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作為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向來被人們所重視,同時三伏天又是喜熱植物瘋狂生長的季節,不過由於環境過於炎熱多雨,三伏天里人體往往會感到不適,進而在飲食和生活習慣上表現出一些不恰當,造成身體的損傷,所以三伏天裡多瞭解一些三伏知識,以及飲食習慣,是非常有好處的。
其實每年的入伏時間並不固定,我們所說的三伏天包括初伏、中伏、末伏,分別對應“一伏、二伏、三伏”,一般情況下一伏(初伏)的天數和三伏(末伏)的天數都是10天,而中伏(二伏)的天數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
雖然每年的入伏時間並不固定,但一般都會在7月11-7月20日之間的某一天,並且多數情況下7月7日之前入伏比較多,7月18日之後入伏比較少。
我們在這裡說一下2019年的入伏時間,以及一伏、二伏、三伏具體都是哪一天?
首先必須明白傳統的入伏時間是根據干支紀元日計算而來,也就是有天干庚的就叫做庚日,古人根據天干地支的法則來推算日期,通常天干為10天一個輪迴,這樣天干庚一個庚日的週期變為10天。我們老祖宗傳下入伏依據“夏至三庚數頭伏”,也就是說夏至節氣後第三個庚日為一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二伏(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三伏(末伏)。
1、因此可以得出2019年的一伏(初伏)開始的時間是7月12日,也就是今年入伏的時間是7月12日,第三個庚日週期是從7月12-7月21日(農曆六月初十到六月十九);
2、所以7月22日(農曆六月二十)開始進入二伏(中伏),但是今年夏至和立秋之間存在5個庚日,也就意味著今年的二伏(中伏)要經歷2個10天,共為20天;
3、三伏從8月11(農曆七月十一)開始,到8月20日(農曆七月二十)結束三伏天。
每個地區生活習慣不同,也就導致三伏天的習俗各不相同。
三伏天作為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向來被人們所重視,同時三伏天又是喜熱植物瘋狂生長的季節,不過由於環境過於炎熱多雨,三伏天里人體往往會感到不適,進而在飲食和生活習慣上表現出一些不恰當,造成身體的損傷,所以三伏天裡多瞭解一些三伏知識,以及飲食習慣,是非常有好處的。
其實每年的入伏時間並不固定,我們所說的三伏天包括初伏、中伏、末伏,分別對應“一伏、二伏、三伏”,一般情況下一伏(初伏)的天數和三伏(末伏)的天數都是10天,而中伏(二伏)的天數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
雖然每年的入伏時間並不固定,但一般都會在7月11-7月20日之間的某一天,並且多數情況下7月7日之前入伏比較多,7月18日之後入伏比較少。
我們在這裡說一下2019年的入伏時間,以及一伏、二伏、三伏具體都是哪一天?
首先必須明白傳統的入伏時間是根據干支紀元日計算而來,也就是有天干庚的就叫做庚日,古人根據天干地支的法則來推算日期,通常天干為10天一個輪迴,這樣天干庚一個庚日的週期變為10天。我們老祖宗傳下入伏依據“夏至三庚數頭伏”,也就是說夏至節氣後第三個庚日為一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二伏(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三伏(末伏)。
1、因此可以得出2019年的一伏(初伏)開始的時間是7月12日,也就是今年入伏的時間是7月12日,第三個庚日週期是從7月12-7月21日(農曆六月初十到六月十九);
2、所以7月22日(農曆六月二十)開始進入二伏(中伏),但是今年夏至和立秋之間存在5個庚日,也就意味著今年的二伏(中伏)要經歷2個10天,共為20天;
3、三伏從8月11(農曆七月十一)開始,到8月20日(農曆七月二十)結束三伏天。
每個地區生活習慣不同,也就導致三伏天的習俗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