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漠孤煙紅
-
2 # 觀因1
京劇的基本功是《唱唸作打》,我們聽京劇聽的是他的唱韻悠婉;唸白的陰陽頓差;我們看戲看的是作和打,當然還要看行頭、服飾、道具、扮像的標準就是“美”,作說的是作派,一招一式,一個眼神都要做的到位恰到好處;打講的武打,叫驟子。我們評論京劇只有依據這些基本的特性內函,才能給出合適的評論;現在的情況是,當一個很有造詣的演員清唱京劇名段的時候,坐在評委席上的某幾位評委是賊眉鼠眼,嘻皮笑臉,也不知在幹什麼,然後就發表那些不沾邊的,讓人恥笑的所謂評論。產生了誤導。行內票友是手拍著板眼,閉著眼睛,豎著耳朵,嘴裡哼著,品味看一絲一縷的韻調,當他認為卻實唱的水平己到精華的時候,才喊一大聲“好”帶動大家一片掌聲;在他認為不到位,甚至差的無邊了,他就喊“通”表示不贊同。現在有些不沾邊的盲評論,毫無價直。郭德綱宏揚國粹京劇,做出很大功績,有目共賭。他演唱的京劇有功底,有伝統的門派風格,為他叫“好”!為他鼓掌!從實質出發,郭德綱唱京劇是在做他的相聲作業,他是在說學逗唱中的“學”,我們應該看到學唱京劇的相聲演員,能演唱出如此高水平的京劇,很應該為他喝彩,鼓勵。
-
3 # 於小小
傳統藝術需要有人傳承,也需要有人認可,更需要被大眾所接受。郭德綱用他對京劇的那份熱情,一直致力於京劇的發展,這種精神值得肯定!
京劇是國粹,但是隨著老百姓娛樂方式的多樣化,京劇受到了不小的衝擊,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不願意再去戲園子裡聽戲了,長此以往,京劇的受眾必定會越來越少,這對京劇的傳承和發展肯定是不利的。這個時候的郭德綱,憑著他的滿腔熱血和對京劇的熱愛,來弘揚京劇文化,難道不值得肯定嗎?
郭德綱除了會去劇院唱京劇外,在他的相聲中也加入了很多的京劇元素,比如《叫小番》就曾經出現在他的很多相聲作品中,人們在聽相聲的同時,也瞭解了京劇,這對京劇也是一種無形的宣傳。
把相聲帶火的郭德綱,但願也能把京劇帶火!
-
4 # 明揚51
在經歷了一場沸沸揚揚的“飽受主流相聲殘酷打壓”的血淚控訴而無果後,註定不肯安生的老郭,最近一個階段開始轉戰京劇界。又讓鋼絲們幸福的竄了一把鼻血,只想振臂高呼:“德剛老仙,法力無邊,救了相聲,再救梨園”。
(挺像個老太太)
老郭唱京劇。說說我的看法:
1:老郭相聲已進入瓶頸期
老郭已經很多年沒有一塊像樣的新活了,雖有于謙的“父親們”、“謙嫂們”這座包袱密集的富礦支撐,但經掠奪式開採多年,資源早已枯竭了。畢竟十餘年了,謙嫂也老了,包袱也隨之掉牙了。如同煤炭、石油這種礦業工人一樣,資源挖淨了,不想下崗就得轉崗。
(嚴肅點好嗎)
2:品牌外溢
藉助經營相聲這多年的品牌效應,在嘗試了電影、電視劇等諸多領域均告失敗之後,由陶陽等打前站,試探性演出後,老郭最終把觸角伸向京劇。一來有當年草臺班子搭演的經歷,二來經營舞臺比熒屏影視更得心應手。居安思危,為相聲疲軟預作準備,也算是未雨綢繆、狡兔三窟吧。
3:水平真的一般
老郭嗓子條件挺好,有高度有亮度,為什麼非要壓低嗓子學麒派?捧著金飯碗要飯是何意也?究其原因就是京派唱法太嚴謹,不如海派唱法較為隨意。特意聽了幾段老郭的唱段,真心話,實在一般。也難怪,拜個死人為師,怎麼教?怎麼學?難道要先唱一出《託兆》?所唱“麒派”,漫說專業、名票,水平也就是和每年“重陽老藝術家京劇演唱會”最後出場的那位老領導相仿。聲音都在嗓子眼了,大小嗓結合,橫嗓一大片,一如他的太平歌詞,行腔還是“大口落子”味兒。鳩摩智強練少林七十二絕技,徒有其表,內裡就是一種“小無相功”。
(程雪雁遠房表哥 ---韓信)
4:繼續糊弄外行
想起前幾年有媒體採訪老郭時,老郭曾經放言:“要淘汰那些欣賞水平高的觀眾”。言外之意,專心致力於表演給外行。真是肺腑之言,畢竟外行好糊弄嘛。如今老郭躋身梨園,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追隨者還是那幫鋼絲,換句話說,還是那幫外行空子。看來老郭還得任重而道遠地繼續淘汰那些懂戲的戲迷。想起京劇《荒山淚》來了,收稅就得死盯著這好說話的。
(駭人聽聞 演員淘汰觀眾)
5:對京劇並無裨益
有人高呼:老郭帶動了年輕觀眾欣賞京劇,京劇振興有望了。說這話的肯定是《六月雪》裡那個山陽縣縣令----胡裡塗。拋棄天真吧。不要以為這幫鋼絲們聽的是京劇,他們聽的是郭德綱,捧的是郭德綱。和京劇沒有半毛錢關係。猶如鋼絲們常掛嘴邊的表忠心的那句經典語錄:“除了老郭誰也不聽,除了老郭誰也不認識”一樣,鋼絲們不會因為聽了老郭唱戲,便從此愛上京劇,因此去聽於魁智、張火丁的。前幾年甚囂塵上的“蒜你狠”、“姜你軍”把農產品炒上天了,對農業發展有什麼貢獻嗎?
6:執著於傳統藝術非常值得肯定
老郭畢竟是喝海河水長大的,骨子裡還是天津人,其思維方式相對較為保守正統,對西方文化、潮流文化有天然的牴觸情緒。即使有實力、有可能,他也不會搞什麼“遊戲開發”之類的,貝多芬、柴可夫斯基也不會在他的考慮範圍內。這也就決定了他的發展方向。對傳統文化、民族文化的高度認同,是郭德綱非常可貴之處。必須予以充分肯定。
-
5 # 有晴天無黑夜
毫無疑問,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中國的文化,文明,智慧都是無數代人傳承後又發揚光大到現在的,失去傳統文化就成了無源之水。一個民族最大的價值就是他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而中國非常幸運的擁有著,它讓我們華人知道我們從哪裡來,又將去往何處。中國的傳統藝術是中國文化的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更要珍惜,你不要,多的是國家盯著要,不要等失去了,向外國去買去學的時候才後悔。向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堅守者致敬!!!
回覆列表
不管是郭德綱,李德剛,張德剛,王德剛,只要有人把傳統的藝術重新引入到人們的視野裡,能讓他重新煥發生命力,那就是大功一件,相聲也好,戲曲也罷,都是我們傳統的藝術文化瑰寶,然而卻在口口聲聲的保護、挖掘、傳承聲中走向沒落,甚至申遺,想要重新輝煌,談何容易?況且郭德綱憑一己之力,讓人們對傳統藝術又有了興趣,讚揚一下,有何不可?就算他是票友水平,那又如何?然而郭德綱又實實在在的成為了麒麟童先生的正式弟子,能得到行業的認可,至於水平,我們這些外行就不用評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