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早點退休提前享受生活不好嗎?
5
回覆列表
  • 1 # 海陽旭哥

    其實,當你擁有絕對的權利的時候,自己根本不會想放手。其實,當官的人都一樣,只有最底層的人才考慮退休,而手握重權的都不願意交出權利。因為很多人尊重這些官不是尊重官而是它手裡的權利。建議去看下滄浪之水。當皇帝的退位後,很少有圓滿的,即使活下來也被遠遠送到京城以外。

  • 2 # 以史為鑑

    趙武靈王也是這麼想的,結果把自己玩死了。

    趙武靈王南征北戰還要治理國家,覺得分身乏術。決定把太子扶正做國君,留下親信大臣輔佐。自己當太上皇專門攻城略地,擴大趙國版圖。

    這樣父與子二人一內一外,這樣下去趙國肯定無敵於天下了。

    剛開始這一制度挺好的,兒子在內由大臣輔佐,治國有模有樣。趙武靈王對外開疆闢土,橫掃遊牧民族。

    可惜好景不長,另外一個兒子經常跟著趙武靈王南征北戰,趙武靈王覺得這個兒子更符合心意,於是試探著要給他封王。結果被識破的大兒子懟了回去。

    於是趙武靈王覺得權威受到挑戰,於是暗中支援小兒子。另外一方面大兒子這幾年也歷練的滴水不漏,讓趙武靈王抓不到把柄。

    於是趙武靈王和小兒子設計把大兒子招到沙丘行宮,準備刺殺。結果對方早有準備,直接反殺,大軍以包庇謀反的名義把趙武靈王困在沙丘三個月餓死了。

    俗話說得好:天子家無親情。在權利面前什麼都是虛幻。失去權力就意味著死亡。

    比如唐代的太上皇李淵、李隆基都是名義上是太上皇,其實一點權力也無,基本上被軟禁的狀態。

    宋代趙構為了在金兵壓境時推卸責任禪讓皇位,當了26年太上皇,算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太上皇。但這也是被逼無奈之下的選擇。

    主動禪讓皇位的太上皇可能只有乾隆一人吧,乾隆當了60年皇帝,當年承諾過不超過康熙,為了不食言主動退位給嘉慶。但是乾隆依然精力充沛,要過問軍國大事,嘉慶也毫無辦法。直到四年後乾隆去世。

  • 3 # 故事裡面的小黃花

    一、權利的慾望

    人類對權力的佔有慾望,是貪婪的,是你難以想像的,尤其是帝王的至高無上,掌握天下蒼生的生殺大權。如果你難以理解,不奇怪,那是你還沒有體會到罷了。所以讓一個人把權利讓出來,那比死還難受,尤其是曾經擁有過的。

    主動禪讓的,好像只有乾隆一人吧,他當了60年皇帝,為了兌現自己曾經承諾過不超過康熙,才主動退位給嘉慶。可結果呢?捨不得放棄權利,依然要過問軍國大事,直到四年後去世,嘉慶才完全執政了。

    二、一山不容二虎

    可以避免兒子們為了爭奪皇位自相殘殺。每一個皇帝在年輕的時候,都是有一個團隊輔佐的,從少年伴讀,到青年太子之爭,再到繼承皇位,每一步都是周密計劃和各種陰謀並存的。各皇子之間的戰鬥也是他們背後團隊的戰鬥,一個疏忽則滿盤皆輸。

    三、為了自保

    失去權利就等於失去尊嚴甚至生命。李世民是經過玄武門之變才慢慢掌握大權的,當時唐高祖李淵正在宮中,突然聽說事變之後,大為惱火,卻又毫無辦法,手下大臣就勸他,說李世民屢立戰功,手下將才又多,該立他為太子,李淵無奈答應。

  • 4 # 老梁說歷史

    這個問題其實我們感覺好像是挺疑問,但其實說句實話,人心就是如此,很直白。

    第一,不放心權利的交出。

    我們都知道一個事,這人啊,就往往是心裡這樣想,我有權利,別人把我當成皇上,萬人之上,可我一旦退位,沒有什麼權利了,那我未來的養老生活該如何是好?那還會有誰在乎一個糟老頭子的生活啥的,兒子再好,還是自己有權利才能安心呀,況且,華人自古以來本來守舊思想就極其嚴重,越老反而越不敢放權,生怕別人都是來搶自己王位的,哪怕是自己的兒子(帝王之家就是這樣,親情?不值錢)。

    第二,挑不過來

    一個皇帝,一般來說兒子甚至是孫子都有很多很多,估計幾十個都有可能,這裡面選出一個繼承人很不好選,總有人某方面(比如說處理公務,比如說文采飛揚,再或者驍勇善戰... ... )非常優秀,讓老皇帝下不了決心,想等等再多觀察一下,選出最佳的(能文能武,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那種)。再加上各種政治原因,出身原因等,所以一直往往能拖到死了才“不得已”選出一個來。

    第三,感覺自己能活很久,,很久

    這些當皇帝的,往往就有一種感覺:自己還能行!於是就,,,一直堅持到臨終,快不行了,才來傳位。其實我們都有一種感覺,感覺自己還能撐住,更何況對帝王來說,他們有頂級的醫生,各種的補藥,所以很自信也是很正常的,於是直到快死了(一般都是病死的),才匆匆忙忙找繼承人。

  • 5 # 吐槽那些人那些事

    大家應該都知道,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奉行的是禪讓制和繼承製,更多的是繼承製,而且大多是臨死之前才會指定傳位給誰,這就讓人想不通了,為何非要死了才傳位,不能乘著自己年輕,好好享受生活,遊覽大好河山,這個問題我們來慢慢分析,先看看歷朝歷代有幾位太上皇吧,帶著問題去思考哦。

    歷史上的第一位太上皇是李淵。公元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把哥哥弟弟一起殺掉。當時,我們的唐高祖正在內湖上嬉戲,突然一群兵士就擁到跟前,聲稱奉秦王之命護駕。李淵深知局勢已被兒子所控,迫不得已下詔退位。而李世民又不願背上逼宮篡位的惡名,奉李淵為“太上皇”,就這樣,做了十年太上皇,抑鬱而死。

    第二位太上皇是李旦。公元710年,李隆基起兵殺掉唐中宗李顯,擁立父親李旦即位,為唐睿宗。但李旦知道皇位是兒子爭得的,三年後就傳位李隆基為唐玄宗。李旦當了五年太上皇,在孤寂中死去。

    第三位就是李隆基了。他讓老爹當了太上皇,他兒子也學會了,公元755年安史之亂,逼迫71歲高齡的李隆基放棄帝位也讓他當了6年太上皇。

    第四位太上皇是趙佶。公元1125年被金兵逼城下,一幫庸臣讓他退位以平金人之怒。但是兩年後,父子倆雙雙被金兵俘虜,史稱“靖康之恥”,兩人先後客死他鄉。

    第五位太上皇是趙構。南宋的宋高宗趙構沒有親生兒子,立趙匡胤的七世孫為太子。也是由於金兵壓境,局勢危機,滿朝文武想讓趙匡胤的後裔擔負護國重任,坐了35年皇帝的趙構,在各方壓力下宣佈禪位宋孝宗趙昚。

    第六位是趙昚,他傳位給宋光宗,宋光宗就是第七位太上皇了,這傢伙比較昏庸,沉迷酒色,還是個白眼狼,宋孝宗死了都不服喪,最後逼迫退位,讓位給宋寧宗趙擴。大家看到了,一連串的宋朝皇帝,可憐趙匡胤打下的江山,敗在這樣的子孫手中。

    第八位是朱祁鎮。這位也是個傳奇,在宦官王振的鼓動下,成為俘虜,擁立他弟弟為帝,後來回家後成了太上皇,坐了七年禁閉,又在一場“奪門之變”中復辟。

    第九位太上皇是乾隆。乾隆25歲當皇帝,燒香祈告上天,說自己能做60年皇帝就自動讓位,老天看他如此心誠,就給他多幾年的壽命,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啊,讓位給了嘉慶皇帝,但自己呢,身體好啊,仍然過問軍國大事,指導新皇帝施政。

    綜上所述,這就是人類對權力的慾望,坦白的講,每個人在這個世界生存,就是為了爭奪權力,有了權力就有了金錢,有了金錢才能有美好的生活,貿然的放出手中的權力,不僅會讓很多人遭殃,自己也不會有好日子過。“一朝天子一朝臣”,新來的能用舊臣嗎?新老更替,難免會有所爭,都能殃及池魚,更何況那相爭之源。不用說皇帝,就是身居高位,你也不想下來,只有最低的階層才有退休之念。古來帝王將相,誰都不願放手啊,能放手的不是別人逼的就是自己逼的,最終都是逼的!

  • 6 # 總有話說到你的心裡頭

    一般人老了,都會選擇享受生活,種種花草,下下棋,帶帶小孩玩,頤養天年。而有這樣的一群人,非常害怕老,希望自己能夠依然年輕。這是怎麼樣的一群人,一群有權力的人。

    權力可以讓人年輕,看看那些落馬的貪官們,落馬前,風光無比,精神飽滿,落馬後,在法庭上看到,簡直是判若兩人,落馬前和落馬後,簡直差個20歲啊 。我家隔壁,以前是當村長的,當了幾十年了,現在退了下來,明顯感覺他現在的精神狀態差了很多。以前,他是村長的時候,每天都有人來找他,現在不是村長,很少有人來了,有時候,看他的眼神,流露出一種落寞感。一個小小的村長,都不捨得權力,更何況一個皇帝乎!

    來段幻想:朕是皇帝,朕想要什麼沒有啊?美色,財富,美酒,佳餚,宮殿,應有盡有。更重要的是,權力的滿足帶來精神上的滿足,有種成就感,價值感,可以體會到一種力量。

    2:為了自保,自保的不單單是皇帝個人的生命,而是以皇帝位代表一個集團的利益。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老皇帝,就算自己可以拋開一切,退了下來,可他的那些利益相關者,是不願意的,老皇帝退了下來,他們的利益也會受到損害,所以,他們都會不斷的勸說皇帝繼續當下去。

    3:國家的戰略需要,電視劇《走向共和》裡,有句臺詞經典: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大多的皇帝,都有自己的治國理念和治國目標,誰都是希望自己是有為之君,為了完成心中的夢想,一般也會幹到自己死的那天。

    歷史上,活著就退位的,出名的有兩位,一是李淵,他退位是被逼的,同時,退了之 後,那生活是差了一大截。二是乾隆皇帝,他可是主動退位的,而且找的接班人還是孝子,自己當太上皇,朝政還是在他掌握之中,當然待遇和當皇上時候,沒什麼變化。

  • 7 # 青言論史

    題主問:早點退休提前享受生活不好嗎?看來是默認了退休就能提前享受生活,那麼,我們就按這個邏輯來推演,看看為什麼皇帝很少不死不傳位(不是所有皇帝都死了才傳位)。

    現代的老年人退休,是因為他們能提前享受生活。那麼他們為什麼能享受生活呢?是因為他們退休後老有所養,不用擔心生存問題。那麼,皇帝退休以後呢?

    皇帝是天下最孤獨的人,從他登上帝位那天開始他就面臨著一個死局:到底信不信任自己身邊的人?不信任,那麼沒人給他幹活;信任,那就得留神自己的帝位會不會被人篡奪。畢竟自己手裡掌握著的是最高權力,是人人都望而垂涎的最高權力。

    因此,距離最高權力越近的人,皇帝就越提防他們。那麼誰距離最高權力最近呢?當然是皇子乃至太子了。皇帝能不擔心這些兒子,在自己沒把權力交出去之前對自己俯首帖耳、一旦讓權退休後就人走茶涼甚至對自己動手嗎?要知道,被蠢蠢欲動想當皇帝的儲君弄死的老皇帝在中國歷史上可絕不佔少數啊!

    所以,絕大多數皇帝,人沒死以前,是不肯交權的。即使是幾個著名的禪位皇帝也都各有各的情況:李淵是被李世民逼得,李旦是自己實在不想幹再加上兒子李隆基能幹所以才讓的,而乾隆名義上是太上皇實際上還是他說了算。

    權力是毒藥,解毒的唯一藥方就是死亡。

  • 8 # 楊朱學派

    信奉法家的皇帝,是死了才傳位的。

    韓非子認為,群臣是國君的死敵——大臣皆有陽虎之心,隨時準備謀反。比大臣更危險的。是在旁、同床、父兄。

    韓非子還稱,國君立太子後,太子和王后便希望國君早死。非愛非憎,利在君之死。利君死者眾,則人主危。

    所以,人主之大忌,就是過早立太子。所以秦始皇一直不立太子。

  • 9 # 背影看世界

    古代皇帝為何非要死了才傳位,這可以用馬克思的一句話來解釋,就是馬克思曾經這樣說過,任何統治者都不會自動的退出歷史舞臺。

    為什麼這麼認為呢?

    首先可以這樣說,皇帝皇帝沒有皇位,就是腳下的一塊土地,讓人蹤來讓人踢,那麼這可以理解了吧,如果你是皇帝,你願意被人踩被人踢嗎?我想我是一個普通的老百姓,都不會走到這一步吧,那麼作為皇帝,他難道願意走這一步嗎?

    第二個理由就是,皇帝當上一天兩天,1月2月,一年兩年,慢慢的當著當著房地這個位置就能夠上癮了,或者說權利這件事情,是比鴉片更容易讓人上癮的一個好東西吧。現在那裡想象一下,或者暢想一下,如果你是皇帝,所以波要想幹嘛就能幹嘛,要想吃什麼就能吃什麼,要講去做什麼就能做什麼,那樣的一種感覺,你願意放棄嗎?老子天下第一這句話你說一說看你現在說立馬就有人揍你,如果你是皇帝,您說了之後下面的人都會說,皇帝說的太對了,皇上萬歲。

    這樣的感覺給你之後,你捨得放棄嗎?

    第三就是皇帝為了保護自己的需要,如果一旦放棄了防衛,那麼自身的安全都有可能得不到保障,不管是你的兒子還是弟弟,還是其他的親人,如果你沒有當皇帝,就像我們普通百姓不也一樣會和親人和弟弟,和所有的其他的特別好的朋友關係都會發生矛盾嗎?更別說你一旦沒有權威了,那麼你之前幹過的壞事都有可能遭到暗算了。

    第四就是皇上的三宮六妾,這麼多的那些老婆,這麼多的那些宮女,那麼多的妃子,也都會不讓他放棄皇位的,哪怕是老了還沒死,只要還有一口氣在喘著這麼多的女人,這麼多的宮女,這麼多他喜歡的這些宮裡的女人 都會不願意讓他放棄皇位的,這代表著一旦放棄皇位,那麼那些過去舒服慣了的女人的待遇就不負存在了,那我這一大堆隱瞞他們每天的主要的工作,就是天天說服皇上不要退位的。

    第五也是和皇帝的自私心有關的,就是真正的找到一個自己能夠信任的兒子,來接替他的皇位這樣一件事情的還是很難。畢竟歷史上曾有過一些這樣的教訓,一旦房上幹不了了,那麼自己落難的鳳凰不如雞的教訓是那樣的深刻,皇上也不傻,那他寧願到自己死的這一天才肯把皇位交出去。

  • 10 # 旅行青年說

    這就是權力的魔咒了。中國歷史上絕大多數的皇帝都是不主動傳位給兒子,被兒子所殺。李淵李隆基之類的太上皇恐怕也是刀架脖子,被逼無奈才做太上皇。

    乾隆皇帝倒是主動傳位兒子,但依然暗中遙控指揮。之所以這樣是為了不超過爺爺康熙執政六十年。

  • 11 # 均是天涯淪落人

    自古以來『天無二日民無二主』,這樣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在朝廷之上不論是大臣還是皇帝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這樣形成的局面是錯綜複雜的,新皇帝很難在短時間內理清楚這些,而且每一個執掌最高權利的皇帝內心都是孤獨的,也是充滿猜忌的,漫長的時間之中他早已習慣了掌控一切的生活,突然的放手必然會導致其內心失衡,從而產生其他想法,這樣很容易導致禍起蕭牆內亂不斷。

    過早地樹立皇帝這樣會對老皇帝的權威造成巨大的影響,每個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對事情的思考方式也不相同,因此在頒佈命令之時很容易造成相互衝突,這對於皇帝的權威是巨大的打擊,如果經歷的次數過多,皇帝是沒辦法統領群臣的,而且還會因為這樣失當的行為造成手下大臣的叛亂,這樣的結果是讓人不能夠承受的。

  • 12 # 知常容

    皇帝維繫著整個天下,他是古代王朝最核心的中心點。

    皇朝沒有這個中心點,那皇朝就要散了,因為大家不知道要向誰效忠,也不知道聽誰的命令。一個皇朝的疆域是很大的,怎麼去管理,所以天下只能有一個命令,一種聲音,只有這樣才能維護皇朝的統治。

    皇帝能不能退下來呢?

    答案是可以,但很罕見的。

    比如乾隆就是主動退休的,傳位給嘉慶。宋徽宗趙佶就是主動禪讓給太子趙桓的。

    有些是被動退休的,比如唐高祖李淵在玄武門之變後不久就退休了,唐玄宗在他的兒子在靈武稱帝之後不久也變成太上皇了。

    當皇帝成為太上皇的時候就會出現問題。

    從權力的角度講應該聽皇帝的,從孝道的角度講應該聽太上皇的,因為古代大多朝代是以孝治天下。

    那到底聽誰的?

    這樣就將原來團結的朝廷活活撕成兩派,一派忠於太上皇,一派忠於皇帝。你不要認為宋徽宗趙佶主動讓給太子趙桓之後就沒有爭鬥,實際上兩派斗的很厲害的。童貫是忠於宋徽宗的,他不接受宋欽宗的命令最後被處死,就是兩派鬥爭的結果,中間的故事就不展了,實際上這裡涉及了很複雜的內鬥,雖然童貫的歷史評價很低。

    同樣道理乾隆時期的寵臣和坤也差不多就是乾隆退休之後控制嘉慶朝的主力人員,所以乾隆一死嘉慶就將他收拾掉了。

    大臣分派受損的是整個國家,像北宋和清朝兩位皇帝的做法還好沒有引發明面上的問題。

    春秋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也是提前退位,他讓位給趙何,後來又想封公子趙章於代地,最終直接引發趙國內亂,趙武靈王這個在歷史上以胡服騎射為名留青史的人最終被活活餓死,死時才45歲。

    如果皇帝是在死後傳位則不會出現這些問題。

    這是在太上皇還握有實權的情況下容易造成上述情況。如果太上皇沒有實權呢?

    太上皇如果沒有實權,日子會過的挺慘的。我曾經寫過一篇《晚年唐玄宗:受兒媳宦官欺負,兒子不敢來探望,近臣被流放,淒涼謝世 》,這裡講述退休之後的唐玄宗受到兒媳與宦官聯合欺負,如果不是高力士死命維護,唐玄宗可能過的更慘一些。

    每一個在權力最高峰呆過的人他們都不願意下來,因為他們很清楚下來的代價是什麼,唐玄宗如果不是因為安史之亂,他也不會被迫稱太上皇的。

    他們都很清楚失去權力的下場,所以至死都不會放,這也是為什麼絕大多數皇帝至死才放權的另一個原因,這個原因源自他本身。

    結語:

    普通人的退休是不適合皇帝的退休,在古代皇帝與國家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稍有一慎就有可能引發動盪,不要說退休,連太子的權力過大,皇帝都有可能出手廢掉或者限制或者培養一個與之競爭以維繫整個體系的穩定。

    這就是呆在權力最巔峰的難處,這也是為什麼皇帝會稱孤道寡,說實話他們還真是孤家寡人,他們除了權力之外沒有其他東西了,連親情都沒了,因為兒子、親兄弟都要防著,好朋友更別說了。或許他們還有信任的人,那就是宦官,一種特殊的人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商鋪賣不出去,抵押給銀行,到期不要了讓銀行收走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