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陽輝881
-
2 # 彼岸秋奈何展
謝邀,其實吧,如果說的出做的到,還行,可惜言多做少,就成了文字道德,有多少約束力就不得而知了,就舉例,一個死心塌地要去販毒的人,先跟你說了計劃,你以儒學教之,你覺得結果會如何,而當他還是做了,難道你就只能口誅筆伐?而你將法律懲戒等告知於他,他必定在心裡會權衡再三,如果還是犯了,法律必有懲處,那麼這兩者之中誰的危害性更大?
-
3 # 浩然之氣40
謝邀!我們應該明白,人類的認知能力是有侷限的,是逐步完善的過程。每一種思想和學說,都有其侷限性,或者說只是探索某一方面的問題。大致講,儒家側重探索人與人的關係;道家側重探索人與自然的關係;而佛家則是探索人與自身的關係。因此,如果認為某一種思想或學說,是完美的,是能解決一切問題的,這想法本身就是錯的。不是儒家說一套做一套,其實所有學說都一樣,所以王陽明在龍場悟道後才提出"知行合一"。這只是人追求和嚮往的境界而已,現實中恐怕沒有幾個人能做到。否則,儒家講人人皆可成聖賢,道家講人人皆可得道成仙,佛家也講人人皆可成佛,但實際上古今中外,又有幾人成聖成賢,成仙成佛呢?但這並不是說古人講的不對,只是這種境界太高,一般人做不到而己。
-
4 # 塵谷行知
誰告訴你說儒家是說一套做一套的了,任何思想都不會自己去害人的,就像菜刀本來說不會自己跑去殺人一樣,這要看使用的人的德性是否有能力使用好改造工具。
一個心術不正的人,就像一鍋湯裡的一顆老鼠屎,可以攪亂這個社會風氣。如果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打著傳統文化的思想去幹傷天害理之事,那麼這種人不配做“人”,甚至畜生不如。
儒者,“人”之所“需”,想要在這個天地間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非學儒家不可。它是教你自己處理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的一套智慧系統。
如果你只是憑藉這套思想的字面意義上去判定它的價值,那麼只能說明你根本不配擁有這套智慧,因為你無法更深入地去將儒家的表層知識理論轉化成為自己內心的動力源,從而驅動你的行為去改造外部世界。
所謂“說一套做一套”的人,不能稱其為儒子,他們已經無時無刻都在欺騙自己的本心,而真正的君子講究“真誠”。敬天畏地。
-
5 # 夏蟲說冰
書從來沒有錯,錯的只有人!就像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知行合一是任何一個誕生出自己行為理念的人肯定會達到的!假的永遠成不了真的,假的做一輩子也是真的!嶽不群的偽君子是先君子後小人,還是一直都是偽君子誰也不知道!你說將軍為士兵吸膿瘡是演戲,與士兵同吃同住是演戲,自己心理陰暗,認為所有人都是陰暗的。諸葛亮一生有功有過,說事必躬親,說斷送蜀國根基。但一個忠字踐行一生!死後還被詬病為愚忠!所以人應該做牆頭草,那諸葛亮當時就不應該去劉備那裡,應該去曹操那裡!關羽就應該留在曹操那裡,可是如果關羽要是留在曹操那裡,曹操又會看不上他了!關羽剛愎自用也好,但他卻把義字詮釋的非常全面!人無完人,那些拿著儒家最完美的道德標準來監視沒一個人,但凡有一點沒有做到的,或者他認為不可能有人做到的,通通都是偽善,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道德綁架!就好像一個反儒的人看到一個儒粉在公交車上沒有讓座,就會冷哼一聲,說好的尊老愛幼呢?儒家!呵呵!
別人教你做個好人,你說好人反人性!自己做不了一個好人,就天天盯著別人,別人一旦犯錯,哈哈哈,你就如我一樣,不是個好人!
-
6 # 梅子162191114
有人研究理論,有人從事實業。兩者可以獨立存在也可以合二為一。看儒家要看理論本身,不是看研究者。理論與實踐的關係多半不是同一撥人完成的。
-
7 # 慈祥的老馬724
凡是世界上的人,不管是平民還是聖賢,沒有一個人能百分之百踐行自己所說的每一句話。這有各種原因。爭取努力說到做到就是好人。把儒家說成偽善是抹黑。不妥不公平。
-
8 # 狼主1970
人生之過程,是提高能力,完善性格之過程。
學而善思則不惑,行求方正則不欺。
儒家思想自無瑕
功用謀求方有疵
試看拜佛昭之以善,尋仙標之出塵。物聚之以類,人分之以群。唯美者、人樂裝之以外,其行未臻合一,而不汙其美;有德者、玉藏之於奩中,靜守以求善價,無慧眼難識。
唱調者非譜曲之人,抨擊者放矢何地?
名來利往之間,黑白顛倒之際,能辨秋毫者,豈不學者能哉!
-
9 # 毅而三思吳六奇
你這個提問混淆了“思想”和“執政”的概念。是很典型的“以見、果去證本、因”,多少算是形式主義,或者對於儒學的發展不瞭解才會產生這種認識。
西漢時,陸賈是第一位力倡“儒學”的思想家。他對老邦子說過“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於是我們看到了漢之鼎盛。而且陸賈之後,我們還能看到這樣的說法:“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住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同時期,兩個帝王都涉及“霸王道”思想,但儒學思想介入後產生的變化卻不一樣。雖然其中成因繁雜,但綜合來看,能肯定無論是儒教治國的理念強調,還是儒學思想的被歪樓,都涉及執政者的“個體主觀”。實際上在漢宣帝說了這句話之後,他兒子漢元帝劉奭也確實因自己的娘炮和偏倚戚宦等因素,導致了西漢衰敗之始。
提問附文內容中的“儒家好的東西很難落實到統治者身上”其實就是在證明,無論儒學發展如何,家天下時期的統治者,只會選擇對自己治國最有利的內容去發展。甚至於不符合附隨階級利益的執政者,會屈就於此前受影響而出現的這些人。而相互影響之後,如儒教的興盛,只能證明與戚宦等階級的爭權才是重點,真正的思想發展並不是。比如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學說只是“讖緯神學”,他所提倡的內容有很多都是巫祭延續和將統治者神化。雖然此後隋煬帝將其毀禁,可這根本卻被保留了下來……
關於“執政”,其實除了統治者本身,也顯著可見有自下而上的發展趨勢,即“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自唐宋之後,從對帝師一職的日漸重視,便可發現在這更多是一種相互影響滲透的發展,與今日相比只是“執政根本”的所在不同。而在今日,因“金口玉言”的被去除,某些群體捆綁民意也並不是個很鮮見的認知,且不止於對上層影響了……但是從舊日裡幾個帝師影響一個太子,到今時一群清流、高知、權貴去裹挾民意影響國策,這其中發展有無明確變化?惟有規模更龐大。所以在古代,儒學衍變的儒教只是成為了工具,就像天梯。一如今日民粹等群體對“民權”的極度熱衷渴望,一些所謂的儒只是偽儒皮,真戀權。他們提倡的不是“親民之道”,而是“用民之法”。
這些熱衷權利的蠅營狗苟者,總會找到一條通天之路。只是在古代,因儒學被執政者選擇,此後也多被上層所倚重,所以不僅是董仲舒的“天人感應學說”是統治者的有力工具,也不只是貴族這種特權階級是可恨的,否則緣何會出現“清官尤可恨”之語呢?應該著重去看“深入老百姓的骨髓之中”的種種成因是源於什麼才行。自漢而始,到有明為止,對孔府、八股文等形式主義儒學的發展和興盛,都是明確可見的。而到了清朝,這種表現愈發坦誠起來……
棧戀權勢、尸位素餐、獨斷朝綱……都是他們的樂在其中,與儒學思想何干?提問者的這種想法,其實還是很質樸的“〇〇夫婦教出個殺人犯,所以他們也不是好人”。然而,不妨參考下孫中山和孫科,看看什麼才是能真正影響一個壞人出現的成因。
-
10 # 山堅海闊
知行合一的心學很多東西是與孔子對著幹,很多思想的提出很巧妙。在當時的明朝你要說反孔,你還沒再張嘴就沒人聽你得了。
我們首先舉幾個例子說明一下說一套做一套是從孔子就開始的。第一,民本思想,孔孟都說過類似的話,如何做呢?民跪。那麼民跪了還能貴嗎?第二,子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衛國三年,吃著俸祿,衛國亂,國君問怎麼辦?子曰“軍旅之事謂之學也”跑了。第三,孔子說“人無信不立”如何有信呢?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焉。就是說說了如果不符合義可以不算。那麼什麼是義呢?我忠於祖國是義,當漢奸是不願意捨棄父母也是義。你可以隨便找個義的理由。第四,子曰“君子諸己,小人諸人”,儒家的解釋是君子責備自己,小人責備別人。看儒家的書,誰見過聖人責備過自己呢?還是顏回的話對,是天下人錯了。孔子大喜,我要重用你呀!
我們在拐過來說心學的知行合一,是不是和孔子對著幹?說了不做還反著做,這不是滿口仁義道德是什麼?明朝時儒家逼死心學弟子李贄,禁止心學講學,之所以還被叫儒家,這點和春秋時期墨家也被叫儒家一樣的道理。孔子好像說過什麼話,我忘了。過去與儒家辯論我也被扣上儒家的帽子,被我一句話懟回去沒人說了。
回覆列表
不就是現時生活講不清楚,自己還要裝逼稱老大。不行人海戰術,仨妻四妾,人多總算行了吧,老百姓當傻子,二百年投票跟你一起死。孔子弟子徒孫們,總是一次次逃脫,把所有人騙死一網打盡。想救你們我一個人力不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