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雕刻歷史

    其實孟子和荀子的爭論壓根就不在一個維度,歸根結底是他們理解的“性”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在他們的理論體系中,“性”是兩個不同概念。連基本概念都不同,所謂的爭論和分歧就有點對牛彈琴了。當然,荀子不管這些,他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來理解“性”,目的是要給自己的社會政治主張尋求人性上的根據。

    孟子所理解的人性,其實是人類與禽獸的區別所在,即“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也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所在。孟子認為,這是一種先天的道德本能和道德情感,他舉了一個例子說,當我們看到一個小孩子掉入井裡時,我們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要去救這個小孩,這不是因為我們想要藉此獲得好的名聲,也不是因為我們厭惡小孩的哭聲,而僅僅是出於我們的道德本能。至於後來轉念一想,然後不想救了,那是因為我們的想法裡摻雜了現實利害關係的計算。但孟子強調,那個第一反應的道德本能才是我們的人性,它與生俱來的,而且是純善無惡的。在這個意義上,他主張人性本善。既然人性(孟子有時也稱之為四心,即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是人和動物的區別所在,那麼孟子認為“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至於現實中的人有善有惡,那是因為這些邪惡之人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本性所致,而不是他們本身缺乏善性。

    而荀子所理解的性,則是一種自然的情慾。他說“性者,天之就也”,“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人為了情慾就會有爭鬥、有嫉妒、有貪婪,這些行為破壞了人類社會的和諧,自然是惡的。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荀子認為人性本惡。但荀子認為,人性本惡不要緊,只要有禮義法度就行。他認為,人性惡前提下的社會秩序就是靠先王制定的禮義法度來維繫的。因此,荀子的社會政治思想是“隆禮重法”。他主張人性本惡就是要匯出自己的禮義法度主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區別細菌性感冒與病毒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