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哀草一名
-
2 # 玖圓
衷心,是四爺的家奴出身,對四爺恭敬到骨子裡,又是個好官,眼力勁也好,試問,一個有能力,有忠誠度,又會做人的官哪個皇帝不想要呢
-
3 # 晨嵐魍魎
李衛是四爺潛邸的奴才!四爺成了雍正以後,很是信任李衛!很是親近,張口閉口狗兒狗兒的叫!李衛也十分恭順,時刻不忘雍正四爺恩典!尤其對雍正能做到人臣的本分,又能做到奴才的親近!雍正說不了的話辦不了的事李衛都能體察到也能辦好,事後又能及時彙報,不敢有絲毫隱瞞不忠!李衛的頭腦不是讀多少書能讀來的!雍正袒護李衛縱容他也有限度的,只要他敢不認奴才身份了,對自己不忠,想做主子了,大限也就到了!
-
4 # 舊地遠方
1.在清朝,不認字能做官的人不多,甚至可以說很少,因為做官的主要途徑是靠讀書考功名,狀元榜眼探花,最起碼進士秀才什麼的。這幾乎就是唯一的正統路子,而且也是延續了幾百年的體制。正因此才出現范進中舉這樣的事。所以說按照這個體制,李衛這樣的斗大字不識一升的大老粗,理論上是做不了官的。
2.但是李衛不同於一般人,所以不能用一般的標準來衡量他。
首先他的背景不一樣,雖說是個奴才,但他是四爺府上的,還是個包衣奴才。
其次,李衛是個機靈人,這是他的個性,在四爺府上,見過的人很多,見過的世面也不是普通讀書人可以同日而語的,這本身就是個學習的過程。
第三,李衛是個忠誠的家奴,他始終對主子忠貞不渝,這對做官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第四,也恰恰因為他沒讀過什麼書,才不至於迂腐,才懂得進退自如。所以說一旦有了機會,比如說買個官(只是一個門檻而已),他進入了仕途,反而比很多讀書做官的人更加如魚得水。
所以說,李衛雖然不認得字,但他屬於社會大學畢業,並不代表沒有能力,看看身邊的一些人,不也是這樣嗎?
-
5 # 第一昕昕
李衛算是特殊人才。他雖不識字,但明白福之所寄,對主子忠誠,加之其頭腦靈活,善於抓住事情要害,辦事利索,也成了雍正推行新政的有力實施者。
-
6 # 金山玉月8668
官員的學識和學歷不是一碼事。李衛雖然大字不識,但是,有一顆公正辦事之心,有忠誠理想,這也是官員的較為重要的素質之一。否則,即便是滿腹經綸,但貪得無厭,只知道欺壓百姓,反而能夠幹更多的壞事。這就是所謂的有才但心術不正的酷吏對社會危害更為嚴重的一個原因。
-
7 # 雍親王府
李衛(1687年—1738年),字又玠,江南銅山(今江蘇徐州豐縣大沙河鎮李寨)人。
不同於《雍正王朝》中,小叫花子的出身背景,正史中的李衛,是個徹徹底底的富二代,家裡是相當的有錢。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李衛捐資員外郎,隨後入朝為官,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李衛深受雍正皇帝賞識,歷任戶部郎中、雲南鹽驛道、布政使、浙江巡撫、浙江總督、兵部尚書、署理刑部尚書、直隸總督等職,為官清廉,不畏權貴,不論所任何職,在位時能體察民間疾苦,深受百姓愛戴。李衛於乾隆三年(1738年)病逝,年五十一,乾隆帝命按總督例賜予祭葬,諡敏達。
李衛雖然大字不識幾個,靠著捐官進入了仕途,但是依舊受到了雍正重用,我認為有一下原因。
李衛為官清廉,政績突出,敢於為民訴苦,確實是一名好官。雍正後,便立即任命李衛為直隸驛傳道,未到任又改任命為雲南鹽驛道,在鹽驛道任上,李衛政績顯著,不久後的雍正二年(1724年),李衛升任布政使,主管全省財政稅賦,但仍然兼管鹽務的職務。雍正三年(1725年),李衛被提拔為浙江巡撫。雍正四年(1726年),李衛兼任兩浙鹽政使,整理鹽政,查處私鹽販賣。雍正五年(1727年),李衛升任浙江總督,管巡撫事。李衛升遷速度如此之快,一方面靠的是雍正的賞識,更為重要的是李衛政績確實非常突出。除了鹽政方面的政績,李衛在修築海塘、緝私捕盜、修廟建府等領域,也有非常突出的成績,並且李衛為官清廉,還時常帶頭自掏腰包,帶動有錢人捐款辦事,因而深得治下百姓愛戴。
特別是幫助浙江恢復科舉一事,讓李衛獲得了極高的聲望。在雍正年間,因浙江人發生多起文字獄,雍正一怒之下停止浙江士人參加科舉考試以作懲處。 為儘早恢復鄉會試,時任浙江總督兼巡撫的李衛便經常深入下層,瞭解文士呼聲,調解各種矛盾;隨時跟蹤檢查受株連而未定罪文士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訓導,責令改正;表現好的文士,將其事蹟一一記錄歸檔。過了一年,當朝廷派去的觀風整俗使王國棟看到這些檔案材料後,深為李衛的良苦用心而感動,為浙江人感恩悔過而高興。於是,和李衛同奏朝廷,替浙江文士說了許多好話。雍正帝一見奏摺大喜,很快就下令恢復了浙江文士的鄉會試。第二年殿試的一甲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都被浙人取得,從而讓浙江百姓對李衛是感恩戴德,李衛去世二十多年,其塑像還被百姓所保留供奉,直至乾隆下令拆毀。
李衛雖然不識字,但處事思路靈活,反而沒有了書本禮法的束縛,辦事效果顯著。李衛任戶部郎中時,管理銀庫事務。有位親王的屬下對於收繳的白銀都要每千兩額外加收十兩作為庫平銀。李衛屢次諫阻都不聽,於是在走廊上置一櫃,寫著“某王贏錢”,寫上這是某某親王的“贏餘”,指明是非法收入,使這位親王十分難堪,只好停止多收,這也讓雍正對其大家讚賞。
在抓捕大盜甘鳳池的時候,李衛正是透過利用與市井之人建立良好的關係,使其成為自己的耳目,廣泛收集資訊,最終,成功將武藝高強的甘鳳池活捉,並處死了甘鳳池,令舉國欽佩。
李衛每次起草公文,都要師爺等人代筆,師爺們完成後,都要讀給他聽,有不合意的地方,他就口述修改,而且往往能切中問題要害,對此大家佩服得五體投地,由此也可見,李衛的過人機智。
李衛、田文鏡、鄂爾泰,是雍正樹立的三大封疆大吏的標杆。李衛、田文鏡、鄂爾泰是雍正樹立的三大封疆大吏的標杆,因而這三個人代表了三種不同的官場階層。
李衛,大字不識幾個,靠著捐官進入仕途。
田文鏡,並沒有考中進士,是監生出生。
鄂爾泰,是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天子門生。
這三個人雖然出身不同,但是都為官非常清廉,辦事特別認真,能夠不畏強權為民做主,政績也是非常的突出,因而收到了雍正的信任與重用。
而這三個人,就代表了三種不同進入仕途的方式,也是代表了是那種不同的官場階層,沒讀過書的、讀書不怎麼樣的和讀書特別厲害的。雍正希望他們三個人能夠樹立成為朝廷的榜樣,也是要籍此昭示天下,不管是什麼出身,只要有能力,有政績,想著為國辦事,一樣可以高官厚祿,飛黃騰達,因而對於他們三個人,雍正也是相當的看中。
雍正也希望他們三人能和睦相處,而事與願違的是,這三個人非但沒有和睦相處,反而卻相互彈劾,讓雍正大為苦惱,但是他們看不慣的只是對方的行為和做法,比如,田文鏡就參劾李衛把巡撫大堂搬到了西湖中間,而始終沒有將個人情緒帶到具體工作,影響分工與合作,這也讓雍正感到欣慰。
-
8 # w獨行俠
真實的李衛是識字的,有正史記載,但的確不是科舉出身。在官場上科舉出生很重要,你沒考上靠捐官上去,如果你在工作中又出不了政績必定被人瞧不起。
李衛在官場不是科舉出生的人,能讓雍正爺看中(雍正皇帝在正史中是最勤勞的皇帝之一,也出政績把康熙王朝後期國庫虧空補足,也給乾隆王朝留下了富足的國家庫銀,只可惜在位時間太短,又嚴打貪腐,所以在當時少了歌功頌德的記錄)。李衛必定是辦了大功和大事,及為民著想才能在正史及小說中以正面人物流傳下來。
關於李衛的故事電視劇上有很多,而且有好幾部,我就不介紹了。
在小說或電視中把李衛寫成叫花子出生的白丁,正是為了突顯出李衛後期在官場上的正派作風及所作所為能為民著想的主題,如果把李衛的出身拔高了,我們就會認為李衛所做出的功績是必然的。
李衛不同流合汙,能為底層老百姓著想,這在中國是個了不起的人,因為百姓沒資源,無論遇到大事小事都沒法反抗,整天忙忙碌碌養家餬口,沒時間沒精力也沒錢去抗爭。
對於一富人而言就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在底層老百姓眼中都是天大的事,當然沒有經歷過這種生活處境的人不可能理解他們的感受。
一個正派的官員留下了清名,在物質和生活中必然會失去了很多繁華的享受。
所以我們才會尊重正派的官員為青天,大老爺等稱號。
關於李衛當官的電視劇可以推薦給家中的學生或大人看都好,至少比愛情肥皂泡沬劇或手撕鬼子神劇強多了。
-
9 # 趣觀歷史
謝邀。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想必也令不少讀者朋友感到困惑。當官想要受到重用,不外乎兩點,能力強、情商高。真實歷史上,李衛並非不識字,只是文化程度不高,但這隻影響他的入仕途徑,即無法透過科舉踏入官場,但李衛家裡有錢,直接捐官就行了。因此在獲得進場券後,李衛的情商和能力就凸顯出來,再加上他原則性強,所以自然就能被上級乃至皇帝青睞。
▲清代科舉場景復原
李衛出生於江蘇豐縣,自幼家庭殷實,衣食無憂。和很多淘氣的小孩一樣,李衛少時不喜讀書,所以沒法走科舉之路,但是他又有心謀取功名,這就成了一大難題——因為當時做官需要經過科舉考試,透過之後才有機會做官。
▲清朝銀錠
於是,李衛想到了買官。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在花去大概五十萬兩銀子之後,李衛買了個兵部員外郎的職位。這可不是什麼芝麻小官,乃正五品的京官。從這點也可看出,李衛家境何等富有,家族關係何等通達。
雖然李衛花了一大筆錢,但是並沒有想著“回本”。走馬上任之後,他便一心為民。之所以會這樣做,一方面是確實不差錢,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李衛確實是個有政治夢想的人。當然,現實也和他所料想的那樣,李衛任職期間廣受好評、政績斐然,因此不到兩年就被康熙皇帝提拔為戶部郎中。如此看來,李衛還真是一個獨特之人,好功名,卻不好讀書;好當官,卻不好強權。
▲李衛劇照
作為國家的財政稅收管理部門,戶部中的職位基本都是極富油水的官職,作為戶部下轄司的長官,李衛更是大權在握。然而面對這些白花花的銀子,李衛卻毫無邪念。雍正得知李衛的清廉以後,對他大加讚賞,提拔他為正四品的雲南鹽驛道。為了考察他的品行,雍正皇帝繼續讓他繼續管理稅收,而且還是負責管理地方鹽稅的“一把手”。畢竟在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很多人多半都會上下其手、中飽私囊。然而李衛在這個官職上連一毛也沒貪過。
▲雍正皇帝劇照
李衛的表現全都被雍正皇帝看在眼裡,所以又於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下詔升他為從二品的雲南布政使,管理雲南地區所有的財政和民政事務。第二年,李衛又升官了,直接做到了從二品的浙江巡撫,然後第三年兼任兩浙鹽政使,到第四年更是出任浙江總督,他的升官速度已經堪比坐火箭了。之後,李衛又加兵部尚書銜,成為當之無愧的正一品大員,並於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署理刑部尚書、出任直隸總督等。
▲清代總督府衙內景
短短十年時間,李衛從五品閒職升到了正一品大員,實在是堪稱傳奇,而最關鍵的是,這全是他用自己的政績換來的,沒有花一分銀子賄賂任何人。一個買官的人,最後做出的政績比絕大部分當官的都要好看,可謂是官史上的一個奇葩——明明是買的官,幹得卻還這麼優秀。後世也有不理解李衛的人,說一個漢人為何要為清廷如此買命?這些人其實不明白,李衛奉獻的乃是一國之百姓,又何談滿漢之分?
參考資料:
《清史稿》
回覆列表
本領與知識(識文斷字)對一個人來講並不是絕對成正比的,更何況不同人。
李衛跟對領導,忠心領導,領導賞識他,相信他,重用他。正是因為才學少,對領導沒有花花心,領導放心,更不會威脅到領導。所以李衛較年羹堯結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