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羊先生影視匯

    每年,總有幾次拍集體照的機會,每一次,都是遭罪。 一張照片上,密密麻麻擠著幾十張面孔,要讓每個人都留下光輝的形象,對攝影師來說,確是一次考驗。照相的人滋味也不好受,你得和眾人保持高度一致,努力睜大眼睛,不能眨。但偏偏越不能眨,眼睛越生澀,於是,總有人在攝影師按下快門的瞬間,不爭氣地眨巴了眼睛,成了瞎子。不過,最難的,還是咧嘴做笑容狀。笑,容易;露出標準的八顆牙齒,生動地笑,可就難了。 攝影師努力尋找一些辦法。 最早的攝影師,喜歡喊“一二三”。故意拖著長腔,其實喊到 “二”時,他就已經摁下了快門。眨眼的問題解決了,可是,照片上的人,臉上的肌肉都繃得緊緊的,個個苦大仇深的樣子。得讓大家笑起來,笑容是一個人最生動的形象。 有人就是笑不出來。不知道最早是哪個攝影師,想出了一個聰明的辦法,讓大家齊聲喊“茄子”。一聲茄子,使眾人臉上的肌肉都鬆弛了下來。而且,越是大聲,越是普通話發音,臉上的笑容就越燦爛。茄子像一朵鮮花,在人們的臉上綻放。 你常常能看到這樣的場景,一排人,又一排人,層層疊疊地站在一起,在攝影師的口號下,齊聲發出洪亮的“茄子”。茄子在空氣中迴盪,燦爛的笑容定格在膠捲上。 大家都喊茄子,是不是太幼稚了。很快,有人發現了另一個詞——“田七”。我懷疑這是牙膏廠家的廣告創意。不過,說“田”字,確實比說“茄”字,嘴巴咧得更開些,因而“笑”果更明顯。“田七”很快取代了“茄子”。 民間攝影師們,更富有創造性。一次,在一個農家樂開會,會後合影,背景就是農莊。幫我們拍照的小夥子,是當地的農民。他說:“你們這些城裡的領導和專家,光臨我們農莊,是我們農莊的榮幸。今天,我們不喊‘茄子’,也不喊‘田七’,我們喊點新鮮的,好不好?”有人問:“喊什麼?”“豬圈兒——”小夥子大聲回答。集體喊“豬圈兒”?我們全都亮開了嗓門:“豬圈兒——”“喀嚓”一聲,我們被定格了。照片洗出來後,所有的人都很滿意,大家第一次笑得如此整齊,如此開懷。 據說,“錢”這個字很快在各個拍集體照的場合流行開來,徹底取代了“茄子”和“田七”們。有人分析原因,“錢”這個字,讓人想起來心癢癢,說起來心花怒放,聽起來渾身通泰。人們總算在集體面對鏡頭時,找到了一個共同的語言。那不是一個字的魅力,而是金錢的魔力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解夢,夢見結婚?