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旺昊曇
-
2 # 舍知堂
孔子的中庸之道真的不偏不倚嗎?首先我們要理解,孔子的中庸之道並非指的現代這種折衷主義、滑頭主義,功利主義,他是站在德政和仁政,禮、儀、仁、智、信的基礎上去說的這個中庸之道。
孔子主張中庸之道,首先他的思想基礎和人生觀、世界觀就是中庸,他用這種中庸之道教化民眾,所謂追求天下大同、和而不同。他所謂的“不偏不倚”、“時中”、“合宜”的方法和準則,也是透過其宇宙天道觀衍生而來,將天道觀與中庸觀聯絡起來,遵循“天道尚中”。
在孔子看來四季變幻,日月執行,萬物化生等都是“時中”的,都要遵循天道自然,都要“應乎天而時行”的道理,孔子才強調“畏天命,”把天命推崇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因此,孔子的中庸,並不是我們所理解的“不偏不倚、中間正好”的意思,也不是教人如何不偏不倚去做事情,中庸”的“中”字,也並不是“中間”的“中”的意思,這裡的“中”是入內的意思,“庸”是指人的日常行為,把“中”字和“庸”字合起來,大體就是先訴人們用慎獨的心法去生活與工作。
-
3 # 莪就不懂了
理性只是感性的某一片段,感性才是人的全部。所謂純粹的理性,是不存在。只有合乎那個時代的感性中的理性,這就是中庸。
-
4 # 秋宜聲
什麼中庸之道?!胡說八道!不要去咬文嚼字了,中庸就行”儒家”吹噓的以嘴上的仁義道德促進合諧。但實質是假合諧。
孔子的弟子多數依附於封建政權和地主階級,職業是大臣、官員,幕僚,師爺,私塾先生,其中幕僚和師爺最多。請問:是誰發工資給他們?他們可否為了“中庸”而出賣東家?王公貴族與地主豪強是他們的”衣食父母”,他如何去中庸地維護各方利益,當和事老?!
著名故事《楊乃武與小白菜》,裡面的師爺方堂鏡,是地主師爺的典型代表,他利用知識迫害人民,哪有一些”中庸”和憐憫?事實是:對人民,往死裡整!
如果沒有法制,沒有強制力來保障各方的利益落到實處,一切人為操縱的中庸都是鬼話。封建時代,道理是儒家掌握的,但它只是文化打手。事實是:誰發儒家工資,誰說了算!
-
5 # 歷史智慧大學堂
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天下為公。這才是中庸的核心含義,絕不是隻走中間路線,更不是折中主義,左右逢源,那是鄉愿。因此,孔子說,君子才能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天下為公,所以,自然合於天地大道,小人自私自利,唯利是圖,所以是反中庸。
-
6 # 延陵東昇廣陵人
中庸和中庸之道是兩個概念,有些人會把這兩個概念混淆起來。
《中庸》相傳是孔子的孫子子思有感於天道不明所作,原本是《禮記》中的一篇,後來朱熹把它單獨拿出來,成為“四書“之一,中庸的概念書中並未明確闡述,或者是無法用文字來說明吧,書中只是從各個方面來說明怎麼樣做是合乎中庸的。
中庸之道是指符合規律的處理人與物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規律和道家的“道"是一個意思。同樣的事情在不同時間,不同的地點處理是不相同的,同樣問題對不同的人應對也是不一樣。經驗只是幫助人發現規律,按規律辦事,行中庸之道。照搬照抄,簡單模仿聖賢作為,不是中庸之道。那些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事以及和事佬的態度更加不是中庸之道。
總之,符合規律處理各種事情和人的關係,在處理事情和關係過程中瞭解和把握規律,這也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
-
7 # 蒼胡頡
“中庸之道”,從通俗意義來說,的確是指“不偏不倚”、“中和之道”。
“不偏不倚”指的是無分別、不對立、無偏私、不執著,過猶不及,柔和持中。“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天之無恩而大恩生”;“天道無親,常佑善人”,只不過善人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好人”,而是指符合掌握運用天道規律的人,自然好風憑藉力、一路上青雲。太陽東昇西落、星辰執行有度、五行生剋乘侮、四季輪轉有時、大海潮汐有序、萬物生長變化有律。花開花落、月缺月圓,作為萬物靈長的人,就應該知道用“不偏不倚”的態度對待外境人事的更迭變化,符合天道趨勢,順應時代潮流,有所作為。事來則應、事去不留、禪心已定、東風無亂。符合大道規律的人,一定在道中。
“中庸之道”的精髓在於“中和”。“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和不是一股腦兒的和和氣氣,不是引而不發,而是“發而皆中節”。中節,應當是什麼就是什麼,該吃就吃,當睡則睡,順應天地節氣時令、符合社會趨勢變化規律,為所欲為。但這個為所欲為是符合天道人心的所作所為。和,守著天地法則,守大規律。“和者大同於物。”和,已經跨越了標新立異的階段,不求自我慾望彰顯或滿足,和人我除是非,以天下心為心,一體同觀;達到無念之念,忘知守本。一個人到了真正的高境界,就如常守常了。一個人達到忘知守本,如常守常,那就與道合真,無為而無不為。
孔夫子曾經曰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從這看來,夫子到了七十歲才做到理事一如,心身相應,才真正實踐了“中庸之道”。
-
8 # 主天安
《中庸之道》,孔子講的是,遵守《周禮》分封制!
古代王朝政體,尊王攘夷,四海五服的朝貢體制!實行等級森嚴的五等爵位制!
孔子克已復禮,即恢復《周禮》!
周禮詳分: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宼,冬官考工。……定位任何人的職責許可權!
正所謂:惟王建國,辯方正位。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以為民極!
孔子強調的中庸,正是要求按周禮行事!
所謂:中:甲骨文像一面旗幟,一根旗杆豎中間,上面有多條飄帶,旗杆中央有個點或圓圈。
本義指一種特殊的旗子,作為氏族的族徽或標誌!
例如《三國演義》劇情,曹操,劉備,呂布,張飛等,都打著自已姓氏旗!
這就是孔子講的:中!
庸:甲骨文從用,即使用。從庚,即樂器。借使用樂器大鐘,會使用的意思。
樂器大鐘之類的樂器禮器,論資排輩的使用權!
中庸之道,即’周禮之道。分封制度,等級深嚴!使用標誌性旗幟,使用樂器禮器,論資排輩!
行周禮之道,即中庸之道!
-
9 # 行蹇
多少哲人,多少理論,都覺得自己無比正確,至高無上。其實經唸的再好,那也說明是念經人自己的陶醉,他的聲音越洪亮,卻吵到了休息的人,只有好的規則,讓人都遵守,才能和諧。
-
10 # 乘風破浪濟滄海M
所謂“中庸”是後人的理解與定義。
孔子哲學思想自成一家,體系完整,充分詮釋作為個體的“人”在生活、工作及社會活動中的為人之道與處世哲學。孔孟之道的核心即“和為貴,諧萬世,睦天下”。
-
11 # 幸福圓月Ss
中庸之道是中國古人的大智慧……大智慧不是屬於任何個人的專利……中庸之道的思維理念是指☞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偏執,走極端,唯我獨尊……而應該兼顧各方利益,要學會尊重……共商,共建,共享,互惠雙贏……共同建立美好家園!
-
12 # 笑著看西方
凡是將中庸之道理解為不偏不倚是對孔子理論研究的不夠深刻。真正的中庸來自實踐。《論語·庸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之為德也,首先是中庸猶如"德"。"中"中間,中正也,"庸"平常,平凡,一般。處理問題,解決問題能夠達到"中"這個目的就是達到了解決問題的目的。"其至矣乎"的意思更加理解不易,而人們卻分割前後聯絡,"矣"雖語後之詞,但此處依然有意義,
-
13 # 趙日金141
孔子的中庸之道,就是不偏不倚的意思。不過,不是一些人理解的那樣,不偏善也不倚惡、搞折中、不走極端。正相反,中庸就是走極端,善與惡兩端,不偏不倚地擇中善。孔子曰的很清楚:
“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兩端,隱惡而揚善,用其中於民的是:善。
孔子又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費失之矣”。
擇乎中庸,得一善。顯然,不偏不倚地擇中:善。
這兩句孔子曰,再明白不過了,中庸,就是擇中,選中善。如射箭,一矢中的。
不過,擇中善,談何容易。所以孔子又曰:
“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白刃可蹈也,俗話就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中庸,夠極端的了。
-
14 # 龍一歐
有人說,有人群的地方必有左中右,這話對嗎?這話也對也不對,如果只從某一個人群來看這個問題,這句話是對的,如果把這話放到全社會或全世界來看這個問題,這個人群可能全部是左,或者可能全部是右,所以這話就是錯的。說中庸之道正確,是因為中庸之道說了中,我舉上面的例子,是在說明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中與中是不同的,沒把中說清楚就大談中,這是耍流氓,中庸之道就是耍流氓之道,而耍流氓本身就是不中,所以中庸之道的本質就是,不中的人在大談中,所以把這種中說成是不偏不倚本身就是笑話。
-
15 # 布萊克瑞思
在我的理解中,所謂中庸之道,講究的是一個動態的平衡,而不是嚴格固定在某一處,這也不可能,一碗水難以端平,完全不偏不倚,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可以心嚮往之,以此為處理事情的目標,讓自己本心平靜……
-
16 # 閒雲野野48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物!甚至是;今天是“真理”明天就是謬論。因為;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每時每刻事物都在變化之中!因此中庸之道也應該是相對於某一時段而言的。"
-
17 # xibaihanqiao
中庸之道並非是不偏不倚的折衷主義,這種理解也太簡單、幼稚了吧?中庸是反對摺衷的,否則,那孔子、孟子豈不是個大傻瓜?可以說中庸之道有無數種類型。
-
18 # 月亮林地的鵪鶉
什麼叫中庸?
無一事不合理,就叫中庸。儒家是講天行健的,孟子也講要浩然正氣。如果中庸是唯唯諾諾,那浩然之氣從何而來?
看老師好不好,看他的學生,他的學生有幾個是唯唯諾諾的?
更深的一層意思是,中庸就是要兼顧,就是要慎始善終。做事不計後果,搞出一堆問題兩手一攤,嘴巴上說一句我盡力了。這叫英雄?這叫白痴,做事沒腦子。
最後孔子全篇就強調一個仁,仁者捨身取義也,會是和稀泥嗎?終極意思就是這個事情對,你該做,就算是死,你去做,叫中庸。絕對不是什麼不偏不倚,能流傳幾千年的東西,會這麼膚淺麼?還是你沒文化!
回覆列表
在中國古代人文思想中,處事方法首推孔子倡導的中庸思想。這種思想深深積澱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成為具有民族特色的為人處事原則。
據考證,“中”和“庸”的觀念早在孔子之前就有了,而“中庸”合稱,成為一個基本範疇則始於孔子。“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雍也》)這裡有兩層意思,一是說中庸是最高的品德修養和認識原則;二是說中庸的起源很早,中斷已久,在當時已經很罕見了。由於知識水平有限,我還未能對儒家的中庸思想有全面系統的理解,將僅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下我的認識。
一、 何謂中庸?
古語中,所謂中有中正、中和兩層意思。所謂庸,即是用、即是常,就是規律。漢代鄭玄在其《禮記·中庸注》中指出:“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為用也。庸者,用也。”到了宋代,理學大師程顥和程頤兄弟則進一步指出:“不偏之謂之中,不易之謂庸。”“庸者,天下之定理。”(《二程集·遺書》卷第七)這裡所講的“不易”,明顯暗指在變動不定的自然和人生背後,存在著一個永不變更的常數,因此,中庸也就是把中和與中正當做常道加以應用的高明之道。到了南宋,朱熹更提出“以性情言之,謂之中和;以禮義言之,謂之中庸,其實一也……”,只是到了晚年,他的看法又有所改變,認為中庸體用自足,中和已包括在中庸之中。總之,“儒家提倡的中庸之道,提倡的是以誠、以寬、以禮待人;不偏聽偏信,也不搞放棄原則,而要以社會的利益為重,高瞻遠矚地、全面地觀察和處理問題。”(《中國傳統人文思想解讀》)
二、 中庸之道之“時中”
孔子認為,君子做事能夠符合中庸的道理,小人的所作所為完全違背中庸的道理。原因就是“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中庸·時中章》)也就是說,君子對於中庸的理,能時時省察,做到隨時而異,適中不偏。小人對於中庸的理,任性妄為,肆無忌憚。君子能用中和之道,所以說君子中庸。舜是運用中庸的能手,所以成為聖人。在此,可以把“時中”理解成“適度”,也就是事物的均衡性或者說是行為的適度性。在《論語》中記載,有一次子貢問孔子如何評價另外兩個弟子。孔子說,這兩個人,一個太過,另一個不及。子貢又問,過比不及好一些吧?孔子回答說“過猶不及”。就是說,過與不及這兩個極端的後果和失誤都是一樣的。只有脫去極端,以“適度” 的準則,既無“過”又無“不及”,方為中庸之道。從這段記載中可以看出,孔子對“過”與“不及”都加以排斥,他所倡導的中庸,應該是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的,並且牢牢的把握了恰到好處的中正處,即堅持了“適度”的原則。那麼,如何找到一個適合的“度”,做到“時中”呢?《中庸·大知章》中,有一段孔子對中庸的經典解釋。孔子說:“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而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孔子認為,中國古代的那些聖君明主,他們之所以得到百姓的擁戴,在於他們能夠做到隱惡揚善,把握過與不及的兩端,採用中庸的辦法來治理國家、安撫百姓。他把中庸視為個人修身養性的基本準則,並把它當作治國安邦的指導思想。要想避免兩端,首先就應該把握兩端,亦即“執其兩端,而用其中於民”,不走極端,而取中間,使兩端既互相補充,又互相制約,如果只顧一端,不顧另一端,那就成了極端主義,其結果就是過猶不及。把握兩端之後,經過度量便可以找到不寬不嚴、不重不輕、不隆不簡的中點,這個中點就是“適度”。在儒家看來,合於“度”的要求,才恰到好處,歷代聖君明主和有德之人,都具備這種合於“度”的中庸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踐履。在儒家思想中也有很多言論可以體現,比如“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就是強調學與思的結合,反對只學不思和只思不學兩個極端,而要把握事物之度。
三、中庸之道之“和”
《中庸》中有一段關於孔子、子路論“強”的記載:“子路問強。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寬柔以教,不極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孔子認為,南方人以“寬”或“柔”為強,北方人以果敢或“強”為強,都是有偏頗的。如果能處於二者之間,以中庸之道為核心來體現強,才是一種真正的強,才是君子之強。從這段記載,不難看出,孔子的中庸要求將幾種原則或思想調和,相互補充、相互制約,這與老子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辯證法有所不同,中庸之道更加強調兩者之間的制約,而非兩者的轉化。它包含著一種思想,即任何事物或行為都包含著兩個相互對應或對立的方面,只有當這兩個對應或對立的方面處於平衡狀態,也就是“和”的狀態時,事物或行為才屬於一種最合理、最完整的境界。這種制約平衡原則在孔子“仁”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