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楓落天下秋

    不會。

    從地緣地理上看敘利亞和伊拉克都是中東樞紐,處於亞歐非中心。戰略位置十分重要,且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

    另外兩者都是內外戰亂紛起,飽受恐怖分子和反對派的折磨,且都是美國以藉口饒過聯合國而加以侵略。

    但兩者不同的是伊拉克自薩達姆被處決以後,伊拉克就被美國扶持的傀儡政府控制。而敘利亞雖然戰亂紛紛但始終在俄羅斯的影響之中。

    就像小弟需要大哥罩一樣,敘利亞抱著俄羅斯這個大腿,即使被英美空襲轟炸但也只能是象徵性蜻蜓點水,這跟伊拉克的遭遇相比起來,可是幸福多了。

    即使發生爭端也是美國和俄羅斯兩個大佬先較量,然後才是敘利亞。

    所以敘利亞的結局並不會像伊拉克一樣。

  • 2 # 開太空梭的樹懶

    如果美英法不加大打擊敘利亞的力度,敘利亞一般不會變成下一個伊拉克。

    伊拉克薩達姆時期,薩達姆的為人處事是比較強勢的,謀求海灣地區的霸權,先後發動了“兩伊戰爭”和“海灣戰爭”。在美英法的眼中,這種獨裁政府,還喜歡發動戰爭的人,是存在很大的威脅的,所以必須要除掉的,只是早晚的事。

    敘利亞的話,阿薩德政府雖然在國內有很多的反對者,但是畢竟他現在是敘利亞唯一的合法政府,有反對者,就會有支持者,支持者也存在不少。特別現在國家是處於困難時期,與反對派之間的戰爭愈演愈烈,但總的來說,政府軍控制的敘利亞國土面積是絕大多數的,大部分的控制範圍也擁有大部分的人口 稅收和資源,就擁有優勢的。而目前敘利亞的人民也厭倦了戰火了,戰火導致自己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儘管阿薩德政府在人民心中不算好,但是統一的政府下,總有個安穩的家存在,國家一直處於戰爭狀態下,那時連個穩定的家都沒有了,所以還是有許多普通老百姓為了戰爭的早日結束,願意支援阿薩德政府軍的。

    有部分國民的支援,加上手上佔領優勢的軍隊,以及俄羅斯的幫助,目前情況下,敘利亞反對派還是不太可能戰勝敘利亞政府軍的。阿薩德政府雖然處於有利的地位,但是他的軍隊相比於薩達姆時期,還是不值一提的。薩達姆時期,他的威脅相對於英美來說更大,依靠扶持伊拉克國內的反對派不可能戰勝薩達姆的,所以只能用集結多國的國家力量來打敗薩達姆。而敘利亞政府軍隊實力不算太強,可以透過扶持反對派來消耗政府軍的實力。特別經過了伊拉克戰爭之後,美英兩國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所以現在不到萬不得已,不會派遣大量地面部隊進入敘利亞,打消耗戰爭。如果派遣大規模的軍隊的話,那敘利亞肯定玩完,但是美英法也會因此付出極大的代價,他們講究的是利益,現在這種情況,扶持反對派與政府軍內耗,可以說是代價最小的。即便到了後期要派遣大規模軍隊的話,他們也會仔細考慮清楚,畢竟在與敘利亞戰爭裡面,還有俄羅斯的存在,俄羅斯有自己的利益存在,就算派大部隊,能贏俄羅斯,那付出的代價也是相當大的,因此不得不謹慎行事。

    因此,目前情況來說,敘利亞有俄羅斯的幫助,本身現在就處於優勢地位,美英法因為忌諱俄羅斯的存在,不太可能派遣大規模的部隊與俄羅斯正面衝突,也就放點導彈轟炸下敘利亞建築。而伊拉克並沒有俄羅斯直接的幫助,另外伊拉克當時內心過於膨脹,侵略戰爭發動者在位,不得人心,所以目前情況來說,敘利亞目前不太可能會成為伊拉克。

  • 3 # 王禪故里

    感謝邀請。敘利亞不太可能成為下一個伊拉克。首先主要因素就是普京因素,敘利亞作為俄羅斯在中東的最後一個落腳點,沒有後退空間。其次敘利亞成為俄羅斯正面衝突的戰場,這也是西方國家慣用的技倆,自己想解決問題,在別國家地盤上挑起戰爭,俄羅斯也樂享其城。這種做法雖然不好,但對華人也有啟發。三是如今的敘利亞已經不是當年的伊拉克,所謂西方英美國家借化武為名推翻他國政權,敘利亞人民已經不相信了,世界人民早就清楚樂,所謂化武是西方國家欺騙世人的把戲,有國才會有家,只有敘利亞人民看得更清。

  • 4 # 何由之

    敘利亞不會是下一個伊拉克。

    一,敘利亞和伊拉克兩國的國內民族矛盾決定。

    薩達姆時期的伊拉克民族矛盾積怨太深。長久的佔30.5%遜尼派執政,對佔21%的庫爾德族實行打壓,甚至鎮壓,對佔40.6%什葉派進行排擠。宗教派系矛盾埋下了讓西方國家“有機可乘”的機遇。美國推翻伊拉克薩達姆政權,扶持什葉派主政,幫助庫族穩定自治權力。形成合二壓一的政治格局,這就避免了內戰漣漣,但又不能分裂的容易掌握的“新殖民”國家。

    敘利亞的阿薩德比薩達姆,對國內幾大民族的各方勢力平衡上,要高明瞭許多。這就是內戰7年多,美國主導的“倒巴沙爾”政權失敗的根本原因。雖然阿薩德家族的什拉維派只戰敘利亞總人口的11.8%,加上基督教信徒8%。可佔68%的遜尼派,美國,沙特等國支援了7年多,依舊難圓推翻阿薩德政權的夢。

    因此,國內的民眾是最主要的力量。敘利亞庫族雖然反現政府,可他們不“打”政府,這樣阿薩德就等於有30%的同民族支援力量。遜尼派自由軍等近200個反政府武裝,各懷鬼胎。也是敘利亞不會成為伊拉克的後轍的原因所在。

    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可美國等還沒有找到可以取代阿薩德的內部“替代”人選。即使推翻了阿薩德,敘利亞的內戰比伊拉克持續時間更久,只有分裂的結局。那樣敘利亞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就會是中東地區不穩定格鬥場,美國陷進去“拔”不出來。

    二,伊朗是當前和今後強有力,支援阿薩德政權的地區大國。比俄羅斯更有力的支持者。美國,英國,法國,沙特和以色列等,只有滅了伊朗才能推翻阿薩德政權。但是,它們都沒有這個“好胃口”。

    三,推翻阿薩德政權,美國等無法掌握制空權。以色列空軍世界著名,今年一月F-16被敘防空力量幹下。4月14日,美英法的導彈被攔截。證明敘利亞的防空實力不可小覷。以色列空軍對敘打擊只能遠端開火。/使美國最怕的是,伊朗在敘利亞的地下深處,從上世紀80年代建設的導彈發射基地。鑽地炸彈用不上,全是對準以色列的中短程導彈。這是以色列最為頭疼的,加上被伊朗武裝黎巴嫩真主黨,巴勒斯坦哈馬斯武裝,近在咫尺。以色列在強大,但它也是1.5萬平的“彈丸之地”。

    所以,敘利亞自己國內的力量,加俄羅斯,伊朗,黎巴嫩的外力的強力支援。絕對不會是下一個伊拉克!

  • 5 # 隨緣8667117910097

    敘利亞不會成為下一個伊拉克。很簡單,因為敘利亞有俄羅斯有普京作為後盾。敘利亞的失去意味著俄羅斯南大門的關閉。更意味著俄羅斯退出了地中海,退出了中東。

    而當年的伊拉克與此完全不同。2003年之前,薩達姆掌控的伊拉克,但是,伊拉克對於俄羅斯來說不存在的地緣政治上的優勢,俄羅斯對伊拉克並沒有戰略的需求,而且伊拉克並不前蘇聯的勢力範圍。俄羅斯根本與伊拉克也沒有軍事同盟關係,自然不會幫助伊拉克。

    美國要攻打伊拉克,也是因為薩達姆要把石油結算改成歐元,不再使用美元。這樣對於美國的美元霸權提出了一個嚴重的開頭,美國怎麼可能讓這樣的事發酵下去呢?自然以“化學武器”為理由,入侵伊拉克,並絞死了薩達姆。

    而作為敘利亞完全不同‘敘利亞擁有天然地中海的塔爾圖斯港口,這是方面蘇聯時期的海軍基地,俄羅斯得以繼承,並且敘利亞還有俄羅斯的空軍基地,這裡是俄羅斯的黑海艦隊的戰略前沿,絕對不可以失去。

    所以,只有保持住巴沙爾政權的純在,敘利亞的整體,那麼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利益就不會受損。這樣俄羅斯在整個中東地區就有立足之地,自己的南大門就不會被關閉。那麼怎麼可能不保護敘利亞現政府。

  • 6 # 冷兵器TILLLINDEMANN

    敘利亞會不會成為下一個伊拉克,首先取決於阿薩德今後的選擇,其次取決於俄羅斯在敘利亞還能撐多久,,,!

    現在每每說到伊拉克,總有一種聲音“感慨”地說:好好的一個富足安康,繁榮昌盛的國家,硬是被美國給打爛了,看看現在的伊拉克吧!難道這就是你們渴望的民主嗎?,,,

    但他們似乎集體忽略了一個問題:聯合國為什麼會制裁伊拉克?美國為什麼要滅薩達姆?

    1979年4月,42歲的薩達姆.侯賽因發動宮廷政變,逼迫他的叔叔和恩師,當時的伊拉克總統貝克爾,在電視上宣佈自己“因病辭職”,並將權力交給“親愛的薩達姆.侯賽因同志”,這其中飽含了多少辛酸與無奈!

    而被人們津津樂道的伊拉克高福利,其締造者恰恰是貝克爾,並非後來的薩達姆.侯賽因同志,

    1979年上臺的薩達姆,依仗其豐富的石油收入,1980年就發動了歷時8年的兩伊戰爭,為了償還鉅額的戰爭債務,降低石油產量,抬高油價,趕走國外合法投資者,用國家走私的方式出售石油,此舉不但損害了中東所有的產油國,更危害了所有與石油有關係的國家,(但薩達姆的同情者通常會把這些問題歸納成:美國為了維護其自身利益!)殊不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秩序如果被破壞,沒有人能獨善其身,,,!

    但科威特就是不願順應其“降低產量,抬高油價”的提議,招致薩達姆武力入侵,僅僅14個小時,就不知廉恥地宣佈:科威特是其“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

    為了維護其家族式獨裁統治,國家所有的權利機構與利益集團都是其家族近親掌控,對於反對者與由暴政引發的民族矛盾,他唯一的方法就是屠殺,截止目前,被陸續發現千人以上的屍坑就有40多處,而且無一例外地有一個共同特徵:屍體身上找不到任何可以證明身份的物證,,,!

    在聯合國的制裁之下,世界各國與其斷絕了經貿往來,大多數人生活極度貧困,失業率高達70%,醫療,民生,教育,社會福利,,,等社會基石全面坍塌,曾經作為“兩河之星”的巴格達,幾百米內連一盞路燈,一個垃圾箱都找不到,,,!

    任何政權的更替,都會經歷最初的動盪,伊拉克也不例外,但經過兩屆過渡政府之後,伊拉克雖然還是時有動盪,但比起黑暗的薩達姆時代,現在的伊拉克政府至少是在人民和國際社會的監督之下中規中矩地執行,如果用繁榮程度來衡量兩個社會的優劣,你還能找到一大堆不如伊拉克的國家,,,

    從統治國家的獨裁方式來看,敘利亞與伊拉克大致相似,但從殘暴程度上來看,薩達姆則遠超阿薩德,但阿薩德的優勢在於,他用“民主憲政”巧妙地掩飾了“刺刀下的選舉”,用名不副實的“大馬士革之春”騙取了國際社會的信任,用宗教矛盾“解釋”被屠殺的30萬遜尼派民眾,用摧毀化武工廠來表示“悔改”的決心,

    最關鍵的是:他用恐怖威脅請來了“聯合國大佬”俄羅斯,“五常”天然的話語權與大國強悍的武力,不僅掣肘了西方對他的制裁,無形中也加持了其繼續執政的合法性,

    如果不是俄羅斯的加盟,不用美國製裁,阿薩德也許在2015年就會被反對派推翻甚至取了性命,美國推翻阿薩德的家族統治,在一定程度上有自身利益的考量,雖然其並不能保證下一個政權就一定親美,但如果讓阿薩德繼續執政,敘利亞將重新回到2011年以前的狀況,就算俄羅斯放棄阿薩德,按照俄羅斯的統治思想,重新扶植的政權,不過是複製了另一個阿薩德政權而已,所以,想徹底改造敘利亞,首要的條件就是外部勢力的退出,但戰爭不結束,任何一方都不會退出,敘利亞的獨立與自主仍會是鏡花水月,

    阿薩德的命運其實掌握在自己手裡:

    一,放棄權力,透過國際社會建立過渡聯合政府,不但能保住身家性命,甚至有繼續參選的權利!

    二,繼續與民為敵,拼光國家最後的血本,耗盡“盟友”最後的信心,眾叛親離,孤立無援,重複薩,卡的結局!

    不管仗還能打多久,敘利亞最後的結局必將不會回到獨裁暴政時代,這是世界大趨勢,逆動者必亡!如果為了某種“需要”,喊幾句口號倒也無妨,但如果死心塌地支援“逆動者”,最後一定被現實狠狠打臉!

  • 7 # 廣雅君觀世界

    經過了漫長的反美作戰和對抗“伊斯蘭國”的軍事行動後,伊拉克局勢目前已經基本穩定,庫爾德人在伊拉克沒有掀起什麼大浪;由美國一手扶持起來的伊拉克中央政府看來運轉正常。伊拉克經濟也有了良好的恢復發展態勢。而敘利亞的形勢就不同了。雖然巴沙爾政府在俄羅斯和伊朗幫助下目前控制了敘利亞約三分之二國土,但敘利亞仍然存在多支大小不一的反對派武裝,他們往往互不統屬,各據一方,甚至相互火併。此外,敘利亞某些地方還有美軍基地,庫爾德人也有自己的武裝和地盤;同時,土耳其軍隊在敘利亞還控制了一些地區。

    由於多種勢力都在敘利亞具有一定的力量,而且相互鬥爭激烈,這意味著敘利亞的戰亂和分裂局面還要持續相當長時間。即使基本上實現了停火併基本消除了割據,敘利亞想要達到目前伊拉克這樣的發展狀態也十分困難。畢竟美國現在在敘利亞最主要的戰略目標就是整垮巴沙爾政府,可由於俄羅斯和伊朗強力支援巴沙爾,美國的目標暫時難以實現。即使巴沙爾被迫下臺了,支援巴沙爾的敘利亞什葉派穆斯林的阿拉維派勢力會不會完全把權力拱手交給美國扶持的敘利亞反對派,那也還是個未知數。何況美國扶持的反對派本身實力有限且內部派系林立,根本無法憾動巴沙爾政府的根基。根據目前的形勢,敘利亞未來可能形成一個包括巴沙爾集團、敘利亞主要反對派及庫爾德人政治勢力組成的聯合政府。

    如果這樣的聯合政府真的形成,由於該政府不是完全親美的,美國不太可能象援助伊拉克一樣大力援助敘利亞;說不定還會拉攏主要西方國家對敘利亞進行經濟制裁。那樣的話敘利亞未來的發展會相當困難。如果美國和西方國家真制裁敘利亞,敘利亞就很難融入西方國家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當然也可能在國際貿易中不會採用美元結算。這樣的話敘利亞就很難成為下一個伊拉克了。

    當然,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對敘利亞而言並非世界末日。敘利亞可以利用其與俄羅斯、伊朗和黎巴嫩的特殊關係,與這些國家結成經濟聯盟,在國際貿易中去美元化,改用盧布或其他外幣結算,說不定可以免遭美國剪羊毛呢!另外,敘利亞與法國關係特殊,法國不一定什麼都聽美國的,以後的敘利亞政府是不是可以嘗試改善與法國的關係,在美國的封鎖鏈條上開啟一個缺口,爭取法國對敘利亞重建和發展提供支援呢?

  • 8 # 木春山談天下

    伊拉克剛剛進行議會選舉,該國最多人口什葉派的代表薩德爾運動成為議會第一大黨,親伊朗的什葉派系和反伊朗的遜尼派系分列第二第三。

    (圖為伊拉克人在競選海報前瞭解候選人背景)

    這個選舉在木叔看來,是伊拉克進一步走向政治文明的重要標誌。雖然美國在伊拉克有駐軍,但也沒有干涉人家的正常選舉。特別是這個選舉沒有選出親西方的政府,美國也沒動用武力干涉。說明各方都有底線,都能剋制。按照這種和平的方式走下去,伊拉克的未來還是可以期待的。

    敘利亞在巴沙爾治下,則很難實現伊拉克目前實施的這種政治文明程序。

    木叔歸納為幾點原因——

    第一,敘利亞已經是內戰國家,巴沙爾統治區只佔全國30%左右,沒辦法舉行一場全國都支援的選舉。他能舉行的選舉,肯定他這一派當選。但其他派系肯定繼續不承認,繼續懟他。

    第二,只要巴沙爾還在臺上,反對派就不可能真正服氣,參加選舉的可能性非常小。像伊拉克那樣用政治投票來解決紛爭,而不是像現在用武力爭奪天下,對敘利亞各個政治家目前而言,還是奢求。

    第三,伊拉克是在美軍力量特別是西方勢力處於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來進行建國與發展經濟的。干擾因素較小,即使ISIS,目前也被美國和伊拉克軍隊打擊地比較狼狽。而敘利亞是西方和俄羅斯博弈的戰場,再加上伊朗、以色列等勢力的介入,很難找到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人物主持局勢。因此更談不上和平路線圖計劃的事實。

    其實西方與俄羅斯、敘利亞政府與反對派在中亞國家舉行了數次會晤,就是想找一個未來各方的最大公約數。但談了幾年了,都沒談攏。未來依然前景黯淡。所以敘利亞在短期內,不可能是下一個伊拉克的模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東風日產驪威2014款可以跑高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