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看了好多漂亮的照片,其實都是擺拍的,雖有美感實感生硬。那麼我們拍攝過程中是為了追求完美而去擺拍呢還是寧願構圖不完美而去遵循真實自然呢?
8
回覆列表
  • 1 # 鷹眼小組

    您好,根據您的問題描述,我猜測您說的攝影,更多是指那種動態的、對於人物和社會生活的拍攝,而非影棚內對於商品、靜物的拍攝,是這樣的嗎?如果把靜物、花卉攝影也歸入抓拍、擺拍的研究範疇的話,這個問題就不成立了,因為我們顯然無法抓拍一雙皮鞋,或者是一支牙膏。

    攝影是從擺拍起步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在達蓋爾攝影法佔統治地位的時代,感光材料的感光速度非常慢,根本沒法抓拍。為了防止人物的輕微移動而造成的畫面模糊,攝影師還要透過各種方法,儘可能地使人物更為穩定。

    後來,感光材料的效能提高了,照相機制造技術也進步了,新聞事業誕生了,兩次世界大戰導致社會變動更為劇烈了,新的事物、現象、事件越來越多,人們逐漸開始採用抓拍的手法,捕捉被攝物體流動狀態中的一瞬。這一瞬是無可替代、無法複製的,具有靈性和神韻,也展示出攝影的巨大魅力。

    政客的晚宴(薩洛蒙攝)

    法國攝影家薩洛蒙以抓拍著稱,他提出的“小相機+現有光+不干涉物件”到目前為止仍然是新聞攝影師理應遵守的法則。另一位法國攝影師布勒松也大量採用抓拍甚至偷拍手法,拍出的畫面生動、趣味盎然。

    對於人物攝影來說,抓拍更能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徵,因為擺拍限制了人物情緒、性格、氣質的展示,而抓拍就不一樣了,被攝者處於自然的流動之中,並未受到攝影師的影響。攝影師要做的只是記錄高潮、捕捉精彩。

    布勒松的抓拍作品《跳過去》

    擺拍是攝影師對於被攝者的主動控制、擺佈、導演,其真實性堪憂,而抓拍過程中,拍攝者並未干涉被攝者,真實性自然優於擺拍。但這並不意味著擺拍的照片總是能引出正確的解讀,抓拍的結果是瞬間,瞬間是孤立的,時空的流動並未在瞬間中得到展示,從而造成了瞬間的“多義性”。也就是說,對於同一個瞬間,不同的人可能會有不同的解讀,我們需要認真採訪、求證,才能得出真相。

    過去的擺拍造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跑步的時候右腳輕微疼痛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