絕不矛盾。
這勇,在此也是能力的意思,所以也就包含有綜合性的素質在裡面,因而則生敢想、敢幹、敢說、敢為並開拓、創新、承擔、堅持諸項,其自強不息、英勇頑強百折不撓的特色就十分突出,應了那句:“有志者,事竟成”。
忠孝廉恥勇,一擔輕為重。知會現代人,思思老祖宗。應應千年夢,何收其大同。只是善作念,始本惡為終。
“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是中國的傳統美德;
五常:仁義禮智信,
五德:忠孝廉恥勇。
分別是指:仁:仁愛;義:正義;禮:處事的根本,也是做人的根本,“不學禮,無以立”;智:智謀,見識,智慧;信:誠信,信守
忠孝:為臣盡忠,為子盡孝,忠誠孝敬;廉恥:廉操與知恥,《淮南子·泰族訓》:“民無廉恥,不可治也。非修禮義,廉恥不立。” 勇是指果敢、勇氣。
何謂仁?
仁者,仁義也。指在與另一個人相處時,能做到融洽和諧,即為仁。 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著自己,多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為別人考慮,做事為人為己,即為仁。 儒家重仁,仁者,愛人也。簡言之,能愛人即為仁。
何謂義?
義者,人字出頭,加一點。在別人有難時出手出頭,幫人一把,即為義。
古字義,離不開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別是非,在人家需要時,及時出手,幫人家一兩下,即為義。
何謂禮?
禮者,示人以曲也。己彎腰則人高,對他人即為有禮。因此敬人即為禮。 古之禮,示人如彎曲的穀物也。只有結滿穀物的穀穗才會彎下頭,禮之精要在於曲。
何謂智?
智者,知道日常的東西也。把平時生活中的東西琢磨透了,就叫智。 觀一葉而知秋,道不遠人即為此。
何謂信?
信者,人言也。遠古時沒有紙,經驗技能均靠言傳身教。那時的人純真樸素,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故而真實可靠。
忠者:
赤誠無私 盡心竭力於職責為忠也。古人云:忠者,人格之成也。人無忠則兇,專一之忠為小忠,無逆之忠為中忠,大忠之忠要求忠於道。對社會、國家、事業不存懈怠,不翫忽職守,鞠躬盡瘁,死而後己,先天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人要忠誠、忠實厚道,堅貞梗直,竭忠盡心,做忠良之人。
孝者:
善事父母為孝,百善孝為先。故聖人云:孝者,德之基,人格之始也。
廉者:
廉為不義財不取也。清廉正直、廉正公平、清白高潔、潔身謹慎、不苟取,不貪汙。 古人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廉生威、威生明、明生信。常言道:威武不屈,貧賤不移,富貴不淫。汝廉乎?
恥者:
羞恥之心,亦羞恥之能力也。羞愧、羞辱、羞恥侮辱,違紀違法和侵害他人權益為恥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知恥,繼而改之,焉能為君子矣。恭近於禮遠恥辱,無以利害義,則恥辱亦無至矣。汝能知恥否?
勇者:
勇者無懼,但是,不要有勇無謀!
試問:五常五德,能少了哪一個?
-
4 # 葡萄ABC
我不是一個高尚的人。如果一定要給道德歸類的話,我目前只選一個,做個孝子,好好的孝順父母。兒子已經工作了,還沒結婚,但,兒子那邊已經不用我操心了,年薪近百萬,物件留學歸來。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父母是我們永遠報答不完的恩人。所以,我認為,先好好的對待自己父母,然後再做別的高尚的事吧。
-
5 # 質躍
別如果了,都砍去我也沒意見,如無需要勿增道德,生命本來如此,上德不德。留誰家的哪一種道德,問題是你有那個能力嘛?!
-
6 # 茶入真知
如果只能保留一種道德,我會選擇坦然接納所有事,真誠包容所有人。雖然我現在做不到,但是那是我認為該做的。
初中學過高爾基的海燕,有句話,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就是真正的看明白人生不管想讓來的還是不想讓來的,都會來。所以都得面對,與其悲觀害怕的被動面對,不如積極樂觀的主動迎接,因為該來一定得來。
人生,我們只負責自己美麗,至於觀眾想哭想笑想鬧那是觀眾的事情。
所以讓自己的心無限的豁達,豁達到容納下一切的一切,一切的美好太多了,那些不美好自然會被淹沒!
-
7 # 喜洋洋8709162
如果叫我選擇一種道德,我選擇信用,也就是說話算數,有一故事在我腦海裡儲存了大半輩子,二戰期間,德軍俘虜了許多英法軍人,押解途中,一個俘虜向押解的德軍請假,說我女朋友住在這附近,想去見她一面,告訴她我已被俘了,別再等我,雙方的軍人都笑了起來,已經是俘虜,還想這些,德軍軍官問他你是英華人?我準你的假,要儘快趕回來追上我們,這個英國軍人真就趕回來最後死在戰俘營。我認為信用是人最寶貴的道德品質。用現在的話來說,這是一種了不起的貴族氣質。
回覆列表
我會選擇善良,因為人之初,性本善嘛,我不知道這個世界如果沒有了善良會變成什麼樣,那可能會感覺像走在沙漠裡一樣,一片荒涼。人和人之間變的冷漠,每個人都對自身以外的人和事漠不關心,心硬如鐵,簡直不敢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