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公務員小白
-
2 # 小郭談談
我算是一次省考上岸吧。
為什麼說算是呢?因為我其實是考了兩次。一次是在學校期間參加的省考,沒有看過書、沒有做過題,完全裸考。第二次是認真學習考上的。個人覺得算是一次上岸。
不要相信什麼沒學習就能一次上岸的裸考並一次上岸,那種天才太少,幾乎沒有。也別太相信運氣,運氣是建立在絕對實力之上的!有很多人確實第一次考就考上了,然後說沒怎麼學習,這種話的可信度猶如上學時候班裡的第一名分享學習經驗:我沒怎麼學習,上課看小說,下課回家看電視,不知道咋的老考第一。
也許有人報了個崗位,對手少的可憐,還都是“傻子”,那裸考一次上岸的機率還是有的。
要有學習動力我所在省份的省考時間是每年的4月底。當年過完農曆年,陽曆2月底,我在外面學車。那天剛剛考過科目三,我爸給我說現在時間多了,準備下省考吧。當時覺得沒工作,再這麼飄著,總啃老也不是事。就抱著教材好好學了起來。
要有好的學習計劃和方法決定好好學習了,就要有行動。當時諮詢了一個考上岸的高中校友,他說自己用了2周時間學習的,先板塊學習,再整套試卷答題。我算了算自己的備考時間是51天,中間可能還要被其他事情干擾,所以按照30多天的時間做了個計劃,分成三個階段學習。
21天分板塊學習,打好基礎。行測有5大板塊,申論有5道大題。我就按照10個板塊,逐個學習。早上學行測,下午學申論。行測有個特點,就是所有考題單獨拿出來,並不難,給你充足時間去解答,肯定會解出答案,而且看了教材答案的解題思路後,會脫口而出“so easy”。但當自己拿起筆算的時候,又是不會了。這就是典型的眼高手低!所以我在學習的時候,認真做筆記,把每個考點都詳細整理並記錄下來,隨時檢視。針對不會的題,看了答案以後,一定自己再做一遍,確保掌握了方法。透過這個階段的學習,我掌握了75%的知識點。7天分版塊刷題,熟練方法。基本方法學會以後,就要透過大量的刷題,提高對知識點的熟練度和掌握度,提升答題速度。但是不能盲目刷題,一會刷幾道常識,一會刷幾道數量關係,不會了,不開心了,就再刷幾道言語理解。而是嚴格卡時間,分版塊刷題,例如今天早上就只刷資料分析,按照10分鐘一套資料分析答題,10分鐘對答案和整理錯題、總結經驗。千萬不要拿出什麼1000道資料分析題,在那裡狂刷,沒意思,刷不出來手感,刷不出來經驗,刷不出來技巧,很大可能把自己刷噁心了。在這個階段,我把第一階段沒掌握的知識點補上了,基本上遇到問題就有解題思路。7天用套卷模擬,終極提升。離考試時間越來越近了,我也感覺自己什麼都會了,但感覺終歸是感覺,需要實戰來檢驗。就開始用套題模擬,本著質量服從數量的原則,我沒有瘋狂做題,而是把7天分成3個部分,每個部分2天。第一部分的第一天早上卡時間模擬行測考試,下午模擬申論考試,第二天批改,整理錯題,總結經驗。具體到做題時每個版塊的用時、做題順序、每個版塊的準確率、哪些題完全掌握了、哪些是蒙的、哪些還是不會。根據這些情況,考慮下第二次模擬,需要調整的答題方法和技巧。第二部分依然是第一天早上行測模擬,下午申論模擬。第二天批改,整理錯題和總結經驗。然後和第一次模擬進行縱向比較,每個版塊之間的準確率再進行比較。最後得出更好的答題順序、時間分配以及需要牢牢把握的版塊和需要戰略性放棄的版塊,並將總結的這些好想法運用到第三次模擬中。第三部分和前兩次一模一樣,最後我得出了一系列技巧和經驗,例如我發現不管自己在常識上用時多少,準確率竟然是一樣的!我當即決定在考試的時候,戰略性放棄常識,用最少的時間拿到同樣的分數。還有就是做題順序不能規規矩矩,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調整,我就是快速解答常識,然後資料分析、言語理解、判斷與邏輯推理,最後是數量關係。由於紮實的總結經驗,讓我考試心態變得特別好,策略也用到了極致。皇天不負有心人,雖然考試的時候一波三折,但我最終順利透過筆試,進入了守擂陣營,筆試比後一名高了3分,按照筆試面試成績60%:40%的比例,對方面試需要超過我4.5分,才能逆襲成功,難度很大。
省考題不難,但要想突出重圍,最主要還是把精力放在學習上。不要只顧著研究崗位競爭比、對手強弱、運氣上!要知道,運氣這東西是氣體,最是虛無縹緲了,誰知道哪陣風,就把它刮到對手那裡去了。
當然了,如果你運氣夠好,那是最好的!
-
3 # 專業公考解答
第一次考的菸草,省考找3個,6個人進面試。我筆試第一,遇到了菸草子弟2個,菸草子弟是隻要進面試就直接錄取,但是不佔錄取名額,也就是說最終會錄取5個。因為菸草局沒有編制,而家人很在意這個問題,在面試考場,3道題我說了2分鐘就出來了,基本是放棄。這次考試我準備了2個月時間。
第二次考的某垂直管理單位,國考招3個,9個人進面試。筆試第幾忘記了,成功被錄取,這次考試我準備了1個月時間,因為我第二次考的時候,已經是邊工作邊備考了,所以時間特別有限,不過運氣挺好,最後成功了。
最後,我想說的是,一次省考上岸的人肯定有,但是誰也不能保證那個人就會是自己,所以認真備考才是王道。個人認為用5個月時間備考是比較適合的,時間太長的話,好難堅持的,當然了,如果你毅力驚人,當我沒說。
回覆列表
有啊,可以說是:七分努力,三分考運!
1.系統的複習必不可少。我當時複習20天不到。首先所有考試板塊的知識點和方法都要系統掌握。接著就是大量刷題,鞏固深化(要刷就刷真題而且可以重複刷,建議模擬題少做),保持正常狀態,只要考試不失誤,就成功了一半!
2.運氣加持必不可少。在這裡不是迷信,這個考運真的就是天時地利人和,包括很多方面:
(1)選崗。俗話說得好,考得好不如報得好,一點也不假,崗位選的好,可以省一半力。非必要不要選熱門單位、三不限崗位,這些都是神仙打架,招的人又少,壓力可想而知。我見過考150進不了面的,但有的崗120多就進面了,所以說首先要慎重選崗。
(2)發揮。無論你平時學的有多好,模擬有多厲害,真正考試的時候發揮不出來,全部等於零!不管平時怎麼樣都不重要,關鍵還是要看那一次,所以,不要祈求超常發揮,只要不出差錯,就是正常發揮就算是謝天謝地了!
(3)對手。真正的考試其實就是那麼幾個人的競爭,比如招2個,1:3進面的話,說白了,就是6個人的競爭,跟其他人有什麼關係呢?所以對手的質量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的成功!
3.公考不像別的考試,裡面的知識點就那麼多,就看你會了沒有,會不會靈活運用。不是說複習時間越久就越厲害,並不是這樣的,關鍵還是要靠自己!
其實還是要看運氣,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