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kete20996

    汙(wū)穢(huì):髒而不光滑。紅(hóng)綾(líng):紅色的絲織品。慫(sǒng)恿(yǒng):從旁勸說鼓動。悵(chàng)然(rán):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蜷(quán)伏(fú):彎曲身體臥著。悲(bēi)楚(chǔ):悲哀痛苦。懲(chéng)戒(jiè):懲罰以示警戒。妄(wàng)下(xià)斷(duàn)語(yǔ):隨便的下結論。《貓》是當代作家鄭振鐸於1925年創作的一篇散文。此文透過敘述了一個發生在一家人與三隻貓之間的故事,真切表現了作者複雜的內心情感。全文以淺顯直白的話語將三隻小貓勾勒得形神俱全,藉助形象的刻畫和故事的推進,寫出了人的恩怨情感,而透過人的感情變化,又極其自然地托出了人生哲思,情深性摯,哲思醒人。擴充套件資料:《貓》創作於1925年11月7日。上個世紀20年代,鄭振鐸深受五四時期從西方傳入的科學、民主、博愛等思想的影響,但在思想上卻非常彷徨,他無法看清水深火熱之中的國家出路在何方。與其說是作家主動選擇家庭生活作為創作的題材,還不如說是當時反動軍閥段祺瑞執政時期黑暗的政治恐怖籠罩了整個社會的結果。行文緊扣“貓”這一題目,細針密線,娓娓述著發生在一家人與三隻貓之間的故事。其中以“貓”為敘事明線,勾連全篇,而暗線是作者的主觀感情,三次養貓,三次亡失,作者感情跌宕起伏,一次比一次深摯。第一次抱養了一隻花白的新生貓,它非常活潑,“常如帶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的太Sunny裡滾來滾去”,作者“在太Sunny暖暖的照射下,坐在藤椅上看著三妹逗得小貓撲過來撲過去的情景”“心上感著生命的新鮮與快樂”。作者的敘述描寫自然而形象,毫無雕飾之感,字裡行間滲透著作者歡愉、喜悅之情。可有一天,小貓不知為何死去了。作者的心裡也感到一縷縷的酸辛。作者的主觀感情為之一宕,從“歡愉”而變為“酸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四五歲的小孩子可以開始培養閱讀習慣了嗎?可以從哪些書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