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魚談文史
-
2 # 士說新語
我更願意把洪秀全領導下的天平天國運動,看成一場流民的奮鬥.
如果單純地以生產力為主要特徵給一個國家做簡單定性的話,古代中國就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家,而作為農業國家,上下5000年的歷史可以說成是這個民族與土地打交道的歷史。
而長期從事農業生產,在華人的意識裡形成了一種“安土重遷”的情結。因為土地的產出是生產的根本,而土地不會移動。哪怕一個人從自耕農淪落為佃農,但他依然不會想著離開家鄉去其他地方謀生,畢竟沒有了土地就等於沒有了依靠,如果還要拋棄熟悉的地方,那麼生存就更加艱難。
而流民是怎麼產生的呢?
在天災人禍的雙重作用下,大部分的農民沒有了生存的保障,不得不遠離家鄉,到更遠的地方去謀生,為的只是活下去。
“天平天國運動是一場偉大得農民起義,它衝擊著整個清王朝,動搖了清政府的統治。”歷史教科書上總是有這樣的結論,但從另外一個角度而言,太平天國運動何嘗不是一支活不下去的流民隊伍不斷地尋求滿足他們需求的過程呢?
自鴉片戰爭以後,土地兼併問題的日益尖銳,沿海通商的問題,使得本來以廣州十三行為主導的同外國貿易重心逐漸北移,這就使得從廣州到九江與湘潭兩條上路急劇衰落,於是沿途數百萬的挑夫、商販等失去生計,進而被迫改行或者遷移,在這個過程中,又壯大了流民隊伍。
清代的流民歸往何處?他們有的“闖關東”向慢走貴族龍興之地進軍,有的流到臺灣、海南等島嶼,有的去山區開闢土地。這些流民機遇好一些會獲得屬於自己的土地,而大部分只能成為曠工,或成為乞討者。而有一支被稱為“客家人”的團體充分扮演了移民的角色。雖然“客家人”並不是清代才開始出現的,但無疑清代有姨婆充滿朝氣的新興流民的而加入使得這支隊伍根據有無窮的威力。
我們知道,太平軍的最初力量是兩廣地區很複雜的人群組成的,但絕大部分是所謂的“客家人”,彼時“客”“土”之間的矛盾,也是一個相當尖銳的存在。
從太平天國的組成來看,其實大多數都是活不下去的流民。大家為了各自生存的需求,在洪秀全“拜上帝教”的思想統一下,幻想著“創造”一個“烏托邦”式的美好社會,前仆後繼,跟滿清朝廷,跟地主士紳戰鬥。這是一場無產者們的自我奮鬥史,但同樣是一場野心家們的荒唐史。
流民的力量之強大,讓人驚訝,但流民的短視,也成為了埋葬他們自己的墳墓。他們因為生存,而聚攏在一起依靠虛無縹緲的宗教信仰給自己勇氣,卻被拙劣的野心家們利用,他們之中的領導者們,因為分贓不均,在沒有取得最終勝利果實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瓜分自己的利益,哪怕為此反目成仇,鬥爭不斷。
流民的力量固然值得欽佩,但更需要警惕的是,他們的破壞性以及盲目性也是極其可怕的,人的生產慾望在得不到充分滿足的情況下,就會奮不顧身,但當生存得以保障以後,就會因為所處位置的不同,滋生出更多的慾望來,如果理智見識不足以控制這種慾望,那麼最終就會被這種不斷滋生的慾望所毀滅。
天平天國就是這樣,一場流民的奮鬥,因慾望而興起,最終毀滅於無限膨脹的慾望。
回覆列表
太平天國曆時14年,達到了舊式農民戰爭的最高峰,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南方興起而波及全中國的農民戰爭,也是世界歷史上規模空前的一次農民戰爭。但是我覺得太平天國,其實是一場空前的災難。
太平天國本質就是封建神權統治。洪秀全打下一個地方,就是命令青壯年必須參軍,否則就是殺頭,還有其他十分殘忍的酷刑,所以洪秀全的隊伍壯大也十分迅速。洪秀全打下南京時候,進城以後的屠殺,是南京血流成河。營造天王府供洪秀全享樂,奴隸也是死傷無數。韋昌輝在密謀殺楊秀清時候,把楊秀清府裡家人,其部下近萬人全都殺了。
據統計,但是南京人口約260萬人左右,到了洪秀全打下南京,進行神權統治以後,死亡加逃亡,南京僅剩下15萬左右。
在我看來,太平天國表面上看是封建農民起義,放到今天,其實跟邪教組織沒區別,打著宗教旗號作亂,殘殺加奴役老百姓,洪秀全一夥人尋歡作樂,洪秀全後宮女人據說就有萬人。太平天國下的南京就是一個人間地獄。
根據不完全統計,從1851年至1864年,中國總人口減少了1億人以上。一直到清政府滅亡人口依舊沒有恢復到1850年的水平。其中給江蘇、浙江、安徽、湖北、江西僅五個省份就帶去了7000萬的人口傷亡。浙江省也從戰爭前的3000多萬人降低到了1500萬人左右。死亡一半以上。
清朝軍隊和太平軍之間的戰爭,不單單人口死傷無數,使社會生產力也銳減,民不聊生,與其說太平天國運動是農民起義,實質是邪教組織搞起來的一場空前的社會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