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分別是 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1、東嶽泰山
位於山東省中部,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
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引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泰山宏大的山體上留下了20餘處古建築群,2200餘處碑碣石刻。道教、佛教視泰山為“仙山佛國”,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宮觀寺廟。
2、西嶽華山
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最高主峰南峰海拔2154.9米。
華山是中華民族的聖山。中華之“華”,源於華山,由此,華山有了“華夏之根”之稱 [3-5] 。這一成果首先被孫中山所引用,創立“中華民國”。據清代國學大師章太炎和歷代專家學者考證:華夏民族最初形成並居住於“華山之周”,名其國土曰華,其後人跡所至,遍及九州,華之名始廣。
華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為“第四洞天”,也是中國民間廣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嶽華山君神。共有72個半懸空洞,道觀20餘座,其中玉泉院、都龍廟、東道院、鎮嶽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有陳摶、郝大通、賀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
3、南嶽衡山
位於中國湖南省中部偏東南部,最高峰祝融峰海拔1300.2米。
衡山是中國著名的道教、佛教聖地,環山有寺、廟、庵、觀200多處。衡山是上古時期君王唐堯、虞舜巡疆狩獵祭祀社稷,夏禹殺馬祭天地求治洪方法之地。衡山山神是民間崇拜的火神祝融,他被黃帝委任鎮守衡山,教民用火,化育萬物,死後葬于衡山赤帝峰,被當地尊稱南嶽聖帝。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處位於衡山之中,佛祖釋迦牟尼兩顆真身舍利子藏於衡山南臺寺金剛舍利塔中。
4、北嶽恆山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城南10公里處,主峰天峰嶺在渾源縣城南,海拔2016.1米。
恆山,古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嶽。明朝中期經多次爭辨,又曲陽之古北嶽明末因邯鄲大地震軸射於曲陽,曲陽北嶽廟多數毀壞,於明末改封渾州天峰嶺為北嶽恆山,改封后一直未舉行祭祀。至清入關,順治帝正式祭祀於渾源北嶽廟。
5、中嶽嵩山
位於河南省西部,地處登封市西北面,最高峰連天峰位於少室山,高1512米。
是古京師洛陽東方的重要屏障,素為京畿之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蘊,是中國佛教禪宗的發源地和道教聖地。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親臨。《詩經》有“嵩高惟嶽,峻極於天”的名句。
嵩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也是中國名勝風景區。
擴充套件資料:
五嶽的由來
五嶽的說法始見於《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周禮》成書於戰國後期,是儒家思想融合道、法、陰陽等諸家而形成的。因此我們認為五嶽的思想是糅合夏代、商代以來的四方神和戰國初期的五行觀念而形成的山嶽崇拜。五嶽是封建時代帝王加封的。《史記集解》載:“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帝王們為了“報天之功”,常以雄偉險峻的大山為祥瑞,在峰頂上設壇祭祀,舉行封禪大典。
封禪的理論估計起源於東周春秋戰國時代。而第一個舉行大規模封禪儀式的是秦始皇。秦始皇親自祭祀的地方只有泰山一處。到了唐代和武周武皇武則天,封禪活動在中原中嶽嵩山。經過封建帝王的封禪歷史,五嶽的地位更高了。
參考資料:
五嶽分別是 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1、東嶽泰山
位於山東省中部,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
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引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泰山宏大的山體上留下了20餘處古建築群,2200餘處碑碣石刻。道教、佛教視泰山為“仙山佛國”,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宮觀寺廟。
2、西嶽華山
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最高主峰南峰海拔2154.9米。
華山是中華民族的聖山。中華之“華”,源於華山,由此,華山有了“華夏之根”之稱 [3-5] 。這一成果首先被孫中山所引用,創立“中華民國”。據清代國學大師章太炎和歷代專家學者考證:華夏民族最初形成並居住於“華山之周”,名其國土曰華,其後人跡所至,遍及九州,華之名始廣。
華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為“第四洞天”,也是中國民間廣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嶽華山君神。共有72個半懸空洞,道觀20餘座,其中玉泉院、都龍廟、東道院、鎮嶽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有陳摶、郝大通、賀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
3、南嶽衡山
位於中國湖南省中部偏東南部,最高峰祝融峰海拔1300.2米。
衡山是中國著名的道教、佛教聖地,環山有寺、廟、庵、觀200多處。衡山是上古時期君王唐堯、虞舜巡疆狩獵祭祀社稷,夏禹殺馬祭天地求治洪方法之地。衡山山神是民間崇拜的火神祝融,他被黃帝委任鎮守衡山,教民用火,化育萬物,死後葬于衡山赤帝峰,被當地尊稱南嶽聖帝。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處位於衡山之中,佛祖釋迦牟尼兩顆真身舍利子藏於衡山南臺寺金剛舍利塔中。
4、北嶽恆山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城南10公里處,主峰天峰嶺在渾源縣城南,海拔2016.1米。
恆山,古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嶽。明朝中期經多次爭辨,又曲陽之古北嶽明末因邯鄲大地震軸射於曲陽,曲陽北嶽廟多數毀壞,於明末改封渾州天峰嶺為北嶽恆山,改封后一直未舉行祭祀。至清入關,順治帝正式祭祀於渾源北嶽廟。
5、中嶽嵩山
位於河南省西部,地處登封市西北面,最高峰連天峰位於少室山,高1512米。
是古京師洛陽東方的重要屏障,素為京畿之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蘊,是中國佛教禪宗的發源地和道教聖地。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親臨。《詩經》有“嵩高惟嶽,峻極於天”的名句。
嵩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也是中國名勝風景區。
擴充套件資料:
五嶽的由來
五嶽的說法始見於《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周禮》成書於戰國後期,是儒家思想融合道、法、陰陽等諸家而形成的。因此我們認為五嶽的思想是糅合夏代、商代以來的四方神和戰國初期的五行觀念而形成的山嶽崇拜。五嶽是封建時代帝王加封的。《史記集解》載:“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帝王們為了“報天之功”,常以雄偉險峻的大山為祥瑞,在峰頂上設壇祭祀,舉行封禪大典。
封禪的理論估計起源於東周春秋戰國時代。而第一個舉行大規模封禪儀式的是秦始皇。秦始皇親自祭祀的地方只有泰山一處。到了唐代和武周武皇武則天,封禪活動在中原中嶽嵩山。經過封建帝王的封禪歷史,五嶽的地位更高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