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子由拍案驚奇

    曹操刺殺董卓這樣的情節,只不過是在《三國演義》當中以重重的一筆出現,這也正是歷史與虛誕碰撞的結合。

    涼州刺史董卓

    在《三國演義》當中,最先進入我們視野當中的就是氣焰萬丈、禍亂朝綱的董卓,他可以隨意地撤換漢朝皇帝,任意殺戮朝臣,凌駕於大漢朝君臣士子之上!這樣一來,《三國演義》當中曹操獻刀,意圖刺殺國賊董卓這一幕,就亮了人眼,使得人們對於曹孟德大名過目不忘。

    子由暫且溯源而上,先和讀者諸君一起,看看董卓霍亂朝綱之時,曹操其人處於一個什麼樣的地位吧?

    漢西園典軍校尉曹操

    曹操此時,年33歲,身列西園典軍校尉。

    未曾留意這一段歷史的讀者諸君千萬注意,當時漢朝在大將軍何進的軍事力量範圍之外,還有著一支新組建的軍事力量,這就是西園五軍。

    漢靈帝劉宏(無上將軍)

    漢靈帝劉宏直接任西園五軍的“無上將軍”,其後,分別有西園八校尉,家族顯赫的袁紹位居前茅,任中軍校尉,曹操位置居中,為典軍校尉。

    漢大將軍何進

    大將軍何進欲殺宦官,反而被宦官集團頭目張讓所殺,以此為由,才有董卓進京之舉。

    在此期間董卓曾經慕名聯絡曹操,以上表皇帝,給曹操驍騎都尉官職進行拉攏,曹操辭卻不受,他與袁紹一樣,從內心裡看不起董卓這個人,更斷定其不會成就大業,所以趕緊離開是非之地,搞自己的武裝去了!

    也就是說,在《魏書》、《三國志》等史志類書籍當中,均未曾見有關於曹操刺殺董卓的絲毫記錄,況且,諸位試想,以曹操當時的赫赫之西園典軍校尉身份,腰間晃晃蕩蕩掛著一口刀,沿捱到董卓身邊,意圖尋機而動,這樣的畫面感是否違和?

    漢列侯 中常侍張讓

    但是,另有一宗公案,卻不是空穴來風,那就是晉朝人孫盛在其所著述的《異聞雜語》當中對於曹操的刺客行徑,卻明確這樣的寫道;

    “太祖嘗入中常侍張讓室,乃舞手戟於庭,逾垣而出,才武絕人,莫之能害。”

    裴松之註解《三國志》之時,加進去了這段史料性的記載。

    涼州董卓進京之前,也就是漢靈帝之時,當時的朝堂之上,宦官張讓掌握大權,漢靈帝極度信任張讓,甚至聲稱;“張常侍是我父!”此時的張讓,已經是晉封列侯,身家赫赫。

    可是,張讓雖然能夠掌控宮禁之中,左右皇帝,但是,對於軍隊則只能有所影響,不能歸於指揮。

    而指揮軍隊的就是大將軍何進。

    漢西園中軍校尉袁紹

    當時的袁紹、袁術包括曹操等人都還是以大將軍何進為核心的,所以在這個時候,曹操不忿張讓等人的擅權行為,竟然尋找機會,去張讓的住處去行刺,雖然事情未果,但是,及時的跳牆跑了,而且跑的很瀟灑。

    《異聞雜語》的撰述者孫盛以及其父親、祖父,高祖等,自東漢時期就很有影響力,魏晉交替之際,甚至一定程度上左右了當時王朝的政治走向,所以說,這本書當中所述曹操去刺殺張讓一說應該有極強的可信度。

    《三國演義》中“孟德獻刀”

    而有關曹操刺殺董卓的故事,極有可能是從此想象,引申而來。

  • 2 # 巴山夜雨涮鍋

    曹操刺殺董卓時,身份是驍騎校尉。

    首先,曹操刺殺董卓,本身是《三國演義》編的段子。相關原文如下:

    坐中一人撫掌大笑曰:“滿朝公卿,夜哭到明, 明哭到夜,還能哭死董卓否?”允視之,乃驍騎校尉曹操也。……操曰:“近日操屈身以事卓者,實欲乘間圖之耳。今卓頗信操,操因得時近卓。聞司徒有七寶刀一口,願借與 操入相府刺殺之,雖死不恨!”

    可見,曹操刺殺董卓前,身份就是“驍騎校尉”。而且還專門說了,曹操“屈身事卓”。

    “校尉”這個軍職,低於雜號將軍和中郎將,更遠遠低於重號將軍。在三國時期重號滿地走,將軍不如狗的時候,似乎很不起眼。但在當時,官爵還沒氾濫,驍騎校尉也是很值錢的。之前大將軍何進親組的西園新軍,下面的核心就是西園八校尉,袁紹為中軍校尉,曹操為典軍校尉。而在《演義》中,董卓後來派大將華雄去汜水關時候,對他的任命是“卓聞言大喜,加為驍騎校尉。”。可見那時候校尉還是個很重要的軍職。

    歷史上,雖然沒有曹操殺董卓這事兒,但驍騎校尉這個職務是有的:

    卓表太祖為驍騎校尉,欲與計事。太祖乃變易姓名,間行東歸。

    原本曹操是何進手下的典軍校尉,何進死後,董卓進京,準備任命曹操為驍騎校尉。由於董卓擺明了是要拉攏曹操,所以這個驍騎校尉,至少不低於典軍校尉。只不過,歷史上的曹操沒有如演義中一樣“屈身事卓”,而是直接逃跑了。所以這個“驍騎校尉”也就沒有真正就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板乾燥怎麼辦?有什麼護膚心得可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