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何以笙丶丶

    一、種植前準備工作

    種植前要先自上而下整園,去掉樹根、亂石等雜物,並構築梯層外埂高 10cm ,寬 30cm 。然後在距梯埂 80cm 左右挖深寬各 50cm 種植溝,並施有機農肥和磷鉀肥,每畝施用有機肥 100 擔以上、磷鉀肥 500 公斤以上。然後回土溝低於園面 10cm 左右的淺溝狀,即可種植。

    二、種植

    種植時期一般在春季茶苗未萌芽前或秋季的“十月小陽春”,種植方式可單行雙株或雙行單株(又稱單條列式、雙條列式)。單行雙株種植時兩株不要緊貼,雙行單株種植時位置錯開,以利根系發展。種植密度為原茶苗入土部位(又稱泥門)為限。

    三、幼年期管理

    以茶苗定植到成園投產一般要經歷 3~4 年培育,前期管理主要是抗旱保苗,鋪草覆蓋,缺株補植,施肥除草等。後期要在加強肥管基礎上做好幼年茶樹定型修剪,培育樹冠。

    四、種植要用茶樹良種

    我縣素有“茶樹良種寶庫”之稱,擁有六大國家級茶樹良種和數十個地方良種。近幾年又新選育和引進部分茶樹良種。

    (一)國家級良種( 1984 年審定)

    鐵觀音、黃金桂、本山、毛蟹、大葉烏龍、梅佔。

    (二)省級及地方良種

    佛手、竹葉奇蘭、桃仁、皺面吉、大紅、黑旦、白牡丹、科山種等。

    (三)新選育、新引進良種

    鳳園春、杏仁茶、水仙、肉桂、八仙茶、丹桂等。

    五、茶園管理

    俗語說:“三分鐘,七分管”。茶葉的高產、優質、高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茶園的科學管理水平,主要是土壤管理、肥水供應和茶樹修剪三個方面。

    (一)土壤管理

    1 、耕鋤:生產季節耕鋤主要是淺耕除草,使茶園草淨土松,深度 10~15cm 左右。秋茶結束後,一般要進行一次深度 25~30cm 的深耕,但對豐產茶園要防止深耕對根系影響,可間隔 2~3 年深耕一次或隔行輪耕辦法。

    2 、鋪草覆蓋:茶園鋪草有抗旱防寒和保土、保肥、保水的三保作用,又能抑制雜草生長。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選用茅草、蘆葦、稻、麥草等,厚度 10cm 左右。

    客土培園是我縣茶農長期實踐中積累的一條經驗,可增厚土層,改良土壤,補充礦質元素,有利茶葉生長和提高茶葉品質,尤其對低產茶園改造和一些“三跑”茶園更為重要。培園土壤選擇要結合茶園土壤質地而定。粘重者培以富含砂質的河溝泥、塘泥;砂壤土則培以草皮土、稻田土及紅黃壤土。

    (二)肥水供應

    幼年茶園肥料三要素(氮、磷、鉀)比例一般為 2 : 1 : 1 ,成年茶園為 3 : 1 : 1 或 3 : 2 : 1 。施肥量依茶葉產量上升而相應增加,具體施用時掌握秋茶後重施有機農肥作為基肥並開溝深施。在生產季節則追肥速效無氯化肥,追肥時淺施結合淺耕施入。

    除土壤施肥外,對一些微量元素缺乏或生長不良茶樹可進行根外施肥,也可噴施催芽肥。

    (三)茶樹修剪

    茶樹修剪可分為培育樹冠的定型修剪和改造樹冠,更新復壯的修剪的兩大型別。

    1 、定型修剪:對一年後的幼年茶樹,當樹高 30cm 以上時,在離地面 15cm 左右進行第一次定剪,剪去以上枝條,促進分枝。以後每年在上一次剪口上再提高 15cm 進行定剪。灌木型茶樹一般進行三次定剪後打頂養蓬,而對小喬木型茶樹應進行再次定剪以利樹冠擴大。

    2 、改造樹冠修剪:

    ( 1 )輕修剪:對投採後的青壯年茶樹或重修剪、臺割更新復壯後投採的茶樹,每年在原剪口上提高 3~5 釐米進行樹冠叢面輕剪,以控制樹冠高度和使其具有整齊良好的發芽基礎。修剪時期一般在秋茶後進行。

    ( 2 )深修剪:對多年採摘後樹冠表面形成的細弱枝和細節性雞爪枝進行深度 15 釐米左右深剪,以更新樹冠,增強育芽力。修剪時期可選擇春茶前或春茶後。

    ( 3 )重修剪:對趨向衰老或未老先衰茶樹的中上部出現較多的枯枝、病蟲枝葉和細弱枝,應在春茶後剪去原樹 1/2~2/3 以上枝條,並剔除以下部位的細弱分枝,使其由以下骨幹分枝潛伏芽萌發,更新復壯、“返老還童”。

    ( 4 )臺割:對較嚴重衰老茶樹,應在春茶前或春茶後離地 5~10 釐米切除以上全部枝幹,促使其從根莖處抽發新梢,以重新培育樹冠,延長經濟年限。以上三種對綠葉層破壞較大修剪均應避開旱季進行。

    ( 5 )抽割剪:對一些茶樹自身已從中下部進行自然更新,從而新老枝條交錯和形成“二層樓”現象,可進行抽割剪,剪去枯老枝條,留蓄新枝。另外對一些小喬木型茶樹可進行壓強助弱抽割剪,以使樹冠有整齊一致的發芽基礎。

    茶樹病蟲防治技術 隨著國內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綠色消費意識的日益增強,加上國際貿易中農殘檢測標準的異常嚴格和技術綠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英國簡稱為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