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和Auto

    EV汽車沒有發動機噪音,胎噪與風噪是否會更加突出?或者說EV純電汽車是否能夠更靜音呢?

    這一問題相信是很多沒有新能源汽車用車經驗,以及對NVH的概念不夠清晰的使用者有過的共同疑問;這是把發動機噪音作為參照標準,以嘗試掩蓋胎噪與風噪的想法,然而這是錯誤的理解。汽車行駛中最大的噪音源正是胎噪與風噪,中低速駕駛中是胎噪,高速駕駛以風噪為主,嘗試想象兩種場景。

    在安全的夜間公路上,一臺疾馳而過的汽車帶來的噪音是非常大的,此時聽到的聲音感受像是什麼呢?這種聲線絕對不是發動機有規律的轟鳴聲,而是輪胎“抓地力”帶來的聲音。所謂抓地力是指輪胎在高速旋轉過程中產生的細微形變,在於地面接觸時的碰撞產生的聲波;形成胎噪的基礎主要是這種形變的碰撞,而不是一般理解的摩擦噪音,摩擦的噪音聲線應該是剎車抱死後與地面產生的嘯叫音。

    如果對這一理論持否定態度的話,再做一個簡單測試即可得出真實答案。同樣在安靜的道路上,在一臺怠速於路邊的汽車旁邊測一測音強,隔音效果好的車輛在熱車狀態下音強不會超過50db,而疾馳而過的車輛胎噪應可超過80db。這是在車外的感受,而在車內會更有意思,因為實際的差值並沒有想象中的大。

    燃油動力汽車的怠速噪音一般在40db左右的標準,以60km/h的時速駕駛會在60db左右,高速公路駕駛的平均音強在65db左右。

    新能源汽車的怠速音強為環境噪音強度,在車內關閉車窗能感受到相當靜謐。但是在60/120km/h的時速中,其音強強度反而與燃油動力汽車相當。

    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為:發動機噪音並不是車輛的行駛中的主要噪音源,當然某些刻意改裝消音器追求聲浪的跑車則另當別論了。新能源汽車能帶來的感受主要是中低速城市道路駕駛時靜謐,此時的胎壓不明顯則能感受到靜音。而在中高速行駛中仍無法改變車輛的物理特徵,輪胎為了抓地而不斷變形的特性無法改變,與路面“黏黏地碰撞”總會產生一種難以言喻的噪音;汽車在高速行駛中等於全時快速且大量的撞擊環繞在地表的空氣,這是嘶鳴的噪音會掩蓋掉大部分胎噪與發動機噪音。

    總結:新能源汽車沒有想象中的安靜,但也不會“襯托並加強”其他噪音;大腦適應的主要是胎噪與風噪,不過有一種車型例外,那就是新能源純電或混合動力的柴油公交車。這類車使用的柴油發動機普遍≥5.0升排量,大排量加上壓燃試點火的技術會帶來嚴重的噪音與振動;然而公交車使用者在數十年中已經習慣了這種車輛的聲線與振動感,忽然換為沒有振動與幾乎沒有噪音的電動公交車之後,在車輛起步時大腦等待接受的聽覺與觸覺訊號沒有得到反饋,但視覺已經發生了變化,在這種狀態下必然造成紊亂。

    在沒有習慣全新車型帶來的反饋之前,乘坐這類車的人員往往會暈車,實際就是這種大腦的紊亂造成。其次在乘坐小微型家用新能源汽車時也偶爾會出現,原因自然也是相同的,通俗的說就是起步時人的潛意識在等待發動機的轟鳴,之後則是等待胎噪與風噪的訊號刺激;這類車起步時沒有了發動機噪音則會讓人難受,但是在用車過程中會慢慢習慣,而且要學會改變這種暗示即可,這就是新能源汽車的“聲線特徵”。

  • 2 # 趣味兒影片

    我自己就是唐dm,我只能說我最直觀的的感受就是 和混動比 ev純電的時候真TM安靜啊,您的意思可能是說ev的安靜會不會把其他的噪音放大化?實際來看並不會。如果對新能源有興趣,建議到店裡試駕體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低樓層著火為什麼人要往高層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