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軟萌小兔嘰

    歷史名人  膠州自古人才輩出。春秋有介葛盧,秦有柏蘭將軍,漢有向劉邦建議有功的關內侯婁敬,等等。代有賢才,不勝例舉。  下面介紹幾位影響較大者:     庸譚,世稱膠東庸生,約生活在秦末漢初。居住在現膠州市北關辦事處庸村。精通古文《尚書》《齊論語》等。設塾授徒,對中國古文化的傳播作出了卓越貢獻。秦末,由於秦始皇焚書坑儒的野蠻統治,使前人創造的優秀古文化幾乎損失殆盡;漢朝建立後,尊儒術。庸譚憑著驚人的記憶力,整理成書,得使《尚書》、《齊論語》流傳後世。後鄉人建“庸生廟”以祀之,樹碑立傳,以志庸譚傳播古文化之功德。     高宏圖(1583―1645),字子猷、研文,號�n齋,明膠州人。明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進士。歷任中書舍人、陝西監察御史、兵部尚書、戶部尚書、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等職。所任清正廉明,不依附權奸閹黨。可惜明末朝政腐敗,宦官專權。他的“新政八事”等許多好建議未被採納。自知大勢已去,上疏乞休,未許,並加封為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吏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給予四世封誥,蔭其孫高藻為中書舍人。高宏圖力辭不受,連續四次上疏乞休。南明滅亡後,高宏圖流寓會稽,於1645年絕食九日而亡。時年62歲。 高宏圖有《易解》、《太古堂集》、《論史》等著作和書法作品傳世。     法若真(1608―1691),字漢儒,號黃山、黃石。清膠州人。順治三年(1646)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曆任浙江按察使、江南安徽布政使等。法若真精闢窠大書,筆勢飛動;擅山水,變幻神奇,橫絕時蹊,別立風骨。清《畫徵錄》載:“山東人唯(焦)秉貞與(冷)枚及膠州人法若真、高鳳翰四人而已”。其山水畫《臥坐西山圖》,1996年國際拍賣成交價1,038,500元人民幣;《喬木懸泉》軸1998年北京拍賣會成交價605,000元人民幣;書法軸也拍賣到15萬元人民幣。其書畫價值和藝術水平由此可見一斑。     冷枚(1669―?),字吉臣,號東溟,晚號金門畫史。清膠州人。康熙、乾隆時期著名宮廷畫家。助其師焦秉貞繪《耕織圖》,與會《萬壽盛典圖》聲譽大增,與其師焦秉貞名相埒。後成為宮廷畫院領班畫家,深得乾隆帝賞識,將其月銀11兩(當時已屬宮廷畫家最高待遇)破例增加為14兩,並賞給官房數間居住。其所繪仕女美麗妍雅,尤為人所賞識。其畫作題材廣泛,無所不能,故宮博物院藏有其人物、佛道、鳥獸、馬龍、建築園林、歷史故事等六十餘件。其代表作有《避暑山莊圖》等。     高鳳翰(1683―1749年),字西園,號南村,晚號南阜老人等,一生所用字號甚多,不下百餘。清膠州人,官安徽歙縣縣丞、績溪縣令等職。高鳳翰堪稱“詩、書、畫、印、硯”五絕之奇才:一生作詩四千餘首,治硯一千餘方,刻印數千餘方。尤精繪事,右臂病廢后,改以左手書畫,愈得奇逸之天趣。清人稱其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代大家。畫史有稱其為“揚州八怪”者,亦有稱其為揚州畫派者,是“揚州八怪”或揚州畫派中唯一的北方人。膠州現設高鳳翰紀念館。     姜淑齋,女,號廣平內史,清康熙時人,適膠州宋氏,遂佔籍。善草書。清代名流王士楨稱其“筆力矯健,不類女子”;清代著名書畫金石家朱彝尊題其詩卷雲“三真六草寫朝雲,幾股玉釵分。彷彿衛夫人,問何似當年右軍(王羲之)……”     匡源(1815―1881年),字本如,號鶴泉,清膠州人。道光庚子進士,咸豐皇帝的老師,官累擢禮部尚書、軍機大臣上行走,賜紫禁城騎馬,為顧命八大臣之一。慈禧垂簾聽政後,指令被罷官。後移居濟南,主講於濟南濼山書院,兼任尚志書院山長,歷時17年,培養出曹鴻勳(狀元)、張應麟(尚書)、楊際清(獨榜翰林)、法偉堂(翰林)、王懿榮(翰林、甲骨文專家)、黃鈺(尚書)、柯劭�耄ê擦幀⑹費Ъ遙┑戎�名學者,其弟子中舉及貢太學以上者四百餘人。     楊際清,字子會,號鏡海,清膠州人。光緒二年進士,殿試本應為頭名狀元,因考官舞弊,偷樑換柱,曲居人後。事發後,朝野震怒,考官被嚴懲,並將楊際清特揭為獨榜翰林,是中國封建科舉歷史上唯一的一次破例之舉。其書法“雋秀天成”,別具異趣。在京期間曾為慈禧題寫御扇,深受慈禧嘉賞。     柯劭�耄�1850―1933年),字鳳蓀、鳳笙,號蓼園。清膠州人。光緒十二年進士,入翰林院為�跫�士。先後出任湖南學正、國子監司業、翰林院日講起居注官等職,賜紫金城騎馬,伴宣統皇帝溥儀讀書。民國期間,任清史館代理館長、總纂。1927年完成了《清史稿》的總纂工作,並撰寫了天文、時憲、災異和部分傳稿、總纂紀稿。此間他還致力於對《元史》的重修工作。幾十年間他閉門謝客,廣徵博引,對元史做了大量的修訂增刪,於1922年完成《新元史》的編纂工作。於中國的二十五史中主持編纂、修訂了二史,其貢獻不可謂不大耶!其一生治學嚴謹,1925年主持編輯了《四庫全書提要》,親手整理編輯出《經部易經類提要》152條,晚年精心纂注並出版了《春秋穀梁傳》、《蓼園詩鈔》、《新元史考證》、《譯史補》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未來的養兔前景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