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鄉間一抹陽光

    今年8月8號立秋,立秋之後氣溫下降,天氣開始逐漸變得涼爽,晝夜溫差變大,穀物開始結籽,而地下作物紅薯也處於快速膨大期。

    這幾天我們當地雨水比較多,很大程度緩解了盛夏時節的乾旱,充足的雨水也給農作物帶來了盎然生機,去紅薯地看了看,莖葉綠油油的,挖開了幾穴紅薯,竟然發現麥茬紅薯已經有小拇指大小了,而種的早的春地紅薯已經長得很大了,像下面圖片大小。

    紅薯沒有明顯的收穫期,在民間有七長上,八長下的說法,就是說紅薯在7月份主要是莖葉快速生長髮育期,地下塊根發育比較慢,等到了8月份,莖葉緩慢停止發育,營養物質開始往根部轉移,是地下塊根快速發育膨大的重要時期。

    浙江天目山有種很出名的板栗小香薯,福建有種很出名的六鰲紅薯,在7月中下旬份都開始從地裡面挖出來售賣了,個頭不大,但是蒸著味道非常好吃,售價也不便宜,每斤要5塊多錢。

    在我們當地春地紅薯穀雨前後開始種植,一般都是到9月中下旬都開始挖紅薯售賣了,9月份紅薯剛剛上市,無論是零售還是批發價錢都比較高,雖然產量還沒有達到最大化,但是效益也不算低。而麥茬紅薯都是到10月底開始收穫,一部分作為澱粉加工,剩餘的則儲存起來作為種薯或者到春節前後售賣。

    立秋之後,氣溫適宜,非常適合紅薯塊根的發育,如果追求產量和效益的話,最好到9月份或者10月底再收穫。現在市場上賣的紅薯價錢非常高,在超市都達到2塊錢一斤,購買十分不划算,如果喜歡吃紅薯,自家種的有,為了嚐鮮,春地紅薯已經生長了90多天了,前期雨水充足的話,紅薯已經長得不小了,可以挖出來做蒸紅薯,味道也是非常好的。而麥收之後種植的紅薯倒是可以在等上一個月,也就可以採挖食用了。

  • 2 # 餘一鬥

    明天(8月8日)立秋,很多農作物逐漸進入收穫期。紅薯也不例外,一般情況下,紅薯的收穫期在9~11月份,並沒有特別明顯的成熟期限。判斷紅薯是否成熟,有幾個關鍵因素。

    第一,紅薯的種植時間。如果紅薯在5月份種植,一般在9月中下旬左右成熟,如果是6月份種植,成熟時間在10月中下旬到11月初。

    第二,紅薯地上部分生長情況。如果進入九十月份,地上藤蔓枝葉出現枯黃枯萎現象,則表明紅薯已經成熟,可以挖了。如果地上部分長勢良好,還可以繼續保留一段時間。

    第三,紅薯種植區域土壤溫度。如果土壤溫度低於15度時,紅薯就會停止生長,這時可以開挖。如果溫度高於18度,則可以繼續保留。

    所以,一般情況下,立秋以後,紅薯還處於生長期內,此時紅薯正在膨大,應該讓其正常生長一個月以上,到9月中下旬開始挖比較好。當然,各地的氣溫和種植時間等都不一樣,要因地制宜,如果是早紅薯,立秋後也可以挖出來吃。

    當然,如果是正常季節的紅薯,最好還要等一段時間,成熟以後,味道更好。

  • 3 # 使用者修改為203楊永蘭

    謝謝邀請,明天立秋了,熱氣也會逐漸地下去,相應寒氣也漸漸臨近,農作物生長週期也漸漸成熟,就紅薯在我們河南而言,春季栽的紅薯,這個時間吃也許有點旱,過了中秋節挖著吃就可以啦,因為抱的早,紅薯上粉還不夠多,皮厚,糖質還達不到。當然,紅薯再小也能吃的。就南方而言,這個時間紅薯己上市,因為南方比我們這邊的溫度高,可能種栽時間不同了,。夏季紅薯只到下了霜降才能抱出來,所以,紅薯上市很普遍,因現在交通運輸都方便,在行市上是不會稀缺的。

  • 4 # 王四姐

    立秋了,地裡的紅薯可以挖來吃不,可以吃,但還不是很成熟,只可以少量的挖點吃。

    我們川北當地一般白露一過就開始挖紅薯和芋頭吃,古語說“蒼不蒼,嫩不嫩,八月十五嘗一頓",意思是到了白露基本上成熟了。

    紅薯一般都是驚蟄種上,等紅薯苗有三四個葉就可以移栽了,早紅薯一般是立夏前後移栽,立夏前移栽的:這幾天可少挖點吃,大多數紅薯都是忙種後栽的,甚至還有夏至栽的,立秋了雨水少,早晚涼,中午溫度高,紅薯正進入生長的旺盛期,因為諺語說:天干出紅薯,雨淋出芋頭。前期雨水多,紅薯藤長的旺,紅薯長的小,氣溫合適了紅薯就猛長個。

    等到霜降季節,紅薯完全成熟了,選個晴好天氣,挖在地裡曬半天,就揹回放在地窯裡,慢慢的取出來吃。

  • 5 # 家裝設計師筆記

    立秋之後,地裡的紅薯早就可以挖出來吃了,不過這個僅限於吃,而不是說讓你們把地裡的紅薯都收穫了。因為天氣還比較暖和,很適合紅薯繼續生長。雖然說現在市面上有賣紅薯的了,但是這個僅限於一小部分。

    我是山東人,我們這邊刨紅薯的時間一般都是在九月份的時候。或許這個有人會問到我,那麼為什麼說地裡種的紅薯可以挖出來吃了。因為小的時候,每到這個時間,我們就開始燜窯了。

    談到燜窯,相信絕大多數在北方生活過的人應該在熟悉不過。因為每年秋天到來的時候,也就是我們一群小夥伴上山燜窯的時候。我們村那時候的同齡人有十幾個,而且都是男孩子,所以做起事來也算是膽大。當然上山燜窯的時候沒有那麼多的人,多的時候也就七八個,少的時候就三四個。人多的時候就挖兩個窯洞,人少了就挖一個。這個挖窯洞也是有技巧的進來要做到裡面深,口要小,而且要順風,這樣有利於風吹進去助燃。

    挖好窯洞之後,就是壘窯。壘窯也是一個技術活,下面用大的土塊,上面用小的土塊,然後一圈圈的壘起來,然後慢慢的把上面的口合在一起。剩下的人就圈找土塊和柴火。當然了,還要去地裡挖幾塊紅薯。

    等窯壘好之後就開始燒窯,一直把窯上面的土塊燒的變黑之後,然後把火熄滅,窯洞裡面的灰清乾淨。在窯上面開個洞,把紅薯放到裡面來。然後把所有的土塊都搗進去。上面再用土蓋住。等上幾個小時之後,把窯扒開,美味的烤紅薯就出來了。現在想想都感覺到好吃。

    種花匠溫馨提示:護林防火,人人有責。

  • 6 # 涵涵聊農事

    明天就是立秋節氣了,節氣的腳步跨進了秋天的門檻,田裡的莊稼開始進入成熟期了,玉米,紅薯都開始了生長髮育的高峰期。旱了一個夏天的膠東半島,這幾天才下了一場透雨,喝足了水的玉米一天一個樣,坐在地頭上都能聽見拔節的聲音。紅薯也正在生長的旺盛期,飽含水分的土地給紅薯提供了大量的營養。

    紅薯的栽種分兩個階段,一個是穀雨前後,一個是跟玉米播種同時,我們這裡大部分紅薯是春茬栽種,因為膠東半島多丘陵山區,大片肥沃的土地人們種小麥和玉米,山地面積大的種果樹,只有小塊的土地人們才會栽紅薯,我們叫地瓜,因為地瓜耐旱,栽的時候挖個小坑把苗子埋進去,澆點水,地瓜苗就會活下去,不需要費心思管理。只有春天特別乾旱或者因為其它原因耽誤了春茬紅薯的,還可以一個月後再栽,這個季節的紅薯晚,現在還沒長大,不能挖出來吃。現在春茬的紅薯個頭差不多了,但是現在土壤水分和氣候條件正適合紅薯的生長,紅薯還可以長的更大,生長期長還能更多的積累糖分,到9月底收穫口感更好。

    紅薯對低溫特別敏感,低於15度就會受凍害,能造成紅薯潰爛腐壞,影響紅薯的儲存,也買不上好價格。所以秋天是農民最忙碌的季節,地裡的莊稼要一樣一樣的收回家。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時候爸爸媽媽白天在生產隊裡收紅薯,傍晚收工了還要把分到手的紅薯用木頭車推回家,往往要忙到很晚才回家。然後就是整理紅薯,把破皮的和壞了的挑,剩下的好的一筐筐的放到地窖裡,留著冬天吃,要到很晚才能歇著。

    即使是春薯,現在挖出來吃紅薯的味道也不好,糖分不夠,不甜。深秋的紅薯從地裡挖出來以後我們都會放太陽底下曬幾天,讓紅薯裡的水分蒸發掉一些,再蒸出來就特別軟,特別甜。紅薯的收穫沒有特定的時間,生長期長點糖分積累的多了口感自然就更好了。

    紅薯是很綠色的農作物,只要小苗期多拔草,不要讓草長起來,等紅薯蔓爬滿地了就不用管了,全程不用打藥,所以紅薯是少有的健康食品。紅薯葉子的保健功能這幾年也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隨著深加工技術的不斷提高,紅薯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了,是非常有發展潛力的市場。

  • 7 # 可可兩寶

    立秋了,又快到收穫季節了,相對於別的作物,紅薯以其甜香在餐桌上總是獨佔鰲頭,既可以煮粥,也可以做菜,讓人流連,要說可不可以挖來吃,當然可以,這個時侯挖出來,只是個小點,不太飽滿而已,並不影響口感和味覺,味道一樣棒棒的,要想大面積收穫,還要等紅薯再長些日子,再長大些,收成才會更好。

    現在想吃烤紅薯了,不會再象以前,以前想吃紅薯時,舅舅和我就會到自家的地窖前,在我腰上栓根繩子,揹筐先扔下去,然後把我也放下去,去拾滿揹筐提上地面,而地窖裡滿是寶貝,白白胖胖的蘿蔔,嫩嫩的洋姜,土豆,當然還有的是我從地窖出來時,嘴裡都叼著的一塊紅薯,生吃也脆脆甜甜,美味。說到這些,頗有感觸,現在生活好了,年輕的孩子們很難,也不可能有機會去體會,也不可能想象得到,那時的地窖實際充當的是冰箱的職責啊。

    回家後,把紅薯放蜂窩煤爐邊,蓋上蓋子,沒多久香噴噴,黃燦燦的紅薯就會出爐,現在生活好了,煤爐幾乎失了蹤影,想吃了也方便很多,烤箱烤幾塊,或者煮幾塊,蒸幾塊,可是吃來吃去,再也吃不出原來的味道,記得小時候,和小夥伴們地裡野遊,我那有些痴傻的二姥爺,嘿嘿呵呵間就己秒速為我們搭起了小灶,胖胖的紅紅的紅薯埋進去,黑呼呼拿出來,賣相雖不好看,可是那味道卻是一絕,雖然蹭的臉蛋黑黑,手也黑黑,但那黃黃的香糯刺激著味蕾,讓人口舌生津。

    多少年過去了,很懷念那種味道,很奇怪卻再也吃不出原來那種味道了,或許那時品味的是那種風拂面,地為床,手拿地瓜懶洋洋這種愜意的感覺。

    時代在前進,生活在進步,願我們越來越幸福,每次前行都有溫暖的路。

  • 8 # 黃曉紅果果

    莫著急,還不到時間。

    春薯在栽插100天后,夏薯栽插在70天之後。

    現在這個時間還不能吃,還要做好紅薯塊莖膨大期的管理。

    立秋之後是多雨季節,要預防紅薯蔓旺長,不要影響紅薯塊莖的膨大,雨天會造成土壤潮溼,接觸土壤的薯蔓的節間處容易產生細跟,有一些會膨大形成塊莖,從而造成營養的的流失,為了減少這種損失,傳統的做法是透過翻蔓來切段這種根系的繼續生長,就是讓葉片朝下,來架空莖部,不讓紅薯蔓接觸地面。

    其實現在不需要翻蔓,進行提蔓,輕輕的提起紅薯莖蔓,結合除草進行,只要讓莖蔓上的根離開土就可以,然後再把莖蔓放回原處,這樣不會損壞紅薯的莖蔓和葉片,有利於提高紅薯的產量。

    這個時間可以對紅薯追施裂縫肥,在薯塊肥大,使栽種紅薯的壟背開裂時進行追肥,這個也叫白露肥或者是長薯肥,建議用腐熟的人畜糞水,從開裂的縫進行澆施,最好是在收穫的前60天進行,如果遲了會容易出現莖葉貪青瘋長,達不到增產的效果。

  • 9 # 宋寧川2

    只要有可以吃的紅薯根兒出來就可以挖來吃,但是真正要收的時候還得等到入冬了。上上週我在菜市場看到有個賣紅薯的大哥,他可是獨家啊,那個紅薯看著我心疼,還沒有兩指寬,那不是紅薯,是紅薯條!除去皮還有多少貨呢

    小時候吃過那種很細的紅薯,味道真的不行,不是急得心慌還是等等再吃吧。

  • 10 # 南粵新農人

    春紅薯種植週期比較長,用時需150天以上,通常在170天才可採收,充足的生長週期才足以讓薯塊膨大最大化,讓薯塊的糖分沉澱得更多。現在立秋了,春紅薯通常在4月中旬後開始種植,部分地區會在5月份才種植。

    立秋了,地裡種的紅薯可以挖出來吃嗎

    現在是8月上旬,按4月中旬種植的話,時間上算已經有110天左右,這時的薯塊正處於膨大週期,大概有1節手指那麼大,如果想嚐鮮也是可以挖些出來吃的,如要全部採收的話,紅薯太小,薯塊中沉澱的糖分也不多,紅薯味淡,吃著無味,在市場上不受歡迎,產量上會降低至少一半,得不償失。採收的還是得有150天以上才好。春紅薯比較理想的採收時間是國慶節前後。

    立秋到,應加強紅薯膨大期管理

    進入立秋,春紅薯進入了薯塊膨大發育盛期,紅薯能不能獲得豐產,關鍵在這薯塊膨大期管理工作。

    紅薯是喜鉀肥的農作物,在薯塊膨大期補充鉀肥能讓薯塊快速膨大,並且鉀肥能令到薯塊沉澱足夠的糖分,紅薯甜質量才好,無論是用於煲紅薯糖水還是烤紅薯,人們都樂意選擇糖分比較高的紅薯。

    在紅薯膨大期,建議用磷酸二氫鉀噴施紅薯植株,磷酸二氫鉀濃度為0.2%,也就是100公斤水200克磷酸二氫鉀,每畝地最少噴水500公斤,也就是每畝磷酸二氫鉀每畝需用到1公斤的用量。在噴施磷酸二氫鉀時新增0.2%的尿素同時噴施,能防止紅薯藤蔓早衰。噴施磷酸二氫鉀隔10天左右需再噴多一次。當紅薯進入裂縫期,也就是地壟上的表層土壤受薯塊膨大作用,被撐出了裂縫,這時可用200斤的草木灰兌水800斤淋施裂縫處。草木灰是天然鉀肥,淋施過草木灰的薯塊表層圓滑,能防止地下蟲害禍害薯塊,淋施草木灰還能讓薯塊後期得到充足的鉀肥補充。(完)

  • 11 # 果樹GS

    秋天回來了。正是紅薯成熟的季節,能不能挖出來吃?應該說可以挖出來吃。不過剛剛立秋,紅薯還在生長成熟期,也就是說並沒有完全成熟,口感與各種營養成務尚無齊全。等到霜降後即十月份以後就是紅薯收穫季節。這個時間紅薯已停止生長,各種營養成分已達標。可以說,屬於完全成熟紅薯。不僅口感好,糖分足,而且還糯,深受消費者的喜歡。

  • 12 # 康美食

    立秋後,雖是紅薯成熟的季節,但是最好還是先不要急於挖出來吃。因為剛剛立秋,紅薯還正需要繼續生長、成熟,也就是說並沒有完全真正成熟, 它的口感與各種營養成分並沒有生長齊全。若是急於吃,不僅沒有太多營養,還容易產生肚子脹等不良情況。若是等到霜降後即十月份以後就是紅薯徹底成熟、收穫的季節。這個時候的紅薯各種營養成分已達標,屬於完全成熟紅薯,就可以煮粥或蒸來享用了。它的口感不僅好,糖分也足,而且還很軟糯,對人體的健康也非常有益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歐盟中華香菸鋼印是x1f的是真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