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司馬武侯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隋唐兩代對高句麗不斷用兵恰恰證明楊堅和李世民卓越的戰略眼光,戰略上都沒錯,只是楊廣在戰術層面完全敗給李世民,最終導致隋朝的大崩潰,當然這只是後話。

    高句麗是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七世紀在中國東北地區和北韓半島存在的一個政權。其人民主要是濊貊和扶余人,後又吸收一部分靺鞨人,古北韓遺民及三韓人。公元5世紀後,高句麗被普遍簡稱為“高麗”,其君主也被中國皇帝冊封為“高麗王”。但需要注意的是,200年後北韓半島的王氏高麗並非其繼承國。

    中國古代的中原王朝對周邊的國家政策有很大不同,對待野心小,實力弱的國家,中原王朝往往採取武力威懾,迫使其稱臣納貢甚至直接征服,如北韓 南越 東甌;對於實力較強或盤踞有利地形但無法形成心腹大患的國家,往往採取羈糜統治,迫使其稱臣,駐軍派使,封王封侯,任其自流,如南詔 渤海 女真;最後一種是屬於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必須除之而後快,這一種如匈奴 突厥。高句麗恰恰是這最後一種!

    有人會說,高句麗蕞爾小邦,隋朝傾全國之力而不能取勝實在是太蠢了。然而這是低估了天下英雄,兩個帝國三位帝國皇帝嘔心瀝血打敗的絕不僅僅是簡單的遼東小國。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派蒙恬北擊匈奴,卻匈奴七百餘里,然後修長城,建城市,保持對匈奴的持續壓力。這正是始皇帝看出匈奴必成中國的心腹大患,然而壯志未酬,一朝山陵崩,皇帝的凌雲壯志被楚人的一把火燒個精光。最終沒有壓力的匈奴人終成尾大不掉之勢,半個世紀裡一直是漢人心裡揮之不去的噩夢。隋文帝正是看出了高句麗成為下一個匈奴的可能,一直對其採取壓制打擊的態勢。

    我們總結中國歷史,縱觀遊牧漁獵帝國的興衰成敗,可以總結一個規律。北方民族會在中原王朝虛弱是入主中原,但單純的遊牧帝國是不足以支撐其入主中原的夢想。能夠對中原產生威脅的其實是遊牧+農耕模式。如後金得到遼東後,立刻遷都赫圖阿拉,從此後金有了進取中原的補給基地,遊牧——漁獵帝國再也不害怕天災,進可攻退可守。有了穩定的經濟來源,遊牧——漁獵帝國就可以展開科學技術的研究和發展,中原王朝對遊牧民族的優勢也就蕩然無存了,而遊牧——漁獵帝國可以仗著全民皆兵,輕騎快馬的優勢,不斷消耗中原王朝直至獵物精疲力竭,最終咬斷獵物的喉嚨。

    這種遊牧漁獵——農耕的二元國家制,使高句麗擁有了巨大的軍事優勢,保持了原部族結構建立起的軍事體制,讓戰時的高句麗幾乎是以全民皆兵的方式投入戰爭,同時農業的發展使高句麗擁開始了城鎮化,多年的掠奪和對漢故地的佔領擁有了來自中原的工匠。這一切的有機結合可讓高句麗軍隊保持著優於周圍遊牧、漁獵民族和南部的三南韓家的軍事裝備。高句麗王國鼎盛時代,可以依靠區區幾百萬人口,建立起一支最高可能達到六十萬人的軍隊,同時高句麗還擁有一支不亞於中原的重灌騎兵部隊。

    高句麗自立國以來就對遼東地區很有想法,受制於東漢末年強悍的遼東軍閥公孫氏和強大的曹魏,其擴張願望始終未能得逞。但時間很快來到五胡亂華的年代,北方統一的漢人王朝被徹底摧毀,十六國不斷的政權更迭造成了遼東權力的真空。永嘉五年(311年),高句麗趁中原混亂的機會,於“秋八月襲取遼東西安平”,截斷了北韓半島通往遼東的水陸通道,然後於永嘉七年(313年)“冬十月侵樂浪郡,虜獲男女二千餘口”,又於建興二年(314年)“秋九月南侵帶方郡”,取得了對北韓半島北方的統治。及至高句麗第十九代王廣開土王談德(公元392至412年在位)執政之時,向外擴張的勢頭越來越猛,除了南征百濟、北討契丹、夫餘外,約在廣開土王十三年(公元404年)全部佔領了玄菟、樂浪,使遼水以東的大片土地納入高句麗的版圖,高句麗國的領域空前擴大了。

    如此龐大的軍事力量,又佔據優越的地理位置,高句麗的存在可以輕易威脅到整個華北地區的安全,這足以讓高句麗成為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最重要的是,高句麗人還有一個讓中原王朝不得不除之而後快的原因——高句麗本身的外交影響。作為東北亞地區的強權國家,高句麗在隋唐時代不僅和百濟達成同盟,同時還對靺鞨、契丹等民族產生了極強的控制和影響。高句麗人對契丹和室韋人的影響,和突厥人形成了相互衝突的關係,但是高句麗卻並沒有因此和突厥人翻臉,甚至在隋朝,高句麗還和突厥人達成了同盟,兩個政權一旦聯手,那麼整個中國北方就會連成一條漫長的敵對軍事鏈,在北方形成三個方向的軍事壓力。

    隋朝的統一讓分裂數百年的中國再次歸於一統,空前強盛隋唐帝國攜遊牧之血雄視九州,斷然不會放任一個地區霸權在此做大,進而對自己造成潛在威脅。於是皇帝決定發動戰爭,從楊堅開始,到楊廣的三徵高句麗,唐太宗也延續了戰爭,可惜還是沒有消滅高句麗,直到唐高宗時期,才真正滅亡了一個強大王國。

    高句麗是一個足以顛覆中原王朝的強大國家。也正是在中原王朝的猛烈打擊下,高句麗最後走向了滅亡。但高句麗的滅亡後,唐帝國後期無力在此保留媲美高句麗的軍事力量,因此給東北地區帶來了長期的權力真空。最終渤海國、奚、契丹等長期被高句麗壓制國家和民族相繼崛起,另一輪東北亞的權力更迭就此開始。

  • 2 # 笑居江湖

    隋唐兩代帝王都曾經花費過很大的力氣去消滅高句麗王國,但因為對手較強和距離太遠的原因都沒有實現消滅高句麗。

    為何隋唐的帝王都對高句麗如何忌憚?非要傾其所有,除之而夠快?隋唐王朝是一定要消滅高句麗的。

    隋唐兩朝的主要對外口岸其實是在北方,從河套地區到東面的晉西北地區,都是大量突厥和商團的必經之路,如果高句麗壯大,這恰恰危急到了隋唐帝國的國際貿易生命線。更有甚者他們開始建立自己朝貢貿易體系,吸引北亞與中亞的商人來朝貢自己。

    如果高句麗的計劃成功了,那麼隋唐帝國的國際影響力將大大降低,也會導致高句麗慢慢的強大起來,所以隋唐兩大帝國要接二連三的攻打高句麗。就說隋煬帝被國內搞得焦頭爛額,還是頂著壓力要打高句麗,隋煬帝的行為,由此可見統治者對國際貿易生命線的重視。

    同樣唐太宗李世民也是對國際貿易生命線非常的重視,李世民冒著不惜稱為第二個隋煬帝的風險也要去打高句麗,儘管戰爭的勝利要等到他兒子時代,但唐朝不斷的攻擊還是嚴重削弱了高句麗。

  • 3 # 歷史吐槽機

    這個問題說起來並不複雜,隋唐兩代孜孜不倦的不滅高句麗不罷休是因為威脅實在太了。這不是邊患性質的小威脅,而是極有可能毀掉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那時候的高句麗完全佔據遼東半島,甚至將勢力拓展的到現代的遼西地區。讓古代中原王朝防禦北方外敵的長城出現了一個缺口(那時候還沒有山海關),這個缺口又直指中原腹地,隨時可能釀成滅國大禍。換句話說,隋唐不滅高句麗,就很可能被東北方來的強敵滅掉,即使不是高句麗,也可能是契丹、靺鞨或者其他民族。

    上面的地圖其實有給自己臉上貼金的成分,實際上地圖東北角淡綠色契丹部分以下都不是隋朝的有效控制範圍。隋朝開皇三年修建的渝關是在現在山海關的西南方向,位於河北撫寧東榆關鎮,並且沒有與渤海連線。那條狹長的紅色通道,反過來就是高句麗進取中原的路線。而且實際的高句麗也比地圖上顯示的強大很多,因為更東北的靺鞨根本不是一個整體,他們是由幾十個部落組成,一盤散沙。契丹也原沒有後來那麼強悍,都沒有形成政權。突厥東部的室韋更不是被成吉思汗合併後的蒙古帝國。面對高句麗,他們幾乎沒什麼抵抗的能力,也沒有抵抗的必要。

    在這種情況下,遼東就是必取之地,必須把半島上的政權壓回半島裡,然後讓長城一直修到渤海邊,這樣才能有效保護中原之地。甚至都不能讓他們渡過鴨綠江,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隋唐的皇帝們都很清楚這件事情的嚴重性,所以才前赴後繼的不停徵討。歷經近百年才算把高句麗徹底滅國,取代的新羅政權被迫讓出遼東,以大同江為國界。

    其實換個角度我們可以想想,以隋唐這種超級帝國都要近百年才能消滅的國家,會是個菜雞嗎?而且唐朝甚至需要一直等到蓋蘇文死掉,高句麗發生內亂才徹底將其滅國。以唐朝的軍事實力滅突厥,滅吐谷渾、滅高昌,那次打的這麼費勁過?這樣的對手多存在一天都會讓中原王朝寢食難安,必除之而後快,只是隋煬帝選擇泰山壓頂,唐朝兩代皇帝都選擇了鈍刀割肉,方法不同,目的其實一樣。

    所以老朽的拙見是,隋唐對高句麗的執著不是好大喜功或者矢志復仇,是那個國家已經實實在在的威脅到了帝國的根基。這個威脅一直到明朝洪武年間,朱元璋建立了現在的山海關和連線到丹東的虎山長城,才算把缺口徹底堵上。可即使這樣,明太祖還是毫不客氣的跟半島政權明確,鴨綠江就是國界,不能越過雷池一步,否則等待他們的就是戰爭。

  • 4 # 步驚雷37

    民族特性來說有清王朝的例子。戰略上說和北方突厥呼應,中原兩面作戰有後面的宋王朝作例子。

    高句麗不滅是不行的

  • 5 # 實用型人柴

    高句麗在東北勢力範圍大時達到遼西。這樣一來對隋唐的統一造成非常大的威脅。古時候有個燕雲十六州。燕在東,雲在西。先說燕,就是現在的北京,如果北京被高句麗攻克那麼往南一直到淮河流域將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而且無險可守。再說雲,雲就是現在的大同,山西省的地勢真是很有意思的,兩側為山中間有很多的小盆地一樣的平原,從南往北有四五個之多,有興趣的劇友可以數一下,這種地勢對防守方來說是極為有利的。可以步步為營,就算前方要地失手咱可以後撤接著奸敵。介於高句麗對隋唐輕能裂其土,重能取而代之的危害。所以它在被隋唐接力打擊之下就玩完了。

  • 6 # 行雲流水1437995

    高句麗是中國東北的一個民族,其源出可能出自西漢末朝時的濊貊和扶余人,在南北朝末期和隋朝初年,發展壯大起來,成立了強大的奴隸制高句麗王國。其管轄範圍大致在遼寧、內蒙東和吉林省,疆域最大時包括了北北韓,因此南韓人不停地跟中國爭歷史。其實後來的高麗國與高句麗沒有繼承關係!

    隋煬帝楊廣在位時,高句麗已經座大建國了。楊廣為了解決後顧之憂,毅然率領百萬大軍徵東。軍隊長途遠征,糧草給養都是大問題,加之當時天寒地凍幾次都被高句麗擊敗,楊廣大興土木,修建東都洛陽,開鑿大運河。種種原因疊加導致了國內紛爭,人民紛紛起義反抗,最終斷送了隋朝的江山。

    隋滅唐立,高句麗一直威脅著唐朝的江山。到唐太宗李世民時期,經過唐初的修養生息和“貞觀之治",國家實力得到大大的提升。唐太宗親自徵東,幾番爭戰,雖沒有滅掉高句麗,但有效地遏止了高句麗的擴張和對邊界的騷擾。大大地削弱了高句麗的實力,導致高句麗國內大亂,幾個貴族勢力互相爭權,民不聊生。

    到了李世民的兒子唐高宗李治時,高句麗已構不成對唐朝的威脅,但唐朝對其的征伐在繼續,終於在高宗時期滅掉了高句麗。遷其王族和貴族諸部到華夏大地,滅絕了其死灰復燃的機會。

    經過千百年的融合,其已完全融入漢民族之中。 隋煬帝楊廣在第三次親征高句麗,已經快要滅掉高句麗。但此時國內吃緊,人民紛紛抗爭起義。楊廣輕信了高句麗國王的謊話,班師回朝後,高句麗死灰復燃,把隋軍趕出了國境。這就是唐軍為什麼痛打落水狗,滅掉高句麗的真正原因。

  • 7 # 小奔說史

    高句(gōu)麗(lí),位於今天中國的東北地區和北韓半島,相傳是由扶余王族高句麗人朱蒙所建立,從公元前一世紀建國,到公元七世紀被唐所滅,前後存在將近700年之久。

    高句麗的人種構成主要是濊貊人、扶余人、靺鞨人,古北韓遺民等。高句麗最強盛的時候,疆域東臨日本海,南到漢江流域,西北到遼河兩岸,北到輝發河、松花江流域。

    PS:後來的高麗和本篇文章說的高句麗,不是一碼事。

    老人家早就說過,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為什麼隋唐一定要前仆後繼滅亡高句麗,得從最早說起。

    一、歷史上高句麗曾經多次入寇內地

    都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高句麗從建立伊始,就不是一個善茬。每次中原陷入內亂,高句麗就要發兵侵略內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高句麗乘機聯合烏桓侵擾遼東郡、樂浪郡,兩郡百姓水生火熱,中央無力顧及,地方長官顢頇無能,根本無法遏制高句麗、烏桓的趁火打劫。最後出了一個能人公孫度才將其擺平,消停了好長一段時間。

    西晉初年,高句麗充分學習中原先進的文化、制度,很快又恢復生氣並且變得更強大。

    等到五胡亂華,中原喪亂的時候,高句麗本性難移,再次內侵,不僅藉機吞併了北韓半島以及遼東半島的大片土地。

    北周到隋時期,高句麗反覆聯合靺鞨、突厥南下,給北周和隋造成了巨大困擾。

    當隋朝建立時,擁軍60萬的高句麗,猶如一把鋒利的尖刀抵在中原後背。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無疑已經成為一個巨大的威脅。

    此時,無論是從邊境安寧還是長治久安來看,消滅高句麗都已經被提上議事日程。

    高句麗對此心知肚明,早在隋平陳以前,就知道下一個目標無疑是自己,早就積極備武,積糧近達百年,即“治兵積穀,為守拒之策”。

    二、隋唐兩朝開疆拓土消滅威脅的本能

    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簡單的規律:中原王朝強大的時候,自然而然要向外擴張,一方面是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另一方面是消除邊境上的安全隱患。

    秦漢隋唐,乃至清朝,都是中國歷史上擴張性強烈的王朝,匈奴、南越、吐蕃、突厥、高句麗、準格爾蒙古,四夷八荒,無論多麼強大,無論付出多少代價,最後都只能進入歷史的垃圾堆。

    為什麼?

    跟你丫死磕!

    至於兩晉,宋明以後,中原王朝或者陷入內亂,或者重文輕武自廢武功,視開邊為生事,邊境上的蠻夷部落,就有機可趁,前者是“五胡亂華”,後者是遼金元清相繼入主中原,惡果就是生民披髮左衽,文明文化,經濟社會嚴重倒退。

    隋滅陳完成統一以後,隋文帝在給高句麗的詔書中很不客氣地警告說:

    “王謂遼水之廣,何如長江?高麗之人,多少陳國?朕若不存含育,責王前愆,命一將軍,何待多力!殷勤曉示,許王自新耳。宜得朕懷,自求多福。”

    不久,高句麗的嬰陽王高元即位,隋文帝冊封其為開府儀同三司、遼東郡公、高麗王。

    僅僅過了十年,598年,隋文帝開皇十八年,高句麗王率靺鞨騎兵萬餘進攻遼西。隋文帝大怒,下詔黜除高麗王高元官爵,同時發大軍30萬分水陸兩路進攻高句麗。

    不過天公不給力,陸路進攻遭遇雨季,道路泥濘糧草供應不上,軍中又流行疫病流行,根本無力作戰;水路在海上遇大風,船多沉沒。

    最終,水陸兩路被迫撤軍,軍隊喪失大半。不過高麗王懾於隋朝軍威,趕緊遣使謝罪,上表自稱“遼東糞土臣元”。

    隋文帝一看,謙卑得稱自己為“糞土”了,天子還能跟糞土一般見識嗎?

    於是,罷兵。

    我們知道,隋朝僅僅兩代就滅亡,關於隋朝的歷史都是由唐人所寫。為了顯示自己取代隋朝的正確性,唐人在記錄隋煬帝的時候,自然不會太客氣。

    隋煬帝固然有好大喜功的一面,但在滅亡高句麗上,卻是有說不出口的苦衷,即詔書所言“兼契丹之黨,虔劉海戍,習靺鞨之服,侵軼遼西”。

    這是因為,高句麗同時具有遊牧政權和農耕政權的雙層特性(就像後來的建州韃奴),對中原政權的潛在威脅非常致命。

    否則如果征伐高句麗沒有必要的話,為什麼唐朝歷經太宗高宗父子兩代,也要堅持繼續隋朝的政策?

    儘管如此,隋朝三次征伐高句麗,雖然達到了攻克平壤,迫使其稱臣的目的,但也耗費了自己的實力,引發了天下大亂,最終導致隋朝兩代而亡。

    不過,高句麗的威脅明擺在那裡,所以到了唐朝,儘管代價巨大,依然堅持攻打,直到最終將其消滅。

    三、唐朝歷經兩代終於“為中國報子弟之仇”

    唐朝建立後,高句麗主動接連遣使朝朝貢,唐高祖李淵也借坡騎驢,對其採取了安撫政策,冊封榮留王為上柱國、遼東郡王、高麗王,並放回隋朝虜獲的高句麗人。

    對此,高句麗也放還俘虜的漢人萬餘,並毀了由戰死隋軍骸骨堆積而成的京觀,收斂安葬隋軍骸骨等。

    在這期間,高句麗曾派人11次入貢,甚至還曾派世子朝唐,雙方使者來往頻繁,似乎和平可期。不過雙方心知肚明的是,最終不免一戰。

    高句麗方面,不惜花費了巨大人力、物力,沿邊境修築了高句麗長城,自夫餘城(吉林四平以西)至海,總長度達千餘里,前後歷時十六年修成。

    在唐朝方面,雄才大略的李世民不可能允許高句麗臥榻在側,因為如果唐朝不採取果斷措施,任由高句麗一統遼東,那高句麗將繼續吞併靺鞨、百濟、新羅這些周邊國家,最終聯合北方的東突厥。

    “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屆時,唐朝面臨這個強大的敵人,後悔都來不及。

    所以,貞觀十九年,唐太宗勵精圖治十多年後,國力逐漸恢復,決心出征,於是下詔痛斥高句麗"殘虐其民"、"侵暴鄰國"、"違我詔令",並昭告天下"遼東本中國之地,隋氏四出師而不能得。今朕東征,欲為中國報子弟之仇,雪君父之恥耳"。

    最後,歷經父子兩代,終於在唐高宗手裡完成了中原王朝幾百年來的一個心願:滅亡高句麗。

    公元668年,薛仁貴滅高句麗。唐朝分置9個都督府 42 州100縣,總隸於安東都護府,以薛仁貴為安東都護,統兵2萬,駐屯平壤。

    不久,由於高句麗遺民常發生叛亂,就高句麗數10萬戶內遷到江淮以南及河南、隴右諸州的空曠之地,餘下的小部分高句麗族眾或奔突厥和渤海國,或向南奔新羅。

    高句麗作為一個政權,徹底消失在歷史長河中,高句麗人,作為一個民族也與其他民族融合,從此銷聲匿跡蕩然無存。

    PS:如果隋唐沒有堅持消滅高句麗的話,恐怕遼金元清入主中原的時間表就要提前了。

  • 8 # 盜德高點

    主要原因兩個。

    1)根本原因是內部矛盾的外部體現。隋朝主要還是靠妥協統一全國的,王室與各世家大族共治,王室只是代理人CEO,控制力有限,甚至隨時有被大族董事會顛覆的危險。 楊廣搞大工程是為了削弱大族治下的民力財力,搞大戰爭是為了借刀殺人,削弱大族私兵軍力。其實後面唐朝也是一個樣的路子。

    2)直接原因是高句麗給了藉口。

  • 9 # 江北陸遜

    原因並不複雜,如果你瞭解隋唐是起家於關隴集團的話,這個問題就很好解釋了。

    關隴集團起源於北魏六鎮,而北魏則是一個鮮卑化政權;而鮮卑人正是起家於東北的白山黑水的漁獵民族。高句麗佔據的正是鮮卑故地。

    而高句麗人正在複製鮮卑人的崛起。對於隋唐的當家人來說,由於其本身就脫胎於鮮卑軍事集團,對於鮮卑人的發家史再熟悉不過,當然不會允許這種局面再次發生,也就是說隋唐絕不會允許高句麗成為下一個慕容鮮卑、拓跋鮮卑。你說他們反應過敏也好,有先見之明也好,隋唐皇室是絕對要把這個潛在的敵人扼殺在搖籃之中的。

    事實上,後來的歷史證明隋唐皇室一點都沒有神經過敏,他們所擔心的都成為了現實。

    入主中原的胡人、夷狄,遠古的商周不論,二十五史的記載清晰地表明,不管是五胡亂華的鮮卑慕容氏、北魏的拓跋鮮卑,還是後來的遼金,其實都是出自白山黑水的東北漁獵民族;而儘管草原遊牧部族強豪層出不窮,匈奴、柔然、突厥等等,先後威脅中原,但真正能夠入主中原的漠北之民,卻只有蒙古一族。

    這其中的原因何在,我至今沒有找到一個很好的答案。

    也就是說,慕容氏、拓跋鮮卑乃至更晚一點的青海和隴西地帶的吐谷渾,已經向人民證明了來自白山黑水的漁獵民族的戰鬥力。

    同樣的,當隋唐建國的時候,高句麗已經成了一股不容忽視的強大力量。數百年的發展,高句麗從一個小小的部族發展成一個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割據政權,其實力已經完全不在代北時期的拓跋鮮卑之下。

    隨著實力的增強,到了南北朝後期,高句麗已經開始頻繁介入中原爭霸,甚至在北周進攻北齊時,還借兵於北齊,插手中原事務。

    這些事情,隋唐的當家人自然非常清楚。而在楊堅建立隋朝以後,當楊廣大軍南下攻陳的時候,高句麗二十萬大軍又開始騷擾遼西,與陳南北呼應。

    這些舉動自然極不友好,雖然當時的隋唐都足夠強大,但面對這種尷尬的局面肯定是無法容忍的。

    巔峰時期的高句麗擁有50餘萬軍隊,已經成為東北亞一個不容忽視的強權。

    雖然後世可能對突厥更加熟悉,那只是因為突厥的攻擊性更強,而高句麗走的步子更穩,相對不那麼引人注意罷了。而且當時高句麗已經開始和突厥勾勾搭搭,局面就越來越有趣。

    當年拓跋力微在漠北擴張的時候也是一樣的路數,發家於白山黑水,向西統一大漠,然後南下;現在高句麗與突厥勾勾搭搭,焉知不是故技重施?

    後世的遼金蒙古女真路數都是一樣的,統一東北,滅掉草原諸部,成為漠北大汗,再南下一統天下。而凡是解決了漠北問題的,比如隋唐,都能完成大一統;凡是漠北解決的不乾淨的,比如拓跋鮮卑、遼、金,在其進入中原之後,漠北很快會崛起新的霸主,而北魏、遼、金就得陷入南北兩線作戰的困境,一統天下自然就無從談起。

    這麼一個強大的敵人在身旁虎視眈眈,又有北魏、慕容燕的例子擺在眼前,不滅掉高句麗,留著過年麼?

    但隋唐雖然滅掉了高句麗,卻沒有在東北建立有效的統治,當其衰落以後,還是吃了當地部族的虧。比如崛起於唐後期的契丹。

    這個難題一直到清也沒有很好的解決。清入關以後,一直不允許中原人士進入關東龍興之地,而且在東北駐有重兵。但當清開始衰落,不得不允許漢人闖關東以後,東北還是和關內一樣,變成了漢人的地盤。只能說,文化的力量雖然緩慢,但更長久。

  • 10 # 司馬武侯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隋唐兩代對高句麗不斷用兵恰恰證明楊堅和李世民卓越的戰略眼光,戰略上都沒錯,只是楊廣在戰術層面完全敗給李世民,最終導致隋朝的大崩潰,當然這只是後話。

    高句麗是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七世紀在中國東北地區和北韓半島存在的一個政權。其人民主要是濊貊和扶余人,後又吸收一部分靺鞨人,古北韓遺民及三韓人。公元5世紀後,高句麗被普遍簡稱為“高麗”,其君主也被中國皇帝冊封為“高麗王”。但需要注意的是,200年後北韓半島的王氏高麗並非其繼承國。

    中國古代的中原王朝對周邊的國家政策有很大不同,對待野心小,實力弱的國家,中原王朝往往採取武力威懾,迫使其稱臣納貢甚至直接征服,如北韓 南越 東甌;對於實力較強或盤踞有利地形但無法形成心腹大患的國家,往往採取羈糜統治,迫使其稱臣,駐軍派使,封王封侯,任其自流,如南詔 渤海 女真;最後一種是屬於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必須除之而後快,這一種如匈奴 突厥。高句麗恰恰是這最後一種!

    有人會說,高句麗蕞爾小邦,隋朝傾全國之力而不能取勝實在是太蠢了。然而這是低估了天下英雄,兩個帝國三位帝國皇帝嘔心瀝血打敗的絕不僅僅是簡單的遼東小國。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派蒙恬北擊匈奴,卻匈奴七百餘里,然後修長城,建城市,保持對匈奴的持續壓力。這正是始皇帝看出匈奴必成中國的心腹大患,然而壯志未酬,一朝山陵崩,皇帝的凌雲壯志被楚人的一把火燒個精光。最終沒有壓力的匈奴人終成尾大不掉之勢,半個世紀裡一直是漢人心裡揮之不去的噩夢。隋文帝正是看出了高句麗成為下一個匈奴的可能,一直對其採取壓制打擊的態勢。

    我們總結中國歷史,縱觀遊牧漁獵帝國的興衰成敗,可以總結一個規律。北方民族會在中原王朝虛弱是入主中原,但單純的遊牧帝國是不足以支撐其入主中原的夢想。能夠對中原產生威脅的其實是遊牧+農耕模式。如後金得到遼東後,立刻遷都赫圖阿拉,從此後金有了進取中原的補給基地,遊牧——漁獵帝國再也不害怕天災,進可攻退可守。有了穩定的經濟來源,遊牧——漁獵帝國就可以展開科學技術的研究和發展,中原王朝對遊牧民族的優勢也就蕩然無存了,而遊牧——漁獵帝國可以仗著全民皆兵,輕騎快馬的優勢,不斷消耗中原王朝直至獵物精疲力竭,最終咬斷獵物的喉嚨。

    這種遊牧漁獵——農耕的二元國家制,使高句麗擁有了巨大的軍事優勢,保持了原部族結構建立起的軍事體制,讓戰時的高句麗幾乎是以全民皆兵的方式投入戰爭,同時農業的發展使高句麗擁開始了城鎮化,多年的掠奪和對漢故地的佔領擁有了來自中原的工匠。這一切的有機結合可讓高句麗軍隊保持著優於周圍遊牧、漁獵民族和南部的三南韓家的軍事裝備。高句麗王國鼎盛時代,可以依靠區區幾百萬人口,建立起一支最高可能達到六十萬人的軍隊,同時高句麗還擁有一支不亞於中原的重灌騎兵部隊。

    高句麗自立國以來就對遼東地區很有想法,受制於東漢末年強悍的遼東軍閥公孫氏和強大的曹魏,其擴張願望始終未能得逞。但時間很快來到五胡亂華的年代,北方統一的漢人王朝被徹底摧毀,十六國不斷的政權更迭造成了遼東權力的真空。永嘉五年(311年),高句麗趁中原混亂的機會,於“秋八月襲取遼東西安平”,截斷了北韓半島通往遼東的水陸通道,然後於永嘉七年(313年)“冬十月侵樂浪郡,虜獲男女二千餘口”,又於建興二年(314年)“秋九月南侵帶方郡”,取得了對北韓半島北方的統治。及至高句麗第十九代王廣開土王談德(公元392至412年在位)執政之時,向外擴張的勢頭越來越猛,除了南征百濟、北討契丹、夫餘外,約在廣開土王十三年(公元404年)全部佔領了玄菟、樂浪,使遼水以東的大片土地納入高句麗的版圖,高句麗國的領域空前擴大了。

    如此龐大的軍事力量,又佔據優越的地理位置,高句麗的存在可以輕易威脅到整個華北地區的安全,這足以讓高句麗成為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最重要的是,高句麗人還有一個讓中原王朝不得不除之而後快的原因——高句麗本身的外交影響。作為東北亞地區的強權國家,高句麗在隋唐時代不僅和百濟達成同盟,同時還對靺鞨、契丹等民族產生了極強的控制和影響。高句麗人對契丹和室韋人的影響,和突厥人形成了相互衝突的關係,但是高句麗卻並沒有因此和突厥人翻臉,甚至在隋朝,高句麗還和突厥人達成了同盟,兩個政權一旦聯手,那麼整個中國北方就會連成一條漫長的敵對軍事鏈,在北方形成三個方向的軍事壓力。

    隋朝的統一讓分裂數百年的中國再次歸於一統,空前強盛隋唐帝國攜遊牧之血雄視九州,斷然不會放任一個地區霸權在此做大,進而對自己造成潛在威脅。於是皇帝決定發動戰爭,從楊堅開始,到楊廣的三徵高句麗,唐太宗也延續了戰爭,可惜還是沒有消滅高句麗,直到唐高宗時期,才真正滅亡了一個強大王國。

    高句麗是一個足以顛覆中原王朝的強大國家。也正是在中原王朝的猛烈打擊下,高句麗最後走向了滅亡。但高句麗的滅亡後,唐帝國後期無力在此保留媲美高句麗的軍事力量,因此給東北地區帶來了長期的權力真空。最終渤海國、奚、契丹等長期被高句麗壓制國家和民族相繼崛起,另一輪東北亞的權力更迭就此開始。

  • 11 # 笑居江湖

    隋唐兩代帝王都曾經花費過很大的力氣去消滅高句麗王國,但因為對手較強和距離太遠的原因都沒有實現消滅高句麗。

    為何隋唐的帝王都對高句麗如何忌憚?非要傾其所有,除之而夠快?隋唐王朝是一定要消滅高句麗的。

    隋唐兩朝的主要對外口岸其實是在北方,從河套地區到東面的晉西北地區,都是大量突厥和商團的必經之路,如果高句麗壯大,這恰恰危急到了隋唐帝國的國際貿易生命線。更有甚者他們開始建立自己朝貢貿易體系,吸引北亞與中亞的商人來朝貢自己。

    如果高句麗的計劃成功了,那麼隋唐帝國的國際影響力將大大降低,也會導致高句麗慢慢的強大起來,所以隋唐兩大帝國要接二連三的攻打高句麗。就說隋煬帝被國內搞得焦頭爛額,還是頂著壓力要打高句麗,隋煬帝的行為,由此可見統治者對國際貿易生命線的重視。

    同樣唐太宗李世民也是對國際貿易生命線非常的重視,李世民冒著不惜稱為第二個隋煬帝的風險也要去打高句麗,儘管戰爭的勝利要等到他兒子時代,但唐朝不斷的攻擊還是嚴重削弱了高句麗。

  • 12 # 歷史吐槽機

    這個問題說起來並不複雜,隋唐兩代孜孜不倦的不滅高句麗不罷休是因為威脅實在太了。這不是邊患性質的小威脅,而是極有可能毀掉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那時候的高句麗完全佔據遼東半島,甚至將勢力拓展的到現代的遼西地區。讓古代中原王朝防禦北方外敵的長城出現了一個缺口(那時候還沒有山海關),這個缺口又直指中原腹地,隨時可能釀成滅國大禍。換句話說,隋唐不滅高句麗,就很可能被東北方來的強敵滅掉,即使不是高句麗,也可能是契丹、靺鞨或者其他民族。

    上面的地圖其實有給自己臉上貼金的成分,實際上地圖東北角淡綠色契丹部分以下都不是隋朝的有效控制範圍。隋朝開皇三年修建的渝關是在現在山海關的西南方向,位於河北撫寧東榆關鎮,並且沒有與渤海連線。那條狹長的紅色通道,反過來就是高句麗進取中原的路線。而且實際的高句麗也比地圖上顯示的強大很多,因為更東北的靺鞨根本不是一個整體,他們是由幾十個部落組成,一盤散沙。契丹也原沒有後來那麼強悍,都沒有形成政權。突厥東部的室韋更不是被成吉思汗合併後的蒙古帝國。面對高句麗,他們幾乎沒什麼抵抗的能力,也沒有抵抗的必要。

    在這種情況下,遼東就是必取之地,必須把半島上的政權壓回半島裡,然後讓長城一直修到渤海邊,這樣才能有效保護中原之地。甚至都不能讓他們渡過鴨綠江,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隋唐的皇帝們都很清楚這件事情的嚴重性,所以才前赴後繼的不停徵討。歷經近百年才算把高句麗徹底滅國,取代的新羅政權被迫讓出遼東,以大同江為國界。

    其實換個角度我們可以想想,以隋唐這種超級帝國都要近百年才能消滅的國家,會是個菜雞嗎?而且唐朝甚至需要一直等到蓋蘇文死掉,高句麗發生內亂才徹底將其滅國。以唐朝的軍事實力滅突厥,滅吐谷渾、滅高昌,那次打的這麼費勁過?這樣的對手多存在一天都會讓中原王朝寢食難安,必除之而後快,只是隋煬帝選擇泰山壓頂,唐朝兩代皇帝都選擇了鈍刀割肉,方法不同,目的其實一樣。

    所以老朽的拙見是,隋唐對高句麗的執著不是好大喜功或者矢志復仇,是那個國家已經實實在在的威脅到了帝國的根基。這個威脅一直到明朝洪武年間,朱元璋建立了現在的山海關和連線到丹東的虎山長城,才算把缺口徹底堵上。可即使這樣,明太祖還是毫不客氣的跟半島政權明確,鴨綠江就是國界,不能越過雷池一步,否則等待他們的就是戰爭。

  • 13 # 步驚雷37

    民族特性來說有清王朝的例子。戰略上說和北方突厥呼應,中原兩面作戰有後面的宋王朝作例子。

    高句麗不滅是不行的

  • 14 # 實用型人柴

    高句麗在東北勢力範圍大時達到遼西。這樣一來對隋唐的統一造成非常大的威脅。古時候有個燕雲十六州。燕在東,雲在西。先說燕,就是現在的北京,如果北京被高句麗攻克那麼往南一直到淮河流域將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而且無險可守。再說雲,雲就是現在的大同,山西省的地勢真是很有意思的,兩側為山中間有很多的小盆地一樣的平原,從南往北有四五個之多,有興趣的劇友可以數一下,這種地勢對防守方來說是極為有利的。可以步步為營,就算前方要地失手咱可以後撤接著奸敵。介於高句麗對隋唐輕能裂其土,重能取而代之的危害。所以它在被隋唐接力打擊之下就玩完了。

  • 15 # 行雲流水1437995

    高句麗是中國東北的一個民族,其源出可能出自西漢末朝時的濊貊和扶余人,在南北朝末期和隋朝初年,發展壯大起來,成立了強大的奴隸制高句麗王國。其管轄範圍大致在遼寧、內蒙東和吉林省,疆域最大時包括了北北韓,因此南韓人不停地跟中國爭歷史。其實後來的高麗國與高句麗沒有繼承關係!

    隋煬帝楊廣在位時,高句麗已經座大建國了。楊廣為了解決後顧之憂,毅然率領百萬大軍徵東。軍隊長途遠征,糧草給養都是大問題,加之當時天寒地凍幾次都被高句麗擊敗,楊廣大興土木,修建東都洛陽,開鑿大運河。種種原因疊加導致了國內紛爭,人民紛紛起義反抗,最終斷送了隋朝的江山。

    隋滅唐立,高句麗一直威脅著唐朝的江山。到唐太宗李世民時期,經過唐初的修養生息和“貞觀之治",國家實力得到大大的提升。唐太宗親自徵東,幾番爭戰,雖沒有滅掉高句麗,但有效地遏止了高句麗的擴張和對邊界的騷擾。大大地削弱了高句麗的實力,導致高句麗國內大亂,幾個貴族勢力互相爭權,民不聊生。

    到了李世民的兒子唐高宗李治時,高句麗已構不成對唐朝的威脅,但唐朝對其的征伐在繼續,終於在高宗時期滅掉了高句麗。遷其王族和貴族諸部到華夏大地,滅絕了其死灰復燃的機會。

    經過千百年的融合,其已完全融入漢民族之中。 隋煬帝楊廣在第三次親征高句麗,已經快要滅掉高句麗。但此時國內吃緊,人民紛紛抗爭起義。楊廣輕信了高句麗國王的謊話,班師回朝後,高句麗死灰復燃,把隋軍趕出了國境。這就是唐軍為什麼痛打落水狗,滅掉高句麗的真正原因。

  • 16 # 小奔說史

    高句(gōu)麗(lí),位於今天中國的東北地區和北韓半島,相傳是由扶余王族高句麗人朱蒙所建立,從公元前一世紀建國,到公元七世紀被唐所滅,前後存在將近700年之久。

    高句麗的人種構成主要是濊貊人、扶余人、靺鞨人,古北韓遺民等。高句麗最強盛的時候,疆域東臨日本海,南到漢江流域,西北到遼河兩岸,北到輝發河、松花江流域。

    PS:後來的高麗和本篇文章說的高句麗,不是一碼事。

    老人家早就說過,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為什麼隋唐一定要前仆後繼滅亡高句麗,得從最早說起。

    一、歷史上高句麗曾經多次入寇內地

    都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高句麗從建立伊始,就不是一個善茬。每次中原陷入內亂,高句麗就要發兵侵略內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高句麗乘機聯合烏桓侵擾遼東郡、樂浪郡,兩郡百姓水生火熱,中央無力顧及,地方長官顢頇無能,根本無法遏制高句麗、烏桓的趁火打劫。最後出了一個能人公孫度才將其擺平,消停了好長一段時間。

    西晉初年,高句麗充分學習中原先進的文化、制度,很快又恢復生氣並且變得更強大。

    等到五胡亂華,中原喪亂的時候,高句麗本性難移,再次內侵,不僅藉機吞併了北韓半島以及遼東半島的大片土地。

    北周到隋時期,高句麗反覆聯合靺鞨、突厥南下,給北周和隋造成了巨大困擾。

    當隋朝建立時,擁軍60萬的高句麗,猶如一把鋒利的尖刀抵在中原後背。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無疑已經成為一個巨大的威脅。

    此時,無論是從邊境安寧還是長治久安來看,消滅高句麗都已經被提上議事日程。

    高句麗對此心知肚明,早在隋平陳以前,就知道下一個目標無疑是自己,早就積極備武,積糧近達百年,即“治兵積穀,為守拒之策”。

    二、隋唐兩朝開疆拓土消滅威脅的本能

    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簡單的規律:中原王朝強大的時候,自然而然要向外擴張,一方面是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另一方面是消除邊境上的安全隱患。

    秦漢隋唐,乃至清朝,都是中國歷史上擴張性強烈的王朝,匈奴、南越、吐蕃、突厥、高句麗、準格爾蒙古,四夷八荒,無論多麼強大,無論付出多少代價,最後都只能進入歷史的垃圾堆。

    為什麼?

    跟你丫死磕!

    至於兩晉,宋明以後,中原王朝或者陷入內亂,或者重文輕武自廢武功,視開邊為生事,邊境上的蠻夷部落,就有機可趁,前者是“五胡亂華”,後者是遼金元清相繼入主中原,惡果就是生民披髮左衽,文明文化,經濟社會嚴重倒退。

    隋滅陳完成統一以後,隋文帝在給高句麗的詔書中很不客氣地警告說:

    “王謂遼水之廣,何如長江?高麗之人,多少陳國?朕若不存含育,責王前愆,命一將軍,何待多力!殷勤曉示,許王自新耳。宜得朕懷,自求多福。”

    不久,高句麗的嬰陽王高元即位,隋文帝冊封其為開府儀同三司、遼東郡公、高麗王。

    僅僅過了十年,598年,隋文帝開皇十八年,高句麗王率靺鞨騎兵萬餘進攻遼西。隋文帝大怒,下詔黜除高麗王高元官爵,同時發大軍30萬分水陸兩路進攻高句麗。

    不過天公不給力,陸路進攻遭遇雨季,道路泥濘糧草供應不上,軍中又流行疫病流行,根本無力作戰;水路在海上遇大風,船多沉沒。

    最終,水陸兩路被迫撤軍,軍隊喪失大半。不過高麗王懾於隋朝軍威,趕緊遣使謝罪,上表自稱“遼東糞土臣元”。

    隋文帝一看,謙卑得稱自己為“糞土”了,天子還能跟糞土一般見識嗎?

    於是,罷兵。

    我們知道,隋朝僅僅兩代就滅亡,關於隋朝的歷史都是由唐人所寫。為了顯示自己取代隋朝的正確性,唐人在記錄隋煬帝的時候,自然不會太客氣。

    隋煬帝固然有好大喜功的一面,但在滅亡高句麗上,卻是有說不出口的苦衷,即詔書所言“兼契丹之黨,虔劉海戍,習靺鞨之服,侵軼遼西”。

    這是因為,高句麗同時具有遊牧政權和農耕政權的雙層特性(就像後來的建州韃奴),對中原政權的潛在威脅非常致命。

    否則如果征伐高句麗沒有必要的話,為什麼唐朝歷經太宗高宗父子兩代,也要堅持繼續隋朝的政策?

    儘管如此,隋朝三次征伐高句麗,雖然達到了攻克平壤,迫使其稱臣的目的,但也耗費了自己的實力,引發了天下大亂,最終導致隋朝兩代而亡。

    不過,高句麗的威脅明擺在那裡,所以到了唐朝,儘管代價巨大,依然堅持攻打,直到最終將其消滅。

    三、唐朝歷經兩代終於“為中國報子弟之仇”

    唐朝建立後,高句麗主動接連遣使朝朝貢,唐高祖李淵也借坡騎驢,對其採取了安撫政策,冊封榮留王為上柱國、遼東郡王、高麗王,並放回隋朝虜獲的高句麗人。

    對此,高句麗也放還俘虜的漢人萬餘,並毀了由戰死隋軍骸骨堆積而成的京觀,收斂安葬隋軍骸骨等。

    在這期間,高句麗曾派人11次入貢,甚至還曾派世子朝唐,雙方使者來往頻繁,似乎和平可期。不過雙方心知肚明的是,最終不免一戰。

    高句麗方面,不惜花費了巨大人力、物力,沿邊境修築了高句麗長城,自夫餘城(吉林四平以西)至海,總長度達千餘里,前後歷時十六年修成。

    在唐朝方面,雄才大略的李世民不可能允許高句麗臥榻在側,因為如果唐朝不採取果斷措施,任由高句麗一統遼東,那高句麗將繼續吞併靺鞨、百濟、新羅這些周邊國家,最終聯合北方的東突厥。

    “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屆時,唐朝面臨這個強大的敵人,後悔都來不及。

    所以,貞觀十九年,唐太宗勵精圖治十多年後,國力逐漸恢復,決心出征,於是下詔痛斥高句麗"殘虐其民"、"侵暴鄰國"、"違我詔令",並昭告天下"遼東本中國之地,隋氏四出師而不能得。今朕東征,欲為中國報子弟之仇,雪君父之恥耳"。

    最後,歷經父子兩代,終於在唐高宗手裡完成了中原王朝幾百年來的一個心願:滅亡高句麗。

    公元668年,薛仁貴滅高句麗。唐朝分置9個都督府 42 州100縣,總隸於安東都護府,以薛仁貴為安東都護,統兵2萬,駐屯平壤。

    不久,由於高句麗遺民常發生叛亂,就高句麗數10萬戶內遷到江淮以南及河南、隴右諸州的空曠之地,餘下的小部分高句麗族眾或奔突厥和渤海國,或向南奔新羅。

    高句麗作為一個政權,徹底消失在歷史長河中,高句麗人,作為一個民族也與其他民族融合,從此銷聲匿跡蕩然無存。

    PS:如果隋唐沒有堅持消滅高句麗的話,恐怕遼金元清入主中原的時間表就要提前了。

  • 17 # 盜德高點

    主要原因兩個。

    1)根本原因是內部矛盾的外部體現。隋朝主要還是靠妥協統一全國的,王室與各世家大族共治,王室只是代理人CEO,控制力有限,甚至隨時有被大族董事會顛覆的危險。 楊廣搞大工程是為了削弱大族治下的民力財力,搞大戰爭是為了借刀殺人,削弱大族私兵軍力。其實後面唐朝也是一個樣的路子。

    2)直接原因是高句麗給了藉口。

  • 18 # 江北陸遜

    原因並不複雜,如果你瞭解隋唐是起家於關隴集團的話,這個問題就很好解釋了。

    關隴集團起源於北魏六鎮,而北魏則是一個鮮卑化政權;而鮮卑人正是起家於東北的白山黑水的漁獵民族。高句麗佔據的正是鮮卑故地。

    而高句麗人正在複製鮮卑人的崛起。對於隋唐的當家人來說,由於其本身就脫胎於鮮卑軍事集團,對於鮮卑人的發家史再熟悉不過,當然不會允許這種局面再次發生,也就是說隋唐絕不會允許高句麗成為下一個慕容鮮卑、拓跋鮮卑。你說他們反應過敏也好,有先見之明也好,隋唐皇室是絕對要把這個潛在的敵人扼殺在搖籃之中的。

    事實上,後來的歷史證明隋唐皇室一點都沒有神經過敏,他們所擔心的都成為了現實。

    入主中原的胡人、夷狄,遠古的商周不論,二十五史的記載清晰地表明,不管是五胡亂華的鮮卑慕容氏、北魏的拓跋鮮卑,還是後來的遼金,其實都是出自白山黑水的東北漁獵民族;而儘管草原遊牧部族強豪層出不窮,匈奴、柔然、突厥等等,先後威脅中原,但真正能夠入主中原的漠北之民,卻只有蒙古一族。

    這其中的原因何在,我至今沒有找到一個很好的答案。

    也就是說,慕容氏、拓跋鮮卑乃至更晚一點的青海和隴西地帶的吐谷渾,已經向人民證明了來自白山黑水的漁獵民族的戰鬥力。

    同樣的,當隋唐建國的時候,高句麗已經成了一股不容忽視的強大力量。數百年的發展,高句麗從一個小小的部族發展成一個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割據政權,其實力已經完全不在代北時期的拓跋鮮卑之下。

    隨著實力的增強,到了南北朝後期,高句麗已經開始頻繁介入中原爭霸,甚至在北周進攻北齊時,還借兵於北齊,插手中原事務。

    這些事情,隋唐的當家人自然非常清楚。而在楊堅建立隋朝以後,當楊廣大軍南下攻陳的時候,高句麗二十萬大軍又開始騷擾遼西,與陳南北呼應。

    這些舉動自然極不友好,雖然當時的隋唐都足夠強大,但面對這種尷尬的局面肯定是無法容忍的。

    巔峰時期的高句麗擁有50餘萬軍隊,已經成為東北亞一個不容忽視的強權。

    雖然後世可能對突厥更加熟悉,那只是因為突厥的攻擊性更強,而高句麗走的步子更穩,相對不那麼引人注意罷了。而且當時高句麗已經開始和突厥勾勾搭搭,局面就越來越有趣。

    當年拓跋力微在漠北擴張的時候也是一樣的路數,發家於白山黑水,向西統一大漠,然後南下;現在高句麗與突厥勾勾搭搭,焉知不是故技重施?

    後世的遼金蒙古女真路數都是一樣的,統一東北,滅掉草原諸部,成為漠北大汗,再南下一統天下。而凡是解決了漠北問題的,比如隋唐,都能完成大一統;凡是漠北解決的不乾淨的,比如拓跋鮮卑、遼、金,在其進入中原之後,漠北很快會崛起新的霸主,而北魏、遼、金就得陷入南北兩線作戰的困境,一統天下自然就無從談起。

    這麼一個強大的敵人在身旁虎視眈眈,又有北魏、慕容燕的例子擺在眼前,不滅掉高句麗,留著過年麼?

    但隋唐雖然滅掉了高句麗,卻沒有在東北建立有效的統治,當其衰落以後,還是吃了當地部族的虧。比如崛起於唐後期的契丹。

    這個難題一直到清也沒有很好的解決。清入關以後,一直不允許中原人士進入關東龍興之地,而且在東北駐有重兵。但當清開始衰落,不得不允許漢人闖關東以後,東北還是和關內一樣,變成了漢人的地盤。只能說,文化的力量雖然緩慢,但更長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adybro這個英文怎麼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