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興長久

    當你知道內外因辯證法,又熟知明末歷史的話,你就會發現,明亡於左良玉多麼可笑!明亡於路上的乞丐,會不會比這個問題更好玩!

  • 2 # 書華36

    這個說法不成立,也很可笑。左良玉為明未一大將,以鎮壓農民起義為主要任務,在鎮壓農民起義時,勝多敗少。把李自成打得進了深山躲藏,打的張獻忠招了安。

    後來李自成乘著亂勁,又從深山老林殺出來。張獻忠也殺了當地官員又造起了反來。結果東林黨人胡鼓譟,說左良玉為擁兵自重,為顯示自己存在的重要性。故意不消滅李自成、張獻忠,而是在後面哄鴨子了事。

    此說法很惡毒,大明武將一直地位低,朝庭不信任,文官也可隨時隨地的欺負。打仗時隨時有欽差大臣監視。借他個膽也不敢在養虎為患的同時,也養自己,以避免自己被兔死狗烹的悲劇。

    我告訴你這個沒有,真的沒有。左良玉打仗很厲害,但他要聽命於崇禎皇帝,要受制於地方督撫的節制,還要受朝庭欽差的監視。他真的是左右為難,在戰場上放不開。打了勝仗受猜忌,打了敗仗受懲罰。把大明滅亡的屎盆子住左良玉的頭上扣,不地道,也太抬舉左大將軍了。讓左良玉為大明滅亡當背禍俠,豈不是生意不好怪櫃檯

  • 3 # 宋安之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可以視為扯淡話題。當然,如果透過細節歷史來看,也可以視為有那麼一點原因。

    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兵臨北京之際,崇禎帝號召天下勤王,點名了幾位將領,其中就有左良玉。

    病急亂投醫的崇禎帝為了使左良玉及時出兵,下詔封左良玉為寧南伯,並且還給了他兒子左夢庚平賊將軍大印,最關鍵的是許諾勤王之後,他們父子可以世代鎮守武昌。

    結果是擁兵自重的左良玉並沒有及時勤王,磨磨蹭蹭的擬定了一份出兵計劃交了上去,結果奏疏交上還沒有得到朝廷的回覆,北京就被李自成攻破了,明朝因此就亡了。

    從這點來說左良玉是見死不救,不過就事論事來說,就算左良玉老老實實的發兵,距離太遠,一時半會也過不去啊,依舊是那個結局。

    而左良玉第二次影響的是南明弘光政權。

    弘光政權建立以後,左良玉以清君側的名義東去要進攻弘光政權,結果死在半路上,雖然這樣避免了內亂。

    但左良玉這麼一死,兒子左夢庚還小,壓根主不了什麼事,幾十萬大軍沒有主心骨,清軍南下以後,乾脆降清了。

    這幾十萬大軍一降清,帶來的反應可是很恐怖的,使南明人心渙散,開了望風而降的先例,也是南明弘光政權被如此之快擊破的原因之一。

    首先明朝的滅亡並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並非是一個人乃至一群人的原因,而是一個龐大王朝歷經二百多年發展之下的必然結果,用古代的話來說就是氣數已盡了,所以這個觀點是錯誤,不能都怪到左良玉頭上的。

  • 4 # e_listen141814398

    孔尚任在《桃花扇》裡評價左良玉:倉皇誰救焚書禍,只有寧南一左侯。

    看一看孔尚任在評這個評價的時候,當時馬士英和阮大鋮正把東林黨和復社的那幫書生往死裡整,左良玉出兵的一個重要理由就是救這些書生,當然史書上說,他手下的那些降將們,全都反對馬士英,如果左良玉不出兵的話,他們全部都要發動兵變。左良玉再也控制不了啊。

    左良玉當時起兵清君側,討伐馬士英,據《續明紀事本末》記載,左良玉起兵後,那些李自成投降過來的軍隊紀律很差,左良玉,一邊對付南京政權的江北4鎮,後來多鐸起兵後,馬士英所部江北四鎮主力基本上都投降了清朝,左良玉是幾乎唯一跟多鐸作戰的南明軍隊,左良玉實際人馬大約有10萬人,左右互搏,兩線作戰,從軍事角度純屬自殺。從中看出來左良玉是沒有什麼頭腦的,後來左夢庚被黃得功擊潰,但僅僅是潰逃,未傷主力。左良玉死後左夢庚投降了清朝。

    馬士英的抗清似乎很難成立。你沒看見馬士英統帥的江北四鎮其主力基本都投降了清朝,唯一跟清軍主力多鐸統帥的南征大軍作戰的是左良玉所統率的部隊。有一次在揚州北面的江蘇盱眙,左良玉正在進攻多鐸的大軍,激戰之時,史可法就在附近,左良玉邀請史可法一起進攻,說趁敵軍尚未站穩腳跟,正是進攻的大好時機,但史可法害怕打不過就沒過去打。從《續明紀事本末》這一段看出來,史可法的性格有點軟弱,過於謹慎和膽小。

    我覺得有必要還原一下明朝末年的歷史,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崇禎末年,周延儒第二次成為內閣首輔,由於接受了閹黨分子阮大鋮贊助的活動經費,他考慮要回報一下,但作為東林黨人的周延儒不可能提拔一個閹黨分子阮大鋮入閣,於是就提拔了不是閹黨分子的馬士英,這是當時的情況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一種妥協的情況,馬士英能夠為東林黨人所接受,東林黨人對他抱有著很大的期望,紛紛傳言馬士英就是于謙再世。至於後來馬士英窮兇極惡,大規模的報復迫害,“招權罔利,日事報復,以迄於亡”,大規模的報復迫害是東林黨人都活不下去了,於是有些的東林黨人又開始聯絡左良玉來救命。

    據《續明紀事本末》記載,李自成的手下很多人都投降了左良玉,早在弘光政權建立之初,這些李自成手下計程車兵全都嚷嚷著要去進攻南京,左良玉不得已把自己的金銀財寶都分給了這些人,同時用鉅艦封鎖長江,在長江上豎起了一門大炮,說誰再敢去進攻南京,就用炮轟!左良玉一直在盡最大可能控制這些部隊,不讓他們胡來。左良玉一再說要他做朝廷的守土保疆的忠誠將領。

    後來馬士英胡作非為,馬士英是搞恐怖統治,很類似於汪精衛統治下的76號的恐怖統治。《明史·奸臣傳》記錄了馬士英“日事報復,以迄於亡”,到弘光政權滅亡為止馬士英就是整天就想著整人害人,大規模的報復迫害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這在傳統戲曲《桃花扇》中都能夠看出一些來。

    馬士英的倒行逆施,天怒人怨,最後左良玉也控制不住了。 左良玉起兵的主要理由是討伐馬士英,當時左良玉已經無法控制手下,手下都忍無可忍,集體要求舉兵討伐馬士英。當然,從現在的觀點來看,當時左良玉手下的大都是闖王李自成的部下,他們一般不願意跟老領導打仗。據《明史·奸臣傳》記載,左良玉部隊起兵造反,討伐馬士英,在起兵文書上列舉了馬士英的八條罪狀。包括為閹黨重修三朝要典。當了首輔還要獨掌兵權。大肆誣陷迫害他人。以選中宮為名,把最漂亮的女人佔有,剩下的才給朱由崧。腐敗到極品,都督滿街走,職方賤如狗。控制皇帝,招募死士,濫用暴力。還有太子案等等。左良玉手下的,主要是哪些李自成投降的部隊,早已義憤填膺,36員大將聯名造反,如果左良玉再不起兵造反,他們就要自我行動了,左良玉已經控制不住了。隨著這些主要由投降過來計程車兵組成的部隊,紀律越來越差,連那些李自成投降過來的將領都看不慣,左良玉對這支部隊的控制力越來越差,後來的左夢庚更是很難控制桀驁不馴的部隊。

    人是很難從表面上看出來的,有些表面上看起來很好的人其實很可能是惡魔,而那些被很多人排斥打壓的人,極有可能是無辜的。明朝末年的華人的經歷就證明了這些。

    顧炎武,聖安本紀卷之六: 馬士英伏誅。士英渡江後,黔兵逃散,乃潛居天臺寺中。其家丁某縛之以獻貝勒,貝勒數其罪惡誅之;剝其皮,實之以草,用快眾憤。時人有以周、馬作對者:『周延儒字玉繩,先賜玉、後賜繩,繩系延儒之頸,宛同狐狗之屍;馬士英號瑤草,家藏瑤、腹藏草,草裹士英之皮,遂作犬羊之鞹。

    周延儒、馬士英都被《明史·奸臣傳》列為有明一代六大奸臣。在馬士英執政期間,批評馬士英就會遭到嚴厲的打擊,連《讓馬瑤草》的作者,在馬士英逃跑以後,馬士英已經很大程度失去權力的時候情況下,都做好了遭到白道黑道的威脅的準備,《明史·奸臣傳》稱馬士英日事報復,就是一天到晚就整人害人像惡魔一樣。左良玉在討伐馬士英的檄文中,指出江南人民如果批評馬士英就會被搞死。東林黨實際上是處於被打壓的地位,執政的機會並不多,他們執政的共同理念包括:減稅、平反冤假錯案、制止東廠和錦衣衛刺探臣民隱私,以及全民參政,比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風聲雨聲雷電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明朝末年的東林黨和復社的人出資幾萬兩白銀,資助周延儒再度出山,當時的周延儒因為減稅以及平反冤假錯案,制止東廠和錦衣衛刺探臣民的隱私,使得當時明朝的內患大為減輕,被時人稱為救時之相,但他提拔了馬士英,因此被明史和馬士英一起列為有明一代六大奸臣。小人是很難從感性的角度看出來,一般的人往往會把小人當成很好的人。人性就是這麼複雜,看起來非常好的人其實可能壞的要死,而看起來被大家都排斥迫害的人極有可能是無辜的。實際上在明朝末年,馬士英非常討人喜歡,朋友圈極廣,給人一副精明強幹的印象。周延儒就是東林黨的著名人士。明朝末年,黨爭劇烈。崇禎14年,周延儒為了復出接受了阮大鋮贈送的萬金,作為活動經費。但阮大鋮作為閹黨分子,東林黨人都不接受。馬士英不是閹黨分子,跟周延儒的關係也很好。後來馬士英當政之後,周延儒有一個弟弟家的親家的親戚,找到馬士英,馬士英對這個周延儒家的親戚贈送了大量金錢,又封官又改名。馬士英對周延儒的感激之情,那是不用說的。阮大鋮被江南計程車大夫們視為小人,也就是叛徒。主要是因為阮大鋮當年當時曾經背叛出賣過不少的江南士大夫,使得他們有的坐牢,有的失去了性命。後來阮大鋮企圖緩和雙方的關係,比如他出錢3000兩白銀給侯方域去為李香君開苞,侯方域已經答應和解,但李香君堅決不同意,阮大鋮就構陷罪名準備逮捕侯方域,侯方域逃跑了,但後來還是被阮大鋮關了起來。這就是明朝末年的黨爭。對於馬士英大家都沒有意見,都願意接收馬士英。開始的時候,大家對馬士英的印象還很好,不少人還認為他是于謙再世,能救民於水火之中,挽救大明朝。當馬士英把他的妹夫越其傑派到開封去擔任河南巡撫的時候,大家都沒有意見,儘管越其傑先前因為貪腐被處理過。本來,馬士英是把河南巡撫拿給阮大鋮當的,如果這樣的話,阮大鋮遠離這個是非之地,似乎後來會少了很多故事。

  • 5 # 興長久

    當你知道內外因辯證法,又熟知明末歷史的話,你就會發現,明亡於左良玉多麼可笑!明亡於路上的乞丐,會不會比這個問題更好玩!

  • 6 # 書華36

    這個說法不成立,也很可笑。左良玉為明未一大將,以鎮壓農民起義為主要任務,在鎮壓農民起義時,勝多敗少。把李自成打得進了深山躲藏,打的張獻忠招了安。

    後來李自成乘著亂勁,又從深山老林殺出來。張獻忠也殺了當地官員又造起了反來。結果東林黨人胡鼓譟,說左良玉為擁兵自重,為顯示自己存在的重要性。故意不消滅李自成、張獻忠,而是在後面哄鴨子了事。

    此說法很惡毒,大明武將一直地位低,朝庭不信任,文官也可隨時隨地的欺負。打仗時隨時有欽差大臣監視。借他個膽也不敢在養虎為患的同時,也養自己,以避免自己被兔死狗烹的悲劇。

    我告訴你這個沒有,真的沒有。左良玉打仗很厲害,但他要聽命於崇禎皇帝,要受制於地方督撫的節制,還要受朝庭欽差的監視。他真的是左右為難,在戰場上放不開。打了勝仗受猜忌,打了敗仗受懲罰。把大明滅亡的屎盆子住左良玉的頭上扣,不地道,也太抬舉左大將軍了。讓左良玉為大明滅亡當背禍俠,豈不是生意不好怪櫃檯

  • 7 # 宋安之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可以視為扯淡話題。當然,如果透過細節歷史來看,也可以視為有那麼一點原因。

    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兵臨北京之際,崇禎帝號召天下勤王,點名了幾位將領,其中就有左良玉。

    病急亂投醫的崇禎帝為了使左良玉及時出兵,下詔封左良玉為寧南伯,並且還給了他兒子左夢庚平賊將軍大印,最關鍵的是許諾勤王之後,他們父子可以世代鎮守武昌。

    結果是擁兵自重的左良玉並沒有及時勤王,磨磨蹭蹭的擬定了一份出兵計劃交了上去,結果奏疏交上還沒有得到朝廷的回覆,北京就被李自成攻破了,明朝因此就亡了。

    從這點來說左良玉是見死不救,不過就事論事來說,就算左良玉老老實實的發兵,距離太遠,一時半會也過不去啊,依舊是那個結局。

    而左良玉第二次影響的是南明弘光政權。

    弘光政權建立以後,左良玉以清君側的名義東去要進攻弘光政權,結果死在半路上,雖然這樣避免了內亂。

    但左良玉這麼一死,兒子左夢庚還小,壓根主不了什麼事,幾十萬大軍沒有主心骨,清軍南下以後,乾脆降清了。

    這幾十萬大軍一降清,帶來的反應可是很恐怖的,使南明人心渙散,開了望風而降的先例,也是南明弘光政權被如此之快擊破的原因之一。

    首先明朝的滅亡並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並非是一個人乃至一群人的原因,而是一個龐大王朝歷經二百多年發展之下的必然結果,用古代的話來說就是氣數已盡了,所以這個觀點是錯誤,不能都怪到左良玉頭上的。

  • 8 # e_listen141814398

    孔尚任在《桃花扇》裡評價左良玉:倉皇誰救焚書禍,只有寧南一左侯。

    看一看孔尚任在評這個評價的時候,當時馬士英和阮大鋮正把東林黨和復社的那幫書生往死裡整,左良玉出兵的一個重要理由就是救這些書生,當然史書上說,他手下的那些降將們,全都反對馬士英,如果左良玉不出兵的話,他們全部都要發動兵變。左良玉再也控制不了啊。

    左良玉當時起兵清君側,討伐馬士英,據《續明紀事本末》記載,左良玉起兵後,那些李自成投降過來的軍隊紀律很差,左良玉,一邊對付南京政權的江北4鎮,後來多鐸起兵後,馬士英所部江北四鎮主力基本上都投降了清朝,左良玉是幾乎唯一跟多鐸作戰的南明軍隊,左良玉實際人馬大約有10萬人,左右互搏,兩線作戰,從軍事角度純屬自殺。從中看出來左良玉是沒有什麼頭腦的,後來左夢庚被黃得功擊潰,但僅僅是潰逃,未傷主力。左良玉死後左夢庚投降了清朝。

    馬士英的抗清似乎很難成立。你沒看見馬士英統帥的江北四鎮其主力基本都投降了清朝,唯一跟清軍主力多鐸統帥的南征大軍作戰的是左良玉所統率的部隊。有一次在揚州北面的江蘇盱眙,左良玉正在進攻多鐸的大軍,激戰之時,史可法就在附近,左良玉邀請史可法一起進攻,說趁敵軍尚未站穩腳跟,正是進攻的大好時機,但史可法害怕打不過就沒過去打。從《續明紀事本末》這一段看出來,史可法的性格有點軟弱,過於謹慎和膽小。

    我覺得有必要還原一下明朝末年的歷史,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崇禎末年,周延儒第二次成為內閣首輔,由於接受了閹黨分子阮大鋮贊助的活動經費,他考慮要回報一下,但作為東林黨人的周延儒不可能提拔一個閹黨分子阮大鋮入閣,於是就提拔了不是閹黨分子的馬士英,這是當時的情況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一種妥協的情況,馬士英能夠為東林黨人所接受,東林黨人對他抱有著很大的期望,紛紛傳言馬士英就是于謙再世。至於後來馬士英窮兇極惡,大規模的報復迫害,“招權罔利,日事報復,以迄於亡”,大規模的報復迫害是東林黨人都活不下去了,於是有些的東林黨人又開始聯絡左良玉來救命。

    據《續明紀事本末》記載,李自成的手下很多人都投降了左良玉,早在弘光政權建立之初,這些李自成手下計程車兵全都嚷嚷著要去進攻南京,左良玉不得已把自己的金銀財寶都分給了這些人,同時用鉅艦封鎖長江,在長江上豎起了一門大炮,說誰再敢去進攻南京,就用炮轟!左良玉一直在盡最大可能控制這些部隊,不讓他們胡來。左良玉一再說要他做朝廷的守土保疆的忠誠將領。

    後來馬士英胡作非為,馬士英是搞恐怖統治,很類似於汪精衛統治下的76號的恐怖統治。《明史·奸臣傳》記錄了馬士英“日事報復,以迄於亡”,到弘光政權滅亡為止馬士英就是整天就想著整人害人,大規模的報復迫害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這在傳統戲曲《桃花扇》中都能夠看出一些來。

    馬士英的倒行逆施,天怒人怨,最後左良玉也控制不住了。 左良玉起兵的主要理由是討伐馬士英,當時左良玉已經無法控制手下,手下都忍無可忍,集體要求舉兵討伐馬士英。當然,從現在的觀點來看,當時左良玉手下的大都是闖王李自成的部下,他們一般不願意跟老領導打仗。據《明史·奸臣傳》記載,左良玉部隊起兵造反,討伐馬士英,在起兵文書上列舉了馬士英的八條罪狀。包括為閹黨重修三朝要典。當了首輔還要獨掌兵權。大肆誣陷迫害他人。以選中宮為名,把最漂亮的女人佔有,剩下的才給朱由崧。腐敗到極品,都督滿街走,職方賤如狗。控制皇帝,招募死士,濫用暴力。還有太子案等等。左良玉手下的,主要是哪些李自成投降的部隊,早已義憤填膺,36員大將聯名造反,如果左良玉再不起兵造反,他們就要自我行動了,左良玉已經控制不住了。隨著這些主要由投降過來計程車兵組成的部隊,紀律越來越差,連那些李自成投降過來的將領都看不慣,左良玉對這支部隊的控制力越來越差,後來的左夢庚更是很難控制桀驁不馴的部隊。

    人是很難從表面上看出來的,有些表面上看起來很好的人其實很可能是惡魔,而那些被很多人排斥打壓的人,極有可能是無辜的。明朝末年的華人的經歷就證明了這些。

    顧炎武,聖安本紀卷之六: 馬士英伏誅。士英渡江後,黔兵逃散,乃潛居天臺寺中。其家丁某縛之以獻貝勒,貝勒數其罪惡誅之;剝其皮,實之以草,用快眾憤。時人有以周、馬作對者:『周延儒字玉繩,先賜玉、後賜繩,繩系延儒之頸,宛同狐狗之屍;馬士英號瑤草,家藏瑤、腹藏草,草裹士英之皮,遂作犬羊之鞹。

    周延儒、馬士英都被《明史·奸臣傳》列為有明一代六大奸臣。在馬士英執政期間,批評馬士英就會遭到嚴厲的打擊,連《讓馬瑤草》的作者,在馬士英逃跑以後,馬士英已經很大程度失去權力的時候情況下,都做好了遭到白道黑道的威脅的準備,《明史·奸臣傳》稱馬士英日事報復,就是一天到晚就整人害人像惡魔一樣。左良玉在討伐馬士英的檄文中,指出江南人民如果批評馬士英就會被搞死。東林黨實際上是處於被打壓的地位,執政的機會並不多,他們執政的共同理念包括:減稅、平反冤假錯案、制止東廠和錦衣衛刺探臣民隱私,以及全民參政,比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風聲雨聲雷電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明朝末年的東林黨和復社的人出資幾萬兩白銀,資助周延儒再度出山,當時的周延儒因為減稅以及平反冤假錯案,制止東廠和錦衣衛刺探臣民的隱私,使得當時明朝的內患大為減輕,被時人稱為救時之相,但他提拔了馬士英,因此被明史和馬士英一起列為有明一代六大奸臣。小人是很難從感性的角度看出來,一般的人往往會把小人當成很好的人。人性就是這麼複雜,看起來非常好的人其實可能壞的要死,而看起來被大家都排斥迫害的人極有可能是無辜的。實際上在明朝末年,馬士英非常討人喜歡,朋友圈極廣,給人一副精明強幹的印象。周延儒就是東林黨的著名人士。明朝末年,黨爭劇烈。崇禎14年,周延儒為了復出接受了阮大鋮贈送的萬金,作為活動經費。但阮大鋮作為閹黨分子,東林黨人都不接受。馬士英不是閹黨分子,跟周延儒的關係也很好。後來馬士英當政之後,周延儒有一個弟弟家的親家的親戚,找到馬士英,馬士英對這個周延儒家的親戚贈送了大量金錢,又封官又改名。馬士英對周延儒的感激之情,那是不用說的。阮大鋮被江南計程車大夫們視為小人,也就是叛徒。主要是因為阮大鋮當年當時曾經背叛出賣過不少的江南士大夫,使得他們有的坐牢,有的失去了性命。後來阮大鋮企圖緩和雙方的關係,比如他出錢3000兩白銀給侯方域去為李香君開苞,侯方域已經答應和解,但李香君堅決不同意,阮大鋮就構陷罪名準備逮捕侯方域,侯方域逃跑了,但後來還是被阮大鋮關了起來。這就是明朝末年的黨爭。對於馬士英大家都沒有意見,都願意接收馬士英。開始的時候,大家對馬士英的印象還很好,不少人還認為他是于謙再世,能救民於水火之中,挽救大明朝。當馬士英把他的妹夫越其傑派到開封去擔任河南巡撫的時候,大家都沒有意見,儘管越其傑先前因為貪腐被處理過。本來,馬士英是把河南巡撫拿給阮大鋮當的,如果這樣的話,阮大鋮遠離這個是非之地,似乎後來會少了很多故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康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